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开农53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开农53荚果平均产量4059.04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42%。生产示范中,开农53春播最高单产9343.5kg/hm^2、夏播最高单产7317.9kg/hm^2。该品种适宜春播、麦垄套种和夏直播种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郑90007×中黄13杂交选育的濉科15,2010—2011年参加省区试,产量2 600.6 kg/hm2,比中黄13(CK)增产1.44%;2012年参加省生产试验,产量2 890.2 kg/hm2,比中黄13增产7.14%。籽粒蛋白质含量43.6%,粗脂肪21.1%,属高油优质大豆。中抗SC3、SC7,生育期100 d。通过省审(皖豆2013001),适宜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52-53
郑59×中黄13杂交选育的濉科12,2010—2011年参加省区试,产量2 743.6 kg/hm2,比中黄13(CK)增产6.67%;2012年参加省生产试验,产量2 935.2 kg/hm2,比中黄13(CK)增产8.30%。籽粒蛋白质含量42.32%,粗脂肪20.52%,属高油大豆。中抗SC3,生育期103 d。通过省审(皖豆2013004),适宜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大田条件下,以引进的12份夏播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夏播大豆品种在喀什地区的适应性及丰产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夏播大豆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进行鉴定,筛选出适宜在新疆喀什地区推广的夏播大豆品种.[结果]引进的12份夏播大豆品种生育期均比对照品种早熟,其中新大豆10号和中黄30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69;和29.18;.[结论]新大豆10号和中黄30号可作为喀什地区夏播大豆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石豆4号为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0.02%,脂肪含量22.11%。2007~2008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82.8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63.3kg/hm^2。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大豆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黑河32号大豆早熟、高产稳产、优质,秆较强,较喜肥水、不炸荚、适应性广,两年区域试验12点次平均产量2269.7kg/hm^2,比对照增产8.5%,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产量1714.105kg/hm^2,比对照增产12.23%,高产栽培超过2800kg/hm^2。该品种的种植面积正在我旗迅速扩大,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的产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春季在广西武鸣县两江镇进行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个春大豆品种中,以桂816的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单产达1267.5kg/hm^2,比对照增产378.0kg/hm^2,增产42.5%,增产达显著水平;其次是桂春1号和桂春2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20.5、120.0kg/hm^2,这3个春大豆品种均适合与甘蔗进行间种。  相似文献   

8.
蓖麻杂交种通蓖6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蓖6号是以哲LmAB4为母本,青塔为父本选配的两系中早熟蓖麻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1997~1999年产比、鉴定试验,平均单产2003.0kg/hm^2,比对照哲蓖3号增产51.1%:2000~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达2706.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50.01%、比哲蓖4号增产36.8%;2001-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达2673.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33.4%、比哲蓖4号增产31.2%。区域试验中最高单产达3639.5kg/hm^2,生产试验中最高单产达4653.0kg/hm^2.大面积试种,最高单产达3453.0kg/hm^2。2003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通蓖6号。  相似文献   

9.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是以“公交8609—74”为母本,以“公交8301—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0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3%;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27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8.2%。该品种于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谷子新品种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在宁夏西吉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的5个谷子品种比较示范,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结果】陇谷6号平均单产7837.5kg/hm^2,陇谷2129平均单产5980.5kg/hm^2,大同6号平均单产5194.1kg/hm^2,陇谷3号平均单产4937.7kg/hm^2,分别比宁谷1号增产106.16%、57.31%、36.62%、29.88%。【结论】以陇谷6号和陇谷2129号表现最为突出,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垦农1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农19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在黑龙江省1999~2000年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830.8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12.9%;在200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84.2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8.3%。蛋白质及脂肪合量分别达到37。74%和23.27%。2002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垦农19是一个集高产、高油、多抗、综合性状优于一体的春大豆新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吉林省桦甸地区的两个主推高产大豆新品种九农26号、九农33号进行连续3年的不同种植方式与产量关系试验,目的是寻找最佳种植模式用来指导当地大豆生产实践,以有利于种豆农民的增产增收。从结果可以看出,九农33号、九农26号均以株距20cm、每穴双株,公顷保苗15.477株的种植方式为最佳,产量超过3700kg/hm^2。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30号”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87.0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10.6%;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94.5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21.3%。该品种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的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晚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新品种垦丰24号是以绥农10号为母本.农大4049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无限结荚习性,株高100cm左右,白花,尖叶,百粒重19g左右。接种鉴定为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40.76%,粗脂肪含量20.61%。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70.9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1.4%;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07.7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50号平均增产8.8%。垦丰24号具有丰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大豆新品种蒙豆9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豆9号大豆脂肪含量23.09%,属优质、专用高油大豆新品种。该品种近几年在黑龙江省北部第五积温带大面积种植平均产量2625kg/hm^2,高产栽培条件下3300kg/hm^2以上,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得出,朝研229、朝研217生育期为166d,霞冠生育期为156d。霞冠、朝研229、朝研217抗早疫病、病毒病、膏枯痛比中杂9号(ck)强。朝研229折合产量为225000.0kg/hm^2。较对照中杂9号增产58833.3kg/hm^2,增产35.41%;朝研217折合产量为201166.7kg/hm^2、较对照中杂9号增产35000kg/hm^2,增产21.06%;霞冠折合产量为188333.3kg/hm^2,较对照中杂9号增产22166.6kg/hm^2,增产13.34%。朝研229、朝研217、霞冠3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对引进的6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10363.5kg/hm^2,较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0.0%,生育期158d,表现超晚熟,可在静宁县中、南部海拔1800m以下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富农1号和沈单16号折合产量分别为10181.8、10151.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8.0%和7.7%,株型紧凑,双穗率高,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好,可在静宁县海拔2000m以下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富农3027折合产量为8697.0kg/hm^2,较对照减产7.7%,但籽粒品质好,株型紧凑,生育期143d,适宜在静宁县中、北部高海拔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优质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研究结果表明:5个优质油菜品种在该区域种植均能获得丰产。其中,德油4号和绵油11号无论农艺性状还是单产表现最好,其单产分别达2769kg/hm^2和2644.5kg/hm^2,分别kE,CK德新油18号增产22.3%和16.8%,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20.
邯豆六号(原邯1-62)是以豫豆8号为母本、观18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的特点。河北省夏播大豆区试,2 a平均产量为2 867.3 kg/hm2,较对照冀豆七号增产10.89%。河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968.4 kg/hm2,较对照冀豆七号增产9.48%。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