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耕会使耕层土壤发生显著位置交换。耕层土壤位置交换会通过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改变氮素转化过程。本文研究了土层交换对黄淮海平原南端砂姜黑土硝化、反硝化过程和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为该区域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减少氮素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以土壤(0~35 cm)田间原位分层作为常规土层处理(CK),以原位0~10 cm和10~20 cm土层交换后作为土层交换处理(SE),并用20μm的尼龙网区分非根际和根际土壤。于玉米小喇叭口期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菌群丰度,并结合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硝化潜势、土壤呼吸、反硝化能力、反硝化潜势、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总氮含量及根系形态的测定,探讨土层交换对土壤氮素转化和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SE处理的玉米植株氮吸收量比CK处理显著降低8.9%(P0.05)。土层交换显著影响根际而不是非根际土壤的硝化潜势,使其显著降低13.5%(P0.05);并使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反硝化能力分别提高36.6%(P0.05)和8.4%(P0.05)。土层交换使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11.7%(P0.05)和5.2%。相关分析显示硝化潜势与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呈显著正相关(r=0.91**),与氨氧化古菌(AOA)丰度无显著相关关系;反硝化能力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r=0.89**和0.93**),与nirK、nirS拷贝数无显著相关性;玉米植株氮吸收量与根际土壤的硝化潜势、根表面积×AOB拷贝数都呈显著正相关(r=0.83*和0.86*),而与反硝化能力呈显著负相关(r=?0.88**)。以上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土壤硝化速率的降低和反硝化速率的增强,是土层交换后玉米氮素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AOB是硝化速率的主要驱动微生物。土层交换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是反硝化能力的关键主导因子。在翻耕条件下,有效调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是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淮北地区通过开展玉米肥效试验,以期筛选出与当地土壤特征和玉米栽培条件相适应的玉米专用肥。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种宿042的选育和育种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042是宿州市农科所小麦室以郑州8329为母本,宿880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于1999年育成出圃,200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具有优良丰富的外源基因基础,且丰产性突出,高抗倒伏,稳产、适应性好,配合力高,具有良好的组配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适合淮北地区抗虫棉生产的最合理密度和钾肥施用量。[方法]以中棉45为供试品种,采用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探讨密度和钾肥施用量对常规抗虫棉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钾肥对常规抗虫棉果节数和成铃数的影响是正效应。而在整个生长盛’期,密度对常规抗虫棉果节数和成铃数的影响是负效应。从籽棉、皮棉和霜前花的产量方程分析看,密度和钾肥对这3种产量的影响都是正效应,除对霜前花的互作效应很小外,对籽棉和皮棉有较大的互作正效应。密度为40005~44775kg/hm^2。氯化钾在436.5~529.5kg/hm^2时,3种产量都最高,并且钾肥以基肥和初花期各施1/2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淮北地区棉花的丰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皖麦50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皖麦50主要经济性状差异显著变化,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播期*密度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10月18日播种240~330万株/hm2和10月22日播种330万株/hm2苗产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6.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要:为充分发挥玉米增产潜力,本研究根据国家(宿州)玉米试验站安排,对淮北地区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和农大108体积、粒重、水分和灌浆速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授粉45天前子粒湿体积增加较快,灌浆到55-60天湿体积达最大;两个品种的干体积随着灌浆的进行一直不断增加,干湿体积都反应农大108比郑单958子粒库容潜力大。郑单958灌浆前50天粒重增加较快,农大108灌浆前55天粒重增加较快,以后增加缓慢,授粉60天不再增加。两个品种灌浆的前30-35天水分变化较小,灌浆35天后水分开始迅速下降。两个品种授粉30-35天时灌浆速率最快,日增千粒重达9克以上;授粉后40-45天灌浆速率快速下降,并且越来越弱;同时也反映农大108比郑单958灌浆速度相对滞后,故农大108收获期还要晚些。综上所述,郑单958之类的早熟品种在开花授粉55天左右收获最好,即9月底到10月初收获,对中晚熟农大108之类品种,开花授粉后的60天左右收获最好,即10月上旬收获,各种指标和效益都能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淮北地区新型玉米专用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与淮北地区土壤特征和玉米栽培条件相适应的玉米专用肥。[方法]通过设置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高氮复合肥和控释尿素玉米专用BB肥4个处理,研究不同肥料及施肥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比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玉米株高、茎粗、产量、生物量和经济系数,各施肥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从农事操作来看,高氮复合肥和控释尿素玉米专用BB肥更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该文阐述了宿糯1号鲜食玉米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品质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析了淮北地区高产小麦的氮素和密度效应,得出综合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氮素的增产效应大于密度,二者的互作是负效应,增施氮肥能明显增加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密度也能增加公顷穗数,但二者增加都会使千粒重下降。施氮量269.9kg/hm2,密度在231.1万苗/hm2,产量最高达8358.3kg/hm2,此时的经济效益也最大。最理想的产量结构是穗数585.1万/hm2,穗粒数37.9粒,千粒重39.2g,最佳产量的施氮范围255.9~287.3kg/hm2,密度228.5~246.7万苗/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皖麦50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产量水平下皖麦50群体的分蘖动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皖麦50冬前单株茎数与叶龄的回归方程为Y=0.1531e0.6199x;冬前出叶数与总积温的回归方程为z=1.199 10.0042∑1;冬前单株分蘖数与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0.01531e0.01281∑τ;穗粒数和穗粒重与单株穗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36.20+1.7546x和y2=1.390+0.0682x;株高与蘖住高度的回归方程为y=87.6054—1.9791x。当B基本苗为170万~220万/hm2,冬前单株分蘖数为5.5~6.5,群体总头数为950万-1050万/h2,单株成穗数为3.8,总穗数为632.91万/hm2时,皖麦50群体协调、高产。当有效穗数为600万一675万/hm2,穗粒数为33~35粒,千粒重为40~42g时,皖麦50的产量在7500kg/hm2以上。[结论]该品种高产稳产且易干蔷培营弹.在.准北抽.区及苦淮南片砉区有宦辑的庸用莆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