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苗期和穗期过后,进入花粒期。抓住有利时机,搞好玉米后期田间管理,能够促进高产早熟。1抓好穗期追肥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临界期,此期缺少肥水,会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此期一般可每667m2施尿素20~30kg,以追施尿素等速效氮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苗期和穗期过后,进入花粒期。抓住有利时机,搞好玉米后期田间管理,能够促进高产早熟。1抓好穗期追肥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临界期,此期缺少肥水,会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此期一般可每667m2施尿素20~30kg,以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为宜,如能混加一定量的磷肥效果更好。施用时最好采用开沟或穴施的方法,可结合浇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因秋玉米需肥具有前期少、后期多的特性,所以要获得玉米高产,必须重施攻穗肥,以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中后期包括穗期和粒期。从拔节至抽穗的这段时间是穗期,而花粒期是指从抽雄到成熟的一段时期,此期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时期。夏玉米生长期高温多湿,发育快,生长期短,一般出苗20天左右即开始拔节,此期玉米的根、茎、叶开始旺盛生长,雌、雄穗相继开始分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穗期管理是玉米一生中最重要的田间管理时期。此期要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使之均衡发展,最后达到促秆壮穗的目的。花粒期主攻目标是保护叶片,特别是雌穗上部叶片,提高光和强度,促进粒多粒重。  相似文献   

4.
中低产田新型氮肥田间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99-1502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心连心新型肥料(控失尿素、聚能网尿素、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对春玉米生长性状、产量与构成因素和氮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产田条件下,新型肥料可有效促进春玉米植株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上,与常规处理相比,均取得较好的效果,聚能网尿素效果最佳,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效果次之;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可以看出,各处理可通过提高春玉米穗长、穗粒数和百粒质量来实现增产,增幅达12.38%~20.65%,其中,聚能网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显著,穗长减少11.32%,穗粒数增加35.58%,增产1 019 kg/hm~2;春玉米氮肥利用率也得到大幅提高,聚能网尿素、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一次性施肥、控失尿素和含锌尿素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5.82,4.00,3.94,3.59,3.53 kg/kg,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3.01%,23.38%,20.55%,23.56%和27.83%。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树脂包膜型缓释尿素(颗粒,N≥43%,缓释期3个月)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在沂南县砖埠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施用该肥料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均有所增加,增产幅度在12%~20%,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是抓好穗期追肥.大喇叭口期是玉米追肥的重点时期。一般每亩可施尿素20-30公斤.以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为宜.尽量不要追施含有磷、钾的复混肥料。施用时最好采用开沟或穴施的方法,可结合浇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玉米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根系继续发生并不断向四周和纵深扩展。茎叶迅速生长,大部分中上部叶片在此期出现和展开,茎秆也在此期伸长和增重,每天可伸长5~10厘米,雄、雌穗先后分化形成。总之,穗期是玉米一生  相似文献   

8.
陈冬辉 《河南农业》2008,(17):45-45
玉米穗期是指玉米拔节至抽穗的一段时间。夏玉米生长期短,生长期间高温多湿,玉米生长发育快,一般出苗20天左右即开始拔节,此期玉米的根、茎、叶开始旺盛生长,同时,雌、雄穗相继开始分化。 穗期管理是玉米一生中最重要的田间管理时期。此期进行田间管理,就是要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使之均衡发展,最后达到促秆壮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包膜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用量对玉米穗位叶衰老、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5个施氮水平和2个水分水平,研究不同类型尿素与水分耦合对玉米花后不同时期穗位叶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比较处理间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讨论花后穗位叶衰老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相同水分条件下,与常规尿素相比,开花期包膜控释尿素处理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较低,花后始终保持较高值,且越到后期优势越大。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常规尿素相比,包膜控释尿素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穗位叶含水量、SOD、POD和CAT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MDA积累量,因而包膜控释尿素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灌浆水有利于延缓穗位叶衰老,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由于包膜控释尿素成本较高,在灌浆水条件下施氮量较高时经济效益低于常规控释尿素。【结论】与常规尿素相比,包膜控释尿素与灌溉对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耦合效应更显著,其原因是提高了叶片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增加了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MDA的积累量,延缓叶片衰老和提高净光合速率,有利于高产。随着包膜控释尿素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它在粮食作物生产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耕作方式为主区,施肥方式为副区,研究田间不同耕作方式下,施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衰老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耕作方式下,控释尿素处理可显著提高植株的总吸氮量,在玉米吐丝后光合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P〈0.05),控释尿素处理也可显著提高玉米穗位叶SOD、POD和CAT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MDA积累量。因而,该控释尿素处理对籽粒灌浆速率的提高效果显著。相同施肥方式下,深松处理可以提高植株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深松与控释尿素耦合满足了植株对水分氮素吸收利用的时空需求,显著提高了玉米吐丝后的光合叶面积指数、抗氧化酶活性、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延缓穗位叶衰老效果最佳,籽粒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1.玉米:在平衡施肥的原则下,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10公斤尿素;在抽雄穗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667平方米可再追施2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除草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穗期是指玉米拔节到抽雄穗这段时间,此阶段春玉米历时35-40天,夏玉米历时24-26天。玉米穗期是根茎叶旺盛生长,雌雄穗分化形成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期,是玉米一生生育最旺盛,生长量及营养需求最大的时期。穗期在生产管理上必须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和穗分化正常进行为重点,实现秆壮叶茂、穗多、穗大、粒多。本文重点从追肥、浇水、中耕培土、去分蘖拔弱株、植物激素施用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对玉米穗期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一、合理追肥  相似文献   

13.
皖西北·豫南地区鲜食玉米模式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影响鲜穗产量较大的密度、尿素与复合肥施用量3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通用旋转设计,以鲜穗产量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皖豫交界地带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方案。分析得出两地鲜食玉米产量最佳农艺组合为:密度为6.75万株/hm2,底肥施用复合肥450kg/hm2,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kg/hm2,最高产量将出现在12.32~13.10t/hm2。  相似文献   

14.
前言:玉米中后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穗期(拔节至开花)和花粒期(开花至成熟),其中穗期一般经历25-30天,花粒期经历50天左右。这两个阶段是玉米种植者田间管理的重要阶段,不可轻易忽视。为了加强夏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本文主要从玉米穗期管理、玉米花粒期管理、灾害预防措施以及适时收获等四方面对其管理措施进行论述,以供参考。一、玉米穗期管理玉米穗期主要是从拔节到抽雄这个过程,经历一个月左右。这一阶段是由营养生长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1)地膜玉米中单2号雄穗和雌穗分化历时分别为 34,26 d时,分化始期的可见叶和叶龄分别为 8.8,6.5和 11.0,7.7。与露地玉米相比,雄穗分化期缩短 16 d,雌穗分化期缩短12人在穗分化的前期和中期,地膜玉米的叶数均显著多于露地玉米。(2)地膜玉米雌雄穗分化期的对应关系与露地玉米基本一致。(3)地膜玉米要求栽培措施比露地玉米早而及时。前期和中期管理的叶龄值比露地王米多1,后期与露地玉米基本一致。(4)地膜玉米各分化期的叶面系数均显著大于露地玉米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不同配方增效尿素在玉米上的肥效。[方法]以不施肥和普通尿素为对照,将添加不同增效剂配方的增效尿素1、增效尿素2对玉米进行追肥试验(共施肥4次,每次施肥量为225 kg/hm~2),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加尿素均可显著改善玉米生物学性状,株高增加19~20 cm,茎粗增加0.09~0.16 cm,穗长增加1.6~5.2 cm,秃尖和颗粒不饱满玉米个数显著减少,其中以增效尿素1处理效果最佳。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加不同尿素处理玉米穗粒数降低,但颗粒更饱满,百粒重和鲜重均显著增加,不同尿素处理后增产6.49%~17.19%。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加尿素均可显著增加玉米氮素吸收量,且氮素表观利用率增加30.30%~54.19%。[结论]增效尿素在玉米及其他作物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续第4期第36页)一、穗的分化与生长1.穗的分化过程玉米雌雄穗的分化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雌雄穗的分化过程可分为生长锥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和性器官发育形成期。但玉米雄穗分化要比雌穗分化稍早。①生长锥伸长期。玉米  相似文献   

18.
试验安排在驻马店市的新坡村与驻马店市农科所,研究了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比例对夏玉米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两地的夏玉米试验结果表明.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处理的产量均以控释尿素70%+普通尿素30%处理最好.新坡村与驻马店市农科所的产量分别为8 699 kg·hm~(-2),9 008 kg·hm~(-2),比100%控释尿素处理增产6.1%,6.4%,比100%普通尿素处理增产16.2%,16.2%,比对照增产55.8%,56.2%,它们之间的差异达1%显著水平.该试验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主要在穗粒数和百粒重方面,对穗长、穗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地膜玉米穗分化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1)地膜玉米中单2号雄穗和雌穗分化历时分别为34,36d时,分化始期的可见叶和叶龄分别为8.8,6.5和11.0,7.7。与露地玉米相比,雄穗分化期缩短16d,雌穗分化期缩短12d。在穗分化的前期和中期,地膜玉米的叶数均显著多于露地玉米。(2)地膜玉米雌雄穗分化期的对应关系与露地玉米基本一致。(3)地膜玉米要求栽培措施比露地玉米早而及时。前期和中期管理的叶龄值比露地玉米多1,后期与露地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于1981~1983年,对玉米早、中、晚熟5个单交种进行了穗分化观察与产量测定。表明,雄穗分化始期品种间差异较小,晚熟单交种在高温干旱或低温多雨年份对雌雄穗分化变化小。玉米穗分化的进程可利用出苗后天数推算穗分化阶段,雌穗小花形成后根多叶茂的品种和采取延长雌穗分化Ⅰ~Ⅲ阶段的措施可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