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彬县旱地小麦氮肥基追肥比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等肥力条件下进行小麦氮肥基追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全部氮肥作基肥对促进小麦的幼苗生长比较有利,氮肥80%作基肥,20%作追肥穗长最长,总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最大,产量也最高。因此,彬县旱塬,氮肥80%作基肥、20%作追肥的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氮肥后移最佳追施时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冬小麦高产田氮肥的追施时期有着逐步后移的趋势,进行氮肥后移不同追施时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60%氮肥作基肥+40%氮肥分别在越冬前、返青期、拔节期作追肥均比100%氮肥作基肥的田块增产,增产9.00%~28.02%;尤以60%氮肥作基肥+40%氮肥在拔节期作追肥的增产优势突出。冬小麦田100%氮肥作基肥,有利于增加单株分蘖数和小麦前期群体的形成,与60%氮肥作基肥+40%氮肥作追肥田块相比,尽管单位面积茎蘖数始终处于高位值,但因生育中后期出现早衰,反而导致成穗率降低,有效穗数及每穗粒数、千粒重均低于氮肥后移追施的处理。氮肥后移追施增产的机理是:有效穗数有增无减,穗粒数及千粒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杨波  李玲 《农技服务》2010,27(5):575-576
在赫章县开展了马铃薯不同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赫章县脱毒马铃薯在沙质土壤上的最佳施肥时期和比例应为在施足基肥的条件下合理追施氮钾肥,具体为在施足有机肥和磷肥的情况下,氮肥60%作基肥、25%作苗期追肥、15%作现蕾期追肥,钾肥80%作基肥、20%作现蕾期追肥。在泥质土壤上马铃薯的最佳施肥比例和时期为在施足有机肥和磷肥的情况下,氮肥40%~60%作基肥、20%~40%作苗期追肥、20%作现蕾期追肥,钾肥40%~60%作基肥、20%~40%作苗期追肥、20%~30%作现蕾期追肥。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时期氮肥施入量试验对比试验,分析小麦氮肥后移技术增产机理,以改变当地农民以往的施肥习惯,提高小麦的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氮肥后移中的60%用作基肥、40%用作追肥的处理穗数、穗粒数、产量均最好,可在临渭区中高肥力水平田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氮肥后移对绿洲灌区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针对绿洲灌区传统施氮技术下,全膜覆盖玉米生育后期土壤氮肥供应不足、早衰和减产等问题,探讨氮肥后移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试区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5年,于河西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相同且基肥和大喇叭口期追肥分别占总施氮量20%和40%条件下,设3个施氮处理:氮肥后移20%(拔节肥10%+花粒肥30%,M1)、氮肥后移10%(拔节肥20%+花粒肥20%,M2)和传统施氮(拔节肥30%+花粒肥10%,M3),研究不同氮肥追施制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结果】氮肥后移增大了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提前了干物质最大增长速度出现的天数。在氮肥后移20%施氮制度下,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提高15.6%和6.6%,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较传统施氮提前2.9 d。施氮制度对玉米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氮肥后移20%施氮制度下,玉米生物产量较传统施氮处理高6.6%,但氮肥后移10%处理生物产量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后移20%和10%处理玉米的籽粒产量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提高14.1%和5.1%;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收获指数较传统施氮处理高7.5%,但氮肥后移10%施氮处理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下,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高8.9%、12.9%、5.8%,但氮肥后移10%处理的千粒重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氮肥后移主要通过提高有效穗数,进一步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说明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通过优化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产生了调控作用。【结论】在河西绿洲灌区,总施氮量450 kg·hm~(-2)时,玉米拔节期追肥45 kg·hm~(-2)、大喇叭口期追肥180 kg·hm~(-2)、花后10 d追肥135 kg·hm~(-2)为该区获得玉米高产的理想施氮制度。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肥组合和施肥方式对谷子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摸索谷子高产施肥中氮肥的最佳组合和施肥方式,以谷子品种豫谷17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氮肥组合和施肥方式对谷子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施氮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共设置7个处理:(1)氮肥为尿素,只作基肥;(2)氮肥为尿素,同时作基肥和追肥;(3)氮肥为碳酸氢铵,只作基肥;(4)氮肥为缓释硫酸铵,只作基肥;(5)氮肥为缓释硫酸铵和尿素,只作基肥;(6)氮肥为碳酸氢铵和缓释硫酸铵,只作基肥;(7)氮肥为碳酸氢铵和尿素,碳酸氢铵作基肥,尿素作追肥。结果表明,处理6谷子的叶面积、穗粗、单穗质量和产量最大,其中叶面积比处理1、2、3、4、5、7分别增加6.60%、1.77%、9.41%、1.07%、3.72%、3.41%,穗粗分别增加4.41%、2.23%、7.21%、2.33%、8.51%、0.65%,单穗质量分别增加6.99%、20.25%、26.36%、12.75%、20.31%、3.38%,产量分别增加9.58%、13.93%、21.57%、21.77%、23.08%、0.99%。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深松耕栽培红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2种红麻品种,即福红992与红优2号;3种基追肥比例,即T1(20%氮肥作基肥,80%氮肥作追肥),T2(40%氮肥作基肥,60%氮肥作追肥)和T3(60%氮肥作基肥,40%氮肥作追肥)。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福红992的平均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82.6%和220.1%,红优2号的平均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99.8%和137.7%,差异均显著;与福红992相比,红优2号的平均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15.3%和26.1%。研究表明在深松耕栽培方式下,不同类型红麻品种对基追肥比例的响应不同,常规栽培种福红992在T1时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而杂交种红优2号在T3时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施肥要把握三大原则:一是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二是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肥及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三是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春季是水稻用肥的关键期,高产水稻施肥时,要留下约40%氮肥作追肥,余下的肥料全部作基肥。双季稻追氮肥的最佳时机是在移栽后7天左右,后期再看苗施肥,防止脱氮;单季稻生育期长,本田生长90-120天,追施氮肥可在幼穗分化前5-7天进行。低产早熟的水稻,生育期只有60-  相似文献   

9.
氮肥后移对旱作玉米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旱作条件下,总施氮量不变,对氮肥施量控释后移并分次施用,生长期测定植株全氮量,研究氮量控释对氮肥利用效率和玉米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模式(20%基肥+20%拔节期追肥+40%大喇叭口期追肥+20%吐丝期追肥,即基施240 kg/hm2,拔节期追施240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480 kg/hm2,吐丝期追施240 kg/hm2)下,玉米百粒重47.7 g,平均折合产量可达10 644.0 kg/hm2,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2 875.5 kg/hm2,增产率37.01%。玉米采取氮肥后移技术可使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方法在小麦生产中的效果。[方法]在180kg/hm。施氮量条件下,研究了控释尿素2种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50%控释尿素作基肥+50%普通尿素作追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穗粒数、穗数及产量,较农民习惯性施肥方式氮肥利用率有显著性提高;控释尿素全部作为基肥处理较基追比1:1的普通尿素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减少了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用工量。[结论]正确的施用控释尿素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氮肥施用量,而且可以减少小麦生产过程中用工量。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的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总量相同的条件下,以氮肥按50%基肥、20%追肥、30%穗肥施入的处理效果最好,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产量达到9 399.0 kg/hm2,其氮肥利用效率为39.20%,分别较氮肥按基肥50%、追肥20%、穗肥30%施入的处理高10.3%、7.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氮肥基施与追施比例对烤烟叶片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烟株氮肥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氮肥不同基施与追施比例(T1.全部氮肥作基肥;T2.氮肥80%作基肥,20%作追肥;T3.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对烟株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增加氮肥追施比例能提高后期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烤烟整个生育期,施氮处理的烟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基本表现为随氮肥追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大,且均高于对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在烤烟整个生育期以T3处理最高。移栽后45d,T1处理的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移栽后60~75d,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基本随着氮肥追施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结论】追施氮肥保证了烟株后期生长对氮肥的同化能力,改善了烟株的光合特性,其中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为最佳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济宁17号分蘖成穗率中等,穗型较大的特点,在多年多点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示范的基础上,提出了济宁17号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技术包括:在中等及以上地力条件下,适度适时增施氮肥,适期早播,中量播种,控制群体大小;增施磷肥,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及粒重。在中等地力以下条件下,适期早播,增施氮肥,增加播种量;春季适期早追肥。在施足基肥条件下,春季氮肥分2次施用能够显著地提高结实粒数,并且保持较高的千粒重,显著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对冬小麦最大分蘖数、叶片叶绿素、穗数、千粒重、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比较,控释期为4个月的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在减少20%和40%用量且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情况下,冬小麦最大分蘖数、穗数、产量没有明显差别,而千粒重、籽粒粗蛋白含量和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研究还表明,硫加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效果优于基肥和追肥分次施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优质专用小麦采取春季氮肥后移追肥技术,增产保优效果明显。起身期追肥虽能增加成穗数,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下降;孕穗期追肥虽能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但成穗数最少;拔节期追肥成穗数,尤其是穗粒数和千粒重都明显增加,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增产保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的影响。[方法]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结果]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冬前苗情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用氮量的增加和基肥比例的提高,拔节期分蘖、次生根、群体总苗数及成熟期有效穗数均显著增加;当氮肥用量增加到270 kg/hm2时千粒重及产量最高,300 kg/hm2时结实粒数最多;基肥与追肥比例6.5∶3.5时结实粒数最多、产量最高,5.5∶4.5时千粒重最高。[结论]大面积生产时施氮量以270 kg/hm2,基肥与追肥比例掌握在6.5∶3.5到7.0∶3.0为宜。  相似文献   

17.
氮肥施用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不同施氮量、不同施氮方式试验研究毕粳37号的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氮肥的适宜施用量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产量、穗实粒数及千粒重并有效调控有效穗,对穗总粒数的影响不显著.适当的基、穗肥搭配是最佳施氮模式.适宜的基肥施氮比例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产量及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并有效调控有效穗,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在土壤肥力中等时,氮肥的适宜施用量为167.28~168.14 kg/hm2,且76.5%作基肥深施,其余视苗情施用为最佳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18.
胡法佳 《农技服务》2011,28(7):969-970
重点分析了不同施肥期氮肥用量配比对杂交中稻产量及结构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控制氮肥施用总量前提下,不同施肥期氮肥用量配比对水稻全生育期、株高及总茎蘖数影响不显著。提高分蘖期氮肥施用比重有延缓茎蘖高峰期、减缓茎蘖数日增量的趋势,分蘖氮肥施用比重与茎蘖日均增量呈反相关。适当提高拔节长穗期氮肥施用比重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实率,但穗肥用量与千粒重有一定的负相关。氮肥施用偏迟可导致结实率、千粒重下降,这主要与后期氮营养过度导致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与积累减少有关。综合分析,黟县杂交中稻氮肥以基肥、分蘖肥、穗肥3次施用,其中40%~50%作基肥,35%~30%作分蘖肥,25%~20%作穗肥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免耕抛秧稻产量影响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耕抛秧晚稻在氮、磷、钾肥施用量相同条件下.氮肥以基肥占20%、立苗后第一次追肥占30%、分蘖肥占20%、穗前肥占30%的运筹方法较适宜免耕抛秧稻前缓中快后稳等生长发育特点的需要,可为穗大粒多打下良好基础,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氮肥运筹对淮北区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肥基施能显著促进强筋小麦分蘖生长,增大群体结构;返青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总小穗数;孕穗期追施氮肥可增加可育小穗数,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氮肥基施:拔节期追施=73∶的处理产量最高;基施氮肥少于总氮量的1/2时,小麦产量就会下降,且与70%以上氮肥基施的处理达到显著性差异。氮肥对强筋小麦品质有明显影响,氮基肥∶孕穗肥=73∶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比氮全部基施高34.37%;其次是氮素基肥∶越冬肥∶拔节肥=43∶3∶和基肥∶拔节肥=46∶的处理,这2个处理在2002~2004年平均蛋白质含量都比全基肥高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