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廷灿 《当代畜牧》2013,(23):67-6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养生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观念开始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方向转变。特别是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愈来愈引起消费者的重视,人们开始寻找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家猪放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当之无愧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养殖户的青睐。家猪是由野猪经人们长期驯化而来的,野猪演化成现代家猪,是受人类不断改进饲养管理条件和  相似文献   

2.
马红  刘娣 《猪业科学》2012,(11):108-108
野猪(sus scrofa linnaeus)为偶蹄目猪科动物,在我国境内分布广泛。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新奇、绿色的食品,野猪肉由于其特殊的口感开始走入人们的餐桌。但野生的野猪资源有限,不能无限度地开发,因此适量捕捉野猪进行圈养驯化和繁殖,将饲养的野猪或将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供给市场,成为养殖业正在兴起的一个项目。虽然野猪与家猪是同科同属的动物,但由于野猪未经人类驯化,饲养管理中还是与家猪的饲养存在  相似文献   

3.
特种野猪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昔日传统的大鱼大肉消费市场开始萎缩,家猪的营养结构和肉质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对健康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的家猪养殖规模逐渐加大,肉猪的生产能力不断地提高,因此如何加强猪的安全卫生管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以广西融苗族自治县为例对猪伪狂犬病的病理特征和病原体影响因素进行浅析,以期对基层的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有所帮助。1玉溪市江川区家猪饲养管理情况1.1玉溪市江川区猪伪狂犬病的情况分析近几年来我国家猪的养殖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由不规范养殖导致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范围也是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我国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历史悠久.野猪肉香味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后腿肉的脂肪只有家猪的50%,含有17种氨基酸,人体最重要和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是家猪的2.5倍.因此,开展野猪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野家杂交猪具有野味、保健、经济效益高三大优势,其养殖在这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野家杂交猪多是选用雄性野猪与家猪的F1代和F1代再进行回交、横交和再杂交的后代,是具有一定野猪血统和野猪特征的商品猪,有些研究者和养殖者称为"特种野猪",其产业化在国内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崇尚绿色已成为饮食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特种野猪是以纯种野猪作父本,优良的家猪作母本杂交培育的一代新猪种。它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和家猪繁殖性能好、肉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猪肉品质日益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猪育种学家的关注,肉质性状选育成为2l世纪猪育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育种学家们期望在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获得较大进展的同时进一步改良肉质。中国地方猪种肉质优良,肌内脂肪含量达3%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达6%~7%;国外瘦肉型猪种生长速度快,但肉质欠佳。  相似文献   

9.
张冬杰 《猪业科学》2010,27(5):98-99
无论是在养殖生产还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有效的区分野猪、家猪以及野家杂交猪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野家杂交猪因其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与野猪非常相似而很难区分.本研究采用PCR-Accll-RFLP和PCR-BspHI-RFLP技术,检测了野猪、民猪、长白猪、野猪(♂)×长白猪(♀)和野猪(♂)×北京黑猪(♀)共计142头个体的MC1R基因型.结果表明,野猪的Accll/BspHI基因型组合BB/AA型为野猪所特有的,其他猪种内均不存在该种基因型组合,此方法可有效的区分野猪与家猪和野家杂交猪.  相似文献   

10.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野猪具有肉质好、抗病力强的特点,家猪具有繁殖力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的特点,家猪和野猪杂交不仅可以克服野猪繁殖力低与生长缓慢的缺点,还可以克服家猪肉质差、抗病力弱的缺点.合理开发野猪资源,不仅可以更合理地保护野猪资源,还可相应减少野猪对农作物所造成的损失[1].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野猪资源,于2004-2005年在长江大学种猪场开展了家猪和家野杂交猪的生理指标及血液中几种常见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饲养方式 家猪的养殖类型包括家猪野养、放牧式饲养,田园放猪、英国和丹麦的户外养猪、以及猪鸡同养等方式. 1.1 野养 选择地势高,排水便利,有充足的清洁水源,有茂密的森林和杂草丛生的地方,将母猪、仔猪及生长猪放到山林中,不加围栏, 全开放饲养.  相似文献   

12.
一、国内外猪病流行特点 1.我所在实验室工作总结—猪病分析.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共接诊5 203家规模化猪场送检27022份临床病料、病猪和33215份血样,对其中2 307家送检病猪猪场进行临床疫病分类.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猪蓝耳病、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感染依然严重,链球菌、心肌包水综合征为主要细菌性疫病,传染性胸膜性肺炎和巴氏杆菌感染为散发,个别猪场发生猪丹毒.  相似文献   

13.
野猪与长白猪对日粮养分消化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为给人类提供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对野味型瘦肉的开发利用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利用野猪家养和野猪与家猪杂交来改善猪肉品质,适合人们对畜产品多样化的要求,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一个研究热点。但野猪对人工配置日粮的适应程度及其与家猪的差  相似文献   

14.
家猪是按人们的意愿由野猪驯化选育而来的,它在野生状态下防卫能力极强。经过人类长期的人为选育干预,性情变得温顺,饲养管理中可充分利用猪的某些行为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市场瞭望     
野猪的养殖前景 养殖野猪是指经过人工饲养驯化和改良后的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可继代繁育而基因不变。驯化改良后的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野猪肉香味浓厚,营养丰富,瘦肉率高,瘦肉率比家猪高出53.5%,脂肪含量低,后腿肉脂肪只有家猪的50%,背膘薄、板油少,为家猪的六分之一,吃生食,头和腹部较少,日饲量仅为家猪的三分之一。野猪内亚油酸(C18-2)含量比家猪高2.5倍。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和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取而获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猪业》2008,3(12):65-65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未的。直到今天,有野猪出没的山区,在繁殖季节野猪常与家猪混群交配,并能产生正常后代,这是个明证。但是中国家猪起源于何种野猪,争论不已。有人认为中国家猪来源于亚洲野猪,也有人主张中国家猪来源于欧洲野猪,也有人认为中国四川地方猪种来源于亚洲野猪等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作为猪养殖的重点,疾病控制必不可少.猪的常见疾病就是"腹泻".一方面,它会影响猪的饮食,使体重急速下降.另一方面,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会使猪的死亡数量增加,并为人们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因此,本文以猪腹泻的病因分析作为切入点,对防治原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特种野猪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猪经驯化后,保持了原有的外观体型和具有野味、抗病力强、耐粗饲、合群性强的特性,因而备受人们青睐.养殖野猪总效益是养殖家猪的8倍.随着我国入世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型肉类食品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基于此,野猪养殖将商机无限.  相似文献   

19.
家猪的起源和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相运 《畜牧兽医杂志》1998,17(3):16-18,39
本文论述了家猪的起源和驯化,家猪起源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27个野猪亚种。西南亚、中国及东南欧是家猪起源较早的三个中心。野猪驯化为家猪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家猪作为重要的家养动物,它的起源、驯化、扩散是依赖于人类的活动与迁移而实现的。研究家猪的起源和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家猪和野猪的特点,以及家猪起源和驯化的考古学发现,并着重综述了家猪驯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