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疥癣病又称兔螨病,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疥螨或痒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该病侵袭面广,发病率高,是冬春季节养兔的主要病害。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和高度接触传染。  相似文献   

2.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疫病,我国农业部兽医局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兔群中一旦有兔感染该病,则迅速蔓延至整个兔群,给兔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肉兔腹泻病主要表现是粪不成球、稀软,呈粥状或拉水样便。该病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但断奶前后的幼兔发病率居多,治疗不当常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4.
兔皮肤真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不易根治.病兔主要表现为病部有皮屑、结痂、脱毛、渗出、毛囊炎及痒感等,该病不仅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而且影响兔的皮、毛质量,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5.
兔瘟是养兔户最揪心的病症。该病以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发病率最高,可达70%以上,死亡率可达100%,此病多见于冬秋和早春季节发生。该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坏死性肝炎、兔X病、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1病例介绍2002年早春,刘某由市场购入母兔2只,5日后发现自家原有的36只比利时兔(112d,体重1381g±26g)有26只发病,发病率为72.22%。病兔以食欲减少或废绝、鸣叫而死为主要特征,畜主自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进行了治疗,但病情始终未见好转,先后死亡14只,占发病总数的53.85%。于发病第4d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6.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免疫后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时有发生,探析免疫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兔的疥螨病又称兔的疥癣病,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疥螨或痒螨引起的体外寄生虫病,是兔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侵袭面广,发病率高,是冬、春季兔的主要病害。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消瘦和高度接触性传染,主要由被污染的兔舍、兔笼、  相似文献   

8.
1流行特点 该病在平坝、丘陵区均有出现,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尤以喂全价饲料,不喂青草的规模化兔场多发。该病主要发生于1kg左右的免,严重时成年兔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充血、出血,肝、肾、脾以及消化道发生出血为主要症状.该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极高,对养兔生产危害极大. 1 流行病学 该病自然感染条件下,只导致兔发病.病兔、病死兔、隐性感染带毒兔、带毒野兔以及其内脏器官、附属物、排泄物等是该病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是由兔密螺旋体病原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原对猴、小白鼠及豚鼠无致病性,人不感染,主要发生于成年繁殖兔,但家兔感染兔梅毒后,对于人梅毒仍有感染性。一般在气候温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易发病,病兔主要通过交配经生殖器传染,其所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等是重要的传染源。当兔群暴发该病时,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几乎无死亡病例。笔者在实践中,采用新肿凡纳明(914)和青霉素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兔密螺旋体病34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 兔传染性鼻炎的发生 兔传染性鼻炎是因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为一种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的慢性疾病,以流浆液性、黏液性或黏脓性鼻液为特征。当群体大、密度大、空气流通差、卫生条件差、兔舍潮湿时兔场的发病率较高。此病的发生还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冬春寒冷季节是发病高峰期,夏秋季节的发病率较低。 该病的病原体广泛分布于兔场内,通常可从多数健康兔(带菌者)的鼻腔黏膜和病兔的血液、内脏器官以及死于本病的兔尸中分离出病原体。当兔舍的空气质量差、湿度大,或空气中含有过多的氨气…  相似文献   

12.
2014年9月,林州市某乡镇一獭兔场发生传染性疫病,经请兽医专家诊断为兔附红细胞体病,现将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情况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獭兔场位于林州市南部乡镇一偏远山区,兔场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全场共存栏獭兔1 800多只,其中各类种兔105只,1月龄内幼兔380只,其余为商品獭兔.兔群从9月8日开始零星发病,到9月17日大面积发生,发病兔主要为幼兔、怀孕母兔和哺乳母兔.断奶幼兔最先发病,呈急性、热性、贫血性经过,病程为3~5 d,怀孕母兔则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泌乳母兔主要表现为四肢瘫软,不能站立,最后衰竭而死.怀孕母兔、哺乳母兔发病率达35%,死亡率达发病兔的70%;断乳幼兔发病率达44%,死亡率达78%.该病传染性强,发展快,死亡率高,给兔场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兔出血症病毒(RHDV)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 RH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目前所有已测的兔的品种(系)都表现出对该病的易感性,但在自然条件下, RHDV只感染年龄较大的家兔, 2月龄以下的仔兔自然感染时一般不发病。该病自 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江阴等县市首先暴发后,迅速流行蔓延开来,迄今为止,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省份都有 RHD的流行报道。此后朝鲜于 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14.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剧烈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腥臭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可通过消化道、皮肤和黏膜损伤等途径感染.是近几年家兔的多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冬三季多发。各年龄兔均可发病,幼兔和青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长毛兔感染此病发病率可达90%以上,而致死率最高可达100%,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该病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俗称“兔瘟”.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潜伏期短,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养兔业造成严重威胁.现将本地1例兔瘟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1 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存栏兔564只,其中能繁母兔50只,双月龄仔兔248只,商品兔266只,母兔和仔兔与商品兔分圈饲养.4月初成年兔开始发病,场主用氨苄青霉素、磺胺等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笔者就诊时已发病238只,发病率89.5% (238/266),死亡216只,病死率90.8% (216/238).  相似文献   

16.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奉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其主要特征是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管淤血肿大和点状出血。该病如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增高。河北省鸡泽县某养兔场发生了一起兔瘟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2月龄以内特别是1月龄以内的兔很少发病。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等特点,常引起暴发性毁灭性疾病的流行,是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又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易感兔发病率、死亡率高达40%-90%。该病自1984年首次在我国江苏省发现以来,国内外均有相关的报道.该病的发生和蔓延给世界养兔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肉兔皮肤真菌病又称脱毛癣,是一种主要由须发癣菌和小孢霉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对于肉兔的危害较大,各年龄肉兔都可发生该病,其中仔兔的发病率高于青年兔和成年兔。本病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供防疫,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兔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肠道及肝脏上皮细胞内引起的原虫病。该病是家兔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流行性寄生虫病。各品种、各年龄均易感,但主要危害断奶后至12周龄的幼兔,常发于温暖多雨季节,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我县山区农家素有养兔习惯,往往因该病流行导致严重损失。2004年7月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