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采用水性丙烯酸(T1)、自交联聚氨酯改性水性丙烯酸(T2)、水性聚氨酯丙烯酸(T3)对家具用竹集成材进行涂饰,探究不同的丙烯酸种类、涂饰方式及涂布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丙烯酸种类对漆膜性能有一定影响,T3底漆和面漆的表干/实干时间较快,底漆为8 min/8.5 min、第一次面漆为7 min/7.5 min、第二次面漆为6 min/6.5 min, T2和T3的硬度略高于T1,均为B级,附着力均为0级。综合比较下,T3的性能较佳。涂饰方式对漆膜性能影响不明显,不同涂饰方式下底漆表干/实干时间为8 min/8.5 min,面漆表干/实干时间为6.5 min/7 min,其硬度和附着力均为B级和0级,一底一面涂饰下漆膜耐磨性较佳,为51.24 mg·100 r-1。涂布量对漆膜性能影响较大,漆膜表干/实干时间会随着涂布量的增加而增大,涂布量为80 g·m-2时漆膜的附着力、硬度及耐磨性最佳,分别为0级、B级和51.24 mg·100 r-1。  相似文献   

2.
以樟子松和欧洲赤松为基材,探究不同涂饰工艺和底漆漆水配比对水性漆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材与水性漆结合良好,漆膜厚度范围为65.91~75.98μm,硬度等级最高为H,最低为B,附着力为0级,光泽度有明显提升。影响漆膜性能因素的顺序为:涂饰工艺>基材>底漆漆水配比,在厚度、硬度、光泽度、耐冲击度及抗回粘性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涂饰水性漆后明度显著下降,红绿和黄蓝色指数无明显变化,基材对漆膜色度值的影响更大,400 r之前各因素对漆膜的耐磨性影响较小,400r时工艺Ⅱ漆膜质量损失更严重,经水性漆涂饰后木制品表面平衡接触角增加,润湿性降低。研究结论为水性漆在松木制品、家具以及装饰等领域的更好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水性漆的涂饰工艺及其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樟子松为基材,采用丙烯酸水性底漆和面漆对其进行涂饰,研究了木材粗糙度及底、面漆的涂布量对漆膜的附着力、硬度、耐热以及耐水性能的影响。研究认为,木材的表面粗糙度对漆膜附着力有较大的影响,而底面漆的涂布量对漆膜的附着力、漆膜硬度、耐热性及耐水性影响较小。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了最佳涂饰工艺:底漆与底漆、面漆与底漆、面漆与面漆之间均用600目的砂纸进行打磨,采用两底两面的涂饰方法。此时,木材的表面粗糙度Ra为2.19μm,最终漆膜硬度为HB,附着力、耐热、耐水性均高达1级。  相似文献   

4.
探究不同温湿度对水性聚氨酯木器漆干燥速率及漆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升高,底漆第1道(BI)和面漆第1、2道(SI、SII)的表干、实干时间均逐步缩短,且SI和SII间的表、实干时间差值均逐步缩小;随着相对湿度增加,BI表、实干时间平稳延长,在高相对湿度时,SI和SII的表、实干时间亦明显延长;不同温湿度干燥对漆膜硬度和附着力均无影响,相对湿度增加后试样耐磨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番龙眼实木地板基材的紫外光固化油漆涂布工艺,研究了由3种油漆构成的6种涂层结构对漆膜柔韧性、附着力、硬度及耐磨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结构对漆膜的柔韧性、附着力、硬度和耐磨性均有明显影响,底层漆对附着力有较大影响,面层漆明显影响漆膜的硬度和耐磨性。在生产中可采用弹性漆靠近基材、加硬漆处于中间、耐磨漆靠近面层的优化涂层结构。  相似文献   

6.
为获取红锥饰面板优化的生产工艺,促进红锥人工林木材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桉木胶合板为基材,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施胶与热压工艺(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对红锥饰面板含水率、浸渍剥离性能和表面胶合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不同种类清漆(硝基清漆、水性清漆和聚氨酯清漆)涂饰工艺对红锥饰面板的色差参数和漆膜理化性能(抗冲击性、耐磨性、附着力、铅笔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锥饰面板的含水率、浸渍剥离性能及表面胶合强度均符合国标要求;最佳的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分别为120 g/m2、180℃、60 s和0.4 MPa;经硝基清漆和聚氨酯清漆涂饰处理红锥饰面板的漆膜抗冲击、耐磨、附着力等性能均符合国标要求,水性清漆涂饰的漆膜耐磨性不符合国标要求,但其具有最佳的附着力和抗冲击性能。红锥木材作为高端饰面板的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一种绿色环保、快干型木蜡油,并对其漆膜性能进行表征,为木蜡油的发展与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天然、可再生的植物油和蜡为主要成膜原料,以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sA6P)和异辛酸铁(Fe-eh)作为协同催干剂,制备出一种环保快干型木蜡油;以商业木蜡油为对照组,对沙比利基材进行涂饰,测试木蜡油的干燥时间、硬度、附着力、耐水性、色度、粗糙度和接触角等;使用扫描电镜对基材涂饰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重点观察基材细胞腔及木蜡油对其的填充情况;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得到木蜡油及基材涂饰前后的FTIR光谱,分析各试样特征峰的峰位、峰高、峰宽等变化。【结果】L-AsA6P与Fe-eh配比对木蜡油的干燥时间、光泽度和接触角均有较大影响。当L-AsA6P与Fe-eh中Fe3+的摩尔比为5∶1时,木蜡油干燥速度最快,表干和实干时间分别为1.2和3.5 h,相比商业木蜡油分别缩短25%和34.3%;光泽度提高1.1倍,接触角长时间保持在95°以上,且其硬度、附着力、耐水性与商业木蜡油相...  相似文献   

8.
围绕甲醛捕捉剂对漆膜的附着力、光泽度、耐磨性、硬度的影响展开研究,采用经过甲醛捕捉剂处理后的胶合板和没有经过处理的胶合板,涂饰相同量的油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甲醛捕捉剂对硝基漆、醇酸清漆漆膜附着力没有影响;对水性聚氨酯漆的漆膜附着力有一定的影响,使漆膜附着力等级降低到1~2级之间。甲醛捕捉剂对漆膜光泽度、硬度、耐磨性没有影响。该方法成本低廉,甲醛降解效率在95%以上,过程可控,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地提高人造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番龙眼实木地板基材的紫外光固化油漆涂布量,研究油漆涂布量对漆膜附着力、耐磨性、硬度及柔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涂布量的增加,漆膜附着力降低,耐磨性能呈线性增大,柔韧性逐渐降低。在生产中,需综合考虑漆膜性能和基材种类,以确定最佳涂布量。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聚氨酯漆(PU漆)仿古涂饰工艺的可行性,促进美式家具仿古涂饰工艺改进,采用PU漆对锉刀痕、虫蛀、明暗、苍蝇点效果样板进行仿古涂饰,测试其漆膜的理化性能并与硝基漆(NC漆)仿古涂饰样板漆膜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U漆仿古涂饰漆膜理化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耐干热性、耐磨性和硬度均优于NC漆,光泽度与NC漆漆膜接近,仅锉刀痕样板漆膜附着力低于NC漆,其他做旧样板漆膜附着力与NC漆等级相同。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庆元县主要公路沿线森林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分现状及可视性进行分析研究。在获取庆元县数字高程模型和主要公路矢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ArcGIS软件进行可视域分析,提取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并结合森林资源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为了对可视区域进行重要性分级,提出"频率-视距"、"垂直视角"2种可视性测度指标,并与"可视频率"和"视距"指标进行比较。叠加分析结果显示,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非林地占31.76%,生态公益林占36.85%,商品林(地)占31.39%。此外,分别从地类、树种结构和龄组方面对可视域内商品林(地)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林分现状提出相应的林分改造建议。可视性分析结果表明,"频率-视距"法明显优于其它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洪田镇,对3~5 a的毛竹纯林采伐后的伐桩进行灌水、灌水+施肥、施肥等处理,以不灌水也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毛竹林出笋成竹数量、新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伐桩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冬笋产量,有效降低春笋的退笋率,提高其新竹生长量,有利于毛竹林生产力的提高。其中:灌水+施肥、灌水、施肥处理的冬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2.2%、3.9%、6.2%;退笋率分别为27.2%、24.8%、23.1%,均低于对照毛竹林的34.3%;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到830、700、720个·hm-2,分别比对照高84.4%、55.6%、60.0%。此外,不同伐桩处理的春笋平均出笋数、平均成竹数和平均成竹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伐桩处理的新竹生长量大小为灌水+施肥>施肥>灌水>对照。表明本研究中,对毛竹纯林采伐桩进行灌水+施肥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典型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演变及突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典型发育的岩溶地貌—普者黑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对2006—2015年普者黑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0年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及突变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5年普者黑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逐渐减小,生态脆弱性等级综合表现为中度脆弱;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较为散乱,极度脆弱区由普者黑流域下游向上游转移。2006—2015年普者黑流域生态环境熵值发生了多次突变,第2阶段(2009—2012年)的突变特征值>第1阶段(2006—2008年)突变特征值>第3阶段(2013—2015年)突变特征值。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叠加作用是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变化的原因,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污染净化和经济发展等为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田园式养老的概念特征进行问卷设计,选取北京市老年人进行田园式养老需求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55~60岁和60岁以上2个年龄段老年人对田园式养老基地适老性规划影响的个体、社会、认知选择、需求因素。结果表明:55~60岁初老期并具有较高收入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田园式养老需求度较高,其更注重内部的功能服务,步行休息距离多为1000m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对经济因素有不可预期的问题,其更愿意长期居住,对居住环境的交通、文化学习功能和500m的步行休息距离有较高需求。基于分析结果,本文从规划模式选择、养老居住建筑、功能空间、道路交通4方面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概述了核桃楸的繁殖技术、生理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研究现状。总结了核桃楸的遗传变异规律,找出了核桃楸在遗传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育种目标,加强无性系选择,提高种子园管理水平,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加强快繁技术应用等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林业科研机构的资产管理效率,提升其资产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结合当下林业科研机构资产管理现状,指出了林业科研机构在资产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林业科研机构资产信息化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掌握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及其最佳诱集波长,利用8种不同波长范围的诱虫灯,在云南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武冈市开展了诱集试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和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试验诱虫灯中5#效果较好,8#诱集效果较差;2)羽化初期(10月8日之前),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雄虫数量高于雌虫;3)10月9日开始,每日诱集云南松毛虫雌虫数量均高于雄虫(雌虫占总数量的50%以上,高峰时达到77.78%);4)试验所用诱虫灯除8#外,其余诱虫灯诱集数量与总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每种诱虫灯诱虫量都能够反映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变化。5)总体上,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雌性较多,从侧面表明云南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和防治云南松毛虫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竹林机械化经营装具开发应用实践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市场和加工产业二次自主创新不足的影响,加上传统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工资持续走高、生产成本快速增长,竹产业走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文章推荐了推广应用多年、应用效果较好的6种适用于竹林生产的机械——毛竹伐桩处理机、竹林微耕刀具、毛竹无动力运送装置、竹枝桠粉碎机、充电式毛竹采伐锯、便捷式毛竹钩梢装置,提出了基于这些机械的4种竹林经营模式——冬笋型技术模式、春笋早出型模式、鞭笋培育型模式、林菌复合型模式,并为在竹产区推行机械化经营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球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作为巴音温都尔沙漠的重要建群种,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防风固沙作用。为了探究巴音温都尔沙漠球果白刺在不同干扰程度下灌丛空间格局分布的差异,通过每公顷放牧骆驼的数量来划定不同干扰程度的群落(未干扰群落,骆驼0峰/hm^2;轻度干扰群落,骆驼约0.6峰/hm^2;中度干扰群落,骆驼约1峰/hm^2),分析不同干扰程度对球果白刺灌丛空间点格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群落内的球果白刺现存量干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干扰的群落(73.33 g/m^2)>轻度干扰的群落(17.67 g/m^2)>中度干扰的群落(13.58 g/m^2);空斑总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度干扰的群落(2 335 m^2)>轻度干扰的群落(2 241.25 m^2)>未干扰的群落(2 143 m^2)。(2)样方内的球果白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中度干扰的群落(459株)>轻度干扰的群落(272株)>未干扰的群落(142株),随着干扰程度的降低,个体在逐渐增大。(3)中度干扰的球果白刺群落内,在0~3 m、4~19 m的尺度内表现为随机分布,在3~4 m、19~25 m的尺度内表现为聚集分布。轻度干扰的球果白刺群落内,在0~12 m、13~25 m的尺度内表现为随机分布,在12~13 m的尺度内表现为聚集分布。未干扰的群落内,球果白刺表现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