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华莎  韩鹏  刘亚刚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4):27-27,29
为建立奶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比色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应用L16(45)正交试验,对影响MTT比色法的四个主要因素,包括ConA浓度、细胞浓度、培养液小牛血清浓度及培养时间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试验表明几个因素对其增殖反应都有显著影响(P<0.05),且最佳反应条件为:15μg/mL的ConA、1×106/mL细胞浓度、10%小牛血清及60h的培养时间;影响增殖反应的先后顺序为细胞浓度、ConA浓度、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不同血清浓度的培养基对小鼠肺细胞原代培养的影响,在常规RPMI 1640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新生牛血清(5%、10%、20%、40%),每隔1 d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并用台盼蓝染色法统计细胞数目,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4个血清浓度组中均有原代肺细胞生长增殖,血清浓度为10%的培养液培养的细胞生长状况最好,细胞形态完整清晰,数量较多,更适合小鼠的肺细胞生长。说明10%血清浓度的培养液最适合小鼠肺细胞的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血清浓度对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的影响,在不同培养时间(3 d、5 d、7 d、9 d),对不同血清浓度(5%、10%、20%、40%)的培养基培养的试验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增殖生长曲线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血清浓度的培养基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生长曲线和细胞学形态均有影响,其中10%血清浓度组、20%血清浓度组的乳鼠心肌细胞与其他2组细胞相比培养情况最好,形态完整,折光性好,存活率相对较高且稳定,细胞增殖明显,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最佳血清浓度为10%、20%。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培养体系对胎牛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及用牛血清白蛋白代替血清培养胎牛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利用M199、DMEM、α-MEM、DMEM/F124种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块贴壁培养对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液进行筛选,以α-MEM组细胞生长状况较好。分别用含2、4、6、8、10mg/mL BSA的α-MEM培养液对胎牛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5种浓度的BSA对原代培养时细胞开始游离出组织块的时间影响不明显,均在培养后的48h有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混合游离出,但在传代培养时,胎牛成纤维细胞在8mg/mL BSA浓度的α-MEM中贴壁率较高。结果表明:培养胎牛成纤维细胞时,可用BSA代替血清,较适宜的培养体系为含8mg/mL BSA的α-MEM培养液。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猪呼吸道上皮细胞体外的原代培养,对胶原酶Ⅳ+胰酶消化法、胰酶消化法、胶原酶Ⅳ和胰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以及组织块培养法等4种分离细胞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不同浓度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所培养细胞的纯度及成活率,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并对所得的上皮细胞进行冻存复苏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获得的细胞数量和纯度极显著高于胰酶消化法(P0.01),胶原酶Ⅳ+胰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成活率显著高于胰酶消化法;含有5%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成活率及纯度均高于用10%血清培养(P0.01),冻存1个月后的细胞复苏率为85%。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芒硝对体外培养的驴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驴皮成纤维细胞,并用HE、Masson染色鉴定;再添加高(2 000、1 500μg/mL)、中(1 000、500、250μg/mL)和低浓度(100、50、10μg/mL)芒硝体外培养驴皮成纤维细胞,用MTT和Caspase-3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1 500、250、10μg/mL)芒硝培养液中影响驴皮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量及蛋白浓度。结果显示,培养5 d时,驴皮成纤维细胞开始从组织块边缘爬出,25 d后长满培养皿;HE染色呈典型的梭形,驴皮成纤维细胞中胶原纤维经Masson染色呈蓝色。中浓度芒硝培养液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高于高、低浓度组(P0.05),相应地,中浓度组的凋亡因子Caspase-3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相比于24 h,芒硝作用于成纤维细胞48 h能显著提高胶原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P0.05),250μg/mL浓度的效果最佳。综合上述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易于分离培养驴皮成纤维细胞,250μg/mL浓度的芒硝在48 h能显著提高驴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及其胶原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此结果可为芒硝促进驴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驴皮伤口愈合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绵羊耳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组织块法和冷消化法对绵羊耳成纤维细胞在含血清培养液(RPMI—1640)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讨动物体细胞培养模式,并对正常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和冷消化法培养可获得比较均一、稳定的细胞群,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形态,并成功进行传代培养,建立了绵羊耳成纤维细胞系。  相似文献   

8.
鲤鱼鳍条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鲤鱼鳍条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摸索出最佳的培养条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取一小块鳍条组织在不同培养基、温度、pH、CO2等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培养48 h可见组织块周围有细胞迁出,并形成生长晕,培养1周可形成单层细胞,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和少量成纤维样细胞组成。本研究初步确立了鲤鱼的鳍条细胞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为M199,培养温度为25~27 ℃,pH为7.2~7.6,CO2浓度为5%,原代培养血清浓度为15%~20%,连续培养12 d后可得到纯化的鳍条细胞。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从细胞水平深入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提供试验材料,以及经济可靠地保存野生东方田鼠的生物活性细胞,试验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别取妊娠12 d的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胚胎组织,体外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观察比较不同培养方法、胰蛋白酶浓度、消化时间、传代次数及冻存复苏等因素对分离和培养两种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实时观察比较两种细胞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组织块贴壁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均能在体外条件下较好地分离、培养两种胚胎成纤维细胞;采用0.125%胰蛋白酶37℃消化组织10 min,分离的细胞普遍密度大、活力好、贴壁细胞多、速度快,是实验室分离12 d胎龄东方田鼠与小鼠胚胎组织最佳胰酶浓度;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较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足丝长而明显,细胞核较小;两种细胞冻存后生长及活率无显著差异;在含10%血清浓度培养体系中,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速率慢于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理代数分别为8代和7代,其中2~5代增殖旺盛。说明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分离方法上差异不显著,而两者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一定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0.
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索影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分离培养的因素,建立有效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为构建饲养层细胞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细胞核供体建立平台。本研究用组织细胞培养液DMEM作为基础培养液,观察了不同胎龄、不同血清浓度及不同胰蛋白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MEF分离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所进行的4个胎龄8.5、10.5、12.5、14.5 d的比较试验中,原代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的最适胎龄为12.5 d,细胞贴壁迅速,12 h已完全贴壁,增殖速度快;在所进行的不同时间5、10、15、30 min的胰蛋白酶消化中,最佳时间为5~10 min;在所进行的5个血清浓度7%、9%、10%、11%、13%的比较试验中,添加11%胎牛血清浓度培养效果最佳,从3~5代增殖倍数稳定在1.35左右,传代时间也相对较长。以上结果表明,采用12.5 d胎鼠,胰蛋白酶消化5~10 min,在含有11%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MEF细胞时,原代和传代效果最好,传代至第3~5代时细胞生长增殖最旺盛,处于对数分裂期,适宜作为饲养层细胞与体细胞核移植细胞核供体。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及组合消化酶对奶牛乳腺组织分离的影响以及不同FBS浓度培养基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化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5%胰酶+0.20%Ⅱ胶原酶对组织块分离效果最好,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最多,5%与10%浓度FB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化效果最好,5%与10%浓度FBS对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对ICR小鼠ES细胞的影响,试验以12.5~13.5 d 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为饲养层,以3.5 d ICR小鼠胚胎为试验材料,探讨了血清、生长因子及传代方法对ICR小鼠ES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15%FBS的ES细胞培养液的囊胚贴壁率及ICM增殖率(79.3%,69.0%)均比含15%KSR、5%FBS+10%KSR的细胞培养液高(42.9%,28.6%;75.0%,54.2%),ES细胞最高传至6代;培养液中添加10 ng/mL LIF+10 ng/mL SCF的效果比单独添加1种因子的效果好,最高传至6代,高于单独添加1种因子的传代数(4代,2代);用3种传代方法进行传代时,采用差异贴壁法传代效果最佳,最高传至8代,酶消化法传至4代,机械加酶消化法传至6代。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及组合消化酶对奶牛乳腺组织分离的影响以及不同FBS浓度培养基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化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5%胰酶+0.20%Ⅱ胶原酶对组织块分离效果最好,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最多,5%与10%浓度FB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化效果最好,5%与10%浓度FBS对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P <0.01).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和完善绵羊子宫内膜上皮原代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为研究绵羊母体和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体外着床模型。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比较不同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组织块培养1~2 d后,组织周围迁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长满60 mm培养皿需9~12 d;经差时消化法纯化后,F1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表明所获细胞可用于后续试验;F2代细胞在不同浓度EGF(0、12.5、25、50、75、100 ng/mL)下培养144、168 h,经检测在144 h,12.5、25和100 ng/mL浓度下D_(450 nm)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 ng/mL浓度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68 h,12.5 ng/mL浓度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12.5 ng/mL EGF作用下效果最佳;F3代细胞在0、12.5 ng/mL浓度下培养不同时间(24、48、72、96、120、144、168、192、216 h),经检测D_(450 nm)值在144 h差异显著(P0.05),168 h后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在培养液中添加12.5 ng/mL EGF可以更加高效、快速得到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研究DMEM培养基和RPMI-1640培养基对PK15细胞的培养效果,选择效果好的作为基础培养基,用大鼠血清和小鼠血清分别以不同量添加进行培养,用细胞显微病变(CPE)观察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测定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为血药试验选择试验动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DMEM培养基较RPMI-1640培养基对PK15细胞的培养效果好,加5%大鼠血清或2.5%小鼠血清配制DMEM培养基的培养,对PK15细胞的培养生长无副作用,即两种血清的无毒安全浓度分别为5%和2.5%。  相似文献   

16.
机械破碎法分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机械破碎法分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并对分离细胞 (试验组 )和未分离的乳腺组织块 (对照组 )进行体外培养 ,研究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效果。培养液由DMEM /F1 2 加 2 0 %小牛血清组成 ,培养条件为 5 %CO2 、 37℃。机械破碎法分离的细胞在培养 2d开始生长增殖 ,7d基本长满培养板底部 ;而培养的乳腺组织块细胞到 5d后才呈现旺盛生长 ,长满培养板底部需 1 4~ 1 5d。结果表明 ,机械破碎法是分离乳腺上皮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及组合消化酶对奶牛乳腺组织分离的影响以及不同FBS浓度培养基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化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5%胰酶+0.20%Ⅱ胶原酶对组织块分离效果最好,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最多,5%与10%浓度FB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化效果最好,5%与10%浓度FBS对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应用CCK8法检测鸡淋巴细胞活性的检测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应用CCK-8法检测鸡淋巴细胞增殖的体外培养最佳条件,试验设置了不同种板细胞数、血清浓度、培养时间、孵育时间和检测波长等条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 750 r/min转速的改良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方法效果最佳;在体外增殖培养试验中,CCK-8加样4 h后在450 nm波长处检测OD值最理想,培养时间以44 h为最佳;在细胞数量一致的情况下,胎牛血清浓度为5%或者为10%差异不显著(P0.05)。当细胞悬液浓度为1×10~6个/m L时,加入100,50,25,12.5μL不同细胞数,4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细胞悬液浓度的增加OD值增加;最佳铺板细胞的细胞悬液浓度为2.0×10~6~3.0×10~6个/m L,取50~100μL为宜,即最佳细胞铺板数量控制在每孔1.5×10~5~2.0×10~5个/100μL。说明应用CCK-8法检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活性的最佳条件除种板细胞数不同外,在检测波长、血清浓度、加样后孵化时间等方面与其他动物试验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黄鳍鲷肝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鳍鲷肝脏细胞为材料 ,研究其肝细胞体外培养适宜的 p H、血清浓度、谷氨酰胺等条件 ,并进行传代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培养液为 :MEM含 2 0 %小牛血清、15 g/ L L-谷氨酰胺及 p H 6 .9~ 7.1时 ,在 2 3℃中静置培养 ,黄鳍鲷肝细胞生长良好 ,3~ 5 d长满单层 ,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状 ,并能顺利传代。细胞动力学试验表明 :传代细胞 1~ 2代为适应期 ,3~ 5代为旺盛期 ,6代之后表现出衰老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试验以甜菜碱作为冷冻保护剂对承德无角山羊耳成纤维细胞系进行冷冻保存,旨在优化冷冻保护效果,以期在细胞水平上长期保存这一地方品种家畜的遗传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建立承德无角山羊耳成纤维细胞系,利用甜菜碱作为冷冻保护剂对其进行玻璃化冷冻,以不同浓度(5%、10%、15%、20%及25%)甜菜碱为试验组,以不同浓度(10%和20%)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组,对承德无角山羊耳成纤维细胞进行冷冻,复苏后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增殖活力以及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表达量,同时评估甜菜碱的毒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承德无角山羊耳成纤维细胞系生长态势良好,细胞纯度较高,细菌、真菌和支原体3类微生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生长曲线呈S型,达到了建立成纤维细胞系的要求;当甜菜碱浓度为15%时细胞存活率最高,达90.86%,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增殖活力及Bcl-2/Bax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甜菜碱的毒性远低于传统冷冻保护剂DMSO(P<0.05)。【结论】试验成功以甜菜碱作为单独的冷冻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