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叶龙茶解剖学、肌动蛋白基因及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龙茶是来源于江西修水茶科所宁州群体茶园中一株自然突变体形成的大叶并无蕾无性繁殖新品种。对大叶龙茶及其母株的成熟叶片和不同时期的芽进行石蜡切片研究表明,大叶龙茶叶片栅栏组织细胞较长、海绵组织层数增加;大叶龙茶无蕾的原因是由于所有的芽始终保持营养芽的状态所致。首次克隆了茶树3个肌动蛋白基因片段(CS-ACT1,CS-ACT2,CS-ACT3),且都编码225个氨基酸,大叶龙茶与母株及500个BlastX分析获得的肌动蛋白序列在保守结构域F、G、H区有相应的四个氨基酸不同。对大叶龙茶及其母株进行AFLP分析表明,大叶龙茶总带数比母株少,并出现一部分特有带;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大叶龙茶及其它常见品种进行研究,表明大叶龙茶等4个修水品种与龙井43有相似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
茶树育种与栽培太姥山野生茶树考查报告茶树主要经济性状与产居的相关 性研究茶树树冠结构与产母的回日相关 分析幼浅夸茶;树“弯主支养蓬”试验初J及三十烷醇在茶树汗插的应用试验武夷肉佳栽培与采制技术的调查防止茶园大量着蕾开花的技术要点铁观音丰产栽培试验技术总结茶树种植方式与密度研究报告(摘要)宁德早茶口一于资源和开发意见杉洋村茶场在调整茶业结构中前进茶树繁赎方法对幼苗生一长的影响采用嫁接方法建众种子第7直系安溪乌龙茶高产优质栽挤的调 查报告我省审定、认定的十七个茶树品种茶树植物学分类的历史和展望茶树良种经济…  相似文献   

3.
茶树是一次种植多年生长,多年采收其幼嫩芽叶制成茶叶商品的经济作物.人们栽培它的目的,就是企求不断地获得高产优质的芽叶.在茶树栽培高产优质综合技术的措施中,茶芽收获的采留技术对促控茶树芽叶产量高低,品质好坏,起着先导的作用.因此,把握茶树生长过程的芽叶萌发伸育规律和树体再生能力的强弱,相应的制定和应用科学的采留技术,既使茶树周而复始地萌发芽叶采而不败,又使其树势得到不断调整,刺激新芽不断地萌发,扩大再生产,获得较高的产量质量,同时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作一综合浅析.  相似文献   

4.
新梢白化茶树是一类珍稀的叶色突变体,其白化新梢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含量与一般绿色叶茶树品种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特征性的生化成分对茶树生长发育、制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析白化茶树资源的形成机制,研究人员已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化数据。近十几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白化茶树突变体的光合作用机制、叶色变异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目前白化茶树资源在白化类型、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茶树白化机制的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澜沧县茶树扦插育苗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荣 《中国茶叶》2008,30(7):22-23
茶树扦插育苗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系数大、发根快、根系发达、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且整齐等优点,是当前云南省澜沧县在茶叶生产上推广运用的一种茶树繁殖方法。但只有真正掌握了茶树扦插育苗技术,才能培育出生产需要的壮苗,达到茶叶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澜沧县茶果站通过4年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实用的扦插育苗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6.
《茶叶科学》2000,20(2):146
导师姓名现有研究课题及内容刘祖生教授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选育 ,茶树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早期鉴定 ,茶树植株再生机理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茶树抗性育种童启庆教授 茶和香花作物香气形成机理研究 ,茶树 β 葡萄糖苷酶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 ,茶树无公害栽培和优质栽培研究杨贤强教授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研究 ,茶多酚分子改进机理和脂溶性茶多酚产品开发 ,茶多酚药理作用机理和新药开发研究梁月荣教授中、日、韩三国主要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态性研究 ,茶树重要经济性状DNA分子标记研究 ,抗虫基因对茶树遗传转化的研究 ,茶树咖啡因生物合成关键基…  相似文献   

7.
闽南水仙茶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茶园环境绿化,改善茶树的生存空间;加强茶园土壤管理,为茶树创造良好的生存基础;科学追肥,促进茶叶高产优质;合理修剪,延长高产优质经济年限;实施病虫综合防治措施,提升茶叶品质品位;适时采摘,提高优质茶产出率.  相似文献   

8.
茶树优质资源花粉的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 4份优质茶树资源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 )及其扦插繁殖后代的花粉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 :4份资源与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大小、形状、平均轴径及P/E值均无显著差异。对蓝标 1、汝城白毛茶及其扦插后代花粉外壁纹饰的三维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凹穴数量、密度、两凹穴间的最小距离或凹穴最小面积均较相似 ;对日铸茶、云桂大叶及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外壁纹饰平面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长脊长度、粗脊粗度、大穴及小穴长径均基本接近。花粉外壁超微结构所显示的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外壁内层的形状或厚度 ,4份优质资源与其扦插后代均无明显变化。因此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的无性后代 ,其花粉遗传性是基本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是从一九六二年开始大面积种茶的,茶树品种以云南大叶种和海南大叶种为主。前者是从云南引进;后者是在海南五指山区采集野生茶籽,或者直接剪采野生大茶树插穗,就地扦插繁殖的。它们都是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大叶种茶树,有着共同的生物学基础,又由于原来生长地方的具体条件不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选取安康地区的6个主栽茶树品种,通过人工加硒的水培盆栽和土培盆栽试验,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整株茶树叶片的硒含量,以便从中筛选出聚硒能力强的适栽茶树品种.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的聚硒能力依次为:龙井43>中茶108>紫阳群体种>陕茶1号>乌牛早>龙井长叶;进一步对不同茶树品种进行土培验证,其聚硒能力依次为:中茶108>龙井43>紫阳群体种>陕茶1号>乌牛早>龙井长叶.结果表明,同一培养条件下,中茶108和龙井43聚硒能力相对较强,紫阳群体种和陕茶1号次之,乌牛早和龙井长叶相对较弱.本研究旨在为聚硒茶树品种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开化龙顶茶是浙江十大名茶之一,以色香味形俱佳享誉市场.为进一步提高开化龙顶茶的产量和质量,加快龙顶茶产业的发展,促进茶农增收,笔者自1989年开始进行开化龙顶专用茶树无性系选育试验,最后从福鼎大白茶群体种中,应用单株选种方法选出具有发芽早、产量高、品质和效益好等特点的龙顶8号茶树新品系.现已推广种植龙顶8号茶树400余亩,茶农反映良好,茶苗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2.
茶树栽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高产优质的茶叶,而茶树树冠结构的构成状况,如树冠的高低、大小、形状等,直接影响茶树的生育、产量和品质。2000年,罗军武等选用湖南省规范化栽培茶园1-18年生的小乔木型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灌木型品种槠叶齐为材料,  相似文献   

13.
浅谈茶树良种与茶叶高产优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高产优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而茶树良种又为高产优质创造有利条件。这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概念,它越来越为茶叶工作者所理解和承认。茶叶高产优质,除了品种本身内含成份起决定作用外,也离不开优越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栽培管理以及改进制茶工艺等综合因子的作用。木文仅从茶树对良种提高产质量的作用,谈谈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4.
云南紫娟特种茶特征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娟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植物(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茶种(Camelliasinensis)中的普洱茶变种(C.sinensis var.assamica),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5年在云南大叶群体品种中发现的一株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干茶和茶汤皆紫色的茶树品种,故取名为"紫娟"。紫娟茶是云南大叶群体种中的一种稀有茶树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11月28日被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保护,品种权号为20050031。  相似文献   

15.
(括符外是期数,括符内是页数) 茶树育种与栽培福云6号新品种选育推广研究报告梅占高稳产高效益研究初报茶树不同区系与种群生殖特性与生殖 力的初步探讨(三)宜昌大叶茶性状观察及丰产栽培技术 初探山地茶园大面积高产栽培措施霞浦县茶叶资源调查与区划茶树缺株的原因及其补植方法茶树采叶方法研究茶树根系依品种和繁殖方式为转移人工除叶、打顶和摘芽对幼龄茶树的 生长和分枝的影响茶树不同区系与种群间生殖特性与生 殖力的初步探讨(四)福云六号茶树丰产因子的初步分析我场茶园喷灌工程及其经济效益走高产优质效益之路一:介绍洋里大 队茶场…  相似文献   

16.
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最近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审定.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利用茶树有性自然杂交,基因重组优化特性,从国优红茶品种"英红一号"后代进行分离,经20年系统选育研究和区域试验培育而成.其主要特点:1.丰产性强,增产显著.小区试验5年单产比云南大叶群体高56.78%;生产示范试验高48.15%.  相似文献   

17.
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1日至26日在厦门召开。会议对全国传统的茶树良种进行审定;并讨论新育成品种审定办法。到会委员对全国各产茶省申报的45个传统茶树良种进行审定,认定了鸠坑种、祁门种、福鼎大白茶、凤凰水仙、云舌山种、湄潭苔茶、早白尖、宁州种、宜昌种、政和大白茶、毛蟹、铁观音、大叶乌龙、梅占、  相似文献   

18.
福建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是我省安溪县茶农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技术成就,为加速我省无性系良种繁殖,扩大无性良种栽培面积做出了重大贡献。“八五”期间加速繁育福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武夷肉桂、八仙茶,积极扶持有希望的稀有茶树品种的繁育工作。加强茶树苗木的管理,育苗采取国营、集体、专业户三结合,建立高标准、种性纯的母体园 为加速改造换种,提供更多的良种苗木,使福建茶叶沿着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茶叶建园普遍采用无性系茶苗,茶苗繁殖则普遍采用嫩枝扦插技术。茶苗的纯正、优质、健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移栽后的成活率与建园的质量。而茶穗的质量,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扦插的成活率与茶苗的质量。因此,培养优良的茶树穗条,剪取优质茶穗,是无性系茶苗繁殖的基础与关键。一、要抓好茶树穗条的培养优质茶穗来源于优质穗条。培养优质穗条,一要抓好母本园的施肥管理。一般在上一年的秋末,每亩沟施饼肥  相似文献   

20.
叶籽两用茶树种质的研发利用对于茶产业结构调整、茶园综合效益提升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深入研究现有茶树种质与茶籽相关性状特征,可为叶籽两用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基础信息.从福建、云南和湖南采集了31份同年结实茶籽,对种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树茶籽含油率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从茶籽油脂中检测到10种脂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