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鸡舍熏蒸消毒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熏蒸消毒能够彻底杀灭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病毒、芽孢、细菌及细菌繁殖体等病原微生物,是鸡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消毒方法之一。生产过程中,熏蒸消毒有时也会因操作不当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甚至还会出现火灾等不安全事故。本文就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几种消毒药剂对蚕蛹羽化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蚕种生产上实用有效的蚕蛹消毒剂,用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3%、0.5%的漂白粉液对蛹体消毒,结果使蚕蛹的羽化率降低1.2%~7.8%,且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越高,对蛹体的刺激越大,对蚕蛹羽化的影响也越大;用402防僵液对蛹体消毒后蚕蛹羽化率明显降低,因该药剂只对家蚕真菌病具有防治效果,而对细菌类败血病的防治效果差,所以不宜用于蛹体消毒;用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3%的蚕用消毒剂消特灵主剂溶液进行蛹体消毒,不仅能有效杀灭病原菌,而且对蛹体的刺激小,有利于蚕蛹羽化,适宜用于蛹体消毒。  相似文献   

3.
熏蒸消毒又称为烟雾消毒,是利用烟雾在空气中飞散而杀灭空气、墙壁缝隙、物体表面的细菌、芽孢及其微生物,其穿透力强,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消毒方式。在雏鸭入舍前,特别是污染面积大的陈旧老舍,要做好熏蒸消毒,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碾压消毒垫和驶过消毒池两种常见运输车辆消毒方式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杀灭效果,采用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相近的猪伪狂犬病毒(PRV)疫苗稀释液喷洒运输车辆车轮,测试两种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结果显示:车辆碾压消毒垫后0、1、2、3、4、5 min以及驶过消毒池后0、2、5、10 min,车轮可被检测的PRV与表面细菌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杀灭效果随时间增加而增强。其中,碾压消毒垫后5 min无法有效杀灭所有PRV,细菌杀灭率为92.5%;驶过消毒池后10 min可有效杀灭所有PRV,细菌杀灭率为98.3%。本研究结果为提高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水平和日常防控消毒措施有效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消除病原微生物传播隐患,保证蛋种鸡的安全传代。采用三氯异氰脲酸对进雏前育雏舍进行熏蒸消毒,用平板暴露法和琼脂平板涂抹法,分别对消毒前后育雏舍空气和鸡笼的细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消毒前后细菌总数差异显著,细菌的杀灭率均达到94%以上,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中小规模肉鸡养殖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沉降法对不同日龄消毒前后鸡舍内空气细菌数量进行检测,研究消毒前后鸡舍内空气细菌数量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饲养中期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和物体表面细菌数量较前期和后期高;带禽消毒可以显著降低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  相似文献   

7.
1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对病毒、芽孢和细菌的繁殖体有强大的杀灭力,对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用于鹅舍非金属器具、运输工具、门口的消毒池、仓库地面、墙壁、工作间地面及入口处等的消毒。可配成2%~3%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或刷洗消毒。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合的鸡舍内消毒方式,试验采用有效氯浓度范围为90~10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对商品蛋鸡舍进行喷雾消毒,比较鸡舍部分消毒(仅地面和墙面喷雾消毒)与整舍消毒对空气中微生物浓度的消杀效果。结果显示:在同一鸡舍整舍喷雾消毒,空气中细菌和真菌的杀菌率波动范围分别为26.2%~49.6%和33.3%~58.6%,地面和墙面喷雾消毒空气中细菌和真菌杀菌率波动范围分别为23.5%~44.3%和36.6%~53.2%。在两种消毒方式消毒前1 h空气中细菌和真菌浓度相似的条件下,整舍喷雾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浓度略低于地面和墙面喷雾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浓度(P<0.05),两种方式消毒后空气中真菌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采用有效氯浓度范围为90~10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对鸡舍地面和墙面喷雾消毒可取得与整舍喷雾消毒相似的消杀效果,该结果有助于实现鸡舍精准消毒,改善现有带鸡消毒模式。  相似文献   

9.
1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对病毒、芽孢、细菌的繁殖体有强大的杀灭力,并能溶解其蛋白质。对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用于鹅舍非金属器具、运输工具、门口的消毒池,仓库地面、墙壁、工作间地面及入口处等的消毒。  相似文献   

10.
养殖场为杀灭细菌、病毒和抑制病原菌、控制疫病的发生,保证家禽健康地生产、生长,采用化学药品消毒,是防疫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为做好预防消毒,达到理想效果,可采用多种消毒方式清除病原体,消毒方式不同,消毒效果就不同,一种消毒方式有一种消毒效果。物理消毒法如焚烧,可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生物消毒法是利用发酵加温消毒,化学消毒法是利用化学药品触杀和分解的方式杀灭微生物。选择哪一种消毒方式,要根据条件、消毒目的和消毒对象来确定。所谓的条件是指自然的  相似文献   

11.
食品蛋清洗消毒水温及时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将清洗水温设置为20℃~25℃、42℃~44℃和50℃~53℃;消毒时间设为10s、30s和50s。试验选择外观基本一致的同一日龄鸡蛋270枚,分为9个组,每一组30枚。清洗消毒后无菌包装送实验室检测蛋壳表面总细菌数。试验结果,清洗消毒水温及时间在食品蛋清洗消毒过程中对蛋壳表面总细菌数的最佳作用效果为:水温42℃~44℃,消毒时间50s。  相似文献   

12.
蛋产出母体时会被泄殖腔排泄物污染,接触到产蛋箱垫料和粪便时,被进一步污染.因此,蛋壳上附着很多细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迅速增加,如蛋刚产出时,细菌数为100~300个,15分钟后为500~600个,1小时后达到4000~5000个,有些细菌通过蛋壳的气孔进入蛋内.细菌繁殖速度与蛋的清洁程度、气温高低和湿度大小有关.虽然种蛋有胶质层、蛋壳和内外壳膜等几道自然屏障,但他们都不具备抗菌性能,所以细菌仍可进入蛋内,这对孵化率与雏禽质量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对种蛋进行认真消毒.消毒的原则:要对实行消毒的工作人员无害,不损伤鸡蛋胚胎,杀灭细菌和病毒要干净、彻底.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简称非瘟)是猪病中一种重要的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因目前没有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对该病的防控主要采取消除传染源和生物安全措施。非瘟发病场消毒是清除病原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江苏某发生非瘟猪场的猪舍内进行了消毒,并评价了每个消毒环节的效果。采取的消毒措施为:清扫前消毒,清扫冲洗,之后分别用3%NaOH、5%次氯酸钠、1∶200过硫酸氢钾消毒和冲洗。干燥后火焰灼烧、白化处理(4%火碱+20%石灰水)。最后用甲醛熏蒸24 h,空舍10 d。消毒效果检测表明,经过多个环节的消毒到过硫酸氢钾作用完成时,环境细菌总数已达到200 CFU/cm~2,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荧光定量PCR Ct值为36,表明环境细菌总数和ASFV核酸已非常少。火焰灼烧后,排污沟细菌总数为43 CFU/cm~2,达到环境合格标准;ASFV为阴性。再经过白化、熏蒸、空舍后细菌总数达标,ASFV为阴性。本试验表明,非瘟后猪舍经过多个消毒环节,清除了环境中ASFV。本研究为非瘟后猪舍的合理消毒程序和消毒后效果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观察自动化养殖场人员入场消毒风淋,喷雾消毒效果观察试验。本试验将营养琼脂平板涂布接种细菌后,置于半自动化、自动化养殖场入场消毒室内进行消毒,将消毒后的琼脂平板37℃恒温培养24~36 h,计数平板上菌落数,计算平均杀菌率。结果表明:半自动化喷雾消毒在0.1%浓度5min消毒杀菌率为53.55%,自动化风淋消毒在20 s除菌率达到29.80‰,自动化喷雾消毒在0.1%30 s时杀菌率最高达53.26%。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率以及阐明消毒后细菌未灭活的原因,研究了常用消毒剂对入场车辆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消毒池内消毒剂存放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以及未灭活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情况,对消毒前后轮胎和车身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监测,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霉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沙门菌数,测定未杀灭细菌对消毒剂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果明显,通过消毒池和车辆消毒通道消毒后,轮胎和车身的微生物含量均显著下降;消毒池内消毒剂使用1 d后消毒效果显著降低;未杀灭分离菌大部分对消毒剂耐药。结果提示:对养禽场入场车辆进行消毒很有必要,为保证消毒效果,入场车辆应预先彻底冲洗后再进行消毒,并且每天更换消毒剂,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16.
畜禽带体消毒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指出了当前带体消毒技术的误区,并介绍了常用消毒药物及一般带体消毒程序。  相似文献   

17.
选择有效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式定期消毒,是防控猪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消毒剂有次氯酸盐、戊二醛、复合酚、过氧乙酸、火碱、百毒杀、碘类等。1饮水消毒饮水可用2%~3%的次氯酸钠消毒。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通常为无色或浅黄绿色的液体(存在铁时呈红色),是常用的高效、广谱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细菌、芽孢、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
畜禽养殖场的饮水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 《水禽世界》2015,(1):46-47
饮用水中常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为了杜绝经水传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畜禽健康,养殖场应将水消毒处理后再让畜禽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物理消毒法有煮沸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超声波消毒法、磁场消毒尘缘、电子消毒法等;化学消毒法即使用化学消毒剂对饮水进行消毒,是养殖场饮用水消毒的常用方法,具体使用方法综述如下,以供参考:1饮水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1.1氯制剂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对病  相似文献   

19.
李亚东 《江苏蚕业》2003,25(2):36-36
<正> 石灰是养蚕中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经济有效、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消毒药剂。它对蚕的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等病原有极强的消毒力。生产上常因使用不当而影响消毒效果,因此,了解掌握石灰的消毒作用及应用方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1 来苏儿(煤酚皂溶液) 来苏儿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对结核杆菌和真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来苏儿可与水任意混合,一般配成3%~5%溶液,用于鹅舍喷雾消毒和用具,器械的消毒.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