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虚拟植物     
林森 《河南林业》2002,(6):54-54
虚拟植物是利用计算机制作出来的栩栩如生的仿真树木、花草。乍看起来,它们与动画片中的三维植物类似,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同。 一般动画片里的三维植物,只是形似现实中的植物,而虚拟植物却不是这样,它需要用计算机精确地模拟出自然界里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简单地说,就是科研人员在计算机里开垦了一块虚拟的试验田,把现实中的植物搬到里面生长。  相似文献   

2.
林木虚拟生长模型是应用计算机模拟树木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而农药精确施用模型是应用计算机模拟农药按需定量喷施、与目标植物接触以及产生药效等一系列喷施作业情况。如果把两者耦合起来,将直观模拟出林木正常生长、受病虫害侵染、农药发挥效果、长势有所好转等一系列交互效果,可为调整植物保护策略、制定农药喷施方案和研制新型植保机械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文中分析了农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和农药精确施用的重要性,在综述国内外喷头雾化性能模型、沉降沉积模型(飘移模型)、施药量调节模型、雾化特性预测模型等农药施用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探讨两模型协同机理和林木虚拟生长模型及耦合模型实时性协同环境,提出了基于农药施用过程与防治药效的模型协同研究、基于林木形态结构模型的仿形对靶喷雾模型研究以及农药精确施用多模型交互协同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感技术在精确检测植物水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感技术应用于植物水分的精确检测,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其关键技术是研究可同时精确测量叶片厚度微变化和温度的双参数融合式传感器,测量叶片厚度微变化的传感器原理实验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4.
虚拟树木生长建模及可视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雷相东  常敏  陆元昌  赵天忠 《林业科学》2006,42(11):123-131
虚拟树木,就是应用计算机模拟树木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近年来已成为植物学、农林业、环境科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生长模型和可视化技术是它的核心内容.虚拟树木生长模型包括形态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和结构-功能模型等,其中结构-功能模型可以模拟树木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其结果为树木的三维结构,因此它最为接近现实树木的生长,是虚拟树木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树木形态的复杂性与计算时间和空间的矛盾一直是可视化研究中的难点.树木可视化还有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性,如多级分枝、枝条的弯曲、自相似、向光性、树木分枝间的光滑与非光滑连接等.树木可视化软件可分为2类:纯图形学软件和基于结构-功能模型的软件,其应用已涉及娱乐、商业、计算机辅助景观设计、教育、科研和林业生产等方面;但在树木构筑型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结构-功能模型的建立、树木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及面向林业生产等方面仍需要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要求对植物叶片进行高精度测量,为了确定最佳的测量力就要对植物的弹性模量进行精确测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种测量方法,即胡克定律法和悬臂梁法。针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设计了测量装置,并用这两种测量装置对同种植物进行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通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研究比较,筛选出一种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本研究对植物叶片测量仪器的设计参数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绿色大世界》2011,(4):218-218
花卉尤其是绿植,在家中摆放时间过久叶片上会有灰尘,如何清除这些灰尘成了不少花友头疼的问题。在夏季,有些花友将盆花放在水笼头下冲洗,这样固然能“赶”走灰尘,但往往会因温度骤变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在数控原木形状识别系统中,利用八点检测四点组合回归的方法采集到原木的三维几何数据,根据计算机图形学原理对原木上的采样点进行一系列坐标变换,模拟出原木的采样截面,按照径向排序法动态地对整根原木的外形进行三维仿真,为原木的下一步加工处理提供几何特征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轮叶蒲桃优良单株叶片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S植物图像分析仪,对9个优良单株的轮叶蒲桃春梢新叶的第1至第5个叶位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形指数进行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进行叶片形态特征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单株的叶片大小、叶形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单株的叶片发育的过程基本相似,叶长发育略早于叶宽约1个叶位,叶片的形态在叶片成长稳定前是处于一种变化状态中,第4个叶位的叶片基本发育成形.通过对优良单株叶片形态特征的对比分析,了解不同类型在相同环境下叶片的生长特征,试图为今后开发和利用提供更精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LAI-2000冠层分析仪的应用为基础,对上海园林几种主要常绿阔叶树木黄杨Buxus sinic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单株植物的树高、枝下高、冠幅、基径/胸径、三维绿量等形态特征数据和叶面积指数(ILAI)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数据之间均有显著性正相关;黄杨受修剪影响,单株ILAI与形态特征数据无显著相关性,但叶总量与树高、三维绿量有极显著正相关;桂花和广玉兰单株ILAI与树高、三维绿量有极显著正相关;香樟随树木成长枝干横向生长的影响,单株ILAI与树高呈显著负相关,但其叶总量与形态特征数据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平均单株ILAI灌木类大于乔木类,而平均单株叶总量却恰恰相反;反映出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其树枝叶片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差异的。同时,根据上海植物园多年的单位叶面积生态效益数据,结合相关ILAI方程,建立了单株植物生态效益模型公式。  相似文献   

10.
巴帝 《森林与人类》2007,27(6):56-71
在荒漠里生长着这样的植物:叶子紧贴地面而又螺旋生长于茎上,这些植物如何避免叶子之间相互遮挡而不影响光合作用引起了一些数学家们研究的兴趣,经他们的研究得出,围绕中心按照137.51的分离角度生长将会使叶子之间的相互遮挡减少到最小,从而使叶子的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以利于植物生长.山苦荬正是按照“黄金角度”自信的在沙地里成长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叶面积指数(LAI)是一个量化植物绿色指数的重要参数之一。精确测量叶面积指数对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植物生存环境影响植物叶子的形态,叶舒展、卷曲、病虫害引起缺损等几何形态的变化,对于测量带来很大不便。本论文鉴于在传统的叶面积指数的测量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借助于流形学习方法,将三维数据降为二维数据,在二维空间进行数据的精确测量,得到相当准确的叶面积指数,从而获得植物精确的参数有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白粉虱是温室管理者比较难于处理的害虫之一,它能危害多种花卉植物,造成花卉植物叶片变黄、落叶、萎蔫,严重的影响花农的经济效益。目前白粉虱主要是温室白粉虱和银叶白粉虱两种。 一、白粉虱危害日趋严重的原因 在北方城市,随着人们对花卉的喜爱,花农为了满足供应,在温室里种植了大量的花卉植物。各类温室害虫不断侵害这些植物。白粉虱是主要的一类。它一般都群集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维管组织中的汁液。  相似文献   

13.
曾庆峰 《中国林业》2008,(16):62-62
地理信息系统是指由处理空间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遥感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正不断向三维方向发展、完善。在三维动态环境里,用户可以真实地重现或创建各种复杂的三维形体,如地貌、地物等,将现实世界的场景按比例展现在计算机屏幕上,为决策者提供空间决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北林业科技》2004,(1):40-40
为了保持景观 ,不论庭院、校园或是公园里的草坪都需要经常修剪 ,既费时间 ,又不经济。据报道 ,美国已实验成功 1种新草种 ,由这种草种生长出来的草坪生长十分缓慢。美国中西部布拉斯加州大学化学系教授费乐森经过 30a的不断研究 ,发现了 1种抑制植物生长的方法。费乐森的研究报告指出 :植物中有 1种可以抑制光合作用快速进行的蛋白质 ,它具有降低植物生长速度的功能。费乐森结合基因学的方法 ,培育出含有这些蛋白质的草种。经过长达 2a的实验 ,这种新草种培育出来的草皮 ,生长速度比已知的任何 1种草皮都慢得多 ,可以大大节省修剪草坪的时…  相似文献   

15.
新植物生长调节剂83008-1对桑叶增产作用的研究初报*樊汝汶丁雨龙周坚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叶片、解剖结构、桑树83008-1是南京林业大学从碱法草浆黑液中提取制备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促进稻、麦、棉增产,针叶树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与常用生长...  相似文献   

16.
枝叶茂盛的植物,以它那多彩多姿的神态显示着迷人的魅力。一些地区生长的植物,除了具有各种植物的共同特征之外,还是某些金属的“矿床”。人们可以从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中发现金属矿藏的存在。甚至,还可以从这些植物中提取需要的金属,用于各个领域。赞比亚是世界著名...  相似文献   

17.
《林业实用技术》2009,(4):42-42
我国林业科学家最近完成了包括毛竹叶片、笋和萌发种子等在内的毛竹全长互补DNA文库构建,并精确测定了1万余条基因序列,这是公共数据库中继模式植物水稻(单子叶)和拟南芥(双子叶)以外,第三大植物全长互补DNA数据信息资源,取得了林业领域基因组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园林科技》2009,(2):47-48
林业基因组学研究获得重点突破。我国林业科学家日前完成包括毛竹叶片、笋和萌发种子等在内的毛竹全长互补DNA文库构建,并精确测定1万余条基因序列。这是公共数据库继模式植物水稻和拟南芥以外的第三大植物全长互补DNA数据信息资源,不仅填补了禾本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空白,还为开展基因组测序计划提供了有效的基因注释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美国Parr6300氧弹量热仪可用来测量固体、液体燃料,可燃垃圾、食品、饲料、植物以及其它可在氧气中燃烧的物品的燃烧热值,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发热量的精确测定,特别是在林火生态实验中对于测量可燃物的燃烧热值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云南19种豆科蛋白饲料灌木的营养成分及利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云南省19种豆科灌木树种叶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豆科灌木树种的粗蛋白含量高于11%,其中13个树种的叶片粗蛋白含量高于15%,5个树种叶片粗蛋白含量高于20%;这些树种叶片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丰富,Ca/P适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采收,是比较理想的植物蛋白质资源,而且,豆科灌木还具有固氮养土,保持水土,药用等多种用途,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