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杨树品种的引种及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湖北省自1973年引进美洲黑杨南方型Ⅰ-63、Ⅰ-69和欧美杨Ⅰ-72栽培,由于其速生丰产等特点, 迅速成为我省江汉平原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造林和世行贷款工程造林的主要造林树种,掀起了我省发展杨树产业的第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2.
<正> 襄阳县位于汉江中游,地处南阳盆地南缘,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黑杨派某些无性系原产地相似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汉江、唐白河两岸的滩洲地,土层深厚肥沃,物理性状良好,pH值在7~8之间,适宜杨树的生长。自1979年,我县引进了Ⅰ—63、Ⅰ—69、Ⅰ—72、214和沙兰杨五个无性系,进行了繁殖、栽培试验。经过几年的观察,选出了适宜我县的Ⅰ—69、Ⅰ—72、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生长在长江 3种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 4m ,4m× 5m ,5m× 6m)下的 3个品系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nacv .Ⅰ - 72 /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 (P .deltoidescv .Ⅰ - 63/ 51)和 69杨 (P .deltoidescv .Ⅰ - 69/ 55) ]为对象 ,探讨了不同培育措施下人工林杨木旋切单板、胶合板质量。结果表明 :长江滩地 72、63、69杨生材旋切均能获得较低的单板厚度偏差和背面裂隙率与较高的胶合强度 ,但不同培育措施对胶事板的胶合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 0 .0 5检验水平下 ,72、63、69杨 0 .0 1mm厚对单板背面裂隙率和胶合强度差异不显著 ;滩地类型对 72、63、69杨单板背面裂隙率影响不显著 ,对胶合强度影响均达显著 ;栽植密度对 72杨单板质量和胶合强度影响较显著 ,对 63、69杨单板质量影响较显著 ,对胶合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速生杨树即Ⅰ—72/58、Ⅰ—63/51、Ⅰ—214、Ⅰ—69/55、Ⅰ—45/51和加龙杨,于1973年引入我省,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已经表现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成材期短等优点,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目前正在全省普遍推广.1980年我们曾用63、72、69、214和加龙杨进行人工控制授粉,并采收了自由授粉的72及69杨的种子,共得F_1苗木2,334株.今年我们对F_1苗木生长及形态变异进行了调查,并进行苗期选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品种的选择根据皖东地区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经长期筛选,适宜栽培的品种有:Ⅰ-72、Ⅰ-69、NL351、中涡1号、Ⅰ-214等.这些品种年高生长可达3.0~3.5米,年胸径生长可达4.5~5.5厘米,年亩蓄积生长量可达1.0~1.3立方米,表现出杨树的速生和丰产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引种的Ⅰ—214、Ⅰ—72/58、Ⅰ—69/55、Ⅰ—63/51 4个杨树无性系,已在生产上推广,但Ⅰ—63/51、Ⅰ—72/58、Ⅰ—69/55生根比较困难,移栽成活率较低,给大面积推广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给淮北地区增加一批生长快、干形好、抗病、易成活的优良杨树无性系,进一步提高杨树生产水平,我们进行了杨树人工杂种新无性系引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975年,我县在水产养殖场进行了214、455、63、72、45、69及加龙杨等七个杨树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经六年的生长观察,初步认为72、69、63及214杨四个品种在我县沿江圩区一带具有速生丰产的优点,可以大面积推广栽培.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江淮丘陵尤其是江淮分水岭地区(以下简称"岭区"),土壤瘠薄,缺水易旱.栽培杨树应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广、速生性能好的优良无性系,主要有:Ⅰ-69,Ⅰ-72,Ⅰ-63,南抗1、2、3、4号,中驻2、6、8、9号,中林系列,南林系列,中皖1号等.其集约经营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尽快解决我县用材,烧柴。1981年春,引种Ⅰ—69和Ⅰ—72黑杨穗条500多节,在县重龙山苗圃扦插育苗0.15亩,当年产合格苗486株,平均苗高3.85米,平均地径3.62厘米,1982年又从山东兖州引进Ⅰ—63、Ⅰ—69、Ⅰ—72、Ⅰ—214和沙兰等黑杨的5个无性系穗条70余万节。产壮苗46.2万株,除留作穗条外,在沱江两岸和乡镇作了适生性试验栽培。翌年春,植树25万多株。造林3年,Ⅰ—63,Ⅰ—69,Ⅰ—72,3个新无性系平均树高12.05—  相似文献   

10.
<正>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美洲黑杨南方型(Ⅰ—63,Ⅰ—69)及欧美杨(Ⅰ—72)等品种,在平原湖区引种、栽培、生长比较正常,而对它们的病虫害发生,人们有些忧虑,特别是对蛀干害虫——天牛的危害更为担心。为了给生产上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我们在嘉鱼县就杨树发生的桑天牛进行了一些调查和试验工作,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全世界黑杨派杨树主要有2个种,即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和欧洲黑杨P.nigra,而中国只有新疆阿尔泰地区有欧洲黑杨分布,美洲黑杨却没有天然分布。上世纪70年代从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引进100多个黑杨无性系,其中3个表现最为优异的品种‘Ⅰ-63杨’、‘Ⅰ-69杨’和‘Ⅰ-72杨’的成功引种栽培,大大促进了杨树速生丰  相似文献   

12.
在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Ⅰ—63、Ⅰ—69和Ⅰ—72的主要引种区,设立112块标准地,利用获得的原始数据,采用单分子生长模型拟合树高生长曲线,以基准年龄为6年,间距为2米,编制了3个无性系的立地指数表。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场杨木材性质与生长培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以生长在 3种长江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4m ,4m× 5m ,5m× 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cv.I -72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P .deltiodescv.I-63 51 )和 69杨 (P .deltoidescv.I-69 55) ,以下简称 72杨 ,63杨 ,69杨 ]为对象 ,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生长培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品系对滩地杨树木材材性有较大的影响。安徽新洲洲滩和湖北黄洲江滩上生长的 63杨 ,湖南沅江湖滩上生长的 72杨纤维长度最长 ,微纤丝角最小 ,导管比量最大 ,方差分析表明 :72、63、69杨微纤丝角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 ( 2 )滩地类型对72、63、69杨木材材性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方差分析表明 :63杨、69杨微纤丝角、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和干缩率差异显著 ,说明 63杨和 69杨受滩地类型影响较大。 ( 3)栽植密度对 72、63、69杨木材材性的影响因材性指标的不同而不同。对 72、63、69杨来讲 ,栽植密度越大 ,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增大 ,纤维长度、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都减小 ,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也越小。方差分析表明 ,72杨和 69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大 ,63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杨树桑天牛几种有效的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湖北省平原湖区大力引种栽培美州黑场(Ⅰ—63、Ⅰ—69)及欧美杨(Ⅰ—72)等品种,普遍生长良好。但是杨树在栽培过程中,常常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尤其是蛀干害虫—桑天牛危害最大,有些地方已有“十杨九蛀”之虑。为了给生产上提供一些省工省钱,简单易行,不污染环境,不杀害天敌,能保护生态环境等有效的防治措施。几年来我们在潜江、谷城、襄阳、江陵、监利等地,就杨树桑天  相似文献   

15.
我县1976年从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引进欧美杨Ⅰ214、Ⅰ72,美洲黑杨Ⅰ63、Ⅰ69,开始只进行了少量栽培。1982年扦插育苗115亩,平均株高3.7米,地径3.5厘米;又从湖北调进12万多株扦插苗,在湖洲造林7800亩。杨树具有喜光、喜水、喜肥,萌芽  相似文献   

16.
对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滩地8年生的Ⅰ-72、Ⅰ-69和中林46计3种杨树无性系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林46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明显小于Ⅰ-72杨和Ⅰ-69杨。8年生的中林46杨平均材积只有0.199m3/株,Ⅰ-72杨和Ⅰ-69杨的平均材积分别是0.499 m3/株和0.360 m3/株。Ⅰ-72杨的胸径明显大于Ⅰ-69杨,但树高差异很小。就以上3种杨树无性系而言,中林46杨不宜在长江滩地上进行造林;Ⅰ-72杨和Ⅰ-69杨较适宜,尤其是在大株行距造林中,采用Ⅰ-72杨则更容易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杨树六个无性系Ⅰ—72/58、Ⅰ—69/55、Ⅰ—63/51、Ⅰ—214、Ⅰ—45/51和加龙引种我省业已开花.1980年春我所进行人工有性杂交,获得杂种,播种又得到一批杂交苗木.现将不同杂交方法对69×63杨杂种种实发育和苗木生长影响简报如下:一、杂交方法以63杨为母本,69杨为父本,采用以下三种杂交方法:1.温室切枝杂交 1980年3月4日从大树上采集花枝,在温室内进行水培.4月2—4日连续3次进行人工授粉.5月11—26日朔果成熟.  相似文献   

18.
1975年我县从南京引进黑杨派六个新无性系,即Ⅰ—214,Ⅰ—45/51,Ⅰ—63/51,Ⅰ—69/55,Ⅰ—72/58,加龙杨.总的说来,这六个新无性系在泗阳地区的生长表现,都比当地栽植的加杨小意杨突出,它们都具有主干通直,生长极为迅速,出材量大,具有早期速生丰产的特性,因此,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经过四年试验证明:以Ⅰ—214为对照,加龙杨生长量仅次于214,Ⅰ—45杨秋季易感病害,这两个品种暂不发展.Ⅰ—214,Ⅰ—63/51,Ⅰ—69/55,Ⅰ—72/58四个品种是我县主要推广品种.但除214外,其余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杨树,在滁州市所属的8个县(市、区)均有分布。近年来,在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绿色长廊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带动下,杨树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截止2006年,杨树在滁州市的栽培面积已达100万亩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超过300万m3。现以皖东地区栽植杨树的主要品种及优缺点分析如下,仅供参考。一、Ⅰ-69、Ⅰ-72杨I-69杨具有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及抗褐斑病等特点,在黄淮地区生长迅速。但生根力不强,抗寒性差,特别是在干旱年份,育苗和造林成活率会受到影响;湿心材含量较高。I-72杨,生长十分迅速,抗褐斑病。不足之处是大树常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科院等单位选育的欧美杨107、108号是国家林业局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杨树新品种之一。它和我省目前栽培的杨树品种Ⅰ-63、Ⅰ-69杨和中汉杨比较,具有生长更快、抗性更强、适生更广的特点。经我省两年来的引种育苗及造林栽培试验,107、108不仅干形通直,冠幅紧凑,每667平方米可栽植70~110株,生物量大大高于我省现有品种,而且既适宜于平湖区生长,也适应在丘岗地红壤区生长,表现出其它杨树品种难以达到的特性,有望成为我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丘岗地低产低效林改造及退耕还林的重要栽培树种。一、欧美杨107、108号在我省引种栽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