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菜用黄麻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用黄麻叶为试材,采用酸提法和加热法制备提取液,在料液比、浸提剂pH值、打浆时间、浸提时间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 (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提取菜用黄麻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菜用黄麻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剂pH 5,打浆时间3 min,料液比1∶8,浸提时间6min;叶蛋白的最佳分离条件为:温度85℃时,沉淀分离出叶绿体蛋白质,调节提取液pH 3和11时分别分离出细胞质蛋白质工Ⅰ、Ⅱ.菜用黄麻叶蛋白的提取率为8.07%,得率为37.59%.  相似文献   

2.
孙悦  任铁强 《北方园艺》2012,(21):22-24
采用酸法从菠萝皮中提取果胶,研究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液pH值4个因素对果胶收率的影响;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期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浸提温度是影响果胶收率的最为显著因素。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盐酸为萃取剂,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60min、pH=2、料液比1∶20,该条件下果胶收率达5.1%。  相似文献   

3.
以晒干紫苏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盐沉淀法提取紫苏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确定了紫苏蛋白质的等电点.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15,温度为60℃,pH为10,加盐量为0.3%,浸提时间为120 min时紫苏蛋白的得率最高,为23.55%;紫苏蛋白质的等电点为3.4.  相似文献   

4.
以干燥的柑橘皮为试材,采用酸解醇沉法提取果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pH值、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以及乙醇浓度对柑橘皮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是影响柑橘皮果胶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提取果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5℃、料液比1∶8、pH 2.0、浸提时间45min、乙醇浓度为90%,在此条件下,柑橘皮果胶的提取率达到14.86%。  相似文献   

5.
以采集于冀南太行山区的野生酸枣茎、根和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酸枣不同组织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功效,以期优化酸枣不同组织类黄酮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枣茎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0g·mL~(-1)、浸提时间2.5h、浸提温度60℃,且在最佳工艺条件时的类黄酮提取率为10.13%;酸枣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10g·mL~(-1)、浸提时间2.0h、浸提温度60℃,在此工艺条件时的类黄酮提取率为14.15%;酸枣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5g·mL~(-1)、浸提时间3.0h、浸提温度65℃,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类黄酮提取率为18.98%;酸枣茎、根、叶的提取液均具有较好清除DPPH·的能力,且在相同的浸提液浓度下,不同酸枣组织对DPPH·的清除效果为叶根茎。  相似文献   

6.
牡丹籽粕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可将其作为提取植物蛋白的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本文以牡丹籽粕为原料,经浸提低温溶剂脱脂后,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其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并对牡丹籽粕蛋白的一些理化性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牡丹籽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酸沉pH 9、碱提时间70 min,碱提温度50℃,在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为90.79%,牡丹籽蛋白的乳化稳定性为82.96%,较大豆分离蛋白提高4.36%;起泡稳定性为75.57%,较大豆分离蛋白提高3.53%。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猴头菇菌丝体蛋白提取率,用碱提酸沉法和酶法,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同时运用超声波提取猴头菇菌丝体蛋白,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以蛋白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碱提酸沉法和酶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25,超声功率758.6 W,超声温度34.6℃,超声时间21.8 min,pH 10.5,猴头菇菌丝体蛋白提取率为27.2%。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质量分布。猴头菇菌丝体蛋白等电点为pH3.05,主要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分布在24~90 kD。  相似文献   

8.
研究杏鲍菇菌丝体中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子试验,分析醇析条件、菌丝体破碎方法和浸提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对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主次因子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最优提取条件为:3倍体积95%乙醇沉淀8 h以上,超声波处理10 min,浸提温度97℃,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8。在应用最佳工艺时的杏鲍菇的多糖得率为6.52%。  相似文献   

9.
以猴头菇为试材,采用磷酸缓冲液(PBS)浸提法制备提取液,在浸提剂pH值、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猴头菇凝集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以PBS(0.10 mol/L,pH 6.5)为提取剂,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4℃,提取时间24h。在此条件下,猴头菇凝集素的凝集活性达到0.586,提取率达到1.35%。  相似文献   

10.
以葡萄发酵后的葡萄籽粉碎物为试材,采用浸提方法,研究了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发酵后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90min、料液比为1∶28g/mL、乙醇浓度为60%,提取率为3.05%。  相似文献   

11.
茄子褐纹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2011 年采用室内离体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方法对武汉市茄子褐纹病病原进行研究,并测定了其相关生物学特性。从武汉市各茄子种植区采集茄褐纹病病样,分离获得来自茄子病株叶、茎、果等器官的15 个生长较一致的真菌分离物;经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均为茄子褐纹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15 个菌株均为Phomopsis vexans。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的培养基为PDA 和PSA,最适宜产孢培养基为燕麦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 ℃ ;最适pH 值为4~7;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好,氮源以硝酸钠利用效果最好;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55 ℃ 25 min。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新发现的梨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25 ℃,pH 7,暗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4 ℃,10 min;担孢子最佳萌发温度为20 ℃,pH 6,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明显,担孢子致死温度为52 ℃,10 min。该菌产孢的培养基配方为燕麦15 g、琼脂15 g、葡萄糖10 g、甘氨酸2 g、CaCO3 0.5 g、NaCl 2 g、水1 000 mL,pH 6。相对湿度95%以上,光暗交替及低温诱导均有利于产孢。离体果实接种的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A. bombacina除侵染梨果实外,还可侵染苹果、草莓、樱桃、油桃、杏和枣等果实,但不侵染蓝莓、葡萄、橙和猕猴桃等果实,对山楂、橘和柚果实的侵染能力较弱,且对橘和柚的侵染仅限于果皮,不深入到果肉组织中,A. bombacina对梨、苹果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3.
赵昕  吴子龙  张浩  叶嘉  齐坤峦  李朝 《北方园艺》2011,(15):217-219
采用减压法提取中华卷柏各器官中的总黄酮.结果表明:用60%的乙醇在提取压力约为-0.08 MPa,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0 min时,提取总黄酮的得率最高.在该条件下提取得到的中华卷柏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187 mg/g,茎中为1.510 mg/g,叶中为2.420 mg/g.与超声波法及常压溶剂提取法相比,减压法具有提取温度低、提取速度快、得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桔子为原料,对糖水罐头生产中酸碱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桔瓣在浓度为0.2%的HCl溶液中于25℃下浸泡30 min,充分漂洗,再在浓度为0.3%的NaOH溶液中于30℃下浸泡3 min,制得的罐头产品色泽橙黄,脆度适中,汤汁透明,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5.
大樱桃褐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腐病在辽宁大樱桃产区严重发生,对大樱桃褐腐病菌(Monilia fructigena)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从温度、光照、pH以及营养条件几方面对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及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樱桃褐腐病菌菌丝在PSA培养基、25℃、pH 6.0及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好;产孢最佳条件为PDA、木糖、NH4H2PO4、25℃、pH 6.0;分生孢子在可溶性淀粉、NH4H2PO4、25℃、pH 7.0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病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 min。  相似文献   

16.
芹菜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的芹菜叶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优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芹菜叶叶绿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5%,料液比为1∶9,浸提时间为8h。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取工艺为:皂化pH值为11~12,皂化时间为30min,酸化铜代的pH值为2~3,温度为75℃,CuSO4的加入量为理论值的2倍,反应时间1.5h。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测定非直线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报告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银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缺乏直线性,猜想其可能具有较高的蛋白水解酶活性。研究表明,银杏叶片蛋白水解酶用pH7.0缓冲液提取时活性最高,酶活最适pH5.5~6.0,因而不能解释pH8.3缓冲液提取出的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原因。比较不同的蛋白质测定方法表明,双缩脲法测得的OD540值相当稳定,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的OD595值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同样比色5min,双缩脲法测得的蛋白质浓度比考马斯亮蓝法高20~30倍,说明银杏叶片蛋白质不能迅速溶解于酸性考马斯亮蓝显色液是其测定非直线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梨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宏  常有宏  陈志谊 《果树学报》2006,23(2):247-251
对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PSA平板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以及菌落厚度有显著不同。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适宜生长相对湿度为50%~100%,最适生长相对湿度为98%~100%,孢子萌发必须具备相对湿度98%以上的高湿条件,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为4~12,最适生长pH值为7~8,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8,病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的pH值会发生改变。该病原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9.
酶法脱酯从柚皮中制取低甲氧基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柚皮为原料,添加碳酸钠激活内源果胶酯酶制备低甲氧基果胶。以果胶甲氧基含量和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酶法脱酯及酸提取的工艺条件,确定最优低甲氧基果胶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加入果皮浆液量0.15%的果胶酯酶激活剂碳酸钠,在pH 7.5、45℃的下脱酯50 min,然后采用85℃p、H 3.56、0 min进行酸水解提取果胶。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果胶甲氧基含量为5.9%,符合低甲氧基果胶标准,且果胶得率较高,为3.0%。  相似文献   

20.
pH值和温度对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册  刘雍  程继鸿  陈青君 《中国食用菌》2010,29(1):35-36,51
为了确定北京怀柔地区的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最佳pH和温度,为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平板培养法分别研究了不同pH值及温度对该地区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玉米粉培养基上,墨汁鬼伞菌丝体在pH 5~10范围内均能生长,pH6~8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稍慢,pH为9时菌丝浓密,生长速度最快,为最适pH值;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3℃~29℃,适宜温度为21℃~25℃,25℃生长最快,13℃生长缓慢,33℃则不能生长。怀柔墨汁鬼伞是一种喜碱性、中低温型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