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解黑胡萝卜的营养与功能特性,以2种黑胡萝卜和常见的橙色胡萝卜为研究对象,对其可溶性糖、多酚物质、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胡萝卜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和多酚、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是一种优良的功能性食品加工原料;而橙色胡萝卜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是人类补充类胡萝卜素的较佳膳食原料。不同肉色胡萝卜的营养与功能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适合于不同类型功能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小麦籽粒颜色与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抗活性氧活力单位、抗超氧阴离子活力单位和总抗氧化活力单位为指标,研究了白、红、紫、深紫、紫黑、蓝等不同颜色小麦籽粒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了其与色素、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颜色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蓝、紫黑、深紫、紫等黑粒小麦籽粒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白粒和红粒小麦。黑粒小麦的总黄酮、氨基酸、Vc、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和SOD等抗氧化酶活性高于普通白粒和红粒小麦;并且籽粒色素含量、总黄酮含量、总氨基酸含量以及SOD活性与3个抗氧化能力指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3个抗氧化指标之一或之二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色素、黄酮、SOD、Vc和氨基酸等是蓝、紫黑、深紫、紫等黑粒小麦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白粒和红粒小麦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豆皮粉营养风味改良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国内豆皮资源大量浪费与研究深度不够的现状,寻求简便、低成本方法使豆皮高值化。通过焙烤制备豆皮粉风味改良剂,由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将豆皮粉添加到面包中,进行感官评定和持水性测定。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豆皮粉风味改良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烤温度180℃,烘烤时间10 min,粉碎细度200目;通过感官评定和核磁共振CPMG实验发现,豆皮粉添加量为2%时的面包具有大豆特有的香味,弾柔性好,有嚼劲,同时持水性较好。制备的改良剂具有大豆特有豆香味,富含膳食纤维,颜色、细度与高筋面粉相近,适量添加可改善面包品质,可以作为营养风味改良剂添加到面包等食品中。  相似文献   

4.
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医疗作用,已被很多实验所证实。世界各国均将膳食纤维作为"第七营养素"进行开发研究。主要介绍了从大豆中获得以豆皮和子叶为原料的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以及膳食纤维对人体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对膳食纤维的定义、组成、物化特性、分离制备及生理功能进行论述,以期能为从事膳食纤维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陕西农村普遍种植的花生、黄大豆、小粒黑大豆、大粒圆黑大豆、黑菜豆、黄菜豆、绿小豆、黄小豆、绿豆和豌豆(农家种)中的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质和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各种豆类种子发芽后氨基酸变化。我们将1985年收获的新鲜豆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此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磷素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探索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最佳施磷水平,以期提高大豆膳食纤维的含量,改善其品质。选用‘黑农48’(高蛋白品种)、‘黑农37’(中间型品种)、‘黑农44’(高油品种)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每kg土壤施纯N和K2O各为0.033 g基础上,设P1、P2、P3、P4 4个P处理(即每kg土壤分别施纯P2O5 0、0.033、0.067、0.100 g)。采用酶-重量法测定了不同大豆品种总膳食纤维的含量。同一品种P3处理大豆总膳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P1、P2、P4处理,‘黑农37’、‘黑农44’、‘黑农48’3个大豆品种P3处理总膳食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6.45%、4.86%、7.65%,不同品种同一处理都是‘黑农44’总膳食纤维含量最高。3个大豆品种总膳食纤维含量在品种间和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12个处理组合中‘黑农44’P3处理总膳食纤维含量最高。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总膳食纤维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大豆总膳食纤维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黑美人"与"红宝石"马铃薯表皮和薯肉中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研究两种马铃薯表皮和薯肉中总花青素的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黑美人"、"红宝石"马铃薯表皮和块茎中检测到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6种花青素。"黑美人"马铃薯表皮与薯肉中的主要花青素为矮牵牛色素,含量分别为(165.47±2.01)mg/100 g、(26.71±1.21)mg/100 g;"红宝石"马铃薯表皮与薯肉中的主要花青素为天竺葵色素,含量分别为(147.13±2.04)mg/100 g、(25.44±0.21)mg/100 g;主要花青素含量的不同,导致马铃薯表皮和薯肉呈现不同的颜色,天竺葵色素使"红宝石"马铃薯呈现红色,而矮牵牛色素使"黑美人"马铃薯呈现紫色;表皮中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薯肉部位,大约是薯肉中的5倍,可能的原因是花青素最先在表皮积累,然后渗透至薯肉中。另外,"黑美人"马铃薯源的花青素总抗氧化活性略高于"红宝石"马铃薯源花青素,但二者差异不显著,与花青素含量的差异变化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天竺葵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要强于矮牵牛色素。  相似文献   

8.
黑玉米及其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玉米被医学界和营养学家称之为“健康食品、功能食品、益寿食品”,其主要功能源于黑玉米所包含的营养成份。据张效梅、赖来展等对黑玉米的营养成份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黑玉米籽粒相对黄玉米籽粒在营养学上的特征主要在于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合理的营养构成。。  相似文献   

9.
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寻找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最佳施磷水平,以期提高大豆籽粒异黄酮的含量,改善其品质。选用‘黑农48’(高蛋白品种)、‘黑农37’(中间型品种)、‘黑农44’(高油品种)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每kg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 g基础上,设P1、P2、P3、P4 4个P处理(即每kg土壤分别施P2O5 0、0.033、0.067、0.100 g)。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大豆品种籽粒总异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品种P2处理大豆总异黄酮含量显著高于P1、P3、P4处理,‘黑农37’、‘黑农44’、‘黑农48’3个品种大豆P2处理大豆总异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7%、4.3%、3.8%;不同品种同一处理都是‘黑农44’总异黄酮含量最高;在12个处理组合中‘黑农44’P2处理总异黄酮含量最高,3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在品种间和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大豆籽粒异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大豆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大豆皮   豆皮占大豆全粒质量的6%~8%,大豆中32%的铁集中在豆皮内,此外豆皮中还含有约86%的膳食纤维及碳水化合物、8.8%的粗蛋白质、1.2%的粗脂肪及其他微量成分.……  相似文献   

11.
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营养保健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豆蛋白适当的酶解,可得到大量具有各种营养保健功能的活性肽。介绍了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抗疲劳、降血脂作用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大豆蛋白肽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黑豆分离蛋白的制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小黑豆分离蛋白的制取与功能特性。试验表明,小黑豆分离蛋白(SBSPI)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为8.5,碱溶温度为55℃,料液比为1∶10。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相比,小黑豆分离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较好,但起泡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the flavonoid and isoflavone contents in four checks with seed coat colour altered from yellow to black were determined,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measured. Three anthocyanins (delphinidin‐3‐O‐β‐D‐glucoside, D3G; cyanidin‐3‐O‐β‐D‐glucoside, C3G; and petunidin‐3‐O‐β‐D‐glucoside, Pt3G) were detected in the four checks, while their controls (cvs. ‘Danbaek’ and ‘Daepung’) were not found. Among them, D‐16 derived from cv. ‘Danbaek’ showed the highest anthocyanin contents. The isoflavone contents of all checks showed lower levels compared to their controls. Among six isoflavones, glycitein was only detected in DP‐39. To analyse th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among the four checks, we conducted DPPH, FRAP and UWLA assay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ere obtainable in the four checks, which contain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vels of anthocyanins and isoflavone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gamma irradiation may change the isoflavone and anthocyanin contents of soybean. Our four checks selected in this study may be useful for breeding soybean varieties to alter their nutritional values.  相似文献   

14.
黑豆面包的研制及其质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面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黑豆粉,利用质构仪测定在不同储藏时间下,面包质构特性的变化趋势,发现添加5%黑豆粉末的面包,在硬度、弹性、咀嚼性3个方面都有很好改善,不但增强了面包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良好的保藏性能,使货架期更长。  相似文献   

15.
采用0.1%的草酸作为流动相,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豆不同发芽期VC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当溶液pH值7.5,温度23℃培养7 d时,黑豆芽中VC含量最高,并且黑豆芽的外观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小黑豆资源,提高小黑豆产量,在山西隰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行株距(密度)对小黑豆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40 cm的平均产量优于行距60 cm的平均产量;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中,R40P30(8.34万株/hm2)处理的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荚数和结荚高度4个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R60P15(11.12万株/hm2)处理的百粒重性状优于其他处理,株高性状以R60P25(6.67万株/hm2)处理最高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对有效分枝性状不存在影响;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处理对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序列为产量>结荚高度>单株籽粒产量>百粒重>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株高。该项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小黑豆产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大豆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种子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的形式存在,它对人和单胃动物来说是一种抗营养因子;降低植酸的含量不仅可以提高大豆微量元素、蛋白质和磷素的生物有效性,而且可以减少磷素的污染和浪费。就不同大豆品种中植酸的含量、低植酸种质的创新,以及这些种质的遗传机制、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和分子特性的研究给予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改善空间因子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秉进 《作物学报》2006,32(7):1097-1100
为了从理论上区分土壤因子和空间因子的作用,试验采用框栽的方法控制土壤面积,研究了增大空间因子对生长在不同土壤面积上的大豆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有效营养面积范围内,增大空间可以增加大豆产量,单株土壤面积较小时增产作用显著,随着单株土壤面积的增大,空间的增产作用减小。改善(扩大)空间因子明显增加了大豆的单株荚数和百粒重,降低了瘪荚率,增大了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重,降低了株高和结荚部位。因此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黑土区,利用和培育株型收敛、高光效大豆品种,在生产中将具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甘蔗/菜用大豆间作条件下根瘤菌与大豆品种匹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间种条件下甘蔗和菜用大豆的经济效益,筛选出在菜用大豆与甘蔗间作模式下与菜用大豆相匹配的菌肥,以2个根瘤菌菌肥CW和XFN-1和2个菜用大豆品种‘七星1号’和‘华春4号’为材料,研究了在菜用大豆与甘蔗间作模式下品种与根瘤菌菌肥的匹配性。结果表明:在菜用大豆与甘蔗间种下,接种CW和XFN-1根瘤菌菌肥使‘七星1号’和‘华春4号’2个品种的结瘤能力都显著提高;‘七星1号’的产量接菌后降低,不显著,而‘华春4号’接种CW根瘤菌菌肥后产量显著提高。这说明评价根瘤菌菌肥与大豆品种的匹配性应以产量指标为主要依据,直接利用大豆品种的结瘤能力不能很好地评价菌肥与品种的匹配性,因此‘七星1号’与CW和XFN-1根瘤菌菌肥不匹配,‘华春4号’与CW根瘤菌菌肥匹配性好。间作条件下,‘华春4号’不接菌处理每公顷鲜荚和荚秆产量分别为7846.9 kg和9499.9 kg,效益分别为28249元和19000元;‘华春4号’接种CW根瘤菌菌肥后每公顷鲜荚和荚秆产量分别为9418.0 kg和11172.0 kg,效益分别为33905元和22344元;收获鲜荚的效益远高于收获荚秆的效益,接种CW根瘤菌菌肥比不接菌处理增收20%。‘华春4号’接种CW根瘤菌菌肥,大豆单株多粒荚数、多粒荚重、百粒鲜重都显著提高,而其他农艺性状无影响,说明生物固氮的氮素能够协调大豆营养生长和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显著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20.
芹菜豆腐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过预处理的芹菜切分、榨汁,加入豆浆中,制成芹菜豆腐,赋予豆制品特有的芹菜风味,产品色泽柔和、味道和谐,改变了长期以来市售豆腐色泽单一、品种单调的不足,丰富了豆腐的花色品种,增强了豆腐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芹菜汁的加入对豆腐的凝固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