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等7项Ⅰ级评价指标,部分Ⅰ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成Ⅱ级和Ⅲ级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对其进行生态评价,得出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06 9,说明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共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大、范围广、社区居民多,居民对资源的依赖性极强,使得资源保护与社区之间的冲突也十分明显。保护区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开展社区共管共建工作,社区共管仅仅局限于居民义务参与森林防火等少量工作。因此,如何调动起社区居民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解决社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经济和谐发展,一直是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喀纳斯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从维护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净化大气、森林游憩、科研价值、有机物生产、固碳释氧、营养物质循环和涵养水源等服务功能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975年不断下降,但提供的服务质量却不断提高,单项服务价值中维护生物多样价值最大,维护生物多样性价值、森林游憩服务价值和科研价值占比不断提高。为了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从发挥监管的机构作用、建立生态定位观测站和加大生态补偿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公园的建设背景下,对我国现有的森林生态与内陆湿地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对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的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评估结果等进行了归纳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过生态价值评估的区域大约占30%,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的选择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造成同一测评区域出现评估结果差异较大的情况,以及对保护区进行动态测评的案例较少。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建立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中生态质量评价的得分最高,社会经济评价的得分次之,管理体系的得分最低,说明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状况良好,保护价值很高,但保护管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指标层中多样性、文化科研价值两个评价指标的得分较高,而管理条件和管理措施两个评价指标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物种资源非常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化科研价值,但该保护区也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法规建设滞后、自养能力不强、科研人才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得出目标层的综合评价得分为93.3,评价等级为1级,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状况良好,保护价值很高,管理体系基本完整,社会经济价值很高,能满足该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为184902.1hm2,森林覆盖率为47.18%。文章分析了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和特点,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及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作用,从改善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固碳释氧、植被转化太阳能、物种保育、净化大气等6个功能指标,估算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528088.9万元,为其立木经济价值74.6倍。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生态价值高,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8.
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重要的生态意义。文章介绍了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经济概况,分析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文章基于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及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数据,指出保护区保护工作与社区建设之间的矛盾,从而探讨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共管委员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替代经济。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对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及有效保护自然资源至关重要,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丽江市拉市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从保护区管理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保护区生态系统及保护区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保护区生态系统监控体系、严格依法治理、开发生态旅游业、加强保护区建设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7项I级评价指标,部分I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成Ⅱ级和Ⅲ级评价指标层,建立保护区生态评价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准则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约性最强,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次之,生态旅游价值最弱.从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贡献来看,多样性最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次之,适宜性、人类威胁再次之,脆弱性最小.最后,得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945 l,说明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很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陕西摩天岭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山深处的留坝县境内,保护区周边有四个自然村。保护区建立后,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保护区为了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一系列法律及行政手段限制区内外人群的活动,以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服务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容,影响着人类的长远发展。自然保护区森林生 态系统具有复杂性及经济性的特征,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指标与方法对其实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 估。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研究,在综述了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分类、评估 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等各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主 要指标的计量方法、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的构建进行探 讨,并且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模型化与精准化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进行展望, 以期丰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力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ESD)、管理可持续发展(MSD)和社区可持续发展(SSD)3个方面对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力(FSD)值为0.84,低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值0.90,判定为非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其中ESD值为0.78,判定为生态中可持续发展;MSD值为0.79,判定为管理中可持续发展;SSD值为0.89,判定为社区非可持续发展,是影响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影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以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成果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结果表明:湖南省2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87.8分,其中分数在85分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有15个;不同保护区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平均得分相对较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虽处于优等级,但也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整体上,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随着规模的增大而提高;根据评分结果来看,湘东片区的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管理成效差、缺少亮点工作或特色经验;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的现象还少量存在,在社区发展和综合执法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人员配置、基础设施、科研监测、科普宣教、信息化建设5个指标是影响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因子。最后,从提高管理水平和巩固管理成效方面提出了建议,期望为自然保护区实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是景观生态规划、管理和保护的基础。选择多样性、代表性、自然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和稳定性7个指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等级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评价,计算出该保护区生态质量综合指数为0.78,表明其生态质量较好。分析了该保护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参与式评估(PRA)和生态保护知识KAP研究方法,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结构单一,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低,自然保护知识匮乏,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强,不良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等是威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对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实施社区共管、合理生态补偿、加大宣传教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改变生活能源模式等5项建议,促进社区与保护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方法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介绍了指标筛选程序与方法,确定了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区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性测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选取生物多样性、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脆弱性、人为活动强度等7项指标作为原则层、18项1级指标作为指标层,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数为0.891 5,评价等级为Ⅰ级;多样性、稀有性等2个原则层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率高达49.28%,对生态质量制约性最强,是反映保护区湿地生态质量保护成效的关键指标;保护对象典型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多度、保护物种稀有性等4个一级指标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近20年该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