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笔者分析、总结了内蒙古哲盟地区近三年的定点屠宰检疫情况,找出了本地区屠宰检疫所检出疫病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本地区屠畜检疫工作,乃至畜禽产地的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方向和依据,并提出了科学的对策措施。1检疫情况1.1检疫方法主要采用宰前检疫、宰后检疫(感官检验、病理解剖学检验、病理组织学检验、病原学检验)1.2屠宰猪检疫情况近三年共屠宰83312头,检验合格的有73099头(占87.7%),猪囊虫病的检出有9896头(占11.88%),根据其感染强度分别进行了冷冻、高温、炼制食用油、炼制工业油处理。其次为猪丹毒13头(占0.…  相似文献   

2.
屠宰检疫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部分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因此要提高屠宰检疫到位率 ,必须同时抓好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个方面。宰前检疫可以初步把病健畜分开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以防止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因此要提高宰前检疫的到位率 ,必须做好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群体检疫包括 3个方面的内容 :( 1 )静态观察 ,兽医检疫人员亲临畜群之中或圈舍之外 ,在不使畜禽惊扰的自然安静情况下 ,观察畜禽睡卧姿势、精神状态、呼吸和反刍状态 ,尤其注意有无咳嗽、气喘、颤栗、呻吟、磨牙等反常现象 ,对有上述症状者 ,标上记号 …  相似文献   

3.
黑山县是畜禽养殖大县,几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支持下,生猪生产一直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全县共有大中型屠宰厂9个,生猪定点屠宰点20个。黑山县动检站承担全县各屠宰厂、定点屠宰的检疫、检验任务,按上级要求进行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工作。全县每天屠宰生猪都在百头以上,节假日更多一些,三年来共屠宰生猪十几万头,检出各种病类在千头以上,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了食品的  相似文献   

4.
生猪从农户或农场出栏进入市场即成为商品猪。商品猪在收购、贩运、饲养侍宰过程中,尤其是成千上万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定点屠宰场——商品猪的集散地时,就更有必要加强宰前检疫。早在1959年农业部、卫生部、外贸部、商业部联合颁布了《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简称四部规程)就明文规定:“用于屠宰的畜禽,在收购和运输前就必须经过检疫,并取得检疫证明书。”“屠宰厂(场)应设有健康圈、疑似病畜圈,凡运到屠宰厂(场)的畜禽,应全部进行健康检查,并按检查结果分圈保管”。“屠宰厂(场)应设有急宰间,确定意宰的畜禽应立即送急宰…  相似文献   

5.
以2015—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区屠宰厂的屠宰检疫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屠宰生猪的检疫检验情况。结果显示:在150余万头屠宰生猪中,共检出不合格猪6 482头,不合格检出率为0.43%。其中,宰前、宰后不合格猪分别为3 385、3 097头,分别占不合格总数的52.22%和47.78%。宰前检疫中,检出死猪3 105头,占宰前不合格总数的91.73%;宰后检验中,检出猪丹毒、猪肺疫等病猪807头,检出品质不合格猪2 290头,分别占宰后不合格总数的26.06%和73.94%。7、8月份检出的死猪数量明显较多,月检出率超过0.50%。结果表明:长途运输引起的屠宰生猪死亡数量较多,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疫病导致的宰后检疫不合格数极少;厂方品质检验对严把猪肉安全上市至关重要。因此,改善运输条件、加强宰后品质检验,对于保障猪肉供给和卫生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安阳市的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对市区几个生猪定点屠宰厂1998年、1999年、2000年三年生猪屠宰检疫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了市区生猪屠宰检疫检验所检出疫病的基本规律特点,为我市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以及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方向和依据。1 屠宰生猪的检疫检验情况采取宰前检疫、宰后检验(感官检验、病理解剖学检验和实验室检验)的方法,对市区三年来屠宰的485465头生猪的检疫检验情况进行统计,检疫合格的有484414头(占99.78%),检出猪旋毛虫病127头(占0.027%),检出猪瘟134头(占0.027…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出口猪肉类市场的不断拓展,出口量不断增加,同时频频遭遇国外技术壁垒。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猪肉类监管体系的关注从未放松,特别是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工作,是每次官方体系考察重点检查的内容。宰前检疫有别于一般的兽医临床诊断,检疫人员对送宰畜禽应迅速做到病、健隔离和分别屠宰。通常  相似文献   

8.
我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认真开展了畜禽及其产品的兽医卫生检疫工作。具体做法是:五检、二奖、一罚。五检:1.收购畜禽就地检:平山、深泽、赵县、灵寿等县,不论任何单位或个人收购畜禽时,均经当地基层兽医站检疫,发给产地检疫证后才准收购。未经检疫收购查出后,除补检并加倍收取检疫费,情节严重耆给予处罚;2.宰前宰后上门检:平山、行唐等县的检疫人员分片包户,每天巡回深入到屠宰户,按照《肉检规程》作宰前检疫,宰后检验,严把检疫关;3.集贸市场天天检:各县动检站和集市所在地兽医站固定检疫员,每天早晨于开市前到农贸市场生肉摊点查验胴体印章与检疫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动物防疫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生猪的检疫工作开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给控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以及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实施定点屠宰检疫过程中的宰前检疫常被人们所忽视,使一些未经宰前检疫而直接进入屠宰环节,造成宰后检验难度加大。致使一些病猪肉漏检而流入市场,同时也暴露出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尤其是生猪的宰前检疫令人担忧。1宰前检疫存在的问题1.1生猪宰前检疫与宰后检验是一项政府行为,宰前检疫是屠宰检疫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具有法规…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我县凭准调证从县外调入生猪一批,及时供应市场,在宰前检疫、宰后检验中共检出8头患有囊尾蚴的病猪,现报道如下:1宰前检疫8头患有囊尾蚴的病猪中有两头症状明显,表现为消瘦,营养不良,声音嘶哑,眼结膜有小结节样的疙瘩,找开口腔见舌根部有米粒样的囊泡,其中一头肩胛剖增宽臀剖隆起,田上往下看病猪的背侧,呈葫芦状。其余6头病猪宰前检疫无明显症状。2宰后检验8头清猪均在臀剖、股内侧、腰肌、咬股上发现许多米粒至豌豆大的百色半透明囊泡,包形如石榴子。两头在宰前检疫中症状明显的病猪,急宰后发现在肝、肺、心等内脏及…  相似文献   

11.
我县从1983年生猪开放以来,至1990年上半年,先后共检疫商品猪1362798头,其中县食品公司收购检疫670385头(包括宰后检验423732头和调往外县活猪检疫246653头),从中检疫出4073头病猪,占检疫总头数的0.3%,其中县食品公司检出病猪1285头,占检疫总头数的0.1%。为了强化行政管  相似文献   

12.
市场生猪检疫重点是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是保证动物食品的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防止畜禽疫病传播,促进畜牧业生产,笔者通过多年的检疫工作,总结了一些常见病害肉和气味异常肉的检疫鉴定和处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宰前检疫的程序和方法1.1了解畜禽情况对接受检疫的畜禽,首先要检查产地兽医防疫机构签发的有效期内的检疫证明、预防接种证明或非疫区证明。然后核对畜禽种类和头(只)数,了解产地疫情和运输途中及进场后有无病死情况。若了  相似文献   

14.
《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是1959年11月由农业部、卫生部、商业部、对外贸易部共同发布的关于畜禽屠宰检疫的技术规程,简称《四部规程》,全文共四章六十七条。该试行规程比较详细地规定了家畜(猪、牛、羊、马、骡、驴)和家禽(鸡、鸭、鹅)以及家兔的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及检疫检验后的处理。在当时,  相似文献   

15.
完整的屠宰检疫全过程应当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部分。宰前检疫,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畜,尤其是检出宰后检疫难以发现的口蹄疫、狂犬病、破伤风等患病畜禽,同时防止疫病在畜禽群体内传播,确保上市肉品质量,从而保证人体健康。加强宰前检疫非常重要,而确保宰前检疫质量的关键一环,是完善定点屠宰场(点)的检疫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生猪集中定点屠宰已在我省全面推开,定点屠宰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吃到放心肉、卫生肉,同时防止瘟疫扩散,这样检疫检验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各级有关部门必须紧抓双检工作,检疫检验人员必须依法办事,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检查“五证”进入集中屠宰场的生猪,须先查清畜禽运输检疫证明和产地检疫证明;是否来自非疫区;防疫情况及证明有效期;检查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如是疫区调运的或“五证”不全的绝不能进场。非疫区和票证俱全的,检疫员在卸车前必须上车进行逐头检查,检查证畜是否相符,检查健康状况,正常的方可进场。2.宰前检疫宰…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86年5月至1989年5月,在南宁市农贸市场做肉品卫生检验工作,三年问,共检验猪胴体10420头,检出猪瘟17头,猪出败42头,猪丹毒24头其他病19头,占检疫率0.98%。在农贸市场搞肉品检验,没有宰前检疫依据,有些猪胴体看不到头、蹄、内脏,主要靠对胴体的各种现状进行检验。根据肉品检验的理论知识,结合三年来的检验实践,  相似文献   

18.
1畜禽宰前检疫的作用 (1)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疫病,避免有病动物进厂污染和传播.动物染疫后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可能无异常,潜伏期过后发病,出现临床症状.开展宰前检疫,进行采血和测温,对大中型家畜逐头实施个体临床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化验,可严把宰前检疫关,及时检测出疫病,对疫病扩散做到有效控制,确保宰前检疫质量.  相似文献   

19.
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明》、《畜禽屠宰许可证》的畜禽屠宰场厂(点),货主按规定申报检疫的,动物卫生机构应派检疫员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现场检疫,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对屠宰厂(点),检疫员要对屠宰动物进行全流程同步检疫.从进场到上市,要历经产地检疫、入场检疫、待宰检疫、宰后检疫和复检等多道程序.符合有关标准后,厂内肉品品质检验员为其加盖红色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驻厂动检人员为动物酮体加盖龙胆紫动物检疫合格印章."两章"齐全后,分别在该厂肉品品质检验员、驻场动检人员处开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证》"两证",动物产品方可出厂.  相似文献   

20.
1宰后检疫生猪屠宰后应立即进行宰后检疫,宰后检疫应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头、蹄、内脏和胴体施行同步检疫,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验。1.1头部检疫剖检颌下2侧淋巴结和外咬肌,视检鼻盘、唇、齿龈、咽喉黏膜和扁桃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