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最严重的一种枝干病害,常造成局部枝干的皮层腐烂坏死,甚至全树死亡,是苹果树丰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千阳县位于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现有苹果树大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初栽植的,目前正处于盛果期,但已有70%果园存在腐烂病。其中树体受害率达30%左右的果园占全县果园总面积的10%,树体受害率达10%~25%的果园占60%;腐烂病严重果园因病导致死亡的树体达30%。  相似文献   

2.
苹果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病害,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尤以我省渭北果区发生较重。不同草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以感病品种如祝光、红玉、国光等为主的老果园,新梢发病率可高达30%~80%;而近20年来以新栽的元帅系、富士系、秦冠系列等较抗病品种为主的果园,该病的为害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3.
金纹细蛾又名苹果细蛾,俗称潜叶蛾,是为害苹果叶片的一种常见害虫,近年来在渭北西部地区发生数量逐年增多,为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其中红富士苹果受害最为严重。 一、普遍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贮藏期间红富士苹果虎皮病发病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与分析引起红富士苹果贮藏后期发生虎皮病的主要因素和发病机理,针对苹果采前与采后生产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达到防止红富士苹果虎皮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引进抗腐烂病新品种,调整云南苹果品种结构,需要对新拟引进品种抗性进行鉴定。以目前主栽品种红富士作为对照,通过观察果园自然发病程度和人工接种腐烂病原菌进行抗性鉴定相结合,对苹果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测试的苹果新品种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均存在差异,云南6个苹果新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均比主栽品种红富士强。其中斯维塔、玉华早富对腐烂病的抗性表现较好,其次为新嘎啦、短枝富士、皇家嘎啦和金世纪。通过鉴定,明确这些品种均为云南未来可以推广使用的抗腐烂病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苹果腐烂病,又名烂皮病、臭皮病、串皮病等,被广大果农称为苹果树癌症(黄鹤,2012)。该病在世界各地苹果种植区均有发生,1903年在日本首次发生,1972年日本小林享夫报道,苹果腐烂病菌不仅为害苹果属植物,还可侵染桃、梨、樱桃等多种落叶果树和阔叶树种。该病多发生在6年生以上的苹果树上,可造成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是目前苹果栽培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刘光东,2010)。现就苹果腐烂病的发病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果农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方果农都习惯于初春清园,其实在秋末清园效果要好于初春。 9月份早、中熟苹果和大部分梨果都已采收,晚熟苹果进入膨大着色期,此时正是各种病害的侵染高峰期,尤其是苹果腐烂病,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是病原侵染发病期,直到11月份腐烂病病原菌形成分生孢子越冬。  相似文献   

8.
杨文杰  吴发启  崔彬  方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284-286,337
苹果产业是陕西省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单产和优果率低,产业化程度低,设施条件差、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陕西省渭北地区苹果产业化的模式,即果农 果农协会 龙头企业 市场,果农 行业协会 市场,果农 基地 县级龙头企业集团 市场等模式。  相似文献   

9.
药剂防治苹果腐烂病优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福美胂40%wp与多菌灵50%wp两种杀菌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及不同时期喷雾防治苹果腐烂病。结果表明:福美胂和多菌灵单独使用时,防治苹果腐烂病作用相当。福美胂高浓度与多菌灵低浓度配合或福美胂低浓度与多菌灵高浓度配合使用时对苹果腐烂病有80%以上的防效。两药剂配合使用的优化方案为福美胂40%wp50~75倍液,多菌灵50%wp100~200倍液;在青海苹果产区,喷药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
侯方亭 《种子世界》2021,(12):0057-0059
苹果锈果病是一种因病毒引发的传染性果树病害,在各个苹果种植地区都有发生,且一旦发生,就会出现急速蔓延趋势。该种病害在果园的发病率达到了 60%,果树发病率达到了 10%,会极大程度地影响苹果的果面、口感,使其销量直线下降,给果农造成了极大的麻烦。针对该种情况,探究苹果锈果病在各个区域的发病原因,并以此为导向来制定与落实对应的防治方法已经势在必行,这对于保障苹果的质量与产量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文章就苹果锈果病基本特征、发病原因、防治方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星裂壳孢梨果腐病和苹果果腐病分别由Phacidiopycnis(缩写:Ph.)pyri和Ph.washingtonensis侵染所致,这两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尚未有发生为害的报道,前者在欧洲和北美梨和苹果产区为害严重,而目前后者则仅在美国报道.本文介绍了以上两种病害的发生分布、寄主范围、病原菌及其形态特征、侵染特点及为害症状、病原菌培养性状、生物学特性、分离和鉴定方法、致病性测定及简要的防治方法;初步分析了病害的传播途径.自2008年4月起首次并连续3次从佛山澜石口岸截获的美国进境苹果中截获星裂壳孢苹果果腐病(Ph.washingtonensis),根据此疫情本文阐述了梨果腐病和苹果果腐病在我国口岸检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苹果产业是陕西省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单产和优果率低,产业化程度低,设施条件差、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陕西省渭北地区苹果产业化的模式,即果农+果农协会+龙头企业+市场,果农+行业协会+市场,果农+基地+县级龙头企业集团+市场等模式。  相似文献   

13.
苹果在贮藏期间,如果管理不当,极易发生生理病害,造成经济损失。实践证明,搞好苹果贮藏期生理病害的防治,可延长其贮藏期限。(1)苹果虎皮病该病主要与果实采收过早、着色成熟度较差、氮肥施用偏多等因素有关,多在贮藏后期出现。一般发生在果实阴面的绿色部位,呈斑点或斑块状,初期为淡黄色,后期为褐色至暗褐色,病皮可轻轻用手揭下,严重时果实发绵而稍带酒味。防治措施:适时采收,增施磷钾肥促进着色,确保成熟度;在贮藏时,应先用质量分数为0.3%的虎皮灵药液浸果,能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2)苹果果肉褐变多是由于果实采收偏晚,成熟过度,贮藏环…  相似文献   

14.
3%多抗霉素水剂防治苹果落叶斑点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多抗霉素水剂为试药,对苹果落叶斑点病进行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多抗霉素水剂800倍防效好于1000倍、1200倍,达到93%以上。是防治苹果落叶班点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5.
项目名称:防治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特效药项目 项目简介: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是一种多年来严重危害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的一种病害。2005年,这一长期困扰苹果产业发展的病害终于得到了彻底有效地解决,当年产套塑料膜袋或先套塑料膜袋再加套纸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发病率降至1%以下。为此,诚邀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公司、单位与我们精诚协作,生产和推广防治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特效农药。  相似文献   

16.
苹果易发生很多病虫害,主要有苹果蠹蛾、叶螨类、苹果腐烂病、白粉病、黄化病等。为了引导果农科学种植,减少病虫危害的损失,现将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苹果白粉病是苹果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几年其发生有加重趋势。以2008年为例,果园发病面积100%,平均病叶率50%左右,常发病果园及感病品种乔纳金等病叶率达90%左右。叶片感病后,严重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引起树势衰弱,除影响苹果当年产量和质量外,亦影响下年花芽分化,进而影响到下年产量。  相似文献   

18.
苹果斑点落叶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研究得出,病原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强毒菌系是苹果斑点落叶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各果园病原菌强毒菌系发生率和致病性有差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扑海因、70%代森锰锌、1.5%多抗霉素和10%宝丽安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多抗霉素和宝丽安加入1%硼酸可以显著提高药效,并且硼酸本身对菌落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提出“重点保护春梢叶片,兼顾秋梢叶片”的防病原则.  相似文献   

19.
苹果霉心病又称苹果霉腐病、心腐病、红腐病、果腐病,是苹果果实生长前期、采收期、储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属次级发生类型的病害。但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生产措施的调整,该病近年来在苹果园中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2009年以来发生较为严重,个别苹果园病果率高达30%-40%,尤其是红富士苹果,一般发病率为21%左右,套袋红富士发病率高达43.5%~79.5%,北斗、红星、红元帅、  相似文献   

20.
张俊祥 《科学种养》2008,(12):29-29
近年来,苹果苦痘病已成为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调查了苹果苦痘病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