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秀茹 《兽医导刊》2019,(1):54-54,58
猪瘟疫苗是发展最成熟的猪用疫苗,也是免疫效果最确切的猪用疫苗。目前可供养猪人选择的猪瘟疫苗主要有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组织苗、细胞苗以及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各种疫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做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使用猪瘟兔化弱毒单苗 疫苗包括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和猪瘟兔化弱毒脾淋组织苗,不要使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防猪瘟,因其已无法提供足够保护力。应用猪瘟单苗防好猪瘟,猪丹毒可以不防。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疆农六师辖区内猪场的猪瘟疫苗类型及使用剂量、猪瘟抗体水平、猪瘟免疫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查,同时比较了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分析了该地区猪场的猪瘟免疫现状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CSF)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主要通过疫苗接种控制该病。我国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性能稳定、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且无残留,是国际公认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1疫苗种类目前我国生产的猪瘟疫苗主要有4种,即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组织苗、猪瘟细胞苗  相似文献   

5.
猪瘟作为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一些国家已经利用我国学者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彻底清除了猪瘟,然而我国却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另外,常规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尚无法区分。因此,新型疫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基因工程疫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亚单位疫苗、活载体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等。本文对国内外猪瘟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个年龄阶段的猪群,不分品种对该病均易感,目前仍是危害我国养猪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苗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面积流行。但是近年来的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性转为非典型性,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及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我们分别应用猪瘟弱毒、强毒单抗纯化的酶联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对宁波市十多个养猪场猪瘟强毒感染及疫苗免疫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猪瘟野毒的感染状况及弱毒苗免疫现状,为该病的防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几十年,总结了多年来使用猪瘟细胞苗的经验、教训和体会现进行整理,与广大兽医界同仁交流与商榷。1要使用猪瘟兔化弱毒单苗猪瘟疫苗包括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疫苗--基因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基因疫苗的诞生疫苗的诞生为人类防治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疫苗是传统疫苗 ,即弱毒活苗和灭活苗 ,如鸡新城疫弱毒苗 ,猪瘟灭活苗 ,它是直接将无毒或减毒的病原体作为疫苗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从而预  相似文献   

9.
用猪瘟兔化苗免疫后出现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后仍发生猪瘟我国自1957年使用猪瘟兔化苗预防猪瘟以来,已收到显著效果,大规模典型猪瘟未再出现。但非典型猪瘟仍不断发生,危害严重。其发生原因是由于多年来猪瘟兔化苗在  相似文献   

10.
锥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锥虫病免疫预防苗的研究概况和今后研究方向,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作了综述,包括锥虫弱毒苗、强毒苗、亚单位苗、抗独特型抗体苗、基因工程苗等各类疫苗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效果,还包括免疫佐剂和免疫接种方法等方面内容,并分析了未能成为实用疫苗的原因,指出了今后研制疫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瘟是危害猪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具有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等特性,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传统疫苗接种仍是预防猪瘟的主要手段,虽然传统疫苗(如C株)在防控猪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无法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动物,猪瘟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等。因此,研制新型猪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全长感染性cDNA标记疫苗和合成肽疫苗6种新型猪瘟疫苗被相继开发。与传统疫苗相比,新型疫苗拥有廉价、安全、高效、易于运输与保存、能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等优点。作者对6种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猪瘟疫苗是否会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及上海地区规模化猪场该病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分别免疫接种3种猪瘟疫苗的57头试验猪以及上海地区2005年-2009年10个区(县)共740份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经检测,所有样品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免疫猪瘟脾淋苗不能使猪产生BVDV交叉抗体,猪群因猪瘟疫苗感染BVDV的可能性比较低,该病近几年在上海市猪群中并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3.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及我国传统疫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传统猪瘟疫苗和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着重对我国猪瘟传统疫苗的特点、生产工艺、生产和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对猪瘟疫苗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三个厂家猪瘟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条件下对3个厂家生产的猪瘟细胞源活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评价试验,并与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3个厂家生产的猪瘟细胞源活疫苗存在一定差异,2个厂家的免疫效果较好,1个厂家的免疫效果较差。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效果优于猪瘟细胞源活疫苗,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1次,抗体合格率高,持续时间长,猪瘟细胞源活疫苗要免疫两次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发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对猪瘟抗体产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猪瘟疫苗是否会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及上海地区规模化猪场该病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分别免疫接种3种猪瘟疫苗的57头试验猪以及上海地区2005年-2009年10个区(县)共740份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经检测,所有样品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免疫猪瘟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河源某猪场,对不同厂家两种猪瘟疫苗单独使用及混合使用后的的免疫效果对比,得出以下结论:首免和二免均使用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的效果最好;首免使用猪瘟脾淋苗,二免使用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的效果次之;首免和二免均使用脾淋苗免疫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调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仍在中国广泛流行。接种疫苗是防控该病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为了查清山西省规模化种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情况,课题组采用ELISA试剂盒,对8个地市42个规模化种猪场465头哺乳猪、456头保育猪、436头育肥猪、419头母猪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查明了哺乳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0.11%,保育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0.57%,育肥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0.22%,母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9.69%,证明被检猪群免疫抗体不理想,尤其是保育猪抗体水平较低。同时对12个规模化种猪场,4类不同免疫方法免疫猪瘟疫苗的133头哺乳猪、110头保育猪、105头育肥猪、135头母猪进行了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乳猪在吃奶前超免猪瘟高效细胞苗6头份,21日龄时二免猪瘟高效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三免猪瘟高效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1 d跟胎免疫效果最好,使保育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89.29%,有些猪场使用该方法免疫后,使保育猪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生长发育逐渐走向正常;而采用仔猪在断奶后28日龄至35日龄时首免猪瘟普通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8 d跟胎免疫的方法效果最差,不宜推广应用。通过对山西一些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的调研,基本查清了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效果和最佳免疫方法,可为养猪场防控猪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掌握猪瘟疫苗免疫效果,2010-2012年对投放安徽省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采用抗体阻断ELISA方法,检测了454个猪场7439份免疫猪瘟弱毒活疫苗1个月左右的血清中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安徽省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总体良好,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了70%:脾淋组织苗和细胞苗免疫效果相当,但脾淋组织苗免疫效果稳定,细胞苗免疫效果稳定性较差: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效果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9.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国内目前在猪瘟防控上采取的是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策略,虽然猪瘟在我国大范围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慢性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在各地仍时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仍然很大.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多年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止免疫失败发生的对策,供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掌握汉中市规模猪场使用量最大的两种猪瘟疫苗在实际应用中的免疫效果,在规模猪场选择4窝体质健康、体重接近的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分别接种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采用IHA方法检测免疫接种前后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用标准剂量免疫后,2种疫苗都不能对猪群产生保护作用,用2头份剂量在仔猪30日龄首免,首免后28d加强免疫,2种疫苗都能对猪群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能满足预防猪瘟疫病的需要,同时猪瘟脾淋苗免疫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快,可用于紧急免疫接种。广大养殖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使用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