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熊人工采精,授精及妊娠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家畜与野生黑熊的繁殖机理,采用电采精刺激雄体,人工授精激母体诱导发情,再自然交配,提高公熊利用率和母熊受孕率,同时强化母熊妊娠期管理,提高产仔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外源性激素调控母熊的发情效果比较明显,可提高受胎率,该法简便易行,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有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黑熊棕熊笼养条件下繁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4年将12只母熊和7只公熊先后组成7组,公母比例为1:1或1:2。4只母熊产仔,占试验母熊的33%,共产仔6只,成活4只,成活率67%,成活的仔熊生长发育良好。这是国内首次成功地进行黑熊棕熊在笼养条件下的繁殖。  相似文献   

4.
早期妊娠诊断在母熊的繁殖规律的研究中是一个难题。母熊交配、受孕后,生理、行为、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受孕后,受精卵一直游离到5个月左右开始附植,附植后生长发育时间短,为6~8周。腹围在临产前1个月左右才有增大,但也不甚明显。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采用MCD—Ⅰ型检测仪和妊娠诊断盒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熊业日益成熟,对养熊企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人工繁殖黑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近几年黑熊繁殖虽然成功,但是母熊受胎率仅60%左右,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提高黑熊繁殖率,对繁殖期熊的行为进行全面系统观察,从而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提高黑熊繁殖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熊业的日益成熟,国家对养熊企业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人工繁殖黑熊是一项非常重要工作,近几年黑熊繁殖虽然成功,但是母熊受胎率只有60%左右,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提高黑熊繁殖率,对繁殖期熊的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从而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提高黑熊繁殖率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校药源动物研究中心饲养的1头采胆母熊,于1991年1月25日顺利分娩,喜得1头仔熊.分娩后,母熊安静躺卧,紧抱仔熊,母仔平安.该中心自1985年起开展了活熊引流采胆的研究,1989年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熊胆粉新药证书,随即又开展了采胆熊人工繁殖的研究.此次分娩的母熊为5岁棕熊,于1987年作引流采胆手术,1990年6月以本交方式达成交配.妊娠期间曾一度发现引流管口周围炎症,作过全麻清创和抗生素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MCD-I型检测仪和妊娠诊断盒对24只母熊(其中21黑熊,3只棕熊)进行了早期怀孕诊断,最早测出宫血音,胎心音,胎血音的时间分别为23d,76d,83d,宫血音诊断与妊娠论断盒检验相比较,其符合率在配种后23-30d,31-50d,51-90d分别为33.33%(2/6),87.5%(7/8)和100%(10/10),用妊娠诊断盒检验母熊尿阳性者与宫血音性者相比较,其符合率在配种后30-4  相似文献   

9.
人工养殖条件下,疾病是影响仔熊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某熊类养殖场发生一例棕熊幼仔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1.发生经过及症状观察 1991年2月末,该场一头41日龄棕熊幼仔时常被哺乳母熊衔咬,在舍内不停走动。不见母熊给亲仔哺乳及正常护理。仔熊轻微低叫。饲养人员接近仔熊时,母熊也不躲藏。经一日余,见仔熊精神沉郁,喜爬卧,呼吸增快,心悸,鼻孔内有少量浆液性鼻汁流出,4日后死亡。  相似文献   

10.
黑宝药业集团熊场经过多年的饲养管理对熊的习性、生殖、生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建立起了科学化的繁殖体系 ,使我场养熊业逐渐达到正规化、合理化。母熊一般每年的5~ 6月份发情、交配 ,并在当年 12月份至来年 1月份产仔 ,妊娠期为 6个半月左右。母熊在妊娠初期从外观表现很难判断其是否妊娠 ,这给生产安排上造成很大的麻烦。我场自引进超声设备以来 ,用其判定母熊是否妊娠 ,共做了 6 0多例 ,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方法1.1 材料1.1.1 仪器 采用上海阿洛卡SSC - 2 10型探头 (SH - 0 0 1)频率 3.5MHz超声设备 ,日本SONY…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2月28日天津市动物园饲养的1只雌性马熊产2只仔熊(1雌1雄),雄仔被母熊咬伤,于出生后第7d死亡.对另一只雌仔进行全人工哺育,经过4个月,仔熊生长良好,已能够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2.
光照(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影响鸡产蛋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情况下,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性成熟从而刺激产蛋率的提高,缩短光照时间则导致相反的结果。只有通过科学地控制光照,才能使蛋鸡适时开产,提高生产性能,光照控制性成熟主要是因为光照能刺激鸡脑垂体,  相似文献   

13.
蛋鸡的光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影响鸡产蛋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光波通过鸡的眼睛,刺激视网膜,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而传导到脑下垂体前叶,促使性腺产生和分泌激素荷尔蒙,进而促进卵巢等生殖器官的工作,使鸡产蛋。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情况下,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性成熟从而刺激产蛋率的提高,缩短光照时间则导致相反的结果。只有通过科学地控制光照,才能使蛋鸡适时开产,提高生产性能,光照控制性成熟主要是因为光照能刺激鸡脑垂体,增强垂体前叶活动。  相似文献   

14.
应激对猪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是机体对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猪在受到环境因素刺激后会产生反应,但反应的形式有所不同,一般的刺激引起机体特异性反应,如冬天寒冷,猪就扎堆:夏天炎热,猪就疏散等现象。而有些刺激不仅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反应,还会引起非特异性反应。其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变粗。分泌活性提高;胸腺、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萎缩,血液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嗜中性粒白细胞增多: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15.
音乐刺激对断奶仔猪行为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选用45日龄断奶的长白仔猪32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每天接受3小时的音乐刺激,进行对比试验。经25天试验表明,试验组在4天后就能适应音乐刺激,平均卧息时间较对照提高7.74%,活动时间下降5.26%,断奶应激行为明显省于对照组;同时,平均日增重提高10.07%(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5.76%。  相似文献   

16.
黑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一物种,提供充足的熊胆粉来源,必须积极地进行驯养繁殖,提高母熊的准胎率及幼熊的成活率。中国的养熊业始于1984年,从朝鲜引进活熊取胆汁技术,1985—1990年是发展最快时期,养熊场圈养的大部分熊是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生效(1989年)以前从野外和动物园引入的。与此同时,熊类圈养繁殖研究、胆汁引流技术、圈养设施、管理技术、疾病防治等也发展起来,为中国养熊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活熊取胆技术的日趋成熟,养熊企业的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生理学和药理学方法,研究了家兔迷走神经对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电刺激迷走神经可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电刺激迷走神经离中瑞结果与此相似。静脉注射阿托品可消除上述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细胞免疫增强效应。(2)剪断迷走神经,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静脉注射阿托品进行化学阻断获得同样结果。(3)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可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以上结果提示,迷走神经兴奋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反应,这一作用是通过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淋巴细胞上的相应受体实现的;迷走神经对机体正常的细胞免疫水平有支持作用;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可能具有向中枢传递免疫反应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吉林畜牧兽医》2005,(1):63-63
秘鲁最大的鱼粉生产商Hayduk公司预期2004年该公司的鱼粉产量将会达到21万吨,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这是由于国际鱼粉价格上涨,刺激鱼粉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针对农村散养母猪户和小规模母猪养殖场,在没有公猪的情况下,通过仿真刺激后输精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试验分对照组(直接给发情母猪输精)和试验组(仿真刺激后给发情母猪输精),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配种受胎率提高10%,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分别提高7.8%和多产仔猪1.5头,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该技术值得在农户大群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夏季拔毛注意事项杭州养兔中心种兔场姜允奎手拔毛固然能提高毛兔的经济效益。但夏季高温期间,拔毛后的刺激易引起应激反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提出以下注意事项供参考。1、中午十二点至二点(温度在33℃以上时)不要拔毛,因拔毛时兔体受到强大刺激,加之高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