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不同充气包装处理对鲜食白糯玉米货架期内常温保鲜的影响。采后鲜食白糯玉米分别采用真空、充空气、充N-_2和充CO_2包装,高温灭菌后,在30℃下恒温贮藏90 d。高温灭菌前后和贮藏期间测定色差、质构及感官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充N_2包装能够减少灭菌中的褐变;在90 d时,质构和感官评价结果综合显示充N_2包装能保持鲜食白糯玉米的口感及香气。  相似文献   

2.
在121℃条件下探讨了灭菌时间对充气包装后鲜食白糯玉米品质的影响。采后鲜食白糯玉米直接进行封口包装,灭菌时间分别为0,10,20,30,40,50 min。高温灭菌前后测定水分、还原糖、色差指标,以及在贮藏90 d时测定菌落总数指标。结果表明,灭菌40 min组的玉米物性学性质(硬度、黏性、弹性)优于其他处理,基本保持鲜食玉米的颜色,且能很好地控制微生物的总量,防止玉米变质腐败。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新疆两种鲜食薄皮核桃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及最佳包装贮藏方式,以南疆主栽品种温185和新2鲜食核桃仁为试材,以普通塑料袋散装为对照,分别采用充N2、铝箔和真空3种包装方式,在常温20~25℃下贮藏80 d,研究不同品种核桃仁贮藏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以及各品质指标之间与品种、包装处理、贮藏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装处理组能有效抑制鲜食核桃仁粗脂肪、粗蛋白、水分、总糖和总酸含量的变化,其中铝箔包装能有效保持鲜食核桃仁的水分含量,维持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的稳定,减缓总糖含量的下降和总酸含量的上升,贮藏效果较好。不同核桃品种间的各营养品质指标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与除总糖外的其他营养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最终确定薄皮核桃仁最佳贮藏包装方式为铝箔包装。  相似文献   

4.
鲜食糯玉米采后糖代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了解鲜食糯玉米采后的糖代谢变化以及温度变化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变化。【结果】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含量都有较大下降;采后第1d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都达到峰值,之后直链淀粉变化不大,支链淀粉的含量略有下降,总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与20℃贮藏温度对比,贮藏温度为0℃时蔗糖、还原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低。【结论】鲜食糯玉米采后可溶性糖向淀粉转化的合成代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贮藏温度为0℃时能够延缓可溶性糖向淀粉,以及直链淀粉向支链淀粉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包装方式,通过对不同品种哈密瓜热风干燥制干常温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的测定,确定对不同品种哈密瓜干品质保持效果较好的包装方式。以不同品种哈密瓜(西州密21号、西州密24号、WT1499、WT1489)为试材,经热风干燥后,采用充气、真空充N_22种不同的包装方式并在常温下贮藏,每隔15 d测定瓜干的色差、失质量率等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西州密21号哈密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9%,干燥温度55℃,盐水预处理、真空充N_2包装能减缓哈密瓜干货架期失质量率变化;WT1489哈密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8%,干燥温度40℃,盐水预处理、真空充N_2包装能减缓哈密瓜干货架期颜色变化,从而减缓哈密瓜干贮藏品质的衰变。  相似文献   

6.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两个鲜食糯玉米品种津农3和津农0802授粉后不同时期时,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水分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授粉后21-27天收获的鲜食糯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含量较高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鲜食糯玉米采后籽粒糖代谢规律,以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货架期糯玉米籽粒中几种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货架期的延长,3种熟期鲜食糯玉米籽粒中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山梨醇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晚熟玉米下降幅度较大,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含量下降幅度达到97.3%~99.8%,而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早熟玉米上升幅度最大,货架8 d时其含量上升幅度均超过了20%,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活性主要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其峰值出现在货架2~4 d,其趋势在变化时间上与几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能够契合;室温货架期间,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籽粒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适于贮藏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和贮藏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鲜食核桃在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清香”核桃鲜果为试材,分别采用青果贮藏((0±1) ℃、相对湿度70%~80%)、去青皮的湿果贮藏((-7±1) ℃、相对湿度70%~80%)及湿果真空贮藏((-7±1) ℃、相对湿度70%~80%)3种方式贮藏,每15 d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所有贮藏方式处理的鲜食核桃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青果贮藏能较好地保持核仁的含水量,维持粗脂肪、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的稳定性,贮藏后种皮色泽较好,核仁容易剥皮、风味较好,但果壳容易产生霉变;湿果贮藏和湿果真空贮藏可以减轻鲜核桃的霉变,延长了鲜核桃贮藏期,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湿果贮藏核仁水分散失较快,粗脂肪、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大,使得种皮色泽降低,核仁剥皮困难、风味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津鲜1号普通玉米、津甜玉米、津白糯糯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乳熟期和成熟期)的鲜玉米在0~1℃贮藏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成熟度对玉米的贮藏品质影响较大,乳熟期采收的嫩玉米比成熟期采收的玉米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高,淀粉含量低,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小,贮藏品质好,并可延长贮藏时间。因此,鲜食玉米应选择乳熟期采收的嫩玉米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10.
对鲜食甘栗真空包装后在不同温度下贮藏时感官品质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为鲜食甘栗的商品化流通方式提供部分技术参考。将冷杀菌后的鲜食甘栗进行真空包装,分别于4、20、30℃下存放,定期检测其感官品质、水分含量、总淀粉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VC含量,模拟品质变化与贮藏时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鲜食甘栗的水分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并且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贮藏时间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总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根据所拟合的不同贮藏温度下鲜食甘栗品质指标与货架期的回归方程计算得出,真空包装鲜食甘栗于4℃下存放,可保持食用品质约27.62 d,20℃下约12.41 d,30℃下约7.03 d,验证试验结果与计算预测结果相近,说明此方程可用于预测不同温度下鲜食甘栗品质的保持时间。  相似文献   

11.
李宁  赵蕊  王越 《保鲜与加工》2016,16(1):12-15
以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MAP(在0.035 mm厚PE保鲜袋中:不充气、抽真空后充入10%O2+5%CO2+85%N2、充入5%O2+10%CO2+85%N2、充入5%O2+5%CO2+90%N2)处理并贮藏于0℃、相对湿度85%~90%冷库中,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的O2、CO2和N2的MAP包装方式对草莓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MAP包装方式相比,将草莓装入0.035 mm厚PE保鲜袋中,抽真空,充入5%O2+10%CO2+85%N2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草莓的质量损失率,抑制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有助于维持细胞完整性,减缓VC含量的降解速度,保持草莓果实的良好品质,在0℃贮藏条件下可保鲜30 d左右。  相似文献   

12.
钾肥对糯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鲜食型糯玉米香白糯为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钾肥对秋播鲜食糯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⑴施用钾肥可使鲜食糯玉米籽粒的鲜重、干重、体积分别提高0.158g/(100粒·d)、0.136g /(100粒·d)、0.130cm3/(100粒·d)速度生长,而籽粒含水率以高于对照0.22个百分点速度脱水。⑵钾肥可明显提高鲜食糯玉米籽粒的赖氨酸、粗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脂肪及淀粉含量。⑶钾肥区籽粒的赖氨酸、粗蛋白含量均在授粉14d出现峰值后缓慢下降;籽粒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授粉后14d出现峰值后迅速下降,至授粉后22d,下降速度放慢;籽粒的脂肪、淀粉含量在授粉10d后即呈上升趋势,至授粉后22d,上升趋势放慢。⑷秋播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以授粉后22~26d为宜。  相似文献   

13.
采收时期对鲜食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审郑白糯918糯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分3个采收时期研究了采收时期不同对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收时期不同,对鲜食糯玉米籽粒主要营养组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影响较大,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小。粗蛋白含量随着采收时期的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降低;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是随着授粉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赖氨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下降;钙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延长青皮核桃贮藏时间,提升市场价值,以"辽核一号"为试材,对其使用PE50(PE材料,厚度50μm)保鲜袋进行包装,包装前分别采用ClO2、1-MCP和混合(ClO2+1-MCP)处理,于0℃环境进行贮藏.结果表明:与单一处理相比,混合处理能够有效保持核桃仁水分,减缓核桃青皮褐变与腐烂的程度,有效抑制核桃仁中乙烯和丙二醛的产生;混合处理组核桃仁可溶性蛋白含量与VC含量较贮藏初期下降缓慢,保持了青皮核桃较好的贮藏品质,贮藏时间为120 d时仍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其他单一处理组在90 d时由于表皮腐烂率较高直接影响到核桃仁口感与品质,失去贮藏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流通温度与包装方式对采后甜玉米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流通温度和包装方式处理对甜玉米穗采后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玉米在常温条件下流通,其营养成分和品质变化较快,带苞叶处理的最佳流通时间为2 d,PE包装最佳流通时间为3 d;低温可以较好地保持甜玉米的营养成分,带苞叶处理的甜玉米最佳流通时间为5 d,PE包装处理的最佳流通时间为6 d;低温结合PE包装处理可以减缓水分散失以及VC含量的下降,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水溶性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乙醇熏蒸对新鲜茎瘤芥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05%的乙醇熏蒸处理新鲜茎瘤芥24 h,用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后在室温(15±2℃)条件下贮藏,每3 d取样测定分析茎瘤芥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0.05%乙醇处理的新鲜茎瘤芥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明显低于对照,其中,在贮藏第9天时最为明显,呼吸强度低于对照51.4%,并可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可溶性蛋...  相似文献   

17.
以玛仁糖为试验材料,在高温(35 ℃)和常温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铝箔复合包装袋(PET/AL)与尼龙复合包装袋(PA/PE)两种包装材料,进行真空包装与非真空包装。通过分析不同包装方式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色差、过氧化值和酸价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包装方式对玛仁糖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确定最优包装形式。结果表明:玛仁糖在常温贮藏条件下,采用PET/AL真空包装能够有效延缓水分含量的增长,保持较好的色泽,同时有效减缓玛仁糖中核桃仁油脂的氧化程度,延长产品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近红外法的鲜食大豆品质快速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鲜食大豆品质的非破坏性快速检测方法,探究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鲜食大豆品质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种植的66份鲜食大豆样品为材料,采用FOSS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扫描得到光谱,并对所有材料的水分、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进行常规实验室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化学实验数据的相关模型,并进行模型优化、验证。得到的模型预测范围分别为水分含量60.03%~71.28%、可溶性糖含量2.36%~7.81%、可溶性蛋白含量1.03%~8.56%、粗脂肪含量4.33%~7.60%,预测系数(0.95)较高,标准误差(1.0)较低,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建立定标模型用于检测鲜食大豆品质是可行且可靠的,该方法可快速检测鲜食大豆品质且不损坏籽粒,可用于鲜食大豆的种质资源评价、品质分级等。  相似文献   

19.
新型果蔬保鲜膜包装对砂糖橘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砂糖橘为试材,以普通聚乙烯(PE)保鲜袋(厚度0.03 mm)包装为对照,研究一种新型果蔬保鲜膜(袋)(由丙纶纺粘无纺布制成,厚度0.35 mm)包装对砂糖橘在(5±1)℃条件下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用普通PE袋包装砂糖橘在贮藏40 d后,果实CO2中毒变味现象严重,失去食用价值。而新型保鲜膜(袋)透气透湿性良好,袋内气体成分适宜(CO2浓度:0.5%,O2浓度:12%),用该保鲜膜(袋)包装的砂糖橘贮藏60 d保鲜效果最佳,失重率在10%左右,好果率可达96%,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含量可保持鲜果的90%以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上升15%左右,果实新鲜饱满,风味与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保鲜方法对新疆木纳格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和田地区常规贮藏方法(悬挂式贮藏和纸箱包装冷藏)和自发气调(MA)贮藏方法(PVC或PE膜包装+保鲜剂冷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采后木纳格葡萄采用PVC或PE保鲜包装+保鲜剂冷藏,能够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含量的下降,保持果梗的绿色,显著抑制腐烂与脱粒现象的发生,在(0±0.5)℃条件下,贮藏90 d的好果率可达95%左右,脱粒率<6%,保鲜效果极显著(P<0.01)好于和田地区的常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