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者对荷斯坦牛红细胞Na+-K+-ATP酶的分子结构和基本特征、分布、作用机制、调控机制、生理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与热应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在发生内毒素血症时,山羊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以及红细胞内和血清中K+离子浓度的变化,将体重10 kg±1 kg的12只山羊,随机分为内毒素处理组(LPS,1 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分别在处理后第0,0.5,1,2,3,4,5小时和第6小时从颈静脉采取血液样品。采血之后,制备红细胞、红细胞膜和血清。检测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力,红细胞内和血清中K+浓度。结果表明,发生内毒素血症时,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力和红细胞内K+离子浓度都先升高后降低,血清中K+离子浓度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3.
荷斯坦奶牛耐热性标记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67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产奶量下降幅度的分析,得出其个体差异较大。并以产奶量下降幅度大小为依据,按胎次、分娩日期、产奶量相近原则分为耐热组和不耐热组,每组6头,测定两组牛在非热应激期的日平均直肠温度、血红蛋白值和红细胞钾浓度。结果表明:红细胞钾浓度在两组牛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作为中国荷斯坦奶牛耐热性的评定标记。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在发生内毒素血症时,山羊红细胞膜上Na -K -ATP酶活性以及红细胞内和血清中K 离子浓度的变化,将体重10 kg±1 kg的12只山羊,随机分为内毒素处理组(LPS,1 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分别在处理后第0,0.5,1,2,3,4,5小时和第6小时从颈静脉采取血液样品。采血之后,制备红细胞、红细胞膜和血清。检测红细胞膜上Na -K -ATP酶活力,红细胞内和血清中K 浓度。结果表明,发生内毒素血症时,红细胞膜上Na -K -ATP酶活力和红细胞内K 离子浓度都先升高后降低,血清中K 离子浓度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荷斯坦牛红细胞Na+ -K+ -ATP酶的分子结构和基本特征、分布、作用机制、调控机制、生理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与热应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对荷斯坦牛与荷-娟F1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健康的荷斯坦乳牛和荷斯坦牛-娟姗牛杂交F1牛(荷-娟F1)各20头,分为2组,分别于冬季12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为10.35℃,THI为47.24)和次年夏季7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为38.07℃,THI为82.61)条件下,研究热应激对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期间荷-娟F1血清中MDA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T-SOD活力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T-AOC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非热应激期间,荷-娟F1与荷斯坦牛相比血清中的MDA含量、T-SOD活力和T-AOC均无显著差异(P>0.05)。荷-娟F1和荷斯坦牛在热应激期间的血清中MDA含量、T-SOD活力与非热应激期差异均极显著(P<0.01),荷斯坦牛血清中T-AOC差异显著(P<0.05),而荷-娟F1血清中T-AOC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热应激对乳牛的抗氧化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热应激期间荷-娟F1的抗氧化能力高于荷斯坦牛,更能适应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性热应激对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生理指标和机体代谢的影响,并探索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在适应热应激过程中的耐热性能差异。试验选择健康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各8头,于非热应激期、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和热应激末期分别测定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以及血液指标。结果显示,长期热应激状态下,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的生理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离子、抗氧化指标、内分泌激素和HSP70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此外,在热应激状态下,西荷杂交牛的呼吸频率、球蛋白(GLB)、谷草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而西荷杂交牛的谷丙转氨酶(AL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和HSP70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 0.05)。结果表明,持续热应激环境对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的生理指标和机体代谢的影响是相似的,而西荷杂交牛在长期热应激状态下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奶牛耐热性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本试验选择胎次相近的35头荷斯坦奶牛,按夏季产奶量下降率分为耐热组(下降率10%以下)和热应激组(下降率40%以上),分别测定春季、夏季试验牛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表明:(1)奶牛血液抗氧化指标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夏季血浆中SOD活力、GSH-Px活力极显著低于春季(P<0.01),夏季MDA含量极显著高于春季(P<0.01);(2)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在同一季节、不同组别之间差异较大,春季耐热组SOD活力极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1),耐热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热应激组(P<0.05),夏季耐热组SOD活力、GSH-Px活力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5),耐热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热应激组(P<0.05);(3)夏季奶牛血液中GSH-Px活力及MDA含量分别与夏季奶牛产奶量下降率极显著强负相关(r=?0.710,P<0.01)和极显著强正相关(r=0.733,P<0.01),夏季血液中SOD活力与夏季奶牛产奶量下降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夏季GSH-Px活力下降率与产奶量下降率间呈显著正相关(r=0.493,P<0.05),但夏季血液中SOD活力下降率和MDA上升率与夏季奶产量下降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以上结果提示:(1)奶牛血液抗氧化酶受季节影响较大;(2)奶牛的耐热性可能与血液的抗氧化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POU1F1基因第六外显子多态性与产奶量的关系.[方法]以新疆褐牛,中国荷斯坦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对POU1F1基因第六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产奶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新疆褐牛,中国荷斯坦牛的群体在该位点分别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A/B,频率分别为:0.43/0.57,0.33/0.67,B等位基因是优势等位基因 .[结论]在新疆褐牛群体中,BB型个体的产奶量显著高于AA型,在荷斯坦奶牛中BB型比AA,AB型的产奶量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冷应激期间,对6个奶牛场的中国荷斯坦299头母牛和20头公牛进行了红细胞钾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红细胞钾含量受牛场、胎次、产犊月份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红细胞钾含量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采用公牛内母女回归法,估计红细胞钾的遗传力为0.297。具有较高的遗传力。试验表明,红细胞钾含量低的组,在冷应激期间,母牛的产奶量下降率低。据此初步证明红细胞钾作为中国荷斯坦牛耐寒性选择遗传标记物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产犊日期相近且处于产奶高峰期的35头奶牛,根据其夏季产奶量下降率的多少分为不耐热组和耐热组,其中下降率低于10%的被定为耐热组(n=16),下降率在40%以上的被定为不耐热组(n=19),分别测定春、夏两季奶牛红细胞钾含量和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性,并分析其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夏季血液中红细胞钾含量极显著高于春季(P<0.01),红细胞钾含量在同一季节、不同组别之间差异较大,不耐热组奶牛春、夏两季的红细胞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耐热组(P<0.05);红细胞钾含量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呈中等强度正相关,其中春季奶牛红细胞钾含量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的相关系数为r=0.569(P<0.05),夏季奶牛红细胞钾含量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的相关系数为r=0.529(P<0.05)。荷斯坦奶牛夏季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力显著低于春季(P<0.05),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力在同一季节不同组别之间差异较大,不耐热组显著低于耐热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春季奶牛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性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夏季奶牛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性与奶牛夏季产...  相似文献   

12.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了土壤、牧草低磷情况下,可影响奶牛血清磷含量。血清磷含量可影响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血清磷含量减少会导致Na^+,K^+-ATPase活性降低,进而影响Ca^2+-ATPase活性和Mg^2+-ATPase活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清热解署散是由香薷、藿香等多味中药组成的一个纯中药方剂,为探讨该方剂对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效果,本试验选择30头体重、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以其常温期的各项指标为阴性对照,对热应激期的奶牛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发现,热应激期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血清中的Na+和K+浓度以及总蛋白(T1))、球蛋白(G)浓度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血清中C1-浓度显著升高(P〈0.01),应用清热解署散可显著改善热应激奶牛上述指标的异常.表明,清热解暑散对奶牛热应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热应激对荷斯坦奶牛体温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的影响。选用不同泌乳阶段、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泌乳天数分为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3组,每组6个重复,根据牛舍温湿指数(THI)变化情况,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自身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极显著增加各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P<0.01);THI与各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呼吸频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同一环境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及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与泌乳中、后期奶牛相比,热应激对泌乳前期奶牛的影响趋于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荷斯坦奶牛受到双翅目昆虫侵袭时奶牛个体所表现的护身行为、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试验期间每日跟踪观察奶牛护身行为1 h,记录每5 min内侵袭奶牛的双翅目昆虫数目和奶牛的护身行为出现次数,定时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液中CD3+、CD4+、CD8+ T淋巴细胞和CD21+B淋巴细胞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奶牛护身行为随飞来昆虫的数量而变化;外周血液中的CD3+、CD4+、CD21+水平随双翅目昆虫数量的增多而降低;CD8+水平随双翅目昆虫数量的增多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试验研究了热应激期高能饲料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选取30头处于热应激期产乳中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头,分别命名为常规组、试验组Ⅰ和Ⅱ,常规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组饲喂高能饲料。[结果]试验组Ⅰ和Ⅱ比常规组的血清总蛋白(TP)和Cl-的含量却明显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和K+含量有很大提高。[结论]在试验组中添加高能饲料,有利于奶牛免疫功能的增强,改善奶牛机体酸碱平衡,满足奶牛机体能量需求和提高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因此,高能饲料能够缓解热应激影响,是降低奶牛热应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酵母铬对热应激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TT法、ELASA、玫瑰花环试验法,对热应激奶牛在接受不同剂量酵母铬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酵母铬对热应激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三类免疫球蛋白水平比其他组高,试验Ⅲ组夏季IgM含量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IgG,IgA差异均不显著(P>0.05)。(2)体细胞数不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试验Ⅲ组奶牛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上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组与对照组E-玫瑰花环形成率均低于试验Ⅱ与Ⅲ组,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使用酵母铬奶牛在夏季的机体免疫功能较强,能较好地抵抗热应激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奶牛热应激对其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该试验研究、配制了奶牛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和体况相近的原则,将12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中度热应激条件下,对照组奶牛饲喂牧场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g/(d·头)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观察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的抗热应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正试结束时,试验组奶牛的单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预试期相比,对照组奶牛的平均单产降低2.96 kg/(d·头),而试验组平均单产降低1.16 kg/(d·头),比对照组缓降了1.80 kg/(d·头);试验组奶牛的乳蛋白涨幅比对照组高0.13个百分点;正试结束时和停试第10天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缓降0.02。结果提示,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不仅能够有效地缓减牛奶由于热应激导致的单产下降,还可以提高乳蛋白率、乳脂率、乳中干物质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