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研究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不溶性膳食纤维(ISF)对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大肠微生物菌群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ISF在猪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64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饲喂添加1% ISF的基础日粮|第Ⅲ组饲喂添加3% ISF的基础日粮|第Ⅳ组饲喂添加5% ISF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配种至断奶结束。试验期间分别称量和测量母猪初始、妊娠107?d、分娩后和断奶后的体重和背膘厚,用于分析母猪体重和背膘厚的变化|记录母猪产子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数、初生重、产程和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用于分析母猪繁殖性能|分别记录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用于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平均窝增重|分别于每天7:00和14:00观察母猪排便情况,根据粪便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和记录|于母猪产后3?d采集粪便,用于分析大肠微生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3%和5% ISF均可显著降低母猪泌乳期失重和泌乳期背膘损失,提高初生窝均重,缩短产程和断奶至发情间隔(P<0.05),显著降低母猪产前7?d粪便评分及大肠杆菌数量(P<0.05),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个体均重、平均日增重、断奶窝均重和平均窝增重(P<0.05)|同时添加1%和3% ISF还可显著降低大肠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5)。结论,在母猪日粮中添加ISF对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大肠微生物菌群及仔猪生长性能均有一定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发现添加3% ISF效果最好。 [关键词]不溶性膳食纤维|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
选择24头母猪(12头为初产母猪,12头为产经产母猪)来研究可溶性纤维(SF)和不溶性纤维(ISF)对能量的消化率、氮平衡和纤维的消化率。试验日粮包括玉米-豆粕型(对照组:SF为1.20%,ISF为9.78%)、含34%燕麦麸的高SF日粮(HS组:SF为3.02%,ISF为10.11%)、含12%小麦秸秆的高ISF日粮(HIS组:SF为1.11%,ISF为17.86%)以及含16%的甜菜粕日粮(HS+HIS组:SF为2.32%,ISF为16.08%)。  相似文献   

3.
Liu P  王曼 《广东饲料》2008,17(12):42-42
本研究分二个试验来探讨可溶性(SF)和不溶性(ISF)的膳食纤维对胚胎存活率和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取43头初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玉米-豆粕型日粮对照组(C组:1.16%SF,9.98%ISF);添加30%富含SF的燕麦麸皮处理组(HS组:3.02%SF,10.06%ISF);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9,(2)
为研究膳食纤维产品"上上纤"对妊娠母猪粪便形态及刻板行为的影响,试验选择膘情、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中期母猪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上上纤组饲喂用上上纤替代基础饲粮中10%麸皮的饲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15 d。试验结果显示,上上纤组母猪的粪便评分(3.82)显著低于对照组(4.55),上上纤组母猪便秘比例(31.66%)极显著低于对照组(46.25%),咬栏比例(8.22%)显著低于对照组(15.83%)。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膳食纤维"上上纤"能增加妊娠母猪的饱感,降低采食动机,从而降低母猪的刻板行为,同时添加"上上纤"能有效改善母猪粪便形态,缓解妊娠母猪的便秘。  相似文献   

5.
两个试验评价了可溶性纤维(SF)和非可溶性纤维(ISF)对怀孕期母猪胚胎成活率及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试验1中,43头母猪任意分为4组,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日粮(SF,1.16%;ISF,9.98%);30%燕麦皮组(SF,3.02%;ISF,10.06%);12%麸皮组(SF,1.08%;ISF,18.09%);21%大豆皮组(SF,2.46%;ISF,24.55%)。母猪采食的日粮按初始体重配制,满足每天营养需要。在母猪发情期,使用受精管人工授精3次,在怀孕32d左右收集繁殖胚胎。数据分析包括日粮对怀孕期间的影响这一共同变数。各日粮组母猪排卵速度差异不显著(平均14.1)。与对照组和燕麦皮组相比,麸皮组和大豆皮组活的胚胎数量较少,活的胚胎数分别为9.9和9.1,对照组和燕麦皮组活胚胎数分别为11.9和10.6。饲喂大豆皮组母猪胚胎的整体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燕麦皮组(P<0.05)。这些结果表示,日粮饲喂高水平的非可溶性纤维可能会降低整体胚胎的存活率,而不影响排卵速度。在试验2中,将716头母猪安排在3个小试验中。小试验1为玉米-豆粕组(对照组,SF,0.43%;ISF,10.5%,n=122)和31%燕麦皮组(SF,1.93%;ISF,8.87%,n=124)。小试验2为对照组(n=97)和13%麸皮组(SF,1.1%;ISF,17.67%,n=119)。小试验3为对照组(n=123)和21%大豆皮组(SF,1.5%;ISF,17.77%,n=131),在配种后2d提供给母猪日粮,所有的母猪采食标准的泌乳母猪日粮。数据分析包括日粮的影响、组别、遗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怀孕期间母猪可溶性纤维和非可溶性纤维的水平不影响产仔数。在泌乳期间,与对照组相比,饲喂高可溶性纤维和非可溶性纤维水平母猪有较高的日采食量和较低的泌乳失重(P<0.01)。在本试验的研究条件下,从妊娠2d到109d增加日粮可溶性纤维和非可溶性纤维水平并不增加产仔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粗纤维水平对妊娠母猪粪便指标、血清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已配种的大约克夏经产母猪30头作为试验动物,根据配种时间、胎次等基本相近原则,将母猪分为对照组、处理1和处理2(妊娠前期饲粮粗纤维水平分别为4.14%、5.27%和6.06%,妊娠后期饲粮粗纤维水平分别为2.62%、3.45%和5.22%),试验期平均为114 d.结果显示,1)妊娠前期处理1、处理2中母猪粪便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2母猪妊娠前期和后期粪便的pH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2)妊娠前期处理1有机物、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或P<0.01);3)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处理2(P<0.01或P<0.05),妊娠后期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或P<0.05);4)妊娠后期对照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处理2(P<0.05或P<0.01).结果表明,提高妊娠母猪饲粮粗纤维水平不能提高粪便水分含量和降低粪便pH,但可改善粪便菌群组成,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对改善抗氧化能力和提高泌乳素水平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猪纤维营养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大量研究证实,向妊娠母猪饲粮中科学合理地添加富含纤维的原料,可减少母猪刻板行为,改善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防止便秘等,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十年有关妊娠母猪纤维营养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母猪饲粮配制中合理使用纤维原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6,(3)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低聚木糖对妊娠母猪粪便质量的影响,选择妊娠1个月左右便秘的妊娠母猪2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聚木糖组饲喂基础饲粮+1.00%低聚木糖。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低聚木糖极显著改善母猪的便秘(P0.01),但粪便水分与便秘程度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饲养管理、纤维营养、遗传育种是影响不同品系母猪繁殖的可能因素,研究发现:纤维营养是充分发挥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北美是玉米豆粕型日粮:日粮纤维:11%~13%、不可溶纤维:10%~11%、可溶性纤维:1%~2%、ISF∶SF=8~11。欧洲是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日粮纤维:14%~17%、不可溶纤维:11%~13%、可溶性纤维:2%~4%、ISF∶SF=3~5。1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胃肠道发育和功能,改善母猪健康。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目的是确定饲喂玉米-豆粕日粮(对照)与玉米-豆粕和40%的大豆壳(高纤维)混合日粮,以及饲喂次数(1次/d:2次/d)对妊娠母猪福利和生产性能的影响。239头不同胎次的母猪按照2×2因子设计处理。日饲一次的母猪在早上7:30饲喂,而喂2次的母猪分别在上午7:30和下午14:30各饲喂日粮的一半。观察68头母猪(每个处理组合≥16头)在断奶第1d、妊娠40d和妊娠80d的行为,确定站立、躺卧、坐、采食、倦怠和刻板等行为的时间百分比。收集唾液样品以测定皮质醇浓度。母猪的体重和背膘厚分别在妊娠的第o、40和80d,分娩24h内和断奶时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1.
赵必迁 《广东饲料》2014,23(8):26-28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绿菊苣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0头体况相近、胎次一致的妊娠0d健康LY母猪,随机分到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基础日粮;处理1组在妊娠前期采取80%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2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妊娠后期采取90%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1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处理2组在妊娠前期按90%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1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妊娠后期按95%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5%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妊娠母猪基础饲粮分为0-90d和91d-妊娠两个阶段配制,均采用玉米-豆粕型粉状饲粮.试验结果为母猪妊娠期使用青绿菊苣能极显著降低母猪的便秘率(P<0.01).处理2组显著提高母猪妊娠0-90d、90-110d和0-110d背膘厚增加值(P<0.05),一定程度改善妊娠母猪体况;处理2组显著提高窝产仔数、窝产初生总重和窝产活仔平均初生重(P<0.05).试验结果表明妊娠前期采取90%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1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妊娠后期按95%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5%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的处理2组改善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2.
赵必迁  周安国 《养猪》2012,(5):33-34
为研究母猪妊娠期饲粮中添加L-肉碱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取配种时间相近的长大母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L-肉碱100 mg/kg、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L-肉碱200 mg/kg。妊娠母猪基础饲粮分为妊娠0~90 d和91 d至分娩两个阶段配制,都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妊娠期饲粮中添加L-肉碱100 mg/kg和200 mg/kg能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及母猪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有效降低窝产弱仔数。  相似文献   

13.
赵必迁 《养猪》2014,(3):22-24
为研究青绿黑麦草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45头胎次、体况相近、健康的长大二元妊娠母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基础饲粮;试验1组在妊娠前期按70%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30%黑麦草(按风干量计)饲喂,妊娠后期按85%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15%黑麦草(按风干量计)饲喂;试验2组在妊娠前期按80%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20%黑麦草(按风干量计)饲喂,妊娠后期按90%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10%黑麦草(按风干量计)饲喂。妊娠母猪基础饲粮分为妊娠0~90 d和妊娠91 d至临产2个阶段配制,都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受胎率分别提高13.33和6.67个百分点,分娩率分别提高13.33和13.33个百分点;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妊娠前期日便秘率分别极显著降低83.89%和77.99%,妊娠后期日便秘率分别极显著降低74.08%和64.86%;试验2组妊娠期背膘厚、背膘增加值和产仔性能有提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在妊娠前期按80%前期基础饲粮+20%黑麦草(按风干量计)、妊娠后期按90%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10%黑麦草(按风干量计)投喂,能在一定程度改善妊娠母猪体况,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发酵金针菇菌糠对母猪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免疫性能及初乳品质的影响,选取38头(长白×大约克)初产母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饲喂添加发酵金针菇菌糠的基础饲粮[妊娠第35天~第89天,m(基础日粮):m(发酵金针菇菌糠)=9:1;妊娠第90天~产后第25天,m(基础日粮):m(发酵金针菇菌糠)=19:1]。结果显示,实验组母猪生产性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母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质量浓度、丙二醛浓度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母猪初乳中蛋白质、全乳固体质量分数和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喂发酵金针菇菌糠,对母猪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母猪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并改善初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纤维原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体重相近、健康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1%YWS(可溶性膳食纤维为主原料)、1%饲用竹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为主原料),试验期为14 d。结果发现: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43%、12.99%,料肉比分别降低16.77%、10.56%,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增重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21、3.87元/头。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断奶仔猪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7.2%(P> 0.05)、87.6%(P <0.05);血清尿素氮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5.24%、17.31%,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上述结果表明,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1%YWS或饲用竹粉可能通过促进脂类和蛋白质代谢对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发挥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及酿酒酵母联合发酵复合植物性饲料原料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取78只体重[(17.73±0.11)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育肥湖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羊(均为公羔)。对照组饲喂全价颗粒饲粮,试验组在全价颗粒饲粮中添加2 kg/t发酵复合植物性饲料原料。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肉比(F/G)差异均不显著(P >0.05)。(2)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分别极显著提高了4.58%和16.10%(P < 0.01)。(3)试验组血清中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了29.20%(P < 0.05)。(4)试验组瘤胃液pH极显著降低了4.43%(P < 0.01)|氨态氮(NH3-N)及异丁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67.63%和189.24%(P < 0.05),其他指标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组瘤胃液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极显著提高了109.03%、123.47%和140.89%(P < 0.01)。综上所述,全价颗粒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性饲料原料能提高育肥湖羊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同时可以改善育肥湖羊的瘤胃发酵。 [关键词] 发酵复合植物性饲料原料|育肥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究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一种新型的寡糖螯合亚铁替代甘氨酸亚铁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40头妊娠85 d、平均胎龄为4.37、体况相近的长×大二元经产母猪,完全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含有甘氨酸亚铁(150 mg/kg)的饲粮,试验组饲喂寡糖螯合亚铁(150 mg/kg)的饲粮。试验期从妊娠85 d至母猪分娩。结果表明: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寡糖螯合亚铁等量替代甘氨酸亚铁对产活仔数、初生健仔数(≥1 kg)、产死胎数、木乃伊数、仔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均无显著影响;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寡糖螯合亚铁等量替代甘氨酸亚铁对分娩时母猪血液和初生仔猪脐带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寡糖螯合亚铁等量替代甘氨酸亚铁对母猪繁殖性能和母仔猪血红蛋白含量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祥  曲东阳 《中国饲料》2022,1(20):17-20
本研究旨在评估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其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60头第3~5胎、分娩日期一致、健康的长大(长白×大约克)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发酵豆粕,试验从分娩前7 d开始至断奶当天结束。结果:母猪日粮中添加5%、10%和15%发酵豆粕均能显著提高哺乳母猪免疫力(P<0.05),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P<0.05/P<0.01),能提高血清脂肪代谢水平,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能提高哺乳母猪血清免疫力、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发酵豆粕|哺乳母猪|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对母猪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4胎次、体重相近的待产前1周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和4%发酵中药的试验饲粮。从产前7 d开始饲喂,到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和4%发酵中药显著提高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平均断奶重、断奶仔猪数和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和4%发酵中药显著提高母猪泌乳力、初乳成分中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P <0.05);显著提高初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和4%发酵中药显著提高母猪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母猪血清中催乳素(PRL)、雌二醇(E2)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孕酮(Prog)的含量(P<0.0...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评估夏季高温饲喂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液生化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将平均胎龄为3.5胎次、妊娠108?d的120头二元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T1~T3组母猪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3250、3350和3450?kcal/kg,粗蛋白质水平为16%、16.5%和17.0%的日粮。试验由妊娠108?d开展到21?d断奶。结果:T1组母猪妊娠108?d到断奶的体重和背膘变化较T2组分别显著降低38.65%和35.0%(P<0.05),而T2组仔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9.57%和13.87%(P<0.05)。T2和T3组母猪21?d断奶后血清LH浓度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24.68%和28.48%(P<0.05),T2组血清胰岛素浓度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7.30%(P<0.05)。T2组母猪常乳中乳糖浓度较T1组显著提高8.77%(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代谢能水平为3350?kcal/kg、粗蛋白质为16.5%时可以降低妊娠108?d到断奶后母猪的体况损失,提高夏季高温母猪所产仔猪的断奶重、日增重及常乳中乳糖浓度,改善血清胰岛素和黄体生成素浓度。 [关键词]高温|营养水平|母猪|繁殖性能|血液生化|乳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