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黄泛区农场2007年大豆超高产栽培的过程和结果,认为黄泛区农场大豆超高产栽培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水、肥调节,精细管理、综防病虫,挖掘大豆利用太阳能的潜力,以达到超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中国春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超高产栽培探索与实践,对于提高该省大豆平均单产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大豆的强劲需求,意义十分重大。对大豆产量构成要素、相关栽培因素及黑龙江省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改良与栽培技术的进步,在较小面积上实现超高产栽培是可行的,而超高产栽培对大面积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市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比新疆石河子与宁夏两地的气候条件、灌溉条件、促控技术等,提出了宁夏开展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应在增加密度、控制株高、加强肥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实现大豆超高产的品种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论述实现大豆超高产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针对在新疆灌区生态条件,实现4 900~6 000 kg/hm2超高产的理想株形,理想群体性状模式及实现超高产指标的实践产量构成.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淮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总结了大豆超高产栽培的相关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峰 《北京农业》2012,(21):19-20
当前,国内外关于大豆高产与超高产技术方面的研究甚多,并记录下了高产与超高产的国家。比如美国的Cooper选择培育的半矮秆大豆品种,年产量达到了400.0kg/667m2,最高产量甚至达到了530.0kg/667m2。日本所选择培育的东京1号大豆年产量达到了210.0~413.0kg/667m2。我国黄淮地区安徽省蒙城县种植的"MN91413"生产田为1081.21m2,年产量达到了315.1kg/667m2,2000年辽宁省海城市,生产田为3134.90m2,年产量达到了327.2kg/667m2,我国大豆产量最高的要属1999年新疆选育的"新大豆1号"在生产田为765.05m2中,年产量达到了397.1kg/667m2。主要以新疆为例对大豆超高产的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国内专家进行大豆超高产攻关试验技术研究,经过现场实践测产取得了春大豆亩产超过300公斤的好成绩。文中将这一攻关技术成果折射到了黑龙江省嫩江农场的春大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应用实践中,简单探讨了当地春大豆高产栽培的几点关键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棉花实行高密度种植是新疆棉花生产上的又一次大革命。三年来,通过对品种中棉35号进行高密度种植,2004年使新疆阿克苏地区16.7万hm2棉田平均皮棉单产较2000年提高了近225kg/hm2,达到1800kg/hm2的生产水平。高密度栽培过程中,各地涌现出许多27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典型。根据三年来超高产栽培的实践,结合各地超高产栽培的经验,对中棉35号品种进行2700kg/hm2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实现棉花超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广大棉花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大田经济作物和特色杂粮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进展迅速,示范开发成效显著。目前大豆、棉花、油菜、花生、马铃薯五大经济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以优质良种和农业机械为载体,形成了大豆机械化"深窄密"栽培、油菜免耕栽培、春花生机播覆膜高产栽培、马铃薯间套作高效栽培等9套技术模式。大豆超高产攻关取得了在无灌溉条件下每667 m2产253.3 kg的单产  相似文献   

10.
大豆超高产是大豆研究中的主要目标,其中氮素营养吸收水平对大豆超高产至关重要。该文从大豆的叶面积含氮量、氮素积累总量和氮素吸收动态等三方面对超高产大豆氮素营养吸收规律进行分析,为大豆超高产进一步探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豆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由于目前种植技术不够科学致使产量偏低,农民不愿意种植。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大豆栽培存在的弊端,分析总结出一套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实现高效农业,实现大豆突破性创高产和超高产。  相似文献   

12.
浅析新疆地区发展大豆种植的潜力及生产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目前新疆大豆生产栽培情况,论述了种植大豆的多方面有利条件和增产潜力,提出新疆扩大大豆种植的途径,以供有关部门调整产业结构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根据现时大豆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生产利用探索等方面综述了与超高产大豆选育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董钻 《新农业》2011,(7):13-14
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约占30%。据我们对大豆超高产实例的分析,生产条件即环境的生态容量(主要是光、温、水、肥储量)和栽培措施调控(如种植密度、施肥、灌水、管理)各占约30%。就是说,品种、环境和技术措施调控三者对产量的贡献相同、同等重要,三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成为大豆高产及超高产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豆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大豆原产于我国,在我国有5 000年的栽培历史,对今天世界大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在美国等国大豆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对我国大豆育种提出重要挑战。通过对国内外大豆超高产遗传育种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回顾与讨论,提出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中国粮食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水稻超高产研究的由来、超高产概念及超高产研究的必要性,讨论了水稻超高产的几个栽培学问题,介绍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水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世界大豆王是我国农业专家刘汉民历经6年精心培育,超高产特抗倒的大豆新品种。在北京农业世博会上参展的几十个大豆品种位居第一名现将笔者栽培成功的方法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正> 大豆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005—2007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大豆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通过对大豆超高产品种筛选、高产种植模式、超高产品种源库关系、高产土壤环境条件、超高产施肥技术等进行攻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实现水稻的超高产栽培对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审视国内外水稻的超高产栽培的现状,总结和分析了关于水稻超高产栽培形成的规律、栽培的途径以及技术的把握,对水稻的超高产栽培进一步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大豆在我市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大豆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本文通过推广大豆垄上双行超高产栽培技术,带动全市农民实现大豆规范化栽培,从而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总产达到节本增收、增效的目的,促进我市的大豆生产发展。文中结合项目计划指标、项目完成基本情况、采取措施与技术措施等方面来阐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