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玉米是甜质型玉米的简称,因其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甜玉米属菜用玉米,含糖总量可达16%,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天然营养食品。它具有色泽晶莹剔透、香、脆、甜、生熟两吃等特点,主要用鲜果穗加工成速冻甜玉米粒和速冻甜玉米果穗后进入市场。由于甜玉米是玉米的一个甜质类型,因其具有抑制糖分向淀粉转化的遗传特性,所以乳熟期籽粒中含糖量较高,食之味甜。  相似文献   

2.
<正>甜玉米是玉米的一种,是甜质型玉米的简称,因其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属菜用玉米,含糖总量可达16%,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天然营养食品。它具有色泽晶莹剔透、香、脆、甜、生熟两吃等特点,主要用鲜果穗加工成速冻甜玉米粒和速冻甜玉米果穗后进入市场。由于甜玉米是玉米的一个甜质类型,因其具有抑制糖分向淀粉转化的遗传特性,所以乳熟期籽粒中含糖量较高,食之味甜。甜玉米是一种菜果兼用的新兴  相似文献   

3.
甜玉米是甜质型玉米的简称,因其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甜玉米属菜用玉米,含糖总量可达16%,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天然营养食品.它具有色泽晶莹剔透、香、脆、甜、生熟两吃等特点,主要用鲜果穗加工成速冻甜玉米粒和速冻甜玉米果穗后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4.
甜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加工食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是玉米的一个甜质类型,因其具有抑制糖分向淀粉转化的遗传特性,所以乳熟期籽粒中含糖量较高,食之味甜,甜玉米因此而得名。甜玉米,是一种菜果兼用新型食品,有甜、糯、嫩、香的特点,有“水果玉米”之称。1营养价值乳熟期的甜玉米籽粒中,葡萄糖、蔗糖、果糖含量是普通玉米的  相似文献   

5.
浅谈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玉米是玉米的一个类型,因其具有抑制糖分向淀粉转化的遗传特性,所以乳熟期籽粒中含糖量较高,食之味甜、糯而得名,主要是在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类型,包括糯玉米、甜玉米等品种,具有营养保健等功效,是顺应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美味营养型食品。  相似文献   

6.
甜质玉米是玉米属的一个亚种,因其籽粒在乳熟期含有较多的糖分,鲜嫩多汁,所以称为甜玉米.甜玉米又分为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两种类型.普通甜玉米受Su2隐性突变基因控制,胚乳含糖分10%-15%,相当于普通玉米的2.5倍.超甜玉米糖分含量又比普通甜玉米多2.5-3.0倍.根据甜玉米采收用途的不同,例如有采收乳熟期鲜穗或籽粒加工罐藏玉米;有采收雌穗刚刚吐丝鲜嫩果穗加工的笋玉米,又称做玉米笋或水果玉米.  相似文献   

7.
甜玉米是甜质型玉米的简称。是玉米按籽粒形态结构分类的八大类型之一,因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按其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的多少,甜玉米可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甜玉米是以其籽粒(胚乳)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是由普通玉米遗传基因突变选育而成,受单隐性甜-1基因控制,其籽粒含糖量比普通玉米高出10倍左右.甜玉米主要加工成甜玉米罐头,用鲜果穗炒菜、生食均可,经济效益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美国甜玉米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甜玉米属于果蔬型玉米,籽粒色泽鲜艳,口感香甜纯正,果穗整齐一致,内在品质优良,甜玉米因其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甜玉米罐头和速冻甜玉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甜玉米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食品,以其独特的风味,逐渐被消费者所青睐  相似文献   

10.
甜玉米品种和营养成分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甜玉米是由普通玉米突变而来,成熟的籽粒表面皱缩,半透明,胚较大.籽粒胚乳几乎全为角质,淀粉含量较低.植株分蘖力强,具有多穗性.甜玉米乳熟期适时采收的鲜果穗营养丰富,食之味甜,具有特殊的风味,可直接或速冻保鲜供人们食用.  相似文献   

11.
<正>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水果玉米、水果型菜玉米,为禾本科玉米属玉米甜质型亚种,籽粒香、甜、脆,色泽鲜亮晶莹,生食、熟食均可,可以加工成各种风味罐头、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甜玉米品种多数具有多穗性的特点,第二、第三穗可在吐丝前用作玉米笋供鲜食或加工罐头。一般甜玉米籽粒糖分含量为8%~10%,是普通玉米的2~5倍,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果菜  相似文献   

12.
甜玉米是甜质型玉米的简称.按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的多少,可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三种类型.甜玉米与普通玉米存在诸多差异,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明春 《北京农业》2006,(11):36-36
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具有蔬菜、水果、食品和饲料"四位一体"的利用价值.在乳熟期采收青果穗上市,果皮柔嫩,风味鲜美,可供作煮、蒸、烤或通过清蒸加工,速冻贮藏供应市场,也可将青鲜果穗或子粒加工成糊状、粒状或段状罐头,成为速冻甜玉米穗(粒)、脱水甜玉米干、油炸甜玉米粒以及快餐粥等食品;收获玉米雌穗花丝尚未外露时的柔嫩果穗,可加工为玉米笋罐头,一种时新的高档蔬菜;甜玉米茎叶的含糖量为10%~12%,碳水化合物含量在30%以上,蛋白质含量2%左右,脂肪含量为0.5%~1.0%,青嫩多汁,柔软香甜,营养丰富,是发展畜禽业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具有蔬菜、水果、食品和饲料"四位一体"的利用价值.在乳熟期采收青果穗上市,果皮柔嫩,风味鲜美,可供作煮、蒸、烤或通过清蒸加工,速冻贮藏供应市场,也可将青鲜果穗或子粒加工成糊状、粒状或段状罐头,成为速冻甜玉米穗(粒)、脱水甜玉米干、油炸甜玉米粒以及快餐粥等食品;收获玉米雌穗花丝尚未外露时的柔嫩果穗,可加工为玉米笋罐头,一种时新的高档蔬菜;甜玉米茎叶的含糖量为10%~12%,碳水化合物含量在30%以上,蛋白质含量2%左右,脂肪含量为0.5%~1.0%,青嫩多汁,柔软香甜,营养丰富,是发展畜禽业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5.
甜玉米是甜质型玉米的简称,因其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近年来在东南沿海的广东、江苏、上海、安徽等地得到快速发展,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6.
<正>甜玉米不仅有色泽晶莹剔透、香、脆、甜、生熟两吃等特点,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营养丰富菜果兼用的新兴食品。甜玉米属菜用玉米,含糖总量可达16%,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天然营养食品。甜玉米主要用鲜果穗加工成速冻甜玉米粒和速冻甜玉米果穗后进入市场,所以鲜果穗商品性要求极高。甜玉米所有品种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普通玉米带有它的显性基因,一旦它们之间串粉杂交,当代花粉直感表现出普通玉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速冻处理对超甜玉米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穗甜1号超甜玉米果穗速冻保鲜过程中不同加工因素对产品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漂烫后速冻比未漂烫速冻的果穗其籽粒糖分含量相对下降快,但贮藏一段时间后,籽粒糖分含量相差不大;不同漂烫时间处理的果穗其籽粒糖分下降速度不同,热处理过短或过长均影响其感观与品质,热处理时间以8分钟为宜;冷冻速度越快,对果穗品质影响越小,籽粒VC含量下降越慢.  相似文献   

18.
<正>甜玉米不仅有色泽晶莹剔透、香、脆、甜、生熟两吃等特点,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营养丰富菜果兼用的新兴食品。甜玉米属菜用玉米,含糖总量可达16%,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天然营养食品。甜玉米主要用鲜果穗加工成速冻甜玉米粒和速冻甜玉米果穗后进入市场,所以鲜果穗商品性要求极高。甜玉米所有品种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普通玉米带有它的显性基因,一旦它们之间串粉杂交,当代花粉直感表现出普通玉米的显性性状,而失去  相似文献   

19.
不同速冻处理对超甜玉米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穗甜1号超甜玉米果穗速冻保鲜过程不同加工因素以产品主要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漂烫后速冻比未漂烫速冻的果穗基籽粒糖分含量相对下降快,但贮藏一段时间后,籽粒糖分含量相差不大;不同漂烫时间处理的果穗其籽粒糖分下降速度不同,热处理过短或过长均影响其感观与品质,热处理时间以8发钟为宜;冷冻速度越快,对果穗品质影响越小,籽粒Vc含量下降越慢。  相似文献   

20.
甜玉米是玉米属中的一个亚种即甜质型玉米亚种(Zea Mays Lsacchavata sturt),它是受一个或多个隐性基因控制的胚乳突变体,根据控制的基因类型不同又分为普甜玉米、加强甜玉米.甜玉米胚乳内的碳水化合物积累较少,蛋白质含量在13%以上,脂肪含量也比普通玉米高一倍以上,还含有较多的VA、VB和VE等.普通甜玉米乳熟期籽粒含糖8%~10%,比普通玉米高一倍以上,淀粉占35%,且含有大约24%的水溶性多糖,有粘性,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超甜玉米的含糖量在15%以上,吃起来具有甜、脆、香的特点,但水溶性多糖含量只占5%,故没有粘性,淀粉含量减少到18%~20%,由于甜玉米具有这些营养成分,又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故在国外早已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品.在新疆,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甜玉米越来越受到广大居民和农民的喜欢和重视.农民种植甜玉米卖鲜食果穗,可获得高出粮食2~3倍的利润,要想获更高利润,甜玉米则要突出"早"字,即要提前上市.下面来简述甜玉米早熟栽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