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百色市右江河谷区仔猪水肿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调查表明:分散养殖,饲养管理和卫生方面的不良因素是引起仔猪发生水肿病的重要原因,通过采取规模化经营;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定期清扫消毒,做好通风透气,防寒保暖、防潮等工作;提供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选择药物进行有效的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可使仔猪发生水肿病很快得到控制和治愈。  相似文献   

2.
杨果平 《新农村》2023,(10):33-35
<正>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中发生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水肿是其特征性病变,以仔猪脸部、眼睑、结膜、齿龈、颈部、腹部皮下和胃壁等部位水肿最为常见,在饲养管理不善的猪场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秋季节。加强饲养管理,科学调配饲料,适时断奶保健,强化免疫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坚持消毒灭源,减少应激反应,可有效防控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3.
断奶是仔猪出生后最大的应激因素,其饲养管理技术将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搞不好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腹泻、发生水肿病、甚至大批死亡等严重后果。作为养猪场户,必须了解仔猪断奶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尽量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中旬,潞西市某农户饲养的仔猪发生水肿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承德县境内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呈现发病急、死亡率高等流行特征.此病常见于秋冬两季.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病毒素所引起,仔猪一旦发病,一般药物很难治愈.为了有效防止水肿病的发生,必须在饲养管理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仔猪的提早断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因应激和生理方面的原因,带来了诸如腹泻、体重下降、发生水肿病等诸多问题。因此要从保健的角度出发,做好断奶仔猪的防疫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7.
孔凡勇 《饲料博览》2007,(10):34-35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断奶仔猪易发的疾病。主要由特异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但又与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仔猪水肿病的主要症状、发病过程及剖检变化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从而加强饲养管理,更好地预防此病的发生。以防给养猪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仔猪水肿病是养殖生产中断奶仔猪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仔猪断奶后饲养管理条件突然改变,由环境应激引发,肠道内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疾病,本文作者介绍生产中猪水肿病诊治病例情况,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仔猪水肿病多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多见于仔猪断奶后,尤其是生长较快体质强壮的仔猪最为常见,每年春夏之交最易发生,是养猪业受损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1.病因不良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过早断乳,病毒或寄生虫感染等都能诱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疾病.实际上是由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与运输、饲养管理及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此病发生突然,而且多发于采食旺盛、个体肥胖的小猪,说明水肿病与采食状态有相当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8,(19)
正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的疾病,又名猪肠胃水肿。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局部成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2017年9月初,岫岩县兴隆城东村养猪户发生一起仔猪水肿病,现将该起仔猪水肿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猪户是岫岩县兴隆城东村村民,2017年8月月末购入27头断奶仔猪(15公斤左右)加以饲养育肥。9月初突然发病,发  相似文献   

14.
正断奶仔猪的管理,特别是断奶后的第1周,是仔猪管理环节的"重中之重",因为断奶是仔猪出生后的最大应激因素。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搞不好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仔猪腹泻、发生水肿病,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一、解决断奶仔猪高死亡率的问题、腹泻的问题,提高仔猪断奶重。1、首先要防止母猪子宫炎-乳房炎-三炎连症。仔猪吃奶期间腹泻,绝大多数是因为母猪因为子宫炎症引发乳房炎或者产奶少或者乳汁  相似文献   

15.
猪水肿病常发生于刚刚断乳的仔猪 ,发病率低 ,但死亡率高 ,必须引起养猪户的高度重视 ,加强饲养管理及防治措施。1 发病机理猪水肿病的病原体为猪肠道中的溶血性大肠杆菌 ,在饲养管理不当以及应激条件下导致猪体抵抗力下降、消化道处于病理状态、肠道微生物态失去平衡、溶血性  相似文献   

16.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仔猪水肿病是目前广泛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在90%以上,临床治疗上多采取大量抗生素、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从水肿病的发病机理入手,加强饲养管理,通过营养调控来预防和治疗水肿病,辅助预防继发感染,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7.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许多病菌大量繁殖。而畜禽经过越冬,身体的抗病能力也有所减弱。如果猪场在饲养管理中不加以注意,极易引发猪病,最常见的有腹泻病、霉形体肺炎、流感和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18.
猪水肿病在农村散养或小规模饲养中零散发病,发病率不高,但发病急,致死率高,给仔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集多年来的实践与经验在预防和治疗猪水肿病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提出仔猪生产中猪水肿病的预防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水肿病是易发于断乳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饲料和饲养方法的改变,饲料单纯或过浓,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气候变化,阴雨潮湿等应激因素都可增加本病的发生,暴食全价饲料后.使得小肠前段的正常内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索,这些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会引起毒血症,进而导致水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由大肠杆菌引起,呈地方性流行。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骤变,饲料单一等因素,容易诱发仔猪水肿病,尤其是以生长快、体质健康的断奶仔猪最常见。1.发病情况江苏省滨海县某养殖户饲养母猪6头,产仔68头,后又从外地引进断奶仔猪30头,饲养4天后,猪群突然发病,并死亡8头,相临舍内68头断奶仔猪也相继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