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曲景斌保果王”在枣树上的应用试验,研究该制剂对枣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曲景斌保果王”可提高枣树坐果率,与常规施肥比较,果园增产83 kg/667 m^2。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枣树在朝阳地区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朝阳地区的优势效益产业。但是枣树落花落果非常严重,下面我们就枣园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花期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坐果率的措施。枣树花量虽然很大,但落花落果严重,自然坐果率仅为1%左右。1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1.1枣树本身的特性枣树的花芽是当年分化、当年形成,花量大,使得  相似文献   

3.
杂交育种是果树育种的重要途径,但枣树因其坐果率低、种子含仁率低等特性,限制了枣树杂交育种的进展。为了提高枣树杂交育种的效率,以‘冬枣’、‘早脆王’、‘蜂蜜罐’3个枣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枣树品种的坐果规律进行调查,并对提高冬枣坐果率和种子含仁率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枣树均具有相似的坐果规律,坐果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南部外围、南部内膛、北部外围和北部内膛;不同枝龄的坐果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年生、2~3年生和1年生;果实在枣吊上分布的位置主要集中在3~7节位;花序的1~2级花坐果率最高;盛花期是施肥以及环剥处理提高坐果率的关键时期;喷施2,4-D、赤霉素和硼酸均可提高坐果率,但喷施2,4-D和赤霉素会降低含仁率,而喷施硼酸可提高含仁率。  相似文献   

4.
夏花生开花结实性及提高饱果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豫审8159夏花生品种的研究发现,其单株开花量为75~95朵,受精率45·1%,结果率33·0%,饱果率52·0%,且第1、第2对侧枝荚果量占产量的大部分。试验证明:在6月1~21日播期范围内,适期早播可提高夏花生饱果率和产量,同时增施肥料、花荚期灌水、适期化控、根外施肥等栽培措施,可使饱果率提高3·5%~14·6%,荚果产量增加255·9~812·7kg/hm2。  相似文献   

5.
鲜枣要高产,坐果最关键。枣树开花量大,但坐果率很低,一般仅占花量的0.6%左右,老树的坐果率更低,有的还不到0.4%,所以提高枣树的坐果率十分重要。使枣树多结果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玉堂 《科学种养》2008,(10):15-15
化控栽培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大豆采用化控栽培,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增花保荚,提高产量。大豆化控栽培主要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现将常用大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烯效唑浸种在玉米营养钵育苗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目前农业常用化控剂的筛选试验,选定烯效唑为控制钵体内玉米幼苗高度的最佳药剂,浸种为最好的使用方法.为摸清烯效唑浸种最适浓度,本试验设计100mg/kg、150mg/kg、200mg/kg、300mg/kg、500mg/kg和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至移栽时,100mg/kg、150mg/kg、200mg/kg、300mg/kg、500mg/kg各浸种处理控长率分别为12.9%、25.0%、30.2%、35.3%、40.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200mg/kg、300mg/kg的烯效唑浸种效果最好,能明显延缓钵内玉米幼苗地上部的生长,使之适应机械化移栽,而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烯效唑的控长作用消逝,玉米生长后期不受限制,对提高玉米产量十分有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影响棉花健籽率的因素分析,提出提高棉种健籽率的七项措施:基地选择、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到整枝、化控、防灾抗灾、推迟采收。各项措施均易于掌握,对提高棉种健籽率,保证种子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探究脱落酸(ABA)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生育中后期受渍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减缓调控作用,为化控调节小麦生长提供科学依据。2014-2015年通过大田试验,以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灌浆期各设置受渍10d的水分胁迫组,于渍水结束后,喷施复配化控试剂(0.05μmol/L ABA、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以受渍处理喷施清水的小区为对照(CK),测定叶片膜脂过氧化参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并考察植株生长状况及产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孕穗期、灌浆期受渍后喷施复配化控试剂,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上升。孕穗期受渍,复配化控溶液使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粒数的增加;而在灌浆期受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粒重的增加和不孕小穗数的减少。孕穗期受渍喷施复配化控试剂与氮磷钾肥溶液,产量分别提高17.4%和13.4%;而在灌浆期,产量相应提高5.4%和4.2%。ABA和氮磷钾肥配合喷施可缓解孕穗期受渍小麦的生理伤害,促进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枣树枝条在常规条件下是很难生根的繁殖材料之一.引进先进的全光弥雾绿枝扦插育苗设备.利用枣树树体上半木质化绿枝.通过对育苗苗床、喷水设施、插穗准备、扦插、插后管理、起苗和移栽等几个关键措施进行科学、严格的落实后.可以使枣树的绿枝生根率达到95%,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沙田柚经常出现花少、坐果率低等问题,试验总结了增加花量、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方法。本试验以自花结果沙田柚新品种‘桂柚1号’为试材,设6个处理和1个对照进行促花试验,处理1为9月下旬、处理2为10月上旬分别喷2次25%多效唑悬浮剂500倍液、处理3为9月下旬环割、处理4为9月下旬兑水25 kg淋25%多效唑悬浮剂溶液10 g/株、处理5为9月下旬喷25%多效唑悬浮剂500倍液+环割、处理6为9月下旬环扎、CK为清水对照;在第1次生理落果期间,分别用80% 2,4-D可湿性粉剂10 mg/L溶液喷全树或喷果实、用80% 2,4-D可湿性粉剂12 mg/L溶液喷果和清水对照4个处理进行保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促花处理的结果母枝和花的数量均极显著增加,其中处理1的结果母枝111.00~168.67条、花量866.33~1877.00朵,处理4的结果母枝98.67~137.0条,花量723.00~1269.00朵,这2个处理的效果显著且稳定;在天气正常时,各促花处理与对照的坐果率差异不显著,但在持续阴雨天气时,出现坐果率降低且花量越大坐果率越低的趋势。在第1次生理落果期间,全树或果实喷80% 2,4-D可湿性粉剂10 mg/L溶液,保果率分别为16.58%~17.09%、14.70%~16.06%,全树喷施80% 2,4-D可湿性粉剂12 mg/L溶液的保果率13.89%~14.36%,对照保果率仅7.10%~8.40%。在9月下旬开始喷或淋多效唑、环割主枝、喷多效唑+环割主枝、环扎主枝可极显著提高‘桂柚1号’结果母枝数和成花量;在第1次生理落果期间,全树或果实喷80% 2,4-D可湿性粉剂10 mg/L溶液或果实喷80% 2,4-D可湿性粉剂12 mg/L溶液均可极显著提高‘桂柚1号’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2.
酵素对热区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酵素堆肥和液肥在热带土壤和作物生产上,调节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对自然与生物不良环境抗性的效果,采用盆栽与大田相结合,系统研究了酵素堆肥的材料种类、施用量、生物有机肥种类、酵素液及其材料种类等,对热区土壤和辣椒、黄瓜作物的果实生长、防御酶活性、对干旱、冷害和虫害等的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酵素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高达2.55%~3.87%,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pH以及田间持水量,降低了容重,堆肥材料以花生秸秆最好,改良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大;(2)酵素堆肥处理的辣椒果重比传统方法提高53%~92%,果实的Vc含量是传统施肥处理的1.12倍以上,经济系数达48%以上,比传统施肥法高8%~28%;与海南有机肥相比,酵素堆肥处理的辣椒果重提高了24%;酵素液使黄瓜的果重增加了20%~38%;(3)酵素堆肥和液肥处理提高了辣椒植株的防御酶活性,干旱和冷害下的萎蔫率和萎蔫指数显著低于化肥处理,降低了黄瓜的虫害指数,差异均显著。研究得出,酵素堆肥和液肥既能改良热区土壤的理化性状,又能实现热带作物优质、高产、高抗、安全、生态,在热带地区实现减肥减药和现代化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蜜脆’、‘红盖露’、‘华硕’3 个苹果品种在伊犁河谷的果实表现特性,对其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 个苹果品种平均单果重介于190~280 g,为大果型,果形指数介于0.81~0.89,果形较端正;‘红盖露’的果实硬度高达11.7 kg/cm2,口感较硬,其次是‘华硕’(8.8 kg/cm2),‘蜜脆’口感酥脆,硬度最低为8.1 kg/cm2;三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介于13.6%~16.4%,普遍高于‘红富士’和‘嘎啦’,固酸比高低依次为‘华硕’(6.07/1)、‘蜜脆’(4.08/1)、‘红盖露’(2.80/1),华硕果实口味甜酸、蜜脆酸甜适口,而红盖露酸甜;果实水解后还原糖含量为10.8%~13.2%、还原糖含量为7.0%~8.4%、Vc含量为2.53~2.90 mg/100 g;3 个苹果品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含量大小分布趋势一致,矿物质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K>P>Mg>Ca>Na>Cu>Fe>Zn;不同苹果品种矿物质含量差异显著,‘蜜脆’苹果中含量最高的是K、P,‘华硕’苹果中含量最高是Mg、Na和Cu,‘红盖露’苹果中含量最高的是Zn、Fe、Ca。3 个苹果品种品质及营养成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伊犁河谷推广。  相似文献   

14.
水肥调控对宁夏旱砂地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种植在宁夏中卫市香山干旱山区压砂地的3年生‘同心圆枣’树(行间套种西瓜,每公顷产量12000 kg~13500 kg)为试材,研究了保水剂+补水补肥对土壤含水量、坐果率、产量、品质、水分利用率和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株施30 g~60 g保水剂,并在枣树生长期补水补肥2次,使整个生育期40 cm处土壤含水量绝对值提高了2.14%,单叶面积增加了4.1%~50.5%,叶绿素含量增加了44.9%(与放任生长的树相比),坐果率提高了9.5%~27.8%,单株坐果量提高了29.5%~33.2%,单株产量提高了37.9%~51.1%,平均单果重增加了0.5 g~2.1 g,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3.3%~46.7%,果实固酸比增加了23.0%~41.8%、维生素C含量略有增加,新枣头粗度和主干增粗率也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和香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探索生物有机肥在香蕉生产中的作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以生物有机肥为基肥和追肥2种施用方式,分析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测定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调查香蕉茎叶生长、香蕉产量及果实性状等,为生物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蕉园土壤容重降低0.83%~10.0%,土壤孔隙度提高2.42%~10.06%,田间持水量增加10.03%~23.79%;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4.28%~15.04%,N、P、K含量分别增加5.26%~22.22%、0.04%~6.01%、2.96%~13.97%;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比对照提高0.05%~8.98%和4.87%~145.27%;香蕉叶片N、P、K养分含量分别提高0.94%~1.41%、5.88%~27.94%、0.65%~4.88%,总叶绿素含量提高了6.62%~8.61%;且对香蕉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香蕉假茎高度增加了2.12%~22.74%,假茎围和绿叶数也有所增加;香蕉产量提高了7.9%~12.7%,并有效改善了香蕉果品品质。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改善蕉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增强微生物活性,促进香蕉生长,提高产量和果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不同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在有机生产条件下布置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养分平衡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农家堆肥、精制有机肥、沼渣为供试有机肥料,进行等氮投入,其中精制有机肥在此基础上额外设置了3个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有机肥适量施用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株高、茎粗、开花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好于不施肥对照,增产效果显著。等氮条件下不同有机肥料增产幅度在9.2%-14.4%之间。肥料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分别波动于3.06~3.35、7.77~23.65、1.66~2.88之间,而氮磷钾的利用率则分别波动在7.37%~9.51%、1.49%~4.39%、9.10%~15.32%之间。有机肥投入量的增加并未显著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养分平衡指数上升。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增加了番茄可溶性糖、固形物、Vc含量以及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从而提高了番茄果实品质。研究揭示,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可以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过多的有机肥投入无济于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增长,相反还可能存在着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人工控梢提高初投产期‘东魁’杨梅坐果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工控梢对初投产期‘东魁’杨梅坐果率的影响,2013年开始,对初投产期‘东魁’杨梅不同时期、不同花枝(结果枝)类型的坐果情况以及落花落果动态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东魁’杨梅人工控梢保果试验。结果表明:初投产‘东魁’杨梅以春梢花枝坐果率最高,达8.8%~9.16%,春夏二次梢花枝次之,平均坐果率达7.02%~8.37%,夏梢花枝再次之,为2.22%~6.67%,秋梢花枝最低,为0~2.06%;落花落果主要集中在谢花后半个月内,此期落花落果率达80.6%~100%;而人工控梢(摘心、抹芽)可显著提高初投产‘东魁’杨梅的坐果率,尤以花枝上抽发的新梢留基部0.3 cm摘心坐果率最高,平均达16.338%,花枝上抽发的新梢全部抹除的次之,平均坐果率达12.25%,显著高于对照(2.18%)。研究表明:新梢抽发长度与坐果率呈负相关,人工摘心、抹芽适合于初投产期‘东魁’杨梅的保果,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农艺性状、抗病性、净光合速率与杂交辣椒营养成份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营养成份间总体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长、首花节位、株幅、叶宽、叶柄长、株高、果长、主茎高、果宽、肉厚、侧枝数。抗病性性状与营养成份间总体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疫病、CMV、TMV、疮痂病。净光合速率与营养成份间总体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结果中期、结果前期、结果后期。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收期对‘黄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揭示‘黄冠’梨果实发育后期果实品质因子的变化规律,为生产中确定‘黄冠’梨的最佳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冠’梨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时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硬度,并利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期果实的糖酸组成和含量,分析‘黄冠’梨果实发育后期果实品质因子与采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果实发育106天开始,随采收期的延后,果实硬度呈显著下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并于果实发育137天时达到高峰;Vc含量变化较小,仅在120天时显著较高;在近成熟期采收的果实中糖以果糖为主,占70.09%~84.00%,以果实发育137天时最高;果实中酸以苹果酸为主,苹果酸占酸总量的93.05%~97.28%,苹果酸D占苹果酸的82.92%~91.84%。随采收期的延后,果实发育天数延长,果酸含量下降,采收越晚糖酸比越高。‘黄冠’梨果实发育130~137天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蔗糖和Vc含量都较高,糖酸比和果肉硬度适宜,以获得‘黄冠’梨最佳品质为目标的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8—15日。  相似文献   

20.
研究0.2%噻苯隆可溶液剂提高‘脆皮’金桔产量和品质的效果,在金桔的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不同质量分数(2、3、4、6 mg/kg)的0.2%噻苯隆可溶液剂,测定其对金桔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影响。与空白对照比较,喷施0.2%噻苯隆可溶液剂的金桔单株产量增加了16.5%~23%,果实质量增加10.2%~12.2%,果肉的可溶性物含量增加了5.9%~6.3%,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8.7%~9.3%,含糖量增加了7.9%~9.0%,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8.1%~13.5%。0.2%噻苯隆可溶液剂对金桔产量及品质有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作用,当药液剂量达到4 mg/kg时,金桔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无显著差异,因此推荐生产中使用0.2%噻苯隆可溶液剂的适宜浓度为3~4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