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苹果腐烂病,又名烂皮病、臭皮病、串皮病等,被广大果农称为苹果树癌症(黄鹤,2012)。该病在世界各地苹果种植区均有发生,1903年在日本首次发生,1972年日本小林享夫报道,苹果腐烂病菌不仅为害苹果属植物,还可侵染桃、梨、樱桃等多种落叶果树和阔叶树种。该病多发生在6年生以上的苹果树上,可造成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是目前苹果栽培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刘光东,2010)。现就苹果腐烂病的发病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果农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药剂防治苹果腐烂病优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福美胂40%wp与多菌灵50%wp两种杀菌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及不同时期喷雾防治苹果腐烂病。结果表明:福美胂和多菌灵单独使用时,防治苹果腐烂病作用相当。福美胂高浓度与多菌灵低浓度配合或福美胂低浓度与多菌灵高浓度配合使用时对苹果腐烂病有80%以上的防效。两药剂配合使用的优化方案为福美胂40%wp50~75倍液,多菌灵50%wp100~200倍液;在青海苹果产区,喷药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3.
1.花芽萌动期(3月中下旬)严格检查、刮治、锯除干腐病为害的枝干,清除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蚱蝉、苹果瘤芽、顶梢卷叶蛾等为害的病虫残枝,精细刮治翘皮、病疤,刮除部位涂菌毒清20倍液加毒死蜱500倍液的混合液。  相似文献   

4.
为了引进抗腐烂病新品种,调整云南苹果品种结构,需要对新拟引进品种抗性进行鉴定。以目前主栽品种红富士作为对照,通过观察果园自然发病程度和人工接种腐烂病原菌进行抗性鉴定相结合,对苹果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测试的苹果新品种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均存在差异,云南6个苹果新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均比主栽品种红富士强。其中斯维塔、玉华早富对腐烂病的抗性表现较好,其次为新嘎啦、短枝富士、皇家嘎啦和金世纪。通过鉴定,明确这些品种均为云南未来可以推广使用的抗腐烂病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苹果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最严重的一种枝干病害,常造成局部枝干的皮层腐烂坏死,甚至全树死亡,是苹果树丰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千阳县位于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现有苹果树大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初栽植的,目前正处于盛果期,但已有70%果园存在腐烂病。其中树体受害率达30%左右的果园占全县果园总面积的10%,树体受害率达10%~25%的果园占60%;腐烂病严重果园因病导致死亡的树体达30%。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5.苹果树腐烂病侵染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该项目明确了苹果腐烂病菌在冬季田间病斑上可以产生和释放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可在0℃~10℃萌发并在冬季侵染。发现新鲜剪锯口是腐烂病菌侵染的最主要部位;当修剪工具带菌时,冬季修剪比春季修剪更容易传播腐  相似文献   

7.
春季果树易发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冬春干旱,树体含水量降低,苹果腐烂病较重,带病菌的枯枝落叶干旱条件下亦不宜腐烂掉,形成越冬病菌侵染源,只要条件适合,就容易引起苹果褐斑病等病害的侵染和流行;同时,冬季干旱,亦有利于红蜘蛛、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果农朋友需要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提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8.
<正>5月下旬以来大范围连续降雨和快速升温,为苹果早期落叶病菌的侵染、繁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温、湿度条件。目前,虽大部分苹果主产区早期落叶病正处于发生初期,但局地如扶风、岐山等地发生较重,平均病园率分别为75%、65%,病叶率为4%、2.2%。随着进入夏季气温快速回升,降  相似文献   

9.
苹果易发生很多病虫害,主要有苹果蠹蛾、叶螨类、苹果腐烂病、白粉病、黄化病等。为了引导果农科学种植,减少病虫危害的损失,现将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0种植物组织不同浸出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开发防治苹果腐烂病的植物源农药,以菊科、藜科、豆科、蔷薇科、卫矛科、唇形科、芸香科和萝摩科等10种不同植物组织的水、乙醇和石油醚浸出物,对苹果腐烂病的抑制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茵陈、地肤子、苦参、鸡血藤、雷公藤和地榆、杠柳、黄芩可作为防治苹果腐烂病的杀菌性植物资源,并可用水和石油醚作为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剂。  相似文献   

11.
苹果腐烂病又名烂皮病。是为害苹果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近几年在陕西渭北比较流行,并表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渭北优质苹果基地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白水县发病率递增速度较快,如不及时防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果农朋友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果树腐烂病主要靠雨水冲溅传播,也可由梨潜皮蛾、苹果透羽蛾等害虫传播,经各种伤口侵入,也能够经叶痕、果柄痕、果台和皮孔侵入,在生成子囊壳的地方子囊孢子也能侵染。腐烂病菌是弱寄生菌,侵入后先在树皮死伤组织中潜伏,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抗病力降低时致皮层腐烂。外观无病的苹果枝条皮层内也普遍  相似文献   

13.
苹果腐烂病是造成华北地区苹果树主要病害之一,爆发时造成苹果树大面积死亡。为开展苹果腐烂病生物防治,本研究从山西阳泉市盂县苹果种植基地的感病植株采集组织样品,利用组织分离的手段获得目标菌株1个,编号为SX1408。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以真菌ITS1和ITS4区通用引物扩增得到ITS区部分序列(Gen Bank登录号KR007599),经Blast和MEGA 5.0聚类分析后,将该菌株鉴定为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进一步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从实验室保存的19株供试的生防放线菌中筛选出4株对SX1408有抑菌活性的拮抗菌,其中以BUAS13-3菌株的拮抗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2.80 cm,抑制率78%。研究结果将为苹果腐烂病菌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防资源。  相似文献   

14.
宫磊  马学海 《种子世界》2021,(12):0078-0080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在中国最早于 1913 年在湖北省发现,是导致苹果树早期落叶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在中国所有苹果产区均有发生。褐斑病每年初次侵染是 5 月中下旬 ~6 月上中旬,只要有 10mm 降雨就会通过雨水飞溅或者风雨传播侵染叶片。苹果褐斑病是苹果病害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其危害可造成叶片大面积脱落等,对果树的生长危害比较严重。本文结合陕西省米脂县的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苹果树腐烂病俗称串皮湿、臭皮病、烂皮病,是苹果上一种分布广、危害重的病害,1903年首先在日本被发现,1916年在我国辽宁省南部地区出现。苹果树腐烂病在重病园发病株率高达80%以上,可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特别严重的会导致苹果树的死亡。因此部分地区称腐烂病为苹果树的"癌症",已经成为是目前威胁我国苹果产业的毁灭性病害。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6.
苹果采摘后几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是河北省重要果品,栽培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引起苹果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有真菌和细菌两大类。苹果贮运期间的传染性病害几乎全由真菌引起,并且真菌侵染广,危害大,是造成苹果贮运期间损失的重要原因,为有  相似文献   

17.
苹果树腐烂病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苹果产量和质量的重点病害之一,而苹果树因各种诱因产生新病疤又是导致腐烂病连年扩散发生,甚至造成树体死亡毁园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杀菌彻底、伤口愈合快、愈合度高的治疗药剂,及时有效治愈苹果树病疤,对防治腐烂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苹果树冻害后的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2007年冬季低温冻害的影响,巴州北四县的苹果树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冻害。经调查,红富士苹果比秦冠和黄元帅的受冻程度严重;同一株树主干北面比主干南面受冻严重,小枝比大枝受冻严重。冻害发生后,导致树势衰弱,苹果腐烂病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炭疽病菌侵染苹果属植物后相关miRNA的响应情况,以抗病品种‘八棱脆’海棠、感病品种‘嘎啦’苹果2个为试验材料,分别用胶胞炭疽孢子悬浮液侵染组培苗,4天后发病,提取植物总RNA并反转miRNA,用qRT-PCR分析2种植物中抗病相关mi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在抗性品种中miR390a和miR396b/c/f表达量下调,而在感病品种中表达量上调,且其靶基因均有LRR受体样丝氨酸/苏氨酸蛋白,miR482b靶基因为抗性蛋白。miR390a、miR482b和miR396b/c/f可能在苹果炭疽病的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药市场信息》2007,(2):33-33
2004 ̄2005年陕西省植保站与美国杜邦、美国陶氏益农、瑞士先正达、江苏龙灯和河北双吉等公司合作,在苹果主产县陕西洛川、富县、礼泉建立了苹果病虫害IPM示范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示范园苹果优果率提高了5% ̄10%,果品农药残留检测经农业部农药质量监测中心(西安)检测全部符合国家无公害果品标准。现将示范园的技术方案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施药时间萌芽期(3月)花前(4月上中旬)落花后至套袋前(4月下旬 ̄5月)幼果期(6月上中旬)果实膨大期(7月 ̄8月)成熟期(9月 ̄10月)防治对象腐烂病、白粉病、枝干轮纹病、介壳虫、卷叶蛾类、蚜虫、叶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