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红椿人工林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椿是速生的珍贵用材树种,在四川已规模化栽培.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红椿人工造林初植密度和10 a生林分间伐对林分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红椿造林后3 a内,初植密度对林分生长影响不显著;10 a生红椿人工林间伐后保留密度以1 6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珍贵树种红椿的利用价值及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椿是亚热带地区珍贵速生阔叶树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和目前有关科研进展,综合论述了红椿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关键培育技术,为开发利用红椿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湖北恩施种源红椿不同家系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给湖北乡土树种红椿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湖北恩施的6个红椿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1年生实生苗木进行了生长量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6个不同红椿家系间当年生苗高、地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表现较好的是红椿2和3号家系.本研究取得的苗期生长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恩施红椿种源在武汉地区的适应性,可为今后武汉周边地区发展利用红椿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4.
湖北红椿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回顾湖北红椿的研究与发展概况,总结了湖北野生红椿种质资源分布现状、野生资源育种评价、引种栽培、种群生态学研究等方面成果,建议加强资源保护、育种和栽培研究,为推动湖北省野生珍贵树种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幼苗为实验材料,开展了外源多胺对红椿干旱胁迫下TcSAMDC基因表达的修复效应研究。实验设置了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干旱胁迫梯度,干旱结束后,喷施了1 mmol/L的外源腐胺(Put)、亚精胺(Spd)及精胺(Spm)溶液作为修复处理,旨在探索湖南本土珍贵树种红椿Toona ciliata在遭受季节性干旱胁迫后的生理变化以及有效修复措施。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了红椿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Tc SAMDC)基因片段,测序得到一条532碱基对的DNA。2)外源Put、Spd和Spm溶液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红椿Tc SAMDC基因表达的修复效果都非常显著(α=0.01)。3)3种外源多胺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对红椿叶片的Tc SAMDC基因表达表现出不同的修复调节作用,其中以外源Spd效果最佳。因此,人为施加外源多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红椿TcSAMDC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植株的干旱修复能力。采用人工喷施外源多胺诱导Tc SAMDC基因表达,于对抗干旱胁迫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6.
鄂西红椿资源概况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鄂西野生红椿资源调查,摸清了该区域的红椿分布情况,简单分析了红椿生长情况及生境、人为干扰等因素,发现鄂西红椿为趋于渐危树种。针对该现状,提出了合理科学的保护、开发、利用红椿的建议和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红椿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椿于1984年引进南充地区,经过育苗栽培试验,无论是直径、树高、还是单株材积生长量均超过本地的香椿、大叶桉、千丈,现已成为南充地区四旁绿化的速生用材树种。 南充地区于1984年开始引进红椿(Toona cureni(B1)Merr)。现将引种栽培试验情况,总结如  相似文献   

8.
1973年在皖南泾县首次发现红椿,为该树种在安徽分布新记录。观察了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适生环境,并对其繁殖方法和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和研究,为开发与利用这一珍贵优良乡土树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和观测,了解掌握野鸦椿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闽北栽培野鸦椿实生苗第4年即可开花结果。野鸦椿种子休眠期长,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采取高水温热涨处理法,可提早种子萌发时间1年,种子发芽率达70%;扦插繁殖成活率达60%;有效促进其种苗繁育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滇红椿是红椿的变种,目前人为破坏严重,天然资源稀少,为扩大滇红椿资源数量,西畴县在石山区推广种植,总结得出滇红椿在石山区的栽培技术。推广种植滇红椿,可以解决云南石山区造林树种单一、石山区造林难等问题,可以较快扩大其资源数量,减轻保护树种红椿、毛红椿资源受破坏的压力,是保护天然椿属植物资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恩施盛家坝红椿天然种群动态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代表意义的红椿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红椿自然种群的龄级结构图,量化分析种群各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红椿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红椿种群中,1龄级和7龄级存活数分别占总数的28.57%和16.07%。27.5 cm以上径级的立木有10.71%。动态指数Vpi=27.84%0。2生命表表明,种群死亡趋势前期高于后期,死亡高峰在1龄级和4龄级。存活曲线不符合Deevey型,说明环境筛和种群竞争加强造成波动。3时间动态对第3、5、7龄级预测表明,种群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4红椿种群死亡率曲线与消失率曲线基本一致,即在1~7龄级波动很大,其中3~4龄级时死亡率和损失度最大。研究认为:红椿种群的生长发育主要受限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竞争和环境干扰。对现存种群和生境的保护,以及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是红椿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红椿树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73年在皖南泾县首次发现红椿,为该树种在安徽分布新记录。观察了该种这特性及适生环境,并对其繁殖方法和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和研究,为开发与利用定珍贵优良乡土树咎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5年生红椿试验与示范林不同坡位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红椿幼林生长阶段,坡位是影响其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的主效应影响因素,不同坡位上红椿幼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差异极其显著(p0. 01),红椿幼林林分胸径和树高生长量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并且不同坡位间导致的生长量差异在50%以上;其他立地因子如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红椿幼林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影响较小,但对林分冠幅生长有显著影响(p0. 05)。可见在丘陵或者山地进行红椿造林时,坡位是影响红椿幼林生长的一个重要因子,在山体中下坡营造红椿丰产林,可充分保证红椿林分的生长量,同时充分发挥红椿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4.
珍稀植物红椿在湖北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红椿是珍贵国家二级保护用材树种。红椿在湖北零星分布,种群规模小,但发展潜力巨大。从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种质资源收集与优树选择等方面综述了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红椿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红椿的未来研究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夕照寺红椿古树宾川县宾居“夕照寺”红椿大树,是宾川境内最大的红椿树。据《云南省名木古树》记载,该树高34.7米,树胸径达208.4厘米。这棵树虽自230多年的树龄,但至会仍葱绿健壮。(杨宏毅摄影报道)夕照寺红椿古树...  相似文献   

16.
苦竹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对苦竹人工栽培研究较少,制约了苦竹的进一步发展。章选择造林时间、竹杆保护、母竹带土情况等3个因子,进行苦竹人工栽培试验,寻找影响苦竹成活率的主要因子,分析总结苦竹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2a多来对红椿育苗试验,我们从种子采收、苗床的制备、播种、小苗移栽、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红椿实生苗容器育苗技术,使红椿种子的播种平均发芽率达到79.2%以上,移栽平均成活率96.8%,成苗率95.2%,目的是为了加速红椿人工林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北部湾地区珍贵速生树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红椿属于强阳性树种,在适合的环境中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材质坚韧,纹理美观,是中国南方主要的珍贵用材树种。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太阳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进行红椿自然更新能力调查。调查结果,在设置的5个样地中,除选定的红椿目标树外无自然更新的红椿幼树,表明红椿在此区域内自然更新较难,建议采用人工繁殖进行红椿更新。由于调查样地面积较小,样地选择和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开展更全面更完整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红椿和毛红椿是珍贵保护用材树种。红椿在我国零星分布,种群规模小,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从红椿和毛红椿的种苗繁育,营养特征与施肥技术、造林设计、用材和相关运用、化学和药理等方面综述红椿和毛红椿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利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红椿濒危原因分析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红椿(Toona ciliata)天然更新调查及致危原因分析,结果表明:(1)林下很难发现有红椿幼树分布,红椿幼树仅在未及时耕作或铲草的耕地内、道路旁、稀疏灌草坡地见到,在茂密林下仅能见到高度不足10 cm的幼苗,受光照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较大,红椿天然更新能力极差。(2)红椿的致危原因为种子成苗率低、苗期生长缓慢、种群规模小、近交衰退严重及人为干扰严重等,结合红椿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提出了宣传和法制、就地保存、迁地保存和科研观测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