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对5个板栗品种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指数等性状的分析,表明叶形指数稳定性强,能较准确地反映不同品种的叶形特征。叶长、叶宽、叶长×叶定与叶面积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以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相关性最强,其相应的回归方程用于叶面积的测定更为精确。魁栗、紫油光、上光栗、本地土板栗4个品种可共用1个方程(x为叶长×叶宽)进行叶面积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以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无性系‘1-XY’为母本、欧洲黑杨(P. nigra L.)无性系‘N139’为父本杂交F_1代及其亲本无性系进行叶片形态性状变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LeafAnalyser和MorphoJ软件在杨树叶片形态性状研究中的应用。[方法]1年生苗木叶片采集后扫描成像,使用Digimizer软件对4个叶片形态性状(叶片面积、叶片周长、叶长和叶宽)进行测量,计算性状统计参数;使用LeafAnalyser软件通过200个标志点分析生成叶片形态轮廓点位标记,构建叶片形态轮廓模型,对叶片形态特征识别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使用MorphoJ软件通过普氏叠印法(GPA)构建叶片形态轮廓模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生成可视化叶形变化图像。[结果]杂交子代4个叶片形态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其中叶面积变异系数最大(31.74%),且性状频率分布相对偏向于父本。基于LeafAnalyser软件叶形变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共占总变量的91.79%,PC1的叶形轮廓显示,叶面积是对叶形变异PC1影响最大的因子。MophoJ软件叶形变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PC1、PC2、PC3和PC4共占总变量的85%,标志点数据生成了4个主成分分析叶形轮廓图,直观地显示了叶形特征变化趋势。[结论]基于LeafAnalyser和MorphoJ软件的测量对叶片形态性状精确量化,通过标志法和轮廓法,以可视化图的形式直观地阐明叶片形态变异,为叶片形态性状变异研究提供了方便准确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欧李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山东等8个省份的71个欧李优良单株为研究材料,对其叶片的长度、宽度、形状、基部形状等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欧李叶片的质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多样性指数为0.841~1.572,叶片形状和叶片顶端形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72、1.404。叶片形状可被分为5种类型,其中窄倒卵圆形叶片的数量占比最大(28.17%),倒卵圆形叶片数量占比最小(12.68%)。欧李叶片的数量性状中,叶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高(26.61%),叶片长度的变异系数最低(13.12%),欧李叶片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7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样本中叶形指数与叶宽、叶柄长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叶宽与叶长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 <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平方欧氏距离为5时,可将供试的71个欧李优良单株分为4个类群:第1类群主要包括内蒙古和山西地区的欧李样本,占第1类群数量的85.96%,其主要特点是叶片基部形...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6个叶片特征值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区分产地间叶形差异有94.17%的准确性,区分产地内单株间叶形差异有63.3%的准确性。杨树长枝叶片形态特征单株内比较稳定,可区分株间差异,做分类手段。  相似文献   

5.
用叶片特征区别不同产地不同单株青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6个叶片特征值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区分产地间叶形差异有94.17%的准确性,区分产地内单株间叶形差异有63.3%的准确性。杨树长枝叶片形态特征单株内比较稳定,可区分株间差异,做分类手段。  相似文献   

6.
以LI-3000C叶面积仪器测量法对云南30种常见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叶片进行测量,与经验系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修正系数以提高精确度。结果表明:应用LI-3000C叶面积仪对30种茶树的600个叶片进行叶面积(AR)、叶长(LL)、平均叶宽(AV WD)、最大叶宽(MA WD)以及叶形指数(叶片长宽比)测量,我们发现经验系数K取值0.7时不再适用,因此我们建议将日本田边贯氏经验系数K值修正为0.75,此值在叶形指数接近2与3~4的椭圆形与长椭圆形叶片中依旧适用且更加准确,这将在茶学野外田间实验、教学实践、快速易测等实际应用方面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油茶杂交F1代叶片表型性状的分离规律和遗传变异特征。【方法】运用杂交F1代叶片质量性状香农-威尔多样性指数分析、数量性状离散描述及其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攸县油茶×普通油茶‘华硕’种间杂交F1代47个单株的叶片表型(4个质量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效应。【结果】1)叶表型的4个质量性状中,香农-威尔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为0.871,其中叶缘形态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254;新叶颜色最低,为0.691。其中,叶形和叶背腺点有偏向母本的遗传趋势,而叶缘形态有偏离母本的遗传趋向。新叶颜色是绿色和红色趋近1︰1,分别是53.19%和46.81%,与母本相同的新叶颜色占46.8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2)12个叶片表型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17.75%,范围为9.55%~26.07%,经正态性检验后,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正态分布趋势,符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12个叶表型数量性状在F1代的中亲优势率为-30.15%~25.93%。叶干质量、比叶重、叶型指数、叶长、叶面积和叶厚的中亲优势率为正,其中叶型指数和比叶重的平均值高于高亲值,叶鲜质量、叶宽、叶柄长、叶片含水率和叶顶角的中亲优势均为负,这些性状的平均值小于中亲值,其中叶鲜质量、叶宽和叶柄长趋中变异明显,存在于双亲之间,而叶片含水率和叶顶角的平均值小于低亲亲本,呈现出明显的趋小变异。3)16个叶片性状呈现错综复杂的相关性。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综合特征。油茶种间杂交F1代在遗传距离为20.00处将其分为Ⅰ和Ⅱ类群。在遗传距离为10.0处,第Ⅰ大类群分为Ⅰ-a亚类和Ⅰ-b亚类。第Ⅰ大类群38个单株与母本攸县油茶聚在一起,形态表现与母本相似度更高,为偏母型。【结论】油茶种间杂交F1代叶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其中12个数量性状表现出比较广泛的分离特征,4个质量性状均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这为下一步育种材料的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雌雄异株,树形美观,全株皆可提取紫杉醇,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本文对四川洪雅地区曼地亚红豆杉2种雌株和1个无性系雄株的枝条和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枝条形态特征可作为雌雄性鉴定的标准之一:2个无性系雌株小枝近轮生,雌株1号节间长25 cm左右,每节分枝数为4个~5个;雌株2号较雌株1号的节间较短,仅为7 cm~8 cm,每节有7个~8个分枝;雄株1号侧枝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节间仅为3 cm~5 cm,每节有2个~3个分枝。2与2种曼地亚红豆杉雌株相比,雄株1号叶片更狭长,叶长、叶面积、叶形指数均大于2种雌株,而叶宽显著小于雌株。3雌株2号的单片叶鲜重量、干重量和比叶重量均低于雌株1号和雄株1号。综上所述,经过近20年的引种驯化,四川洪雅3种不同曼地亚红豆杉雌雄株的枝条和叶片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枝条和叶片形态特征对曼地亚红豆杉雌雄性进行鉴别,有利于生产栽植中的植株性别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决生产中板栗品种易混淆、辨别困难等问题,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不同板栗品种叶形进行数字化分析,建立板栗品种叶形鉴别方法。【方法】以来自我国不同板栗产区的80个品种叶片为试验材料,2年间重复采集叶样,每年6 400张。通过扫描获取叶片图像,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及Image J软件,结合板栗叶片特征,选取24个鉴定点并按照一致顺序获取叶形坐标数据。利用Morpho J软件将叶形数据以产区、品种进行分类,进行普氏叠印分析将叶片大小与形状因子分离,进一步形成对称及非对称组分。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的异速生长分析并结合网格变化图将不同品种间叶形差异可视化,同时依据鉴别贡献率对24个鉴定点进行分类;借助典型变量、判别分析及显著性检验进行品种鉴别。【结果】1)不同品种叶片形态差异主要受对称组分影响,在非对称组分中差异不明显。对称组分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0.6%,可作为板栗品种差异分析的典型变量,对称组分的网格变化图显示品种间差异显著。2)主成分及异速生长分析显示,贡献率排名前14的鉴定点一致,可作为一级鉴定点。3)对称组分中前2个变量的累计贡献率为81.4%。散点图显示,...  相似文献   

10.
以6年生的杂交相思(Acacia mangium×A.auriculiformis)成熟叶片为材料,将其叶长、叶宽、叶宽/叶长、叶长×叶宽、叶长×叶长、叶宽×叶宽与实测叶面积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叶形指标与叶面积均显著相关。从中选择3个相关指数较高的叶形指标(叶长×叶宽、叶宽×叶宽、叶宽)进行多形式回归方程的建立,最佳拟合方程均为二次曲线方程。经检验和比较,叶宽×叶宽与叶面积的二次曲线方程(Y2=0.002X^2+1.506X+18.695)的理论值与实测值误差率最小,<±7.00%,能较准确地估算杂交相思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聚糖酶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酶。试验采用DNS法对一种木(Trichoderma)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Cu^2+、Fe^2+、Fe^3+、Mn^2+对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木聚糖和桑树叶粉分解能力很强,对其他底物分解能力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