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和得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区域规划和治理方向,应用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问题,区域发展目标以及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并提出流域内各生态区域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方向,为在该流域合理利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挖掘农业增产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植被退化、土壤盐渍化和水质恶化等方面,分析了由于流域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开源节流、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流域水资源权威管理机构等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石羊河流域为例,依据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复合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矛盾,分析了流域缺水的严重性,提出了缺水地区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管理.首先要协调好流域经济社会-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的关系,遵循缺水地区经济发展规律、内陆河流域水循环规律和干旱区生态规律,拟定了作为缺水地区的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管理6项原则,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实施流域水资源定量分配方案、明晰水权、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并采取保护水源、加强管理、优化节水和增辟水源等措施,才能使石羊河流域走出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综合评分值对z1的隶属度为0.618,综合评分值仅为0.232。这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已相当小,今后要在充分利用自产水资源的前提下,需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在石羊河流域的5个评价子区中,天祝县的综合评分值最高,为0.57,说明其水资源开发利用有较大的空间;而其他4个子区分值都低于0.34,特别是凉州区、民勤县和金昌市对z3的隶属度接近于0,说明这些区域水资源开发程度已接近于饱和值,承载力相当脆弱。  相似文献   

5.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计算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量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 ,研究了河西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河西地区地处甘肃省西部。总水资源量为 74.8× 1 0 8m3,其中地表水 69.66× 1 0 8m3,地下水 5 .1 4× 1 0 8m3。河西地区水资源开发较早 ,整体开发利用强度大 ,开发利用率全区平均为 1 1 5 %。目前河西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特别是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严重超采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几年来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矛盾的主要对策为合理配置水资源 ,建立节水型社会 ,加强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6.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利用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的国家规范技术要求,通过中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计算,对河西内陆河流域3大水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系统分析和估算,并对3大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远远超出本流域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特别是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开发利用明显过度,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生态危机.因此,需要依据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指导全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统一配置以及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羊河流域开发利用状况,按照水权的动态变化特性,将石羊河流域水权的演变分为历史水权、现状水权与未来水权。在分析流域历史水权形成的基础上,选择应用较为广泛的层次分析法(AHP)以及综合指标的筛选原则,建立了基于AHP的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模型。该模型涉及社会、经济、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以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为对象,建立了一种半结构化、多层次、多目标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指标体系。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石羊河流域现状水权分配中,与甘肃省水利厅制定的分水方案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结合对2010年各项评价指标的科学预测,再次应用该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对流域未来初始水权的分配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8.
针对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的水资源状况,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系统进行合理的概化,并提出基于目标、约束条件及边界函数的网络模拟计算流程,建立该流域生态与正常用水相结合的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网络模拟模型。在模型中,采用典型年法以季度为计算时段进行了不同保证率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配置模拟计算,提出了多年平均的不同水平年的推荐方案,为缓解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供需水矛盾、经济发展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武威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石羊河流域严重的缺水问题,在评价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预测了该流域近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了缺水程度,提出了强化节水措施及其达到的目标、实施外流域调水的方案和防治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石羊河流域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在现有水量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调整农业内部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力措施。本文以石羊河流域的民勤县为例,分析了产业结构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依据,提出种草养羊是干旱农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可以提高0.68万元/hm2,而水资源利用量可以减少145.71m3/hm2。  相似文献   

11.
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公众的水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石羊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地区,相比较而言其上下游的耕地数量与其产流量成反比。农民普遍采取有水就灌的灌水方式,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大多数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仅凭自己的用水情况来判断。若农民灌溉河水,水资源严格受到水利部门的控制,大多数人认为水资源不够用,若利用井水灌溉,灌水者基本自己决定用水的数量和灌水时间,灌水者感觉水资源并未受到限制,水是充足的。在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因有井水的支持而导致51.97%-64.06%的人认为水资源够用,也就使人认为有井即有水。在这种思想引导下,人们便疯狂的打井,无节制的抽取地下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部门在指导和保护水资源行为的同时,应加强流域水资源现状、利用和管理的宣传,使流域内绝大多数人懂得区域水资源的现状、利用方式、开发潜力,自觉形成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持续用水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石羊河流域绿洲开发与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丁宏伟 《干旱区研究》2007,24(4):416-421
在分析石羊河流域水环境近2000多年变化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近50年来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90年代,石羊河流域出山地表水资源减少了15.91%,地下水补给资源减少了42.92%,地下水开采量增大了近10倍,泉水资源衰减了84.3%,进入下游的水资源减少了75%.水资源利用格局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地下水水质的恶化,产生了植被衰亡、下游绿洲萎缩、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严重的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恶化程度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13.
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大量挤占了生态用水,下游民勤绿洲的生态系统已濒临崩溃。通过分析地下水与干旱区生态植被系统的关系,在量化流域生态恢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策。建议建立石羊河节水型生态特区,并初步进行了规划,对节水型生态特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文中在研究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土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各县市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短缺程度;根据城镇用水和城镇化发展状况将研究区城镇划分为三种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库尔勒和尉犁,用水效率较高;发展水平较低的城镇浪费较严重,用水效益较低,缺水又耗水。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发现,开孔河流域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低下且极不平衡。除库尔勒和尉犁用地效益较高外,其余各县单位建成区土地产值较低,用地不经济。为了实现研究区域水土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继续推进库尉一体化进程,提出点轴空间发展模式,建议焉耆、和静、和硕、博湖实行集中供排水,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缺乏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管理是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和生态环境劣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提出了以注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和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石羊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问题与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羊河流域是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依赖性极强的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成了决定本区发展的生命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严重超载,社会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原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整个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退化、枯死,沙漠不断向绿洲逼近,沙尘暴频发。在反思惨痛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功能定位。为了保证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提出了该流域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