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海南宁远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离度、分维度倒数、破碎度3个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敏感性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应用空间叠加分析和克里金插值法,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结合的角度研究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1宁远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由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决定,主要驱动因子为土壤类型和土地覆盖类型。2景观类型生态脆弱性排序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牧草地林地农地水域,景观类型生态脆弱性与分离度呈极度正相关,与破碎度及生态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人为干扰是生态脆弱性演替的主导因素。3宁远河流域以中低生态脆弱性为主,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区占比依次为6.53%、42.97%、35.74%、7.43%、7.33%,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东北低西南高,人为干扰是影响生态脆弱性分布的主要因素。生态脆弱性主要的驱动因子是人为干扰和海洋影响,地形地貌是影响生态脆弱性布局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0~2015年的6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从景观整体格局和景观单一格局两个方面探讨了普者黑岩溶湿地不同时空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25年来林地、农地、建筑用地面积增加,湿地、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其中,2005~2010年湿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减少率达到39.2%;整体景观类型破碎度降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减小,蔓延度指数增加,景观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3.
《林业资源管理》2015,(5):95-102
以五指山市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AHP法、主成分分析法和GIS技术,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相结合的角度对1998年、2003年、2007年和2012年五指山市林地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五指山市林地类型生态脆弱性为乔木经济林>桉树类>竹林类>灌木经济林>阔叶混>其他硬阔类>其他灌木林>针叶林。不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高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面积占比依次为13.19%,18.47%,19.58%,23.02%和25.74%。2)1998—2012年五指山市林地类型的生态脆弱性先上升后稍有下降,人为干扰是林地生态脆弱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五指山市林地生态脆弱性与聚合度指数极显著相关,与斑块密度和连接度指数显著相关,呈现"两极分化后趋于稳定,再迅速脆弱化"的发展趋势。4)地形地貌是影响五指山市林地生态脆弱性分布和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以盘锦双台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湿地的生态脆弱性,提出了以有效生态恢复措施为目的,依据该湿地生态特性及演化规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评价了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的脆弱性。研究表明:目前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的生态脆弱性为潜在脆弱。  相似文献   

5.
生态脆弱性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琼海市为例,从景观信息稳定反映的角度,利用面积信息守恒评价法和空间增量自相关分析了景观格局合适的分析粒度,进而评价了琼海市生态脆弱性,以为当地生态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80m粒度是琼海市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的合适尺度,4140m大小的渔网是进行生态脆弱性插值预测的合理标准,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2)影响琼海市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是景观格局,景观类型的生态脆弱性排序为林地园地草地未利用地水域建设用地耕地,人为干扰是造成生态环境脆弱化的主要驱动因子;(3)琼海市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分布趋势为东部较低,向西部呈现带状分级,脆弱性逐渐升高,应加强西部高脆弱性区域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6.
生态脆弱区是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争件下,人与自然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一个区域。在生态脆弱区,由于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其脆弱程度也不同。根据调查区实际,采用问卷调查确定出生态脆弱性主要成固,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对不同区域提出森林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MODIS的南四湖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1):144-152
湿地植被的时空变化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2000—2015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16天合成的植被指数数据(NDVI和EVI)作为植被覆盖的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线性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南四湖湿地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和稳定性格局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了控制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南四湖湿地植被覆盖度受景观格局控制,呈现由湖岸向湖心减小的带状分布特征。2)南四湖植被覆盖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2000—2003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处于较高水平,2004—2006年处于较低水平,之后波动变化;植被覆盖年内变化呈双峰特征,尤其在下级湖。3)湿地的水陆交错地带植被覆盖下降趋势明显,植被指数平均每10年减少0.1~0.3,其他区域植被覆盖略有上升。4)植被覆盖的稳定度亦呈现以湖心为中心的环带状特征,由湖心到湖岸植被的稳定性逐渐增高。5)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与区域降水导致的湖泊水位变化关系密切。除去极端降水的2003年,年降水量与湿地植被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0(NDVI)和-0.66(EVI)。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水利枢纽,南四湖频繁的水文调蓄必然影响湿地植被覆盖格局,进而影响南四湖湿地生态过程及生态功能,需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纪军 《云南林业》2014,(5):36-37
2011年11月,普者黑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湿地公园;2012年、2013年,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入选中国第五届、第六届"中华100大生态亲水美景口碑金榜";2013年,入选"中国最具网络人气最美森林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9.
基于PSR模型,对图们江流域中朝两侧和整体流域,通过3S技术解译了1976年、1986年、1995年、2006年、2014年5个年份的遥感影像图,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指标权重,并对图们江流域湿地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图们江流域湿地安全评价值逐年降低,由比较安全降级为预警(朝鲜一侧评价值由0.708降低到0.4817;中国一侧由0.7197降到0.4868)。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该流域湿地未来20年生态安全进行预测,朝鲜一侧处于中度预警状态,中国一侧湿地为预警状态,整个流域湿地则有预警状态转变为中度预警,生态安全越来越恶化,急需对该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管治。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湿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2000~2006年东江湖湿地可持续利用进行动态评价。一次综合评价结果为:TP=0.475,TS=0.519,TR=0.374,T综=0.459,表明压力子系统内部因子比较协调,状态子系统属可持续利用初始阶段,响应子系统处于非可持续利用阶段,区域综合评价为初步协调和可持续利用初始阶段。3个时间段(2000~2002年、2003~2004年、2005~2006年)的系统综合评价值0.4相似文献   

11.
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景洪市棕榈植物造景进行了与5种景观要素搭配类型(植物、建筑、景观小品、山水地形和道路广场)的景观美景度评价,对不同受测评价群体的风景审美特点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受测群体在景洪市棕榈植物景观审美方面存在普遍一致性。对植物种类丰富性、水平结构丰富性、垂直结构丰富性、色彩结构丰富性4个植物景观要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棕榈植物与5种搭配类型的回归模型,以此探讨棕榈植物景观要素与搭配类型的相关性,总结出棕榈植物景观配置的最佳搭配方式。提出在未来植物景观配置中可适当多进行道路广场的棕榈植物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田园式养老的概念特征进行问卷设计,选取北京市老年人进行田园式养老需求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55~60岁和60岁以上2个年龄段老年人对田园式养老基地适老性规划影响的个体、社会、认知选择、需求因素。结果表明:55~60岁初老期并具有较高收入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田园式养老需求度较高,其更注重内部的功能服务,步行休息距离多为1000m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对经济因素有不可预期的问题,其更愿意长期居住,对居住环境的交通、文化学习功能和500m的步行休息距离有较高需求。基于分析结果,本文从规划模式选择、养老居住建筑、功能空间、道路交通4方面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昆明中心城区遥感影像为研究数据,采用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研究方法,按照监督分类的思想,将地物分为城市绿地、林地、裸地、水体、建筑和道路6种类型,运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对绿地信息进行提取,并根据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的大小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市绿地信息提取精度良好,符合城市绿地调查的精度标准,认为此种绿地信息提取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以碱木质素(AL)为原料制备羟丙基化碱木质素(HL),研究HL对纤维素酶的非生产性吸附性能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其对纤维素的酶水解得率的影响。Zeta电位滴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疏水性的测试结果表明:AL经过羟丙基化改性后表面特性发生改变,表面负电荷增加(Zeta电位由+35.0 mV降至-44.8 mV);表面元素分布及化学键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C—O和■键强度增加,疏水性减弱(疏水度由106.60 L/g减小为4.30 L/g),使得木质纤维素底物对纤维素酶的非生产性吸附减弱,进而显著提高纤维素酶水解效率。以10 U/g纤维素酶水解0.4 g/L微晶纤维素72 h,添加4 g/L的HL时游离酶蛋白质量分数为11.65%,相比4 g/L的AL提高152%;添加4 g/L的HL时酶水解得率为54.38%,相比4 g/L的AL提高32.09%。  相似文献   

15.
基于森林生长过程的模型是辅助森林管理的有力工具,其包含描述森林生理、生态和物理过程的组件,基于这一过程的3-PG模型用于研究林木生长过程中考虑树种的生理特性,并结合立地条件、气候条件以及经营管理等措施,预测在各种变化条件下的森林生长情况。文中通过对3-PG模型参数及参数敏感性的分析来表述3-PG模型研究现状,概述了3-PG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认为其将很好地解决大区域尺度下的森林动态生长变化问题,并对该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生态经济评价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义生态经济发展指数(EDI)及其计算方法,构建省域尺度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指标包括23项,内容涉及农林业经济产值、林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治理、城市废弃物处理等。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州省2011—2015年的生态经济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2011—2015年生态经济发展指数分别为0.093、0.323、0.427、0.660、0.860,生态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增强。文中根据生态经济发展评价结果,进一步在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潜力发展、社会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区域排序,研究认为,贵州省应从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加强水土保持治理、落实林业生态红线方面促进生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竹亚科(Bambusoideae)箣竹属(Bambusa Retz.corr.Schreber)是丛生竹类植物中环境适应性较强、分布范围较广、也是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的一个类群。由于其历史上与分布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均十分突出,一直被广泛栽培和应用,不仅拥有种类繁多的物种类群,而且拥有数量可观的栽培品种。全世界的箣竹属植物约100余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连同引种在内已知有71种之多,主产华南和西南地区。依据国际上业已公布的权威资料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则和要求,经系统整理,目前全世界可认定为箣竹属栽培品种的竹类植物有57个,分属于14个不同竹种。此外,还有22个栽培品种暂时无法确认,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9.
王云龙  沈华杰  王宪  邱坚 《广西林业科学》2019,48(2):266-268,272
以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实验,观察其宏观及微观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重阳木心材深红褐色,生长轮明显;散孔材,管孔组合主要为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5细胞),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木纤维平均长878.51μm,长度略短,含树胶;薄壁细胞量极少,傍管状,含树胶,具分室含晶细胞;木射线非叠生,少数单列,多数为2~5细胞多列射线,射线组织异形Ⅱ型及Ⅲ型,含深色树胶;导管-射线间纹孔式大圆形及横向刻痕状。  相似文献   

20.
竹亚科(Bambusoideae)单竹属(Lingnania McClure)是竹类植物中的一个特殊类群,由于其节间较长,特别适于劈蔑编制生产和生活用品,历史上一直都是其分布区居民不可或缺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被广泛栽培和应用。单竹属植物种类较少,全世界近20种,中国产14种,主要分布于华中及华南部分省区。越南有少量分布。为适应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工作的需要,依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的规则和要求,经系统整理,已确认单竹属传统栽培品种4个,新登录栽培品种1个,再加上2个原栽培品种,共计7个栽培品种,分属于2个不同竹种。现将这些栽培品种及其相关信息整理,以便查阅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