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近二十年来,广西花生生产发展较快,面积、单产、总产均同步增长,早在1996 年总产量达到405 万吨,提前4 年超额完成“九五"计划(40 万吨)的指标。在科技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项增产技术的推广不断得到改进。但比起先进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尚有差距,针对广西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1989/90年度世界花生总产量为2187万吨(生果计,下同),比上一年度的2305万吨减产5%,造成世界花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第一大花生生产国印度,尽管面积有所扩大,但由于花生生长季节期间雨水严重不足和收获时多雨,致使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及产品质量都有所下降,全国冬夏两季花生总产量比创纪录的1988/89年度减产4%以上。我国也因花生主产区发生严重干旱,减产幅度达  相似文献   

3.
《花生学报》2011,40(1):47-48,M0002
为加快振兴我省油料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省油料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山东油料生产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前列,加工和出口能力较强。全省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和大豆两类,此外还有核桃、芝麻、牡丹、玫瑰等特色产油作物。2009年,全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520万亩,总产380万吨,其中花生1162万亩,总产331万吨,分别占我省油料作物面积及产量的76%和87%,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福建省第三大作物,在龙岩是排在水稻、蔬菜、甘薯之后的第四大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好,常年种植面积0.9万hm^2,总产量2.8万t。花生产业是龙岩八大主导产业之一,龙岩成酥花生是龙岩地方传统的特色产品,具有独特的香、酥、脆风味,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海外市场、本文时龙岩花生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进行调查分析,指出龙岩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广东茶叶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在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近年来,我省茶叶生产在稳步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发展,面积稳步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产品结构优化,名优特茶增多,产销两旺,茶叶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3年底,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6.36万亩,总产量6.9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10.6%.各茶类产量:乌龙茶3.33万吨,绿茶2.84万吨,红茶0.2万吨,黄茶8吨,其他茶类0.6万吨.从今年我省春茶的生产情况来看,整体产量增加,品质稳定,价格“高降低涨”,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一、生产 1984/85年度世界花生总产量为1970万吨(生果计,下同),比1983/84年度的1878万吨增4.9%。主要增产国家有美国、中国、巴西、南非等。美国1984/85年度,由于实际收获面积增11.4%,加之自然灾害少,单产大幅度提高,总产量高达199.84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增幅达33.6%。我国的产量达481万吨,增21.7%。巴西因播种面积大幅度扩大,总产量达37.3万吨,比1983/84年度的24.8万吨增50%。南非因旱情缓和,播种面积增加,总产量达16.73万吨,比受旱灾影响而严重减产的1983/84年度增1.5倍。  相似文献   

7.
我国花生生产和科技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80年代花生生产现状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总产量跃居第一位。花生还是我国一个主要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近十年,由于改革开放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我国花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80至1989年平均花生种植面积为273.7万公顷,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27.6%,占整个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9%,平均单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叙述1977年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总产量增长主要靠单产提高。 194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1881.6万亩,平均单产135斤,总产2536.4万担。至1984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3632.2万亩,单产265斤,总产9630.4万担。建国35年间,面积扩大了93%,单产提高96%,  相似文献   

9.
中国花生产业降本增效新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发展花生产业对保障我国食用油脂安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中美花生产业发展概况,比较了中美两国花生生产成本和种植收益差异,分析了我国花生种植成本高、种植效益低和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种、管、收、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提出了我国花生降本提质增效的几条新途径,为降低花生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提升生产加工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花生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2012,(7):7-8
一、2011年产业发展回顾1.茶叶生产量值双增全省茶园面积270万亩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据茶叶生产主管部门统计,茶叶总产量16.5万吨,比上年略有增长,增幅为1.2%(省统计局数据:茶叶总产量16.97万吨,比上年增长4.3%);茶叶农业总产值106亿元,比上年增加15.5亿元,增幅为17.1%。其中,名优茶产量为7.1万吨,比上年增加0.7万吨,增幅为10.9%;名优茶产值96.6亿元,比上年增加12.2亿元,增幅为14.5%。在名优茶中,扁形茶产量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入世后我国花生产业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国内外市场价格、产量、出口量等数据比较,提出发展花生生产对满足国内油料供应,减少油料进口,防范转基因产品风险,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和促进西部开发等问题的重大意义,指出花生是入世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产业。从花生生产、品种、食品安全、加工和贸易等分析了制约花生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产花生理想株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安全是涉及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对解决我国油料供应矛盾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花生产业得到稳步提高,花生育种工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以目前花生生产状况而言,若要进一步发挥花生生产潜力、提高花生产量,须要借鉴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的理想株型研究。本文以花生往年高产创建的株型等相关参数,提出了花生高产理想株型以期指导花生育种工作和花生高产攻关,进一步促进我国花生高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花生生产及贸易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静 《花生学报》2009,38(1):27-31
对2000年以来中国花生生产和贸易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我国花生生产和贸易的动态趋势。近年受花生播种面积减少,总产下降,单产增长速度放慢的影响,中国原料花生和花生油的出口量均出现了下降趋势。2008/09年度我国原料花生产量的增长趋缓,以花生为原料的油脂供给有所缓解,花生出口的增长潜力亦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油酸花生种植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实现花生种植加工的高油酸化是促进花生产业发展和深化农 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方向。本文概述了高油酸花生的特点,简要回顾了高油酸花生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对高 油酸花生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阐述,对高油酸花生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 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水相酶解提取花生蛋白质及油脂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花生采用水相酶解法制油与蛋白质提取,与水剂法相比能显著提高油反蛋白质得率;在对不同的酶对比使用后发现,使用包含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的复合酶效果比单一酶好;经优化实验得出酶处理的最适参数为:加酶量0.3%,酶反应时间4h、pH6.4、温度49℃,此条件下,花生油反花生蛋白质得率可分别达95.4%和74.6%。  相似文献   

16.
辽西地区引进唐油系列、花育系列花生新品种的生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霞  金权 《杂粮作物》2008,28(2):110-112
花生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兴城市主栽经济作物。随着市场消费的变化,兴城市生产的花生不仅占有产量优势,而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生产出的花生品质优良,国际市场广阔,出口份额逐年增大,种植和销售效益都相当可观。近年来,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已发展近3万公顷,为了真正实现高产、高效,兴城市花生新品种引进与大面积推广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云花生4号系以盐津花生为母本、桂花17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单株选择育成的花生新品种。在2008年品系鉴定试验及2009~2010年连续两年品系比较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11%以上;2012年云南全省5个试点联合多点试验中干荚果产量、花生仁产量和产油量分别为3 719.4、2 636.9和1 297.0 kg/hm2,均列参试品种第三位,适宜在云南全省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高产抗锈病花生新品种桂花21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花生是广西的主要油料作物,年播种面积达200khm^2左右,由于地处亚热带,常年高温多雨,花生生长后期锈病严重,致使产量减收10%左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选育出抗锈病花生新品种桂花21。桂花21(原编号967春-6)具有高熟、高产、高抗锈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1997-1999年参加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3年18个点次平均单产荚果3282kg/hm^2,比对照种汕同27增产29%,2000年增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平均单产荚果4750kg/hm^2,比对照桂花17增产26%,适合广西水田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海南岛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适合花生生长,发展椰林下间作花生有利于提高海南省花生种植面积,促进花生种植业在海南的发展。花生为喜光作物,为揭示不同光照环境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本红1号’为材料,在单作人工荫蔽和椰林间作自然荫蔽条件下,分析不同荫蔽度与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间作花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工荫蔽和自然荫蔽均对花生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2种荫蔽处理均证明荫蔽能促进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在人工荫蔽条件下,随荫蔽度增加至65%,花生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在自然荫蔽条件下,25%~35%荫蔽处理下花生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其他荫蔽处理组。在人工荫蔽条件下,25%荫蔽度下花生的净光合速率[Pn,23.06 µmol/(m²·s)]、蒸腾速率[Tr,6.61 mmol/(m²·s)]、气孔导度[Gs,606.21 mmol/(m²·s)]最高;在自然荫蔽条件下,15%~25%荫蔽度处理(4 m×6 m椰林)的花生Pn[18.27 µmol/(m²·s)]、Tr[7.66 mmol/(m²·s)]、Gs[618.10 mmol/(m²·s)]最大。在人工荫蔽条件下,花生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先显著增高后显著降低,在自然荫蔽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产量结果显示,与花生单作对照相比,不同密度椰林间作荫蔽均能够显著提高花生产量。本研究证明适度荫蔽能够促进花生光合作用,4 m×6 m(15%~25%荫蔽度)为间作花生推荐的椰林种植密度,可为构建高产高效的椰园花生间作模式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