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聚肌胞对小鼠的一般毒性和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聚肌胞对实验动物的毒理学效应,本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蓄积毒性、亚慢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等试验研究聚肌胞对昆明系小鼠的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结果表明,聚肌胞注射液对小鼠的LD50为83.5mg·kg-1,95%可信限为66.28~105.32mg·kg-1;聚肌胞注射液对小鼠的蓄积系数(K)大于5,为弱蓄积性,且小鼠对聚肌胞注射液小剂量长期染毒出现耐受现象;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高剂量组死亡小鼠呈现腹泻、肠道臌胀、肠道有水样内容物等消化系统毒性特征的毒性反应,中剂量组呈现微弱毒性反应,而低剂量组无明显毒性;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聚肌胞注射液的致突变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用药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对象,通过开展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靶器官.其中,急性毒性试验设20.00、10.00、5.00、2.50和1.25 g/kg 5个剂量组,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3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试验用药剂量为240.00 g/kg,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次0.80 mL/只;亚慢性毒性试验设每天灌服0.16、0.08和0.04 mL/只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内精神萎靡,安静,呼吸变慢,但30 min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对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40.0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用药组小鼠的体重、脏器(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和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仅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有损伤,肝细胞有点状坏死灶,肝细胞索凌乱,细胞界限模糊不清,细胞核着色减弱,其他脏器组织切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用药也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Wistar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评价其用药安全性,为复方苦玄参颗粒的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以SPF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分3次灌胃,测定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选取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13.40、6.70和3.35 g/kg(以复方颗粒计)],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5 d,分别于第1、7、14、21、28和35 d称重,给药结束后对各剂量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进行眼球采血,用于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同时采集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称重,计算各器官的脏器系数,以及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昆明小鼠在最大给药量(80.40 g/kg)下未表现出任何毒性反应,解剖也未发现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Wistar大鼠的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Wistar大鼠相比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经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和对照组Wistar大鼠的脾脏、肺脏、肝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组织均未出现异常病理变化.[结论]复方苦玄参颗粒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用药也不会产生亚慢性毒性作用,具有很高的用药安全性,可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选用罗曼蛋公鸡120羽,随机分为4组,聚肌胞用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聚肌胞用药组分别按0.5、1.0和2.0mg·kg-1剂量一次性胸肌注射聚肌胞注射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所有处理组注射容量均为0.5mL。用药后分别在第2、6、10天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第2、10天检测免疫学指标。结果显示,用药后第2天,高剂量组血清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清内球蛋白含量、T细胞总数E-玫瑰花环形成率、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聚肌胞可以提高罗曼蛋鸡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ICR小鼠进行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试验,探讨BCG-PSN对应用动物的毒理学效应及其致突变程度。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BCG-PSN后LD50>2 000mg.kg-1,在其最大溶解度范围内无急性毒性;BCG-PSN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高剂量(100mg.kg-1)BCG-PSN组小鼠在用药后的48h内表现扎堆、畏寒、不喜运动、被毛蓬松等,以后逐渐好转的毒性反应;长期大剂量应用BCG-PSN会诱使动物出现轻微贫血和肾脏损伤,但在中、低剂量条件下长期使用是安全的;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呈阴性,表明BCG-PSN的致突变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野大黄散提取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测定野大黄散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_(50))和最大耐受量(MTD);亚慢性毒性试验分别以2、10、20 g/kg 3种剂量的野大黄散提取物,连续对小鼠灌胃35 d,观察小鼠临床表现,计算脏器指数,检测血常规、血清生化、免疫学指标,观察脏器组织病理变化,综合判定野大黄散提取物的毒性。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无法测定半数致死量,MTD≥12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野大黄散提取物10 g/kg和2 g/kg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呼吸道与肠道sIgA分泌水平和血清IgG水平显著提高(P0.05),各给药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等脏器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野大黄散提取物属无毒物质,是安全性较高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局部刺激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临床给药的最佳途径和最有效剂量。【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属于实际无毒。局部刺激试验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适合于黏膜给药和肌肉注射用药。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在腹腔注射剂量〈1.60g/kg时,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学也无可见病理变化。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剂量在2.50~5.00g/kg时,ALT、AST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超出正常值范围。对肝脏、肾脏和脾脏进行病理学观察,也发现肝索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核破碎、溶解,结缔组织和内皮细胞增生。【结论】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安全无毒,既可黏膜给药又可肌肉注射用药,但用药剂量应小于1.60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局部刺激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临床给药的最佳途径和最有效剂量。【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属于实际无毒。局部刺激试验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适合于黏膜给药和肌肉注射用药。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在腹腔注射剂量<1.60 g/kg时,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学也无可见病理变化。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剂量在2.50~5.00 g/kg时,ALT、AST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超出正常值范围。对肝脏、肾脏和脾脏进行病理学观察,也发现肝索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核破碎、溶解,结缔组织和内皮细胞增生。【结论】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安全无毒,既可黏膜给药又可肌肉注射用药,但用药剂量应小于1.60 g/kg。  相似文献   

9.
就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用改良寇式法测得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对小鼠口服LD50大于5 000 mg/kg,其混悬液制剂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844.03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02.05~887.56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设1/2LD50、1/4LD50、1/8LD50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28 d腹腔注射给药,用药28 d后剖杀各组小鼠.统计学分析表明,各组间的体重变化和脏器系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略微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尿素氮(UN)和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小鼠的测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组织学检查除高剂量组肾脏的肾小囊略有变化外,其余组织未见异常明显的变化,说明硫酸头孢喹肟对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很小.国产硫酸头孢喹肟按临床剂量使用毒性低,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检测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的急性毒性、致突变性和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15 g/kg;3个剂量组微核率为0.16%~0.20%,精子畸形率2.70%~2.94%,与阴性对照组比均无显著差异。给予中药复方制剂后,各剂量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第15 d检查,中、高剂量组大鼠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高于对照组,血清球蛋白(GLOB)含量低于对照组,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30 d检查,各剂量组血液葡萄糖(GLU)含量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GLOB和肌酐(CRE)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其它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主要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以上结果表明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属于实际无毒类,无致突变性,部分检测指标的改变可能与机体代谢状况和抗疲劳机制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体溴化1-辛基-3-甲基咪唑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离子液体对小鼠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毒性提供参考。[方法]以雌、雄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采用改进寇氏法测定了离子液体溴化1-辛基-3-甲基咪唑([C8mim]Br)经腹腔注射后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离子液体[C8mim]Br引起了部分小鼠死亡,其对雌鼠的24 h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52.27 mg/kg,对雄鼠的24 hLD50为35.24 mg/kg。[C8mim]Br对小鼠具有中等毒性,且雄鼠对其敏感性高于雌鼠。中剂量组小鼠肝脏组织明显受损,产生明显的细胞质空泡。[结论]肝脏在抵御[C8mim]Br毒性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地锦草颗粒的安全性,分别选取昆明种小白鼠、Wistar大鼠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地锦草颗粒对小鼠经口服给药LD505 000 mg/kg b.w.,其毒副作用很小或无毒副作用。亚急性试验结果,连续给药4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试验组大鼠生理、生化及病理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后各组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表明地锦草颗粒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是比较安全的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大鼠的90 d喂养试验,评价脱毒菜籽多肽的食用安全性。[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65、3.30和6.60 g/kg脱毒菜籽多肽,按80 g/kg的日摄入量以自由采食的方式喂养大鼠90 d,观察脱毒菜籽多肽对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清学、脏器系数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器绝对重量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鼠血液学指标检测值、生化指标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高剂量组各大鼠脏器均未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结论]脱毒菜籽多肽对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浆、生化功能及脏体比等指标均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白术提取液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白术提取液对小鼠腹腔注射和肌内注射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采用最大给药量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为白术提取液100g/kg腹腔注射组、20 g/kg肌内注射组和生理盐水100mL/kg腹腔注射组,注射给药后连续观察7 d,测定其1日最大给药量,确定白术提取液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和肌内注射的1日最大给药量依次为100和20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犬日用量的400和80倍.说明白术提取液较为安全,可在临床研究试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和微核试验了解川贝水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川贝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记录小鼠给药1周内的生理反应及体征变化,然后通过剖检及血液学指标研究川贝的急性毒性.通过微核试验检测川贝水提取物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影响,了解川贝的致突变性.[结果]小鼠在最大给药量折合生药为90 000 mg/kg的剂量下没有明显异常反应,体重、血液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剖检无内脏病变.微核试验结果呈阴性.[结论]川贝水提取物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可作为兽医临床用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用小鼠最大耐受量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等方法,究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作用。结果显示,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的小鼠急性经口LD5030 g/kg·bw,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果表明,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属无毒物,对小鼠体细胞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罗汉果水提取物在小鼠体内的急性毒性及致畸变性效应,为罗汉果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小鼠进行罗汉果水提取物最大给药量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给药后的体征及生理变化,进行血液检查以及剖检;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致畸变性检测。[结果]在最大给药量90 000 mg/kg剂量下,小鼠无明显中毒症状,生理指标、血液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内脏器官解剖无病理变化;微核试验结果呈阴性。[结论]罗汉果水提取物无急性毒性以及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8.
观察复方伊维菌素乳液的急性、亚急性毒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复方伊维菌素乳液按1.5、3、6和12mL·kg-1剂量,一次性给大白鼠灌胃;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按0.2、0.4和0.6mL·kg-1剂量,连续灌胃给药大白鼠14d。结果表明,LD50的平均可信限为4.241±1.518mL·kg-1。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除高剂量组有部分大白鼠粪便变软,食欲稍降低,白细胞数降低外,给药组鼠的行为活动、体重、血液检查及肝、肾功能以及病理学变化等,与对照组比较皆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复方伊维菌素乳液是一种毒性弱、反应小,安全的口服驱虫药。  相似文献   

19.
青果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及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青果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及镇痛作用。[方法]青果总黄酮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对试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连续观察7 d;通过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青果总黄酮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均未死亡;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分别为28.0%和25.0%,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小鼠灌胃青果总黄酮的最大耐受量为11.46 g/k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15倍;青果总黄酮能减少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板致痛阈值。[结论]青果总黄酮急性毒性很小,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