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间接驱动式嫁接秧苗夹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蔬菜嫁接机中,接穗夹和砧木夹的驱动方式大多是直接驱动方式,即夹体的动力源与夹子做成一体,在夹子运动过程中动力源需随其一起运动,从而给夹子的运动带来了一定的束缚.为了使夹子能够独立运动,适应不同的运动方式,设计了间接驱动式嫁接秧苗夹.该夹采用弹簧自动进行夹持,可使用独立固定式的动力驱动其夹口打开,避免了动力源随夹体运动而给夹体运动带来的不便,使夹子整体结构轻便,并能进行多种轨迹的运动,能够更好地完成不同要求的嫁接作业.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甘蔗收获机行驶和作业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一种在求取H点范围时应综合考虑人体上下肢舒适性约束的设计思想.为此,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建立了坐姿人体数学模型,开发了求解甘蔗收获机驾驶员最佳驾驶位置的H点分布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振动对指夹式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具有辅助夹持结构的玉米指夹式排种器,阐述了指夹式排种器工作原理,并对辅助夹持的指夹和种盘等各关键构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指夹夹持动力学模型。运用RecruDyn软件建立排种器虚拟样机模型,基于玉米籽粒特性在EDEM软件中构建玉米籽粒颗粒,通过EDEM-RecurDyn耦合仿真模拟了振动条件下排种器充种、携种及排种过程,分析对指夹式排种器排种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台架试验,选取排种器作业速度、振动幅值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以排种器合格指数和漏播指数为试验指标进行排种性能试验验证。研究表明,指夹打开28.65°夹持玉米籽粒时,符合指夹式排种器在振动条件下的运动过程,耦合仿真分析结果与指夹式排种器实际运动过程基本一致,夹持过程中指夹和种盘共同配合下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对排种器夹持性能的影响,满足设计要求;当作业速度为3.8km/h、振动幅值为5mm、振动频率为32.52Hz时,排种器合格指数和漏播指数分别为91.0%、6.68%,排种器台架验证试验得出该参数组合下排种器排种合格指数为和漏播指数分别为90.0%、7.1%,与理论优化值非常接近,证明辅助夹持结构在排种作业中可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使得排种器具有良好的排种效果,满足精密播种作业要求,为玉米精密播种装置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机产品的人机问题关系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效率,是农机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国外开发的计算机辅助人机软件中没有中国农机设计所需的人体数据库,所以农机设计在人机分析上会存在偏差.为此,提出利用CATIA开放的数据库接口程序,建立针对农机设计的人体数据库,将人体数据读入到CATIA的人机模块中,生成实际应用的虚拟人,利用人体姿势分析和行为分析模块进行农机产品的人机分析,试图找到计算机辅助农机产品的人机分析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菜薹机械化收获装备匮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龙门式电驱动油菜薹收获机,实现油菜薹切割、夹抛、输送、收集、跨厢面遥控自走功能。阐述了收获机整机设计方案,设计了立式回转夹抛切割装置,确定了分禾器、割刀和夹抛辊结构参数;通过割台夹抛过程力学与运动学分析,明确了油菜薹切割、夹抛输送作业影响因素,确定了割刀、夹抛辊结构和运动学要求;搭建油菜薹收获试验台,以切割效果、输送效果为评价指标开展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割刀转速为234r/min、夹抛辊转速为120r/min、喂入速度(机具前进速度)为0.56m/s时综合收获效果最佳。田间收获验证试验表明,设计的收获机作业效率可达到0.41hm2/h,综合切割效果为95.6%,综合输送效果为95.2%,满足油菜薹收获要求。该研究可为油菜薹机械化收获装备的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链夹式移栽机栽植作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链夹式移栽机喂苗、送苗、栽植过程中影响栽植作业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秧苗运动轨迹方程以及开沟器、镇压覆土轮与栽植点相互位置关系的约束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栽植作业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传动仿行轮滑移率,秧苗在秧夹内的夹持状态,土壤特性,开沟器、镇压覆土轮与栽植点的相互位置.  相似文献   

7.
研究9YG-1.3型捆草机造型设计因素及现状,从使用功能、结构、形态和作业环境,结合工业设计理论的造型设计原则、应用色彩心理学及人机工程学理论,提出造型优化设计方案。优化后的捆草机解决维修需要频繁拆卸罩件的问题,增加使用安全性和维护便利性,降低装配难度,增加产品的立体感和机械感,提高产品安全性、易维护性,实现更合理的人机匹配和使用功能,同时符合现代审美。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BJ-870型指夹式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设计开发的分析,较详细地介绍了整机和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以及试验结果,推荐了指夹式排种器和整机的最佳作业速度参数。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播种作业中驾驶员疲劳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管理农机作业系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以心率和作业时间综合评价疲劳的方法对机播作业中拖拉机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驾驶进口大功率拖拉机驾驶员的心率增加率较低,属于轻级劳动强度,可承受最长作业时间为14.2~15.6 h,疲劳综合评价值,在1.21~1.48之间;而驾驶国产东方红1002型拖拉机驾驶员的心率增加率较高,属于中级劳动强度,可承受最长作业时间为12.8 h,f为1.79.  相似文献   

10.
对自走式多功能果园作业平台的操控台进行合理的人机工学设计,有效保证作业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准确性。采用测量法、观察法和分析法,从操控台的功能、人机界面、工作者的操作动作三方面分析操控台的人机工学设计内容,结合人体尺寸、视觉特征、工作空间、视觉显示界面分析、工作者手伸及界面设计等人机工学原理对操控台进行位置、尺寸、布局设计。用CATIA的人机工程设计与分析模块分析得出操控台的人机工学设计结果满足人体模型的可视区域、可达区域要求,操作动作轻松、舒适。  相似文献   

11.
结合小型轮式拖拉机产品3C初次检测的情况对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举例分析了部分不合格项目,根据46家企业、81个产品的检测数据提出了问题和建议,指出企业面临提高制造水平和强化人机工程设计的任务;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企业适当支持,使小型轮式拖拉机在未来几年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人工计算方法耗时费工、计算量大、计算精度低的缺陷,实现屏蔽泵轴向力计算的快捷性和简便性,基于Visual C++6.0软件平台,考虑影响屏蔽泵轴向力的综合因素,编写出屏蔽泵轴向力计算程序,为屏蔽泵轴向力计算提供了便捷的工具.本程序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体系,每个模块对应界面,能灵活地实现人机对话,界面清晰,可以方便地进行参数优化设计计算.只要输入相应的设计参数,程序会自动显示出轴向力平衡的计算结果,简单快捷,与人工计算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真机轴向力实测与计算结果比对,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证实程序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3.
贺春  胡春林 《湖南农机》2012,(9):85-86,88
在分析汽车卡钳体零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缸孔的车削加工进行了夹具、定制刀具及其工序顺序的设计,针对口部钩翅护翼的限制,对走刀顺序及机床定向的动作提出了要求,并编制了车削中心实施缸孔粗镗的程序示例。  相似文献   

14.
采摘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农业机器人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采摘机器人作为农业机器人的重要类型,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为此,在分析采摘机器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几种典型的采摘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介绍,分析了国内外采摘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找出采摘机器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指出人机协作思想和开放式结构思想应用于采摘机器人的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汽车钢板弹簧悬架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万能试验机和专用夹具对某汽车钢板弹簧悬架进行了变形试验,同时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该悬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完全吻合,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应用于钢板弹簧悬架的设计计算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气力式残膜回收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采用正压气流输送,解决了残膜缠挂、堵塞工作部件的问题,使工作连续并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滴灌施肥的基础上设计与之结合的磁化装置,并实现以IPC+PLC为中心的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线圈产生可调的稳恒磁场,在外加磁场环境下使肥料与水融合,提高水肥耦合效应,在此基础上由操作人员通过上位机人机界面实现对滴灌施肥过程的全程实时监控。能够实现控制量的输入,控制过程状态变量的采集,显示和保存(时实曲线、历史曲线、数据库操作等),数据处理结果的输出、打印及数据查询。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在Pro/E中创建斜齿轮的方法,利用软件中的程序和关系工具,实现了斜齿轮的参数化建模,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生成给定齿轮参数的齿轮模型,减少了重复设计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Pro/E的渐开线直齿轮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在Pro/E中创建渐开线直齿轮模型的方法,结合其中的二次开发工具程序和关系,实现了后续制作该类型齿轮时,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给定齿轮参数,系统自动生成齿轮模型,避免大量重复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正  金妮  石刚 《农机化研究》2007,(11):142-144
介绍了农业设备使用的一种基于CAN的国际标准电子通信协议-ISO11783虚拟终端协议.同时,在拖拉机ECU中给出了采用该协议标准的虚拟人机界面的设计流程,并通过仿真实现了车身信息的数字化显示.该虚拟终端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模拟仪表显示方式并使得人机接口标准化,为拖拉机EGU中虚拟终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