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对硝态氮($\text{NO}_{3}^{-}-\text{N}$)和铵态氮($\text{NH}_{4}^{+}-\text{N}$)培养下的小麦幼苗进行不同水平的钾处理(低钾,1 mmol·L-1;正常,3 mmol·L-1;高钾,6 mmol·L-1),探究外源供钾对缓解铵胁迫下小麦根系生长受抑的效果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ext{NH}_{4}^{+}-\text{N}$条件下,小麦叶片和根系中的$\text{NH}_{4}^{+}$含量较$\text{NO}_{3}^{-}-\text{N}$条件下显著(P<0.05)增加,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与$\text{NO}_{3}^{-}-\text{N}$条件下的植株相比,$\text{NH}_{4}^{+}-\text{N}$条件下相同钾水平的小麦幼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显著(P<0.05)减少。随着施钾水平的升高,根系受抑制的情况得到缓解。$\text{NH}_{4}^{+}-\text{N}$条件下,随着施钾水平的升高,小麦幼苗的叶面积、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显著(P<0.05)升高,叶和根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P<0.05)升高,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亦显著(P<0.05)增强,根中生长素(IAA)含量及其与细胞分裂素(CTK)的比值升高。据此推断,在铵胁迫下,增钾处理增强了小麦的光合作用,提高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能力,可为$\text{NH}_{4}^{+}$的同化提供更多的碳架,从而降低体内$\text{NH}_{4}^{+}$的积累;同时,促进了根中植物激素的平衡,最终得以缓解铵胁迫下小麦根系生长受到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硫代腺苷甲硫氨酸(SAM)对番茄农药代谢调控的生理机制,为蔬菜安全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本研究选取鲜食樱桃番茄‘千禧’为供试植物,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广谱性杀菌剂‘百菌清’为供试农药,研究外源SAM对番茄果实喷施百菌清后的农药残留量、活性氧含量和谷胱甘肽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外源喷施0.5—2 μmol·L -1的SAM均能显著降低番茄果实的百菌清残留量;但当外源SAM处理浓度达到0.5 μmol·L -1后,番茄果实中的百菌清残留量并未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与对照相比,喷施百菌清后番茄果实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显著上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总谷胱甘肽含量(GSH+GSSG)变化也呈现上升趋势,谷胱甘肽的还原氧化比(GSH/GSSG)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超氧阴离子($\mathop{{O}}_{2}^{{\mathop{}_{\ ·}^{-}}}$)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上升,而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外源喷施0.5 μmol·L -1的SAM可显著提高百菌清处理下GST、GR和DHAR的活性,增加GSH和GSH+GSSG含量,降低处理10 d后的植株GSSG含量,提高GSH/GSSG;提高处理2—5 d的植株$\mathop{{O}}_{2}^{{\mathop{}_{\ ·}^{-}}}$和H2O2含量,但对MDA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外源添加0.5 μmol·L -1的SAM可激活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关键酶GR和DHAR活性,促进GSH再生,依赖GST并协同$\mathop{{O}}_{2}^{{\mathop{}_{\ ·}^{-}}}$和H2O2的氧化作用,促进番茄果实中的百菌清降解。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泾源黄牛肉色度的PLSR预测模型进行构建。通过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牛肉样本的高光谱图像,提取感兴趣区域(ROI)的光谱信息并计算平均光谱,采用蒙特卡洛法剔除异常样本后进行样本集划分,并对划分后的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亮度(L*)经Deresolve法预处理的模型结果最好,其$R_{C}^{2}$为0.979 0,预测集相关系数$R_{P}^{2}$为0.976 6;红度(a*)经卷积平滑法预处理的模型结果最好,其$R_{C}^{2}$和$R_{P}^{2}$分别为0.807 0、0.915 5;黄度(b*)经卷积平滑法预处理的模型结果最好,其$R_{C}^{2}$和$R_{P}^{2}$分别为0.931 1、0.950 6。分别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和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进行特征波长提取,建立基于特征波段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进而优选出最佳预测模型,结合视觉的空间深度、立体程度,对样本的形态和色觉感知进行提取与辨别。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所构建的色度PLSR模型均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牛肉品质在线快速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锟  张丽兰  黎斌  杜广祖  陈斌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0):2894-2903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幼虫在山地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龙庆乡山地玉米种植区为调查研究点,设置系统调查田3块,每块田采用W型五点调查取样法,调查并记录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玉米植株上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数量;采用聚集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等方法分析山地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基于空间分布结果,进一步拟合提出幼虫密度的理论抽样模型和基于幼虫密度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技术。【结果】不同生育期玉米植株上草地贪夜蛾各龄期幼虫的组成不同。除1龄幼虫在雄穗上无分布外,各龄期幼虫在玉米不同部位上均有分布,幼虫数量由大到小的分布顺序为心叶>雌穗>茎/叶>雄穗。玉米齐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数量比例较高,分别为100.00%、71.45%、63.39%和78.07%,抽雄期、散粉期、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数量比例较高,分别为70.01%、83.55%、81.35%、95.94%和95.56%;玉米心叶和雌穗上虫量占比较高,分别为37.73%和34.49%,其中雌穗虫量最高达237.78头/100穗;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在山地玉米田呈聚集分布,高龄幼虫呈均匀分布;综合来看,山地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度具密度依赖性。基于空间分布的草地贪夜蛾低龄、高龄和全部幼虫样本的最佳理论抽样数计算模型分别为$N = (\frac{{3.84}}{{{D^2}}})(\frac{{3.2575}}{{{m^2}}} + 0.2874)、N = (\frac{{3.84}}{{{D^2}}})(\frac{{1.008}}{m} - 0.0644)$和$N = (\frac{{3.84}}{{{D^2}}})(\frac{{1.4718}}{m} + 0.3370)$,基于防治指标的低龄、高龄和全部幼虫样本的序贯抽样区间计算公式分别为${T_{{\rm{Iwao(n)}}}} = 0.33n \pm 1.96\sqrt {1.1063n} 、{T_{{\rm{Iwao(n)}}}} = 0.33n \pm 1.96\sqrt {0.3257n} $和${T_{{\rm{Iwao(n)}}}} = 0.33n \pm 1.96\sqrt {0.5224n} $。【结论】云南山地玉米田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呈聚集分布,高龄幼虫呈均匀分布,整个生育期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总体呈聚集分布;可通过拟合的模型计算低龄和高龄幼虫取样的最佳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淹水胁迫对初花期(R1)大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及烯效唑(uniconazole,S3307)的调控效应,为提高大豆耐涝性及烯效唑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盆栽场,以耐涝品种垦丰14和涝渍敏感品种垦丰16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待植株生长至R1期时叶片喷施S3307(浓度为50 mg·L-1,喷施量为225 L·hm-2),喷施5 d后开始淹水胁迫处理,分别于淹水后0 d(R1+5)、5 d(R1+10)和恢复正常水分处理5 d(R1+15)后进行取样,以2个品种大豆正常水分管理为对照组(CK)、淹水胁迫处理(W)和淹水胁迫处理+S3307(W+S)为处理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研究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MDA)、活性氧(ROS)和AsA-GSH循环系统中非酶抗氧化剂(AsA、DHA、GSH和GSSG)和关键酶(APX、GR、MDHAR和DHAR)的影响及S3307的缓解效应。【结果】R1期,淹水胁迫R1+5时,与CK相比,喷施S3307降低了垦丰14和垦丰16叶片内MDA、$\mathop{{O}}_{2}^{{\mathop{}_{\ ·}^{-}}}$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同时提高了AsA-GSH循环中非酶抗氧化剂和关键酶含量,以维持ROS平衡,促进2种大豆品种的生长发育。淹水胁迫R1+10时,W处理增加了垦丰14和垦丰16 2个大豆品种叶片内MDA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40.02%和37.53%,并加速了ROS($\mathop{{O}}_{2}^{{\mathop{}_{\ ·}^{-}}}$和H2O2)的积累,淹水胁迫下2个品种$\mathop{{O}}_{2}^{{\mathop{}_{\ ·}^{-}}}$产生速率分别较CK显著增加60.29%和27.77%,H2O2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49.45%和43.40%,且涝渍敏感品种垦丰16的受害程度大于耐涝品种垦丰14,同时,在淹水胁迫下,2个品种叶片内的抗氧化物质和关键酶活性均有所提高,以适应淹水胁迫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叶面喷施S3307后,W+S处理可进一步提高2个大豆品种淹水胁迫下抗氧化物质(AsA、GSH)、氧化还原物质(DHA、GSSG)及总抗坏血酸(AsA+DHA)和总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并提高抗氧化酶(APX、GR、MDHAR、DHAR)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抑制ROS积累,减少淹水胁迫对膜系统造成的伤害。恢复正常水分处理5 d(R1+15)后,2个品种W处理的上述指标均有所降低,但W+S处理能维持大豆叶片内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加速清除MDA和ROS的过度积累,促进淹水胁迫下大豆叶片内AsA-GSH循环运转,进而促进大豆品种叶片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ROS积累及AsA-GSH循环中关键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喷施S3307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关键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缓淹水胁迫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寻可精确指示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的优良方法及适宜性指标,明确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为玉米精确高效栽培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于2020年春、夏两季在江苏大丰(33°12′ N,120°28′ E)稻麦原种场开展田间试验,以苏玉29(SY29)为材料,基于不同施氮量(0、67.5、136.5、205.5、274.5、343.5 kg N·hm-2)构建6个叶氮浓度差异群体(N1—N6)。采用Logistic模型对吐丝后12种与玉米穗位叶衰老相关的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进行拟合,对比分析不同衰老相关指标指示衰老进程的精准性。【结果】 Logistic公式y=(a-d)/(1+(x/c)b)+d对12种叶衰老相关指标变化动态的拟合趋势、拟合度R2整体优于前人所用Logistic公式y=a/(1+e-b(x-c))。基于多指标分析,春、夏玉米穗位叶衰老启动分别发生在吐丝后18.8—29.1($\bar{x}$=25.8)d、17.5—28.2($\bar{x}$=23.9)d,快速衰老发生在吐丝后30.5—37.9($\bar{x}$=34.4)d、28.0—35.7($\bar{x}$=31.8)d,衰老终止发生在吐丝后40.6—54.1($\bar{x}$=45.9)d、38.3—47.0($\bar{x}$=42.1)d。春、夏玉米由吐丝至衰老启动的25.8 d、23.9 d内有效积温分别为392.9℃和477.6℃;春、夏玉米由衰老启动至衰老终止的20.1 d、18.2 d内有效积温分别为360.0℃和284.0℃。基于指标分类分析,相同衰老阶段内,生理指标所指示的衰老特征时间的正态分布σ值大于形态指标,春、夏玉米结果一致。丙二醛(MDA)、总叶绿素、叶绿素a、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蒸腾速率(Tr)所指示衰老特征时间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5%;MDA、总叶绿素、果糖、葡萄糖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所指示衰老特征时间与各阶段时间均数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2。【结论】 Logistic公式y=(a-d)/(1+(x/c)b)+d可作为准确拟合叶衰老指标动态变化的数学工具。春、夏玉米穗位叶分别在吐丝后26 d、24 d左右开始衰老,于34 d、32 d左右衰老速度达到峰值,于46 d、42 d左右进入功能性死亡的末端衰老阶段,有效积温是影响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重要因素。MDA、总叶绿素、果糖、葡萄糖含量是表征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的优良指标。  相似文献   

7.
证明了希尔伯特空间H是Dn的子哈代希尔伯特空间的充要条件是:H是具有形如KH(w:z)=AIH2-S(zm)S(wm)*/1-zmwmA*的再生核的再生希尔伯特空间.  相似文献   

8.
灾变模型在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提高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发生量预测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  利用灰色灾变预测GM(1, 1)模型预测了安徽省潜山县1989-2016年马尾松毛虫越冬代、1代和2代严重发生的年份。  结果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虫口数的GM(1, 1)灾变预测模型为:${\hat z^{(1)}}(k + 1) = 9.580\;75{{\rm{e}}^{0.269\;33k}} - 8.580\;75$, 其中k为年序号, ${\hat z^{(1)}}(k + 1)$为灾变年序号。1代幼虫虫口数的GM(1, 1)灾变预测模型为:${\hat z^{(1)}}(k + 1) = 18.181\;8{{\rm{e}}^{0.241\;87k}} - 17.181\;8$。2代幼虫虫口数的GM(1, 1)灾变预测模型为:${\hat z^{(1)}}$(k+1)=20.123 7e0.197 58k-19.123 7。根据此模型求得已知年份的拟合值与观察值, 对两者差异进行t检验, 差异均不显著, 即拟合值与观察值间吻合度高, 各灾变年精度值平均为84.40%, 84.85%和84.08%, 总体平均精度依次为96.25%, 92.34%和94.09%, 模型精度高。由此推算未来时刻的预测值得到, 从2011年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灾变年算起, 再过10 a即2021年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大发生年。从2011年马尾松毛虫1代幼虫灾变年算起, 再过11 a即2022年为马尾松毛虫1代幼虫大发生年。从2011年马尾松毛虫2代幼虫灾变年算起, 再过9 a即2020年为马尾松毛虫2代幼虫大发生年。  结论  灾变预测对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量灾变的预报是一种较理想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Hilbert空间中讨论拟g-Riesz基、拟Riesz基及拟g-Riesz基与g-Besselian框架的关系.证明了由g-框架{Λj}j∈J导出的序列{ujk}j∈J,k∈Kj为拟Riesz基并非{Λj}j∈J为拟g-Riesz基的充要条件,并得到拟g-Riesz基与g-Besselian框架不具有类似于拟Riesz基与Besselian框架的等价关系.  相似文献   

10.
假设K是Hilbert空间E的非空闭凸有界子集,T:K→K是一致Lipschitzian渐近伪压缩映射,数列{αn}满足δ≤αn≤1-δ,δ∈(0,1)是足够小的常数.则对任意的x0∈K,由Mann型隐迭代算法xn=αnxn1+(1-αn)Tnxn(n>0)迭代出的序列{xn}弱收敛于T的不动点.  相似文献   

11.
2020-05ml 目录     
    目的   理解林木蒸腾日内变化及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进一步阐释短时间尺度下环境条件调控森林蒸腾的机理。    方法   以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生长季(5—10月)连续监测样树的树干液流变化,并同步观测气象条件和土壤湿度,分析小时尺度的林分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并建立多因素影响的蒸腾模型。    结果   (1)在小时尺度上,林分蒸腾量(T)对太阳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响应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随Rs和VPD的增加,T均先增加,当Rs和VPD分别达到666.7 W/m2和1.86 kPa后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小。(2)T对土壤可利用水分(REW)的响应符合趋于饱和的指数关系,T随REW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当REW > 0.3后,T逐渐趋于稳定。(3)在确定T响应Rs、VPD和REW的类型并耦合形成蒸腾模型后,利用生长季内的奇数天小时观测值进行拟合参数,并用偶数天小时观测值进行验证,得到T响应多因素变化的耦合模型:T = (? 6.347 0 × 10? 5\begin{document}${R_{\rm{s}}^2}$\end{document}? 0.637 0Rs ? 208.734 8) × (? 0.003 2VPD2 + 0.013 8VPD + 0.001 7) × (? 0.008 1 ? 0.004 6(1 ? exp(? 12.469 6REW))),该模型在校准阶段(R2 = 0.74,纳什效率系数(NSE)= 0.82)和验证阶段(R2 = 0.77,NSE = 0.84)均表现出较好的模拟效果。    结论   在小时尺度上,林分蒸腾量可以由耦合了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可利用水分影响的耦合模型进行较好的预测。本研究结果可为精确预测变化环境下的华北落叶松林分日内蒸腾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为其他区域和其他树种的林分蒸腾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设{ξi}∞i=1为弱相依平稳随机变量序列,{un}为给定的实数序列,在条件 D'(un)和D2({uk,un})之下,研究了弱相依序列最大值的几乎处处中心极限定理.  相似文献   

13.
表1:美国农产品出口1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 (单位:亿美元》表5:美国农产品出口加拿大情况‘一士本{些{“联…加拿咖”{南“鲜…英“】““利_____}门_~万,万几一万一下下一万一下一厂了丁不节,一‘i{i优…“_{231“{‘6_…’5{_“_1‘。’5…‘o1,了了’卜}3匕’b}“i}}王5·5}16’”6},’“9}8·‘7}油籽]大豆J谷物大豆肉类汕籽大豆粗豆粉新鲜或冰冻的牛肉和小牛肉 活牛餐桌用蛋26.1万吨36.7万吨1,700万磅48,000头600万打(每打12个)主要出口表6:美国农产品出口西德情况农产品谷物棉花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小麦大豆烟叶棉花油籽谷物烟叶农产品1977…  相似文献   

14.
设{Xi;i≥1}是一严平稳零均值PA随机变量序列,EX1^2〉0,σ^2=EX1^2+2 ^∞∑j=2 EX1Xj,并且0〈σ^2〈∞.令Sn=^n∑i=1 Xi,n≥1.利用部分和Sn的弱收敛定理,证明了当ε→0时,^∞∑n=1 (logn)^δ/n P{Sn≥ε√nlogn}的精确渐近性成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实时、快速估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水分状况并构建模型,为冬小麦水分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典型滴灌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冬小麦冠层光谱信息,并对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平滑和数据变换,利用一元线性回归(Simple linear regression,SLR)、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s regression,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3种建模方法,对冬小麦冠层原始光谱及变换光谱分别构建植株水分含量估测模型。【结果】冬小麦冠层原始光谱反射率与植株水分含量相关性不高,对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数据变换可以显著增强与水分含量的相关性和相关波段数,其中倒数一阶微分变换与冬小麦植株水分含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93 0,但不同变换最优相关系数所对应的波段位置并不固定。PLSR方法的模型精度最高,对数变换的PLSR模型估测精度最高,模型$R_{p}^{2}$、RMSEpRPD值分别为0.880 8、3.251 2%、2.934 3;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估测模型精度存在差异,拔节期、抽穗期估测模型精度较低,灌浆中期最高,其估测模型$R_{p}^{2}$、RMSEpRPD值分别为0.904 8、1.381 1%、3.454 7。【结论】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估测冬小麦植株水分含量是可行的,在灌浆中期的估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在去掉{xn}有界的条件下,从而没有使用{Tnxn}和{Tnyn-yn}的有界性条件,在实Banach空间中建立了非一致Lipschitz的渐近伪压缩映象不动点的更一般的具混合误差的修改的Ishikawa迭代序列的强收敛定理,从而改进和推广了已有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可分点半范数族{pλ:λ∈A}生成的拓扑空间中关于准半连续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8.
{Xn, n≥1}是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 M(1)n, M(2)n分别表示{X1, X2, …, Xn}的第一个最大值与第二个最大值. 若存在 an>0, bn 使得 P(Mn(1)≤anx+bn)w/→G(x) 成立(其中 G(x)为极值指数分布), 则对 x>y 有limN→∞1/log N∑Nn=11/nI{M(1)n≤un, M(2)n≤vn}=G(y){log G(x)-log G(y)+1} a.s.其中un=anx+bn, vn=any+bn.  相似文献   

19.
花期高温干旱对玉米雄穗发育、生理特性和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球季节性高温、干旱已经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阶段高温干旱气候特征,旨在探究夏玉米花期高温、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其雄穗发育、生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连续2年利用人工智能温室,采用盆栽试验,以郑单958(ZD958)和华农138(HN138)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CK)、高温胁迫(T)、干旱胁迫(D)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TD)4个处理,研究了夏玉米雄穗形态、花药、花粉结构、花粉活力及雄穗抗氧化指标和产量对花期高温、干旱的响应特征。【结果】2年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使玉米雄穗分枝数、主轴小花数和分枝小花密度显著减少,T处理3个参数分别平均比CK减少17.31%、15.70%、13.56%,D和TD处理分别比CK减少33.85%、24.87%、27.08%和45.59%、32.02%、26.00%,干旱及复合胁迫使玉米雄穗主轴比CK平均显著缩短23.64%和27.51%。花期高温、干旱胁迫均导致花药皱缩变形,绒毡层细胞结构松散,花粉粒表面凸起,复合胁迫加剧了花药皱缩变形,绒毡层细胞裂解,药隔维管束变细减少,花粉粒网纹状凸起更为明显,萌发孔内陷。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显著降低雄穗日散粉量,T、D和TD处理日散粉量分别比CK平均减少22.18%、54.75%和67.28%,且使最大散粉量日期提前;T、D和TD处理高活力花粉所占比例显著低于CK,且两两间差异达显著水平。T处理雄穗SOD、POD酶活性升高,较CK平均提高21.91%、32.50%,D和TD处理较CK平均增加24.95%(SOD)、53.37%(POD)和17.12%(SOD)、67.24%(POD),峰值均与CK有极显著差异;T、D和TD处理下雄穗MDA含量较CK平均增加44.18%、64.24%和79.12%,$\mathop{{O}}_{2}^{{\mathop{}_{\ •}^{-}}}$含量较CK平均增加22.55%、51.65%和72.29%,处理间峰值差异达显著水平。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导致玉米产量和行粒数大幅度降低,T、D和TD产量比CK平均降低18.05%、34.58%、46.24%,行粒数比CK平均减少24.58%、41.80%和52.99%。胁迫处理下,2个品种以HN138雄穗分枝数、主轴小花数和分枝小花密度下降幅度大于ZD958,且HN138的高活力花粉占比和散粉量比ZD958分别减少27.00%和17.28%;HN138花药和花粉结构畸变程度超过ZD958,其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幅度小于ZD958,但MDA和$\mathop{{O}}_{2}^{{\mathop{}_{\ •}^{-}}}$含量比ZD958高13.07%和20.29%,2个品种以HN138对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响应更为敏感。【结论】玉米花期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显著抑制雄穗生长发育,导致花药和花粉形态结构畸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散粉量显著减少,导致穗粒数减少,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且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玉米雄穗的影响大于干旱胁迫大于高温胁迫,不同类型品种对高温、干旱的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引入独立参数,通过权系数方法,讨论新积分核K(x,y)=xμyμ/max{xλ,yλ}下的一类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等价式,并通过参数μ和λ的适当选取,得到若干新的积分不等式.
Abstract:
A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a new integral kernel K(x, y) =xμyμ/max { xλ, yλ }and its equivalent.forms are studied, and some new integral inequalities are obtained by taking some particular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