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类型玉米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生长调节剂对3个不同类型玉米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株高越高、植株基部节间长度越长的品种,越容易发生倒伏;5种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降低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缩小节间长度,增加气生根的层数和条数,增强抗倒伏、倒折能力;生长调节剂不影响叶面积指数,但导致节间缩短,田间郁闭,植株下部小气候恶化,植株空秆率上升.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对不同品种的增产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浚单20的产量显著增加,苏玉20的产量显著降低,郑单958的产量略有降低.生产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类型品种选择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玉米抗倒性,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集成玉米密植高产生产技术,明确苏玉29对生长调节剂的响应,本研究分别在7片展开叶、9片展开叶、11片展开叶时对苏玉29喷施加强型玉米抗倒抗逆增产剂,对苏玉29的抗倒性和株型进行调控,测定株高、穗位高、叶面积、节间长度、茎粗、根层数、根条数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合理喷施生长调节剂可显著降低株高、穗位高、节间长度、叶面积,增加气生根根层数和根条数,提高苏玉29的抗倒性和丰产性。生长调节剂的喷施时期不同,调控的节位和叶位也不同,进而影响苏玉29相应节位的节间长度和叶面积的空间分布。9片展开叶喷施生长调节剂可较好的协调总叶面积、棒三叶叶面积和上部叶片的通风透光性的关系,有利于发挥棒三叶的光合作用优势,从而提高苏玉29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大田栽培条件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穗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茎秆抗倒性的影响,研究提高产量和增强抗倒伏能力的穗肥施氮量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以金香玉1号为供试品种,在拔节前一个叶龄期喷施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施用不同量尿素,在齐穗后20 d测定水稻各节间长度及抗折力等主要物理性状,比较研究不同穗肥施用量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株高、茎秆抗倒伏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多效唑、烯效·甲哌■和吨田宝均能增加产量,其中烯效·甲哌■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其原因在于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的增加较明显。在施用尿素112.5 kg/hm2的情况下,多效唑降低株高的效果最为显著。4种生长调节剂均缩短了基部第1节间(N1)、第2节间(N2)、第3节间(N3)长度,对基部第4节间(N4)长度影响不大,抗倒伏能力的增加主要在于基部节间抗折力的增加。由此得出,在拔节前一个叶龄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降低株高和基部第1节间、第2节间、第3节间的长度,增强基部第1节间、第2节间的抗折力,从而减少田间倒伏情况,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6,(6):16-20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7~10展叶期间,喷施调节剂降低了玉米植株的穗位高度,随着喷施时期的推迟,株高逐渐降低、穗位逐渐升高,调节剂影响的基部节位逐渐上移;穗位以下节间缩短、增粗、穿刺强度增强,茎秆干重逐渐增加,植株重心下降;穗位以上节间拉长明显,茎秆干重逐渐降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在试验设计范围内,于8展叶时施用化控剂"玉多十"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及根系性状的影响以及与倒伏率的关系,本试验以东农253为试验材料,在玉米6叶期喷施吨田宝和本实验室自配的DCPTA和ETH复配剂(KP),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玉米茎秆及气生根形态和质量性状的影响,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力学及物质积累机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降低植株高度、穗位高、穗高系数、基部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倒伏率,而茎粗、茎粗系数、穿刺强度、弯折强度、入土气生根条数、入土深度、直径和干质量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与倒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穿刺强度、弯折强度与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入土气生根相关性状都与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DCPTA和ETH复配剂对玉米强茎促根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春玉米倒伏、秃尖和产量等的影响。以德美亚1号、德美玉338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清水为对照(CK),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A和B为处理(1 125 m L·hm~(-2)、2 250 m L·hm~(-2)、3 375 m L·hm~(-2)),在玉米7叶期、10叶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喷施调节剂A、B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等植株性状,增加茎粗,缩短穗位下节间长度,伸长穗位上节间长度,增加根系鲜重、干重、气生根层数和条数。提高了春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综合表明以浓度为2 250 m L·hm~(-2)的调节剂B作用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株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干物质积累及转运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明确不同部位营养器官干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对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平展型玉米农大364和紧凑型玉米郑单958为材料,探讨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叶鞘和茎秆的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结果表明:玉米茎秆干物质的转运对籽粒的贡献最大,随着节位的升高贡献率降低;农大364叶鞘的干物质转运率高于叶片,郑单958则相反。通过提高农大364穗位叶以上叶片、第9~第11叶鞘和第15节以上节间的干物质转运率,以及郑单958穗位叶以下叶片、第12叶以上叶鞘和第16节以下节间的干物质转运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以创玉19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8、10、12展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夏玉米形态特征、抗倒能力和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了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基部茎节间长度和冠层透光率,增加了茎粗、根条数、根层数。叶面积指数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2叶期喷施叶面积指数最高,而茎秆穿刺力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提高了夏玉米抗倒能力和产量,在8叶期喷施创玉198最高产量达9 164.5 kg/hm2,比对照增产6.72%。  相似文献   

9.
不同化控剂对辽单526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辽单526为试材,采用不同化控剂在不同喷施时期对田间玉米植株进行处理,并分析不同处理对植株形态指标,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乙烯利和康丰利降低了辽单526株高和穗位。喷施金得乐、吨田宝、乙烯利和康丰利增加了辽单526茎粗,缩短其茎基部节间长度。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提高辽单526灌浆期穗位叶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12展叶期,乙烯利处理下,辽单526穗位叶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达到了最高值。康美、金得乐适期喷施可显著提高辽单526的产量,其中在9展叶期喷施康美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幅度达15.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探索江苏盐城地区玉米适宜的群体种植结构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套使用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玉米的株高、穗位高,降低玉米倒伏率和空秆率。对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也有影响。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密度与穗长、行粒数、千粒质量呈负相关,与秃尖呈正相关。高密度处理下,密度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玉米籽粒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化控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正玉1818"为试验材料,在玉米6叶期喷施3种化控剂,分析玉米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化控剂均显著降低了玉米株高、穗位高和重心高度,增加了茎粗,干物质积累量也显著增加,产量增加了7.1%~11.6%。因此,化控可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进而降低重心高度,增加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最终形成高产。  相似文献   

12.
以宜机收玉米品种迪卡517、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6.0万株/hm2、7.5万株/hm2、9.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通过202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2个品种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指数、株高、穗位高和有效穗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冠层透光率、茎粗、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率、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迪卡517的冠层透光率、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密度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率、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高于郑单958,叶面积指数、株高、穗位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6.0万株/hm2密度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均小于郑单958。2个玉米品种相邻密度间的变化幅度不同,迪卡517有效穗数相邻密度间的增幅大于郑单958,其余各指标相邻密度间幅度的变化均小于郑单958。迪卡517在9.0万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郑单958在7...  相似文献   

13.
在玉米田内,等量一次性施入稳定性肥料和普通复合肥,研究其对夏玉米叶面积、干物质、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稳定性肥料的使用提供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稳定性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降低株高、穗位高和茎节间长度,增加节根总数和地上节根数,提高产量及产量性状,增加农民收益。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施用稳定性肥料经济效益可提高14.4%。  相似文献   

14.
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对水稻关键生育期、株高、节间长度、抗倒伏性以及产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10 d喷施5%调环酸钙泡腾片,能够有效降低株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减少倒伏发生面积,增加穗数及千粒重,进而达到增产效果,其适宜剂量12~30 g/667 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麦巨金对德抗961小麦产量和株高的影响。[方法]以小麦耐盐品种德抗961为材料,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喷施麦巨金,对小麦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穗下各个茎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喷施麦巨金次数的增加,穗下各个茎节长度缩短越大,尤其是倒二节间和穗下茎,最终显著降低株高;能够改善小麦的产量构成要素,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越大,最终小麦产量增幅越大。[结论]在小麦起身期间隔14 d连续喷施2次麦巨金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株高,还能够明显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鲁单981产量及其产量建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鲁单981,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个体产量、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叶面积以及群体消光系数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则呈现升高趋势。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为45000-60000株/hm^2时,可构建较合理的群体结构,群体净同化率高,可获得较高的玉米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17.
氮肥过量使用导致玉米倒伏,限制了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而作物化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玉米倒伏,但有关寒地春玉米氮肥与化控技术互作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不同氮肥水平下于玉米拔节初期(七片展开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30%己·乙水剂,研究寒地春玉米氮肥与调节剂的互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增加,玉米株高和穗位增高,茎叶夹角和基部第3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氮积累量增加,而叶面积指数(LAI)、节间直径、碳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但节间碳氮比和抗折力随施氮量增加有下降趋势。中氮水平(180kg/hm2)改善了玉米冠层结构,促进了产量提高。30%己·乙水剂处理降低了株高和穗位高,减小了茎叶夹角和LAI,缩短了第3节间长,增加了节间直径、碳含量、木质素含量、碳氮比和抗折力,提高了植株的抗倒伏性,产量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表明,180kg/hm2的氮肥施用与30%己·乙水剂叶面喷施玉米产量最高,株型、群体结构和抗倒力最佳,是寒地春玉米氮肥与化控技术互作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种植密度 (10 5 0 0 0、135 0 0 0、16 5 0 0 0株·hm-2 )条件下 ,选择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对玉米的农艺性状进行调节 ,降低株高、穗位高 ,增加茎粗 ,减少空秆率 ,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鲜、干物质产量、籽粒产量 ,特别是在玉米的饲用生产上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行距配置对新单3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新品种新单38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行距(0.5、0.6、0.7、0.8m等行距和0.8m+0.4m宽窄行)配置对其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度、雄穗分枝数、总叶片数、穗上叶片数及第7、第8、第9节的节间长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余行距配置相比,0.6m等行距种植,新单38的穗位高较低,产量最高;0.8m等行距种植,株高较低,第8、第9节的节间长度较短,雄穗分枝数较少,产量最低;0.8m等行距种植的产量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新单38的最宜种植行距是0.6m等行距。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花后低温对水稻的影响及其化防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垦鉴稻6号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spd、6-BA和SY20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水稻低温与常规之间差异,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低温水稻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低温会导致株高、穗长以及节间长缩短,显著降低水稻每穗实粒数、每穗粒重、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与清水对照相比,叶面喷施6-BA可以明显缓解株高、穗长以及节间长缩短,减小低温对产量及其构成的不利影响,降低产量损失,而喷施SY20效果次之。说明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可以对水稻花后低温起到防控作用的,有利于化控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