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以通过对流域上破坏生态环境,占用生态资源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收费或者对保护流域水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这一思想为基础,建立的一种奖惩机制,以达到保护流域水环境的目的。在湘江流域水资源环境遭到破坏,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背景下,文章探究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和流域重金属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结合湖南湘江流域的特点,对构建湘江流域重金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流域生态补偿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域生态补偿是综合多角度、多层面的问题,最具有生态补偿的代表性.但目前对流域生态补偿认识模糊的状况,不利于生态补偿的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内涵、逻辑思路、原则和理念等理论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在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特点和国外在流域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流域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地域系统,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典型的单元,能够综合体现整个生态系统和各生态要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压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成为生态经济的热点,是当前国际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4.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态补偿制度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意义出发,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和相关理论入手,探讨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从补偿主体、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三个层面描述了该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浅析了生态补偿制度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急迫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福建省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要性、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机制模式、实践效果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4点建议,旨在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类似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福建省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要性、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机制模式、实践效果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4点建议,旨在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类似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大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己成为恢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钱塘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文章从税制、生态补偿定价机制、投资融资机制三方面着手,探讨钱塘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配套机制,提出建立流域性补偿基金并完善生态补偿定价制度,进行环境税制改革,建立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流域及生态补偿等概念分别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确立"受益者补偿、保护者受偿"的基本原则,以水质、水量、水生态服务功能作为补偿标准依据等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为我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慧玲  余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57-12259
研究了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引入惩罚机制,生态补偿可以矫正博弈双方背离集体理性的行为,达到理想的博弈均衡;在长期,博弈双方是否有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取决于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征收补偿费用支持石羊河流域经济的发展,缩小流域内以及流域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差距,并最终使收入水平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0.
叶军红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52-7855
建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该流域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补水不能持续、淀内农村污染加剧以及生态移民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主体功能区、公共物品、福利经济学、财政转移支付、流域治理等理论,提出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主要是流域内各级政府和受益者,补偿客体主要是流域内各级政府、生态建设者和受害者,补偿途径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博弈协商型,补偿标准有转移支付、流域上下游补偿、农村环保"征补共治"、生态移民以及跨界断面类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确立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地位、生态补偿基金要专款专用、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补偿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流域治理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实践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兼顾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通过生态补偿措施来激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政策措施实用且有效,推动了可持续农业的快速发展。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开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效果,并基于我国在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生态农业和生态标记等方面的生态补偿实践,指出了制约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发挥更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补偿金额、补偿期限和补偿方式。同时,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清单等政策建议,对于加快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机制是为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和谐社会生态的途径。企业是其运行的基础, 遵循生态补偿机制把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融为一体, 实现生态补偿和自身的科学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需要协调区域共同发展, 完善补偿方式和税收制度,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将生态补偿机制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森林生态补偿的概念、范畴和机制。通过国内森林生态补偿历程的回顾,对森林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标准和途径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森林生态补偿的科学依据和协调发展对横向生态补偿的影响过程,厘清了京津冀地区横向森林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公平、高效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从"输血式"补偿向"造血式"补偿转变,建立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5.
渭河流域陕西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49-4650
通过对渭河流域陕西灌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水资源调蓄能力、渠系灌溉率、主要水源水质、含沙量等问题的调查,结合灌区具体情况与国内外节水灌溉经验和技术,探讨了适合渭河流域具体情况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学  王思彤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4):15-15,70
针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的不足,提出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建议,试图通过破坏者补偿、受益者补偿、补偿方式国际化等原则来完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以促进区域行业之间发展的平等与和谐,实现森林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富马酸二甲酯(DMF)的合成,杀菌活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国内外关于杀菌剂富马酸二甲酯(DMF)的44篇文献的综述(文献截至1986年)。就DMF的合成方法及反应机理、杀菌谱及毒性、结构与杀菌效果的关系和在几个方面的应用等问题,概括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对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沁南盆地为研究区,分析区内煤炭与煤层气的资源条件,探讨了煤炭与煤层气国内外开采技术,为达到煤炭与煤层气的最大资源利用价值提供一定的指导数据。  相似文献   

19.
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彤  王留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55-14557
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所在。在对现有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角度探索建立了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通过对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体系的研究不仅可提高生态补偿方案的可操作性,还为建立水库型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梯田水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海艳  李凤博  方福平  徐春春  周锡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89-17191,17194
在系统梳理梯田水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针对梯田生态补偿的补偿类型、补偿标准、补偿模式、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构建粮食生产型、种养结合型和旅游开发型梯田等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以保护梯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