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莓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蓝莓品种(株系)植株上的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蓝莓茎段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为WPM+ZT1.5 mg/L,高丛蓝莓与半高丛蓝莓的萌发率存在一定差异;蓝莓初代嫩茎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WPM+ZT1.0 mg/L;试管苗浸蘸200 mg/L IBA 5 s,然后接种到生根培养基1/2WPM中,生根率达96%以上,生根苗移至水苔基质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两种优良成龄蓝莓的茎段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蓝莓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剪除丛生芽对诱导新一代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试管微芽继代增殖培养.结果表明:南高丛蓝莓丛生芽最佳诱导增殖培养基为WPM+ ZT 2.5 mg/L,试管微芽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WPM+ZT 0.3 mg/L;兔眼蓝莓丛生芽最佳诱导增殖培养基是WPM-A+ZT 2.5 mg/L,试管微芽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是WPM+ZT 2.0 mg/L.剪除丛生芽对诱导新一代丛生芽具有较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徽蓝莓种苗组培扦插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蓝莓组培繁育技术,为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6个兔眼蓝莓品种、5个高丛蓝莓品种和2个半高丛蓝莓品种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的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和温室锻炼和大田移栽试验,还进行了蓝莓扦插繁育技术试验。[结果]不同的蓝莓具有不同的最佳繁育方法,高丛和半高丛蓝莓适宜组培繁育,而兔眼蓝莓适宜绿枝扦插繁育。蓝莓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WPM+ZT 2.0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WPM+ZT1.0 mg/L、生根培养基1/2WPM+IBA 0.1 mg/L培养,生根率达30%~70%,试管苗经温室锻炼后成活率达60%。[结论]安徽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条件优越,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变叶木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速繁殖,选用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及种类的激素,接种后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变叶木最佳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0.5mg/L+IBA0.5mg/L,继代培养以培养基MS+6-BA1mg/L+IBA0.2mg/L增殖效果最好,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1.5mg/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玉米素对蓝莓组培增殖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蓝莓嫩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研究,探讨玉米素对蓝莓组培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WPM+1.0~4.0 mg/L ZT+30 g/L蔗糖+6.8 g/L琼脂培养基组合对兔眼蓝莓腋芽的诱导分化效果较好;WPM+2~3 mg/L ZT+30 g/L蔗糖+6.8 g/L琼脂培养基的增殖培养效果较好,增殖系数大,且生长健壮。[结论]该方法探讨了玉米素对蓝莓组培增殖生长的影响,为蓝莓的快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蓝莓芽诱导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蓝莓的组培育苗技术。结果表明:以当年生绿枝茎段为外植体可有效获得无菌苗;蓝莓茎段的离体增殖率受到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调控,ZT 1-2mg/Li和2ip 10~20mg/L的效果较好,初代培养增殖率3-6倍。继代培养时茎段和叶片也可分别再生无菌苗6-8周继代1次,增殖率可达10倍以上。蓝莓试管苗瓶内生根率不高,0.02~0.2mg/L IBA可诱导蓝莓生根,正常生根率30%~50%。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蓝莓快繁体系,以南高丛蓝莓‘南金’的幼嫩枝条为试验材料,取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分别进行外植体消毒、丛生芽诱导、组培苗继代增殖、组培苗生根和组培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用5%Na Cl O溶液消毒10 min、用0.1%Hg Cl2溶液消毒7 min时外植体的消毒效果最好;蓝莓茎段诱导形成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改良WPM+ZT 4.0 mg/L,增殖倍数达3.86,平均芽高为19.4 mm;组培苗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改良WPM+ZT 1.0 mg/L,增殖倍数为1.82,平均株高达44.7 mm;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组合是改良1/4 WPM+IBA0.5 mg/L+NAA 1.0 mg/L;组培苗最佳移栽基质是蛭石+草炭土(体积比1∶1),移栽成活率可达96.95%。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和优化‘燕山红栗’组培快繁体系,以种子为材料,在种子萌发后,取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筛选快繁体系最适宜的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种子萌发的基础培养基为WPM,最适茎段初代诱导培养基为WPM+1.0mg/L ZT+0.15mg/L NAA,诱导率达到90.56%;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1.5mg/L ZT+0.15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到3.32;将试管苗基部于2mg/L IBA中浸泡4min后接入WPM基础培养基得到最大生根率,为55.33%。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和优化‘燕山红栗’组培快繁体系,以种子为材料,在种子萌发后,取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筛选快繁体系最适宜的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种子萌发的基础培养基为WPM,最适茎段初代诱导培养基为WPM+1.0mg/L ZT+0.15mg/L NAA,诱导率达到90.56%;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1.5mg/L ZT+0.15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到3.32;将试管苗基部于2mg/L IBA中浸泡4min后接入WPM基础培养基得到最大生根率,为55.33%。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培培养技术探讨昌感秋海棠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选用叶片作为组培外植体更佳,初代、继代、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依次为MS+2mg/L 6-BA+0.3mg/L NAA、MS+2mg/L 6-BA+0.5mg/L NAA+0.4mg/L GA、1/2MS+0.2mg/L NAA,最佳炼苗基质为珍珠岩:蛭石:泥炭藓=1: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华重楼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华重楼幼苗为试材,研究外植体预处理方式 和消毒方法,筛选适宜诱导的外植体,筛选不定芽诱导、增殖以及生根和结鳞茎最佳培养基。【结果】华重楼 外植体先经过 0.5% 多菌灵浸泡 2 h,再利用 75% 乙醇浸泡 45 s 和 0.1% HgCl2 消毒 10 min,污染率最低(1.67%), 诱导的不定芽长势最好。高 5~10 cm、带根系的华重楼幼苗或去掉茎叶的幼苗是最适外植体,不定芽诱导最佳 培养基为 WPM+2.0 mg/L ZT+0.1 mg/L NAA+30 g/L 蔗糖,诱导率达 98.33%,萌发的新芽生长更快;不定芽增殖 最适培养基为 MS+2.0 mg/L 6-BA+1.0 mg/L IAA+30 g/L 蔗糖,培养 90 d 后增殖系数为 3.75;不定芽生根和结鳞茎 最适培养基为 WPM+2.0 mg/L ZT+0.1 mg/L NAA+30 g/L 蔗糖,生根和结鳞茎率达 96.67%,根系数 3.84 条,根长 4.15 cm,鳞茎直径 0.86 cm。生根苗 3—5 月份移栽到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河沙 =2 ∶ 1 ∶ 1 的组合物中成活 率最高,为 30%。【结论】建立了适合华重楼幼苗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为华重楼的资源保护及规模化生产优 质种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蓝莓良种薄雾的一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1/2 MS+ZT 2.0 mg/L+IAA0.3 mg/L添加蔗糖30 g/L、琼脂7 g/L、pH值4.8的培养基上诱导率达90%;最佳继代培养基为1/2 MS+ZT 0.8 mg/L+NAA 0.05 mg/L添加蔗糖30 g/L、琼脂7 g/L、pH值4.8,芽苗生长健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 MS+IBA 1.5 mg/L+NAA 0.5 mg/L添加蔗糖30 g/L,琼脂7 g/L、活性炭3 g/L、pH值4.8。  相似文献   

13.
蟆叶秋海棠“光灿”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蟆叶秋海棠"光灿"的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通过控制培养基组分、光照条件、培养时间等对其最佳组培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生长较为成熟的叶片为最佳外植体,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初代培养的光照强度以1200 lx为最佳,继代与生根培养的光照强度以1500 lx为最佳。诱导初期适当的暗培养有助于促进后期芽点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常绿杂交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常绿杂交杜鹃一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外植体在1/2MS+ 1.8 mg/L ZT+O.1 mg/L IBA +30 g/L蔗糖+4 g/L琼脂,pH 5.0的培养基上诱导率可达96.67%;最佳继代培养基为1/2MS+ 1.2 mg/L ZT +0.1 mg/L NAA +30 g/L蔗糖+4 g/L琼脂,pH 5.0,此时芽苗生长健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 1.0mg/L IBA+ 1.5 mg/L NAA +30 g/L蔗糖+7 g/L琼脂+3 g/L活性炭,pH 5.0,此时生根率可达95%.[结论]为常绿杂交杜鹃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角豆"卡苏达"(Ceratonia siliqua L.‘Casuda’)的组织培养快速繁育技术,为其在我国的成功引种及种质资源保存奠定基础。【方法】以引自西班牙的长角豆"卡苏达"种子为外植体,培养无菌苗后,取其茎段作为组培材料,在筛选出初代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诱导培养基的筛选,最后对长角豆组培生根苗进行了炼苗和移植。【结果】长角豆种子无菌苗在DKW+1.0mg/L 6-BA+0.1mg/L IBA+25g/L蔗糖的增殖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DKW+0.8mg/L 6-BA+0.1mg/L IBA+60mg/L L-赖氨酸+25g/L蔗糖;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DKW+0.4mg/L IBA+20g/L蔗糖,生根率为93.33%,生根苗移栽后的平均成活率达到92.36%。【结论】成功建立了长角豆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长角豆"卡苏达"的快速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索邦(Sorbonne)和西伯利亚(Siberia)百合的离体再生体系适合的诱导培养基、增 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以及最佳转化受体系统。【方法】选用索邦和西伯利亚百合的鳞茎球作为外植体,比较 它们在添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得出两种百合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继代增殖、诱导生根 培养基和对卡那霉素敏感的最适条件。【结果】索邦百合最佳诱导培养基是 MS+2,4-D 1.5~2.0 mg/L,西伯利亚 百合最佳诱导培养基为 MS+2, 4-D 1.0~1.5 mg/L;两种百合的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均为 MS+6-BA 0.5 mg/L+NAA 0.2 mg/L:两种百合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2MS+NAA 0.2 mg/L、1/2MS+IBA 0.2 mg/L;筛选转化植株时,质量浓度为 150 mg/L 的卡那霉素足以抑制非转化细胞或细菌的生长。【结论】为东方百合品种种球工厂化生产及遗传转化再 生体系充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宜蓝莓品种阳光蓝(Sunshine Blue)的离体繁殖条件,建立阳光蓝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阳光蓝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筛选适合其芽增殖及生根的培养基类型、茎段起始芽数、细胞分裂素、生长素、pH及活性炭(AC)添加量。【结果】阳光蓝茎段在WPM培养基中增殖芽数最多,培养60 d时平均芽长较长,可作为阳光蓝茎段增殖较佳的基本培养基;以起始芽数2芽茎段接种到WPM+2.0 mg/L ZT+0.01 mg/L IBA培养基上,培养30 d时增殖芽数为10.25个,显著多于其他增殖培养基(P<0.05),培养60 d时增殖芽数达17.43个,增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增殖培养基。在生根培养中,当生长素为0.10 mg/L IBA、添加1000.0 mg/L AC、培养90 d时生根率达87.50%,明显优于其他生根培养基。【结论】阳光蓝组培苗的离体繁殖以带2个芽茎段在WPM+2.0 mg/L ZT+0.01 mg/L IBA中进行增殖培养、在1/2WPM+0.10 mg/L IBA+1000.0 mg/L AC中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取选优质的也门铁(Dracaena arborea)单株的顶芽和茎段作为快速繁殖的外植体,对各试验阶段所采用的培养基进行了对比分析,筛选出了比较适宜的培养基和比较有效的组培快速繁殖技术路线.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 +2.0 mg/L KT + 2.0 mg/L Ad + 0.01 mg/L NAA,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 +0.01 mg/L NAA + 2.0 mg/L Ad,生根培养基为 1/2MS+1.5 mg/L IBA时效果最佳;比较有效的组培快速繁殖技术路线为:无菌材料获取→不定芽诱导→壮芽继代增殖培养→炼苗与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植和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以三色堇品种大花黄(B1H)顶芽为外植体,对其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嫩的顶芽为最适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0%酒精15 s+0.1%HgCl2 5 min。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6-BA 2 mg/L+NAA 0.2mg/L;最佳的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 mg/L+NAA 0.02 mg/L;在1/2MS+NAA 0.1 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樱桃'泰小红樱'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WPM和MS不同培养基以及6-BA和NAA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增殖的影响,建立其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1)泰小红樱茎段最佳的初代培养基为MS+1.0 mg/L6-BA+0.1 mg/L NAA,诱导分化率高,腋芽新梢生长健壮;(2)最佳继代培养基为WPM+1.0 mg/L6-BA+0.1 mg/L NAA,丛芽增殖与腋芽增殖并存,增殖倍数显著提高,高达8.0倍,且芽苗健壮,叶色浓绿;(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IBA+20 g/L蔗糖+5 g/L琼脂,生根率高,根系长且数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