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多糖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多种功能,为了研究软枣猕猴桃的多糖特性,对4种软枣猕猴桃果实中多糖的总糖、半乳糖醛酸、酯化度、单糖组成及红外光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龙成2号软枣猕猴桃多糖的总糖含量最高,辽凤1号软枣猕猴桃多糖的总糖含量最低;辽凤1号多糖中半乳糖醛酸含量最高,丹凤1号多糖中半乳糖醛酸含量最低;丹凤1号多糖的酯化度最高,龙成2号多糖的酯化度最低。软枣猕猴桃多糖主要是由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等单糖组成的杂多糖。软枣猕猴桃多糖在500~4 000 cm-1范围具有糖类的特征吸收峰,4种软枣猕猴桃多糖光谱无较大差异。该研究为软枣猕猴桃果实深加工及其多糖药食功效机理研究奠定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沾化冬枣核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冬枣核多糖的提取分离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冬枣核中多糖的含量,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多糖的较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枣核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综合考虑提取效果与生产成本,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适宜的提取条件:料液比1∶2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h。以期为冬枣的综合加工利用、为从废弃植物材料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是一种分布广泛、营养丰富、既是食品,也是药物的食用真菌。黑木耳多糖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性物质之一,结构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重要的开发价值与研究意义。主要综述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提高免疫力、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抑菌等生物活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黑木耳的生理活性与开发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松塔多糖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在药物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松塔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展开综述,以期为实现松塔多糖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醇沉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热回流法、膜分离法及大孔吸附树脂法;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木脂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脂素是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成分、含量与植物器官、部位、产地、生长季节、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等有很大关系,本文中就其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探讨,为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铁皮石斛是我国的传统名贵中药。以四川峨眉山引种栽植9个不同原产地的铁皮石斛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长特性、适应能力,并测量2年生茎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浙江2号在引种地的适应能力最强,其多糖含量亦最高;引种的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可作为四川石斛产业发展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松萝属地衣植物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地衣酸和地衣多糖,地衣酸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菌、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病毒等作用,地衣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病毒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生长于额济纳旗(极端干旱区)的特征植物多枝柽柳的枝条和根系中的植物多酚含量的研究发现:柽柳根系中的缩合单宁含量明显高于枝条中的含量,而且其含量在不同径级的根系中也有较大的差别,含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就总酚含量来说,中根(Ф2—10mm)部分的含量较高,其它部位的含量接近。更为重要的是,植物体内的多酚含量与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强,表现为多酚含量与土壤中含水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这一点在多枝柳的根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我们推测,植物多酚在植物抵抗水分胁迫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植物维持其体内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松萝属地衣植物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地衣酸和地衣多糖,地衣酸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菌、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病毒等作用,地衣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病毒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诱导植物抗病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阿斯匹林(即乙酰水杨酸,在生物体内可很快转化为水杨酸SA)可治疗人的多种疾病,这是人所共知的.同样,SA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诱导某些植物开花;导致天南星科植物的佛焰花序产热;诱导烟草和黄瓜等植物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病害的抗病性.SA是植物体内含量很低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韧皮部运输,对一些重要的代谢过程起调控作用.因此,有人认为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植物激素来看待[1].目前 ,对S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诱导植物抗病性上. 许多研究表明,SA可以作为诱导因子,在植物抗病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3.5%的Na Cl溶液分别对碱蓬、三七景天和星星草等3种植物进行浇灌,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植株和土壤中离子含量、生物量、土壤p H值、全盐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3种植物均表现出很强的耐盐性,碱篷植株体内可聚集大量的Cl-和Na+,但是,在碱蓬生长的土壤中含有很高的交换性钠含量,因其不断进入土壤胶体,从而加重了土壤碱性化程度;三七景天在生长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全盐量及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对降低土壤盐碱性具有较好的作用;星星草通过迅速增加其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来降低其渗透势,缓解体内盐分浓度,以抗盐胁迫环境,且能积累较高的干物质,保持相对稳定的含水率。因此,这3种植物都是较好的耐盐植物,可用以进行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选育。  相似文献   

12.
壳斗科5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体内所含的蛋白质、酚类、单宁、色素及多糖等物质影响Tag酶的聚合效率,是使PCR 扩增反应失败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壳斗科植物为材料,对CTAB法、SDS法提取的DNA 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TAB法适合于壳斗科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这种方法提取的DNA能很好的用于PCR扩增.  相似文献   

13.
对洞庭湖西岸区4种防护林地土壤与植物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环湖低丘平原封山育林和补植封山育林的水土保持林、平原湖区防护林土壤pH值为4.54~5.27,呈酸性反应;防浪护堤林土壤pH值为8.18,呈碱性反应。(2)全Cu、全Fe、全Zn以环湖低丘平原补植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土壤含量最高;全Mn、全Cd、全Ni、全Pb却以防浪护堤林土壤含量最高;全Co则以环湖低丘平原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土壤含量最高。(3)4种防护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均表现为FeMnZnNiCuPbCoCd,Pb、Zn、Cu和Cd含量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各防护林群落中植物体内不同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很大,同一元素在不同植物体内含量的变化范围亦很大。(4)植物对土壤中Cd的吸收能力最强,对Mn、Zn、Cu、Ni、Pb其次,对Fe最弱;木本植物青冈、冬青和山矾具有较强的Cd积累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波、超声波萃取技术提取松茸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茸多糖因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作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黑龙江林副特产研究所对松茸多糖的提取进行了研究。1)采用微波萃取技术,对微波萃取功率、微波萃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和分析,确定微波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660W,萃取时间45min,料液比1:25;2)采用超声波技术对松茸中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用硫酸-蒽酮法测定了松茸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180W、超声时间13min,提取温度100℃的条件下进行提取,料液比1:20,多糖提取率最高;3)比较超声和微波萃取松茸多糖的提取率,可知微波萃取方法更加优于超声方法,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6个核桃品种的青皮为试验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核桃青皮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期为开发利用核桃青皮多糖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通过试验发现:果壳硬化期核桃青皮多糖含量最高,其中"珍珠香"的多糖含量达12.99%;其次是果实速长期,其中"赞美"的多糖含量最高,为6.86%;成熟期的多糖含量最低,其中"艺核1号"麻核桃多糖含量仅1.73%;在6个品种中,"赞美"青皮的多糖含量始终高于其他绝大多数品种,"艺核1号"青皮多糖含量始终最低。  相似文献   

16.
植物群落调查及修复植物筛选是重金属污染地生态恢复的主要环节之一,因此对河南省义马市铬污染区植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并对其主要植物铬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污染区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种,隶属24科53属,多为多年生、耐旱草本植物;随样区内铬污染程度加重,其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群落演替尚处于初期至早中期;污染区内98.3%植物体内铬含量高于普通植物正常铬含量(0.2~8.4mg/kg),其中优势植物铬含量是普通植物最高正常铬含量临界值的3.13~162.91倍,是较好的铬污染区生态修复植物种质资源。综合考虑植物体内铬含量富集、转运系数以及植物生长分布状况,狼尾草、艾蒿、芦苇、皱叶酸模、白莲蒿是修复铬污染区土壤极具潜力的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下4种耐盐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在盐胁迫下体内渗透调节机制,以沙柳、沙枣、柽柳和西伯利亚白刺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盐浓度(0、100、200、300 mmol·L-1NaCl)处理下4种耐盐植物体内无机离子和有机溶质含量的变化,比较了其在植物渗透调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盐处理后4种植物体内Na+、Cl-含量均上升,K+、Ca2+、Mg2+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2)稀盐型盐生植物白刺与泌盐型盐生植物柽柳以Na+为主要无机渗透调节物质,拒盐型耐盐植物沙枣与沙柳以K+为主要无机渗透调节物质;(3)可溶性糖是4种植物盐胁迫下共同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对沙柳和沙枣尤为重要;在高盐浓度(≥ 200 mmol·L-1NaCl)下,脯氨酸是沙枣叶片中重要的有机渗透调节剂;白刺叶片中甜菜碱含量随盐浓度升高明显增加,对提高白刺耐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种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在盐渍环境胁迫下所积累的渗透调节物质种类与数量差异明显,渗透调节方式与耐盐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8.
草蒿脑资源及生物活性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草蒿脑的主要资源及其生物活性应用。草蒿脑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序、枝叶、茎、果实、种子等部位,尤其是一些中草药植物和香料植物中具有较高含量。茴香菖蒲、齿叶黄皮、香叶菖蒲、青川椒、紫罗勒、疏毛罗勒、藿香、鱼香草等是具有较好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资源。草蒿脑是中草药植物的重要活性之一,也是一些重要香料植物精油中的主要香料成分之一,在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精细化工等需要其生物活性的方面已经得到较多应用,并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不同林分树木叶绿素的含量及对叶绿素指标应用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是吸收光的主要色素,它把捕获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叶绿素在植物体内处于不断形成与分解的相对平衡状态,其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几种环境因素中,光的作用最为显著。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常见用叶绿素含量作为一种比较的指标,以说明某种措施或环境条件对植物产生的影响。但在应用这一指标时,有时仅根据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来判断植物生长发育状态的优劣或采用措施的成功与否,这是很不准确的。Linder(1980)通过对针叶树的研究,认为叶绿素是植物状态的非专一性指标,受许多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但从每次的采样中,发现针叶中的氮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有较密切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喜钙植物伞花木和嫌钙植物大白杜鹃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了外源Ca2+对其生长、叶绿素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mmol/L范围内,随着外源Ca2+浓度的增加,伞花木植株高度、基茎以及叶重、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均得到促进,叶绿素含量增加;嫌钙植物的生长却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植物植株体内N、P、K和Ca等元素含量变化,喜钙植物表现出很好的体内Ca稳态和P吸收,嫌钙植物表现出显著的Ca累积和较低的P吸收。表明伞花木对Ca2+有良好的适应性,Ca和P的运转及作用机理可能与植物喜钙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