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评估蛋鸡群体哈氏单位遗传潜力,比较分析不同动物模型获得的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以东乡绿壳蛋鸡与白莱航鸡构建F2资源群体,采集哈氏单位数据18 401条,应用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解析方差参数、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蛋鸡资源群体32~60周龄哈氏单位遗传力为0.14~0.30;遗传相关系数为0.54~0.96,表型相关系数为0.16~0.38;多性状动物模型与单性状动物模型预测的育种值排序相关系数较低。结果显示蛋鸡选育群体哈氏单位遗传力属于中等偏下,若想获取遗传进展需要长期选择;多性状动物模型能够获得性状间遗传相关信息,估计的遗传参数误差较小,提示选育哈氏单位时宜选择多性状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三河牛成年母牛体尺体重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建立三河牛成年母牛体尺和体重性状遗传分析模型,估计群体遗传参数,为确立三河牛育种目标和制定选择指数提供基础参数。本研究以1997-2010年采集的内蒙古谢尔塔拉种牛场核心群4 491头三河牛48 946条体尺体重记录为研究材料,以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腹围、背高、十字部高、胸深、胸宽、腰角宽、坐骨宽、尻长、头长、额宽15个成母牛体尺体重性状为研究对象,使用DMU软件的AI-REML结合EM算法,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以母牛月龄为固定效应,场年季和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估计各性状方差组分,计算遗传力和遗传相关,根据各性状育种值分析其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成年母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腹围、背高、十字部高、胸深、胸宽、腰角宽、坐骨宽、尻长、头长、额宽的遗传力分别为0.73±0.02、0.58±0.02、0.43±0.03、0.51±0.02、0.41±0.03、0.51±0.03、0.60±0.03、0.69±0.03、0.55±0.03、0.26±0.02、0.28±0.03、0.17±0.02、0.21±0.02、0.69±0.03、0.55±0.03。成年母牛体尺体重性状间遗传相关系数为-0.19~0.92,表型相关系数为-0.30~0.93。体高、背高、十字部高3个体高性状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遗传相关系数为0.79~0.88,表型相关系数为0.76~0.93。与繁殖性能相关的体尺性状,如腰角宽、坐骨宽、尻长之间遗传相关较低(0.11~0.34),表型相关中等(0.50~0.83)。三河牛成年母牛体尺体重性状,总体上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与繁殖相关的体尺性状间遗传相关较低;而体躯结构类性状之间遗传相关较高。应进一步加强三河牛选育体系的建设,在各经济重要性状的遗传水平上取得稳定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估计瑶鸡距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为优化瑶鸡选育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研究测定20个家系的544只瑶鸡不同生长阶段(7、10、15、18、22、26周龄)的距长、体重及其他体尺性状。运用ASReml4.1软件的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配合个体动物模型,以性别为固定效应,对瑶鸡不同生长阶段距长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显示:7周龄距长为低遗传力性状,10周龄距长为中遗传力性状,15~26周龄距长为高遗传力性状;不同生长阶段的距长性状之间都呈正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且相邻阶段的距长性状间均为强正遗传相关;距长与胫长、髋宽、胫围和龙骨长的遗传相关系数在10周龄时最高,距长与胸宽和体斜长的遗传相关系数在15周龄时最高,距长与体重在10周龄和15周龄时呈显著正遗传相关。因此,在制定瑶鸡选育方案时,可将15周龄距长性状作为构建瑶鸡选择指数的目标性状。  相似文献   

4.
隐性白羽鸡的早期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隐性白羽鸡0~12周龄体重、体尺发育规律,结果显示:①公、母鸡间体重、体尺差别明显,尤其在生长高峰以后;②体重的遗传力较高(0.36~0.57),且在生长高峰前逐渐升高、生长高峰后逐渐降低;③除个别周龄外,体尺性状的遗传力以中等为主;④12周龄性别间胫色差异不显著;⑤龙骨长、公鸡胫长在8周龄前几乎是直线生长,胸宽、母鸡胫长在6周龄前直线生长,胫围、胸角度在4周龄前生长较快,此后生长发育趋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固始鹅的体型特征及体重与各体尺性状间的关系,本试验测定了60只10周龄固始鹅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固始鹅的体重和各体尺性状间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体重和胫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613),与胸深、胫围、骨盆宽、胸宽、半潜水长、体斜长、颈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7、0.528、0.518、0.428、0.376、0.362和0.262.体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斜长与胸宽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44;胫长与龙骨长、胫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9、0.479;胫围与胸宽、胫长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0.479;半潜水长与胸宽、胸深、颈长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0.435、0.523.本试验结果对推动固始鹅选育及其杂交、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皋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体尺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对0~12周龄如皋鸡的体重生长规律及12周龄体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12周龄公母鸡间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公鸡的体重整齐度较差;②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鸡体重生长模式(R2>0.996),其生长拐点在6~7周龄,如皋鸡成熟体重和生长高峰体重的遗传力均为0.09,初生重估计值、平均生长速率、生长高峰周龄的遗传力分别为0.21、0.32、0.37;③用全同胞和半同胞2种遗传模型估计的体重方差组分及遗传力结果有明显差异。用全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明显高于母鸡(都是高遗传力),体重遗传力总体上随饲养周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随周龄增加母本效应越来越小,并且公鸡受母本效应的影响明显大于母鸡,用半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7周龄前小于母鸡,8~9周龄等于母鸡,10~12周龄大于母鸡;④12周龄体尺性状中除胸角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胫色显著黄于母鸡(P<0.05)外,其他性状均为公鸡极显著大于(红于)母鸡(P<0.01);⑤12周龄胸角与其它体尺性状表型相关都不显著(P>0.05),其余绝大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⑥活重、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冠长、冠高、冠色、胫色、胸角、胸宽的遗传力分别为0.53、0.11、0.64、0.92、0.42、0.16、0.15、0.52、0.25、0.16、0.40。  相似文献   

7.
为估计鲁中肉羊初生重、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参数,利用2018年上半年出生的611只鲁中肉羊的初生体尺体重数据,采用AI-REML (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算法,借助DMU软件分析以产羔数为固定效应、个体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的多性状动物模型。结果表明:鲁中肉羊初生重、胸宽、胸深、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10、0.22、0.44、0.43、0.46和0.52,各性状之间遗传相关为-0.517~0.773,表型相关为-0.197~0.503。说明鲁中肉羊初生重、胸宽和胸深为低遗传力性状,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为中等遗传力性状。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logit连接函数结合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蛋鸡蛋黄颜色遗传力。试验素材来自纯系黑羽绿壳蛋鸡与白莱航鸡分离群体,包括亲代、F_1代和F_2代总计2 255只母鸡,每一世代40周龄期间测定蛋品质,以ASReml软件进行方差组分剖析。结果表明:品种、世代和正反交效应对蛋黄颜色有重要影响,将其列入固定效应;蛋黄颜色性状并非正态分布,应用logit连接函数进行数据转换;未经logit连接函数处理蛋黄颜色遗传力为0.14±0.04,连接函数处理后蛋黄颜色遗传力为0.17±0.03。说明蛋黄颜色的遗传力较低,常规育种手段遗传改良的进展较慢。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其进一步进行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试验测定了4、8、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对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时,公鸡的大多数体重、体尺性状均极显著或显著大于母鸡(P0.01或P0.05);体重与体斜长、胸深、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体斜长与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胸宽与胸深、髋宽之间,胸深与髋宽、胫围之间,龙骨长与胫长、胫围之间,胫长与胫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胸宽之间,胸宽与胫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阿坝州藏鸡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本试验测定了3个不同群体藏鸡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阿藏2系藏鸡的体重、多项体尺性状指标较高,阿藏1系藏鸡较低;除了阿藏1系的体重与胸宽差异不显著外,三个品系的体重与体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其中胫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高,三个品系依次为0.763、0.673、0.743;通过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体重=-1.554 9+0.279 2胫围+0.071 6胫长+0.057 6胸宽+0.040 5体斜长+0.038 5胸深,模型决定系数为0.714)可以看出,对藏鸡体重影响较大的体尺性状依次为胫围、胫长、胸宽、体斜长和胸深。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雪峰乌骨鸡育种模型,应用SPSS中的GLM(一般线性模型)与R语言软件的hiblup包对雪峰乌骨鸡白羽系四个世代共5 457条记录进行了体重、体尺、皮肤乌度的非遗传因素分析及遗传力估计。结果显示:非遗传因素对雪峰乌骨鸡白羽系各性状有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度效应上;表型相关中,正相关最高为胫围与胫长(r=0.765),负相关最高为体斜长与胸宽(r=-0.405);遗传相关中,正相关最高为体重与胫长(r=0.636),负相关最高为体斜长与胸宽(r=-0.408);遗传力最高为龙骨长(0.516),其次为体重(0.330),其余性状指标遗传力在0.131~0.226之间。研究结果为雪峰乌骨鸡的遗传评定与遗传参数估计模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淮南麻鸭的体型特征及体重与各体尺性状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60只10周龄淮南麻鸭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淮南麻鸭的体重和各体尺性状间均显著相关(P0.05),其中体重与半潜水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455,与体斜长、胫长、胸骨长、胸宽、胫围、颈长、骨盆宽的相关系数为0.5901,0.5273,0.4322,0.4185,0.4051,0.3955,0.2785。这对推动淮南麻鸭选育,以及以后的杂交、开发利用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淮南麻鸭体重和体尺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淮南麻鸭的体型特征及体重与各体尺性状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60只10周龄淮南麻鸭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淮南麻鸭的体重和各体尺性状间均显著相关(P<0.05),其中体重与半潜水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45 5,与体斜长、胫长、胸骨长、胸宽、胫围、颈长、骨盆宽的相关系数为0.590 1,0.527 3,0.432 2,0.418 5,0.4051,0.395 5,0.278 5.这对推动淮南麻鸭选育,以及以后的杂交、开发利用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品种肉鸡商品代体尺性状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肉鸡在整个生产周期的体尺发育动态变化,以期为肉鸡精细化饲养管理提供指导。试验以WOD168、WOD178、WOD188和爱拔益加AA四个肉鸡品种为研究素材,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比较不同品种肉鸡体尺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品种中,WOD188和AA体尺性状变化规律基本趋于一致。四个品种的胸宽、髋骨宽和胫围在1~7周龄,均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AA的胸宽和胫围在2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相对生长系数分别为38.71%和36.36%,WOD188的髋骨宽在2周龄时生长系数为32.89%,在四个品种中生长强度最大。四个品种的龙骨长和体斜长在1~6周龄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6周龄后,均出现一定的下滑。WOD188的龙骨长和AA胫长分别在3和2周龄生长强度最大,相对生长系数分别为30.34%和33.30%。7周龄时,WOD188和AA的体斜长、胸宽、髋骨宽和胫围均极显著高于WOD178和WOD168(P0.01),且WOD178和WOD168之间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WOD188和AA龙骨长和胫长均显著高于WOD168(P0.05)。研究表明:体斜长、龙骨长、胸宽、髋骨宽、胫长和胫围生长强度最大的品种和周龄分别为WOD188(6周龄)、WOD188(3周龄)、AA(2周龄)、WOD188(2周龄)、AA(2周龄)、AA(2周龄),WOD168的体尺性状各个指标低于其他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低海拔饲养条件下藏鸡体尺性状和肉用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笔者对泰州地区饲养的13周龄藏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13周龄藏鸡活体质量平均为891.00±89.49 g,屠体率平均为87.82±1.73%,全净膛率平均为63.32±1.71%,胸肌率平均为18.75±2.25%,腿肌率平均为26.60±2.52%。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饲养的藏鸡屠体率和全净膛率分别在85%和60%以上,肉用性能良好。同时,藏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多数呈极显著相关,可通过体斜长、胫骨长、胫围和胸宽的指标对低海拔地区藏鸡屠宰性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豁眼鹅种质资源并探讨其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测定了10周龄豁眼鹅体尺与屠宰性能。结果表明:豁眼鹅公鹅与母鹅在体重、体斜长、半潜水长、龙骨长、胸宽、胫长、胫围、屠宰率、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腹脂重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体重分别与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堂重、腹脂重、胸肌重、腿肌重、胸宽、胫长、胫围、体斜长、龙骨长、半潜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半潜水长、龙骨长、体斜长、胫围、胫长、胸宽均与胸肌重、腿肌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201~0.806。试验结果对豁眼鹅选育及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非遗传因素对伊犁马体尺性状的影响及各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本研究利用新疆伊犁昭苏县2005-2014年年龄在1~11岁的伊犁马体尺性状的1 556条记录,对影响伊犁马体尺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并利用动物模型约束最大似然(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REML)方法估计体尺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场、年龄和出生年度效应对伊犁马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效应对伊犁马的体高、体长和管围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是对胸围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87、0.67、0.40和0.52;体长与胸围的遗传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93,体高与管围的表型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65;体高与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呈现极显著表型相关(P0.01),体长与胸围和管围分别呈现极显著表型相关(P0.01),管围和胸围也呈现极显著表型相关(P0.01)。上述研究为伊犁马今后在遗传评定与遗传参数估计中设计合理的统计分析模型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6,(1):44-46
为加强肥肝用朗德鹅的选育,利用其体重与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进行早期选育,选取同批同条件养殖的4周龄朗德鹅200只(公母各半),测定其育成期第4、6、8、10周体重,以及10周龄体尺,进行体重与体尺间的相关分析,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育成期朗德鹅公、母鹅体重生长曲线不同;10周龄体尺与体重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不同性别的相关密切程度存在差异。公鹅体重与颈长、胸宽、胸围和胸骨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5、0.545、0.529和0.627,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胫围的相关系数为0.404,显著正相关(P0.05)。母鹅体重与胸宽和胫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6和0.646,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半潜水长和颈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95和0.395。结果提示:育成期朗德鹅公母鹅生长发育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饲养管理;胸宽和颈长等指标是影响公母鹅的主要体尺指标,在选育过程中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了解广东地区重要鹅种“清远黑鬃鹅”的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测定“清远黑鬃鹅”0~9周龄的生长性能,并用Gompertz、Logistics和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对其体重及体尺性状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同时对9周龄体重与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为“清远黑鬃鹅”体重最佳拟合模型(R^2=0.998),拐点体重为1 642.68 g,拐点周龄为3.93周龄;半潜水长、胸宽和骨盆宽的最佳拟合模型为Gompertz模型,体斜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Von bertalanffy模型,胫长、胫围、龙骨长、胸深和胫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Logistic模型;体重与体尺性状各指标间均呈正相关,与体斜长、胸宽、骨盆宽、龙骨长、胫围、半潜水长、颈长均达极显著相关,与胫长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对豫州褐壳蛋鸡Ⅱ系第四世代的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测与分析,结果为:开产日龄的遗传力为0.6214,蛋重的遗传力为0.2637~0.4039,体重的遗传力为0.2447~0.3981,产蛋量的遗传力为0.3587~0.4024;开产日龄与40周龄和72周龄产蛋量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5822和-0.7475,40周龄产蛋量与72周龄产蛋量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7674,40周龄蛋重与72周龄蛋重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8716,开产蛋重与40周龄和72周龄蛋重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7119和0.87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