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11):107-108
本研究从蛋鸡的品种、饲养模式、饮用水以及不同时间段对南京地区蛋鸡场的鸡白痢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发现不同品种蛋鸡的鸡白痢血清阳性率有较明显的差异,调查中发现草鸡的阳性率高达33.33%,而海兰鸡的阳性率较低;全封闭饲养的蛋鸡鸡白痢血清阳性率相对较低,平均只有19%;水的洁净度也会影响蛋鸡鸡白痢的血清阳性率,饮用井水的阳性率达17.22%,而自来水的阳性率只有6.67%;温度较低时蛋鸡鸡白痢血清阳性率相对较低,只有2%。  相似文献   

2.
银川地区部分鸡场鸡白痢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银川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感染现状,于2007-2009年间,随机选择不同鸡场和农户的鸡1 702只,进行采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鸡白痢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 702份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110份,平均阳性率为6.46%,统计结果显示,该次调查中较大规模的鸡场鸡白痢的感染率小于小型养鸡场和农户(P<0.05):鸡白痢的感染率与鸡的品种、日龄、饲养方式无关.3年间,鸡白痢的感染率呈现递减趋势(P<0.05).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笼养模式与散养模式对地方鸡种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以北京地区的绿壳蛋鸡为研究对象,将该鸡种雏鸡笼养至16周龄后分为笼养组和散养组两个群体进行饲养,除饲养模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分别记录两个鸡群的产蛋性能,并于30、35、40周龄时检测两鸡群的蛋品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散养方式降低了绿壳蛋鸡的产蛋性能,具体表现在:散养组平均产蛋率比笼养组低21.54%;笼养组料蛋比为2.69,散养组则高达7.48。在蛋品质方面,散养使脏蛋率上升、破蛋率下降,对蛋壳品质和化学组成指标影响不大,蛋黄颜色有所加深,而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有所下降。因此,养殖场在选择养殖模式时,应综合考虑产品特点、消费市场等各方面因素,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4.
育成鸡饲养到18周龄左右即进人产蛋期,绝大多数商品蛋鸡采用笼养方式,这种方式是现代化集约管理方式,有利于防病和管理,从各方面来看,笼养蛋鸡是最佳的饲养方式,因此本文所叙述的是笼养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农村蛋鸡养殖的现状看,饲养方式有多种多样:有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散养、圈养等等。凡是规模化蛋鸡生产,基本都采用笼养,笼养方式具有饲养密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性能好、节约饲料、便于管理等优越性。笼养的蛋鸡料蛋比低(罗曼蛋鸡产蛋高峰期料蛋比为2.2~2.3:1),而其他方式料蛋比明显增高,这主要由于鸡只运动量加大,饲料需求也相应比笼养的要多出10~15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鸡蛋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蛋鸡养殖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规模化养殖中的一种模式,关于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是养殖领域一个重要的探讨内容.因此,本文主要对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来探讨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1 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现状分析 1.1 饲养方法现状分析 笼养的鸡在笼中生长,从健康育种的角度来看,鸡被长时间关在笼子里,自由度受到限制.无法自由移动很容易导致骨骼疾病或产卵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改进笼式提升层的现有技术,以达到保护动物的目的.现在,许多新的家禽养殖场将升级笼子,以增加产蛋鸡的空间.但是,许多养殖场在供暖状况上没有给蛋鸡提供能够供蛋鸡需要的供暖度以及相应的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7.
层叠式笼养蛋鸡饲养模式为新兴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国内对此模式下的球虫病防控鲜见报道.绝大部分养鸡生产者、专家及学者均认为球虫病大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雏鸡或35 ~60日龄的青年鸡,笼养鸡、成年鸡则较少发病.根据笔者对层叠式笼养蛋鸡的饲养实践,认为需要对该养殖模式下产蛋鸡的球虫病予以足够的重视.目前国内层叠式笼养蛋鸡发展速度较快,笔者作为一个投产不久的30万只层叠式笼养商品蛋鸡养殖场的技术主管,经历了一例蛋鸡群暴发球虫病的病例,通过观察分析,探究了这一养殖模式下球虫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控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4周龄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200只,随机分成2组,各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把2组进行笼养和林地散养,除饲养方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结果表明:(1)笼养组的存活率比林地散养组高出8%(P0.05),笼养组的平均产蛋率比林地散养组高12.5%(P0.05),笼养组的破软壳率比林地散养组高0.45%(P0.05)。(2)笼养组的平均蛋重比林地散养组高3.71%(P0.05),笼养组的平均日均采食量比林地放养组高2.02%(P0.05),笼养组的平均料蛋比比林地散养组高1.07%(P0.05)。总之,笼养蛋鸡的生产性能高于林地散养蛋鸡。但蛋鸡的不同饲养方式有着不同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应该结合市场价格和需求,以及所饲养鸡的品种生活习惯选择最佳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育成鸡饲养到18周龄左右即进入产蛋期,绝大多数商品蛋鸡采用笼养方式,这种方式是现代化集约管理方式,有利于防病和管理,从各方面来看,笼养蛋鸡是最佳的饲养方式,因此本文所叙述的是笼养  相似文献   

10.
笼养蛋鸡无抗养殖技术是目前养殖蛋鸡不使用抗生素的一种新方法。根据笼养蛋鸡无抗养殖技术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方案,采用笼养蛋鸡无抗养殖技术的使用方法,可以调节鸡肠道微生态平衡,能修复肠道黏膜,促进饲料的营养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饲料报酬,提高抗病力,延长产蛋高峰期,提高产蛋率。文章详细介绍了笼养蛋鸡无抗养殖技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常德市桃源县推广笼养蛋鸡无抗养殖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改善蛋鸡福利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蛋鸡福利的现状 1.1 蛋鸡笼养问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笼养的饲养方式被广泛推行,直至现在,笼养一直是蛋鸡生产的主要饲养模式,笼养有提高效率、降低饲养成本的优点,在收蛋、粪便处理、减少饲料浪费、维持适当的环境温度、检查每只鸡的状况等方面都有着散养鸡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 蛋鸡饲养方式与蛋鸡福利 1 传统笼养 传统蛋鸡笼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成为鸡蛋生产的主要形式,逐步机械化,并从最早的一鸡一笼到后来的多鸡一笼。至1990年,世界上75%的蛋鸡都是笼养的,目前全世界约90%的鸡蛋来源于笼养蛋鸡。  相似文献   

13.
笼养蛋鸡养殖中,鸡常见疾病的发生对鸡的健康造成了不利,还可能传染给其他蛋鸡,造成巨大损失.为了避免蛋鸡常见疾病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对病鸡进行治疗和预防.本文对笼养蛋鸡疲劳症、脂肪肝以及脱肛进行了分析,包括其临床特点以及防治方法,通过科学的治疗使蛋鸡能够维持健康状态,为蛋鸡养殖提供更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杨泰生 《当代畜牧》2013,(14):82+87
本文首先介绍国内蛋鸡饲养方式。在洞悉蛋鸡饲养方式的基础上,从品种选择、育成鸡管理、饲料选择、药物选择四个层面阐述了蛋鸡经济效益提高的途径和方法,为养殖户的蛋鸡养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根  夏村 《湖南饲料》2001,(4):30-30
一、饲养方式及鸡舍环境。产鸡蛋的饲养方式有平养和笼养两大类。平养包括垫料平养、网上平养、地网混合平养三种。笼养有阶梯式与重叠式之分。目前,世界各国商品蛋鸡饲养方式均以笼养为主。饲养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当地的环境、饲养的鸡种及投资情况而定。无论何种饲养方式,安排合适的饲养密度,配备喂料和饮水设备及产蛋箱是饲养好产蛋鸡的必要条  相似文献   

16.
正商品代蛋鸡的生产性能直接影响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产蛋期的生产性能与青年后备蛋鸡饲养的好坏显著相关。目前,青年后备蛋鸡的高密度、专业化饲养逐渐成为蛋鸡养殖发展的趋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旨在阐述高密度层叠式笼养模式下青年后备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为此模式下的青年后备蛋鸡饲养提供参考。1我国青年后备鸡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蛋鸡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进  相似文献   

17.
一饲养方式对料蛋比的影响从我国农村蛋鸡养殖的现状看,饲养方式多种多样,有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散养、圈养等等。规模化的蛋鸡生产,基本都采用笼养,笼养的蛋鸡料蛋比低,而其它方式的饲养,料蛋比明显增高。这主要由于蛋鸡运动量加大,能量需求也相应增加,所以耗料增加,就网上平养而言,每只鸡的每日耗料比笼养的要多出10-15克,由此可见其它方式的饲养耗料还要增加,由此看来笼养蛋鸡(动物福利另当别论),对于节约饲料成本、降低消耗、增加收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现代蛋鸡,在过去的30多年间取得了巨大进展。现在成为世界最大的鸡蛋生产国家。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实现了鸡的饲料、饮用水、鸡蛋、粪便、环境管理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笼养蛋鸡已经有多年历史,笼养是指蛋鸡离开地面,采取一种高密度、立体结构的饲养方式。笼养蛋鸡的福利问题引发全世界关注,欧盟已经禁用这一传统养殖方式。不过,现阶段,这仍是我国蛋鸡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改良笼具,创造舒适的饮食条件是一个重要方面。适宜的料位水位设置,不仅会提高鸡的身体素质,而且会给养殖户以较低的成本带来最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笼养蛋鸡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和圈舍的利用率,但由于笼养蛋鸡饲养密度大等问题,对笼养蛋鸡的饲养管理就有很高要求。本文通过"种、料、管、防"4个方面对笼养蛋鸡的饲养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为科学饲养蛋鸡、增加养殖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鸡场鸡白痢流行现状,2017—2019年选取31个规模化鸡场抽检1340份鸡血清样品,采用鸡白痢抗体平板凝集试验,结合鸡场生物安全措施及净化情况,开展了鸡白痢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鸡白痢平均场群阳性率为83.87%,个体阳性率为13.43%;商品场(15.24%)鸡白痢个体阳性率最高,与父母代鸡场差异显著(P=0.044);育成期(18.77%)个体阳性率高于产蛋期(11.83%),差异显著(P=0.002);不同饮水来源、不同饲养方式的鸡白痢个体阳性率间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车辆人员进出场区时消毒、空舍消毒的鸡白痢个体阳性率较低,但不显著(P>0.05),消毒频率越高,阳性率越低;31个调查场点中,引种前开展疫病检测及采取鸡白痢净化控制措施的场点个体阳性率低于未开展净化的场点,差异极显著(P=0.001、<0.001);仅有32.26%(10/31)场点有意愿开展鸡白痢净化。结果表明:贵州省规模鸡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较为普遍,污染面较广;其感染受场点类型、生长阶段影响较大,而受饲养方式和饮水来源影响较小。结果提示:鸡场实施鸡白痢净化时,可以着重考虑场点类型和生长阶段这两个因素;合理设置场点地理位置、加强场点消毒和开展鸡白痢净化,可显著降低鸡白痢流行率,因此应加强宣传,提高规模化鸡场的鸡白痢防控及净化意识,主动开展鸡白痢净化工作,以控制鸡白痢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