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的结果表明:3F207-4、G0506-2、G0508-3、3F206-1和3F207-5等5个品系的农艺、产量和品质综合性状较好,特别是3F207-4、G0506-2、G0508-3等3个品系表现了较强的苗期营养生长优势和干物质累积能力,成熟收获期表现了较强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甘蓝型油菜硼高效品种 (95 89,95 90 ) ,硼低效品种 (9141,95 10 5 )及其 4个杂交F1代 (95 10 5×95 89,95 10 5× 95 90 ,9141× 95 89,9141× 95 90 )作试验材料 ,建立了模拟硼效率性状的模型 ,并选用 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这种模拟对硼效率性状的描述是可行的 ,有可能作为硼效率性状鉴定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置基施硼0.15kg/667m2、0.225kg/667m2、不施硼(空白对照)3个处理,进行油菜基施硼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施硼肥能显著提高成蔸率、改善油菜经济性状和提高油菜籽产量。  相似文献   

4.
张羽军 《农技服务》2010,27(8):995-995
进行了施用不同品种硼肥对杂交油菜经济性状与产量影响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硼肥能增加杂交油菜的基茎粗、植株高度、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施硼比不施硼处理增产效果显著;施用3种硼肥对杂交油菜的效果:多元.硼肥>持力硼>速乐硼。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低丘陵红壤土油菜直播模式硼肥合理施用量,本研究通过连续两季大田试验,设置施肥量为0kg/公顷、4.5kg/公顷、7.5kg/公顷、10.5kg/公顷四个处理,研究不同施硼量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硼后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均较不施硼有所提高,第一季油菜产量随施硼量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第二季油菜产量随施硼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硼量在7.5kg/公顷时产量和净收入增加最高。根据本试验结果,低丘陵红壤直播油菜推荐施硼量为7.5kg/公顷,N为150kg/公顷、P2O5 75kg/公顷、K2O 120kg/公顷。  相似文献   

6.
在衡阳地区3个不同的试验地点开展油菜种籽与硼肥同播试验,研究不同的硼肥施用量(0、4.5、9.0、13.5kg.hm-2)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硼肥有利于促进直播油菜的出苗、成苗,在施硼量为9.0kg.hm-2时,油菜综合性状最佳,且产量达到最高值。在土壤极度缺硼时,也可使用13.5 kg.hm-2作为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7.
选用自育的3个双低和1个单低油菜雄性不育系作母本,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双低恢复系按4×5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F96A最好.陕3A与F134A较好,但综合性状和品质陕3A较优;EN27、EN28、EN4均为较理想的恢复系.最优组合为F96A×EN28、F96A×EN27,其次为F96A×EN4、陕3A×EN4.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96F044D、96F045D、96F057D不育株及正常可育株根系伤流量、单位面积角果皮生产力、经济性状,F1群体中不育株率以及3个杂交组合与常规油菜H045作对照的临界不育株率。结果表明不育株与正常可育株根系伤流量、单位面积角果皮生产力差异不显著;主要经济性状差异显著;相同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不育株率差异不显著;3个杂交组合的不育株率显著低于临界不育株率,杂种优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9.
多元醇络合硼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油菜品种Cao22116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山梨醇(S)、山梨醇-硼(SB)、甘露醇(M)、甘露醇-硼(MB)、丙三醇(G)、丙三醇-硼(GB)、硼酸(BA)、缺硼(B0)等不同硼处理对油菜农艺性状、根系活力、色素含量以及各部位硼的吸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添加有机多元醇处理(S、M和G)的油菜幼苗各项形态和生理特性(株高、地上部干鲜质量、色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与缺硼处理无差异,而有机多元醇和硼酸络合后各指标均提高,说明有机多元醇与硼酸形成的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对油菜幼苗生长起促进作用。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处理(SB、MB和GB)和硼酸处理比较表明,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和硼酸均能促进植株生长,但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对油菜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特性的营养作用更显著;其中,甘露醇-硼处理促进油菜幼苗干鲜质量的提高,总干鲜质量较硼酸处理分别增加40.56%和17.29%;不同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处理和硼酸处理的油菜各部位钾、钙、镁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缺硼处理;丙三醇-硼处理比硼酸处理显著提高油菜叶片色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地上部硼含量。  相似文献   

10.
用硼饥饿(水培)法对25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幼苗期耐低硼能力进行了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系)之间在低硼能力上确定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幼苗存活率、单株叶面积、生物学性状总均值可作为筛选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豆F3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对3个杂交组合F3世代群体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3群体的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与百粒重3个性状的遗传力值较高;(2)F3家系内的百粒重遗传力值最大,其次为单株产量,所以对F3家系内进行选择时,应着重于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在F2代选择比在F3代选择更有效。(3)小豆杂交后代的株高与单株产量、百粒重,单株产量与百粒重、单株荚数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44个杂种小麦亲本(22个恢复系,22个保持系),两个品种,25个杂交组合(F_1)为供试材料,采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亲本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呈曲线关系:Y=-13.120+3.955x-0.134x_2在一定范围内(D~2≤14.7135),杂种优势随遗传距离增大而增大,直线相关系数 r=0.729超过这个范围,杂种优势随遗传距离的增大反而降低,直线相关系数 r=-0.748,仅有少数几个例外。认为可用遗传距离作为杂种优势预测的一个指标.聚类分析将46个材料聚入13个类群。同类材料间杂种优势相对低于类间材料组合的优势。认为应在不同类群间选择亲本。上位性效应,减值显性基因的存在可能是曲线形成的原因,亦可能与材料适应性有关。研究时对供试材料要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13.
快速导入小麦多个优质HMW-GS基因方法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回交转育、特异性PCR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与蛋白质电泳筛选,结合温室和大田种植,将Soissons携带的多个优质HMW-GS基因导入高产小麦品系1718。特异性PCR检测BC1、BC2、BC3和BC3F1代随机群体的Dx5基因分布符合1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分离比例1:1;从BC2代到BC3F2代,结合HMW-GSDx5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其它农艺性状常规选择,筛选出携带优质HMW-GSDx5基因、又与轮回亲本农艺性状相似的单株后,进行回交或者自交;在BC3F2代中已获得携带优质HMW-GSDx5基因、农艺性状稳定、且又与轮回亲本相似的株系1718-4;在BC3F2后代中,蛋白质电泳筛选出携带1、7+8、5+10亚基的单株1718-4-6和1718-4-10。两新品系1718-4-6和1718-4-10保留了轮回亲本高产特性,且品质性状明显提高。在聚合多种优质HMW-GS基因和改良高产小麦品系品质育种中,回交转育、HMW-GS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与高代蛋白质电泳筛选相结合是一种定向、快速、有效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使用小麦高产品种绵阳 11的套袋自交纯系为受体 ,白粒黑麦自交系为供体 ,选育了高抗条锈病和中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系 98- 10 5 4系列。研究证明它们的抗性来源于小麦 6B染色体和黑麦 6R染色体的易位 ,含有与Yr9和绵阳 11的抗条锈病基因不同的新基因 ,暂时命名为YrBL。同时指出所得的 6R易位系是研究易位效应和基因表达的优良材料 ,在小麦育种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BC1F3代对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优良特性的继承情况、杂种优势及育性恢复情况。[方法]重点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BC1F3代的农艺性状,包括生育期、生长速度、花粉育性、结实性、再生性和株丛鲜草产量等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BC1F3代各株系的生长节律趋向于亲本野大麦,不同株系的生育天数有所不同,但都接近轮回亲本野大麦;BC1F3代不同株系花粉育性和结实性有较大差异,但回交后各株系的花粉育性和结实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YF3-93花粉育性已经超过亲本野大麦,自然结实率也较高。有的株系花粉育性和开放授粉结实率较低,如PF3-52。BC1F3代各株系产草量有较大变异,不同株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如YF3-64、YF3-74和YF3-83的杂种优势分别为75.53%、75.12%和66.16%,而PF3-52、PF3-15、YF3-42产草量不及亲本。[结论]该研究为培育适合干旱、盐渍生境的牧草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披碱草和野大麦的优良特性综合在一起,培育出适合干旱、盐渍生境的牧草新品种,王照兰等(1992—1993年)将披碱草和野大麦组合进行了远缘杂交,成功地获得了高度不育的披碱草和野大麦的正、反交F1代。在正交F1代(披碱草X野大麦)的植株形态学和细胞学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拟定了用回交法克服杂种F1代不育性的研究计划。用分株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玉米育种机械化进程,筛选早熟、耐密、脱水快、宜机收玉米新种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14 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 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 11 个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群体遗传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RF315可提高组合的产量,IRF313-1、IRF313-2、B103等自交系能使组合株高穗位降低,PHG7、PHK76、PHW43、PHJ89、3IBI3、B103、PHJ40等自交系能使组合脱水速率加快,这些系可在生产上加以利用;IRF313-1×郑718、IRF315×郑58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在育种工作中,株高等4个性状宜进行早代选择,而穗粗等4个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用于加工成成酥花生的加工型品种.[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进行对比试验,以便进一步进行成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汕油188、06F6-1的抗旱性、抗倒性、抗病性均较强.对照的有效分枝数最多,其次是06F6-4和汕油188.06F4-51的饱果率最大.各品种(系)的双仁率由高到低依次为:0657、06F6-6、06F6.1、06F64、06175-2、06F6-5、对照、汕油188、06175-5、06F4-51.0657的百果重最重,百仁重最高,其次均为汕油188.各品种(系)的出仁率除06F5-5外均在60%以上.汕油188、06F5-2、0657和06F5-5分别比对照增产37.3%、28.1%、17.5%和6.2%,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汕油188、0657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参加龙岩市成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9.
加工型花生品种(系)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合用于加工成咸酥花生的加工型品种。[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进行对比试验,以便进一步进行咸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汕油188、06F6-1的抗旱性、抗倒性、抗病性均较强。对照的有效分枝数最多,其次是06F6-4和汕油188。06F4-51的饱果率最大。各品种(系)的双仁率由高到低依次为:0657、06F6-6、06F6-1、06F6-4、06F5-2、06F6-5、对照、汕油188、06F5-5、06F4-51。0657的百果重最重,百仁重最高,其次均为汕油188。各品种(系)的出仁率除06F5-5外均在60%以上。汕油188、06F5-2、0657和06F5-5分别比对照增产37.3%、28.1%、17.5%和6.2%,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汕油188、0657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参加龙岩市咸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