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印楝素防治蔬菜茶树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0.3%印楝素乳油防治蔬菜和茶园害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菜青虫、小绿叶蝉及茶尺蠖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防效69.98%以上,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37.9%,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7.9%,对茶尺蠖的防效达34.2%以上;药后3 d,对小菜蛾就达到73.35%以上的防效,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药后7 d对小菜蛾就达到86.7%以上的防效,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74.8%,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以上,对茶尺蠖的防效达52.8%以上。并且药后10 d,对小菜蛾和茶尺蠖仍有60%以上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可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2.
4种杀虫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种杀虫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50 g/hm2的防效最好,药后1 d、3 d、7 d分别为91.4%、95.7%、96.5%,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次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 g/hm2和1.8%阿维菌素乳油300 g/hm2;40%毒死蜱乳油的防效稍差,可作为防治蔬菜菜青虫的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安排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个不同剂量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照及清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5.0g/667m2对大白菜菜青虫防效高、见效快、迟效性好,药后1、3、7d平均防效在85%以上,是值得建议推广的一种高效低毒农用杀虫剂,建议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适宜浓度为25.0g/667m2。  相似文献   

4.
用20%菜盛乳油不同浓度稀释液喷雾防治露地甘蓝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菜盛乳油1 000、1 250、1 500倍液对3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速效性,喷药后3 d防效达最高,喷药后7 d的防效虽有所降低,但仍然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试验了0.7%印楝素乳油田间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的药效。结果表明:0.7%印楝素乳油2.1~4.2 g(.a.i)/hm2对菜青虫进行防治,药后7d防效达80%以上,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建议在生产上的使用剂量为3.15~4.2 g(a..i)/hm2。0.7%印楝素乳油3.15~5.25 g(a..i)/hm2防治小菜蛾,药后7 d防效达90%以上,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建议在生产上的使用剂量为4~5 g(a..i)/hm2。  相似文献   

6.
以蔬菜主要害虫菜青虫(Pieris rapaeL.)为防治对象,采用盆栽法对我国研制的0.3%印楝素乳油杀虫剂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乳油杀虫剂对菜青虫有显著的防效,且对作物有较高的保叶率。0.3%印楝素乳油处理后第5、7、10d的防效分别为92.88%、98.12%、93.10%,第6d的保叶率为90.33%。  相似文献   

7.
3种生物杀虫剂防治蔬菜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杀虫剂 0 .2 %苦皮藤素乳油、0 .6 %苦参碱·内酯水剂、苏特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蔬菜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 ,0 .2 %苦皮藤素乳油 10 0 0倍液药后 7d对甘蓝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分别可达 93.99%和 92 .4 3% ,优于2 0 %氰戊菊酯乳油 10 0 0倍液的防效 ;0 .6 %苦参碱·内酯水剂 4 0 0、6 0 0倍液药后 7d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效分别为96 .34%、93.88% ,对甘蓝桃蚜的防效分别为 95 .14 %、94 .0 2 % ,优于 2 .5 %溴氰菊酯乳油 2 0 0 0倍液 ;苏特灵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药后 7d对黄瓜瓜蚜的防效为 91.0 9% ,对青菜桃蚜的防效为 91.39% ,与 2 .5 %溴氰菊酯乳油2 0 0 0倍液防效相当。 3种生物杀虫剂对蔬菜害虫防效优良 ,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安排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3个不同剂量与4.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对照及清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60g/667m2对大白菜菜青虫防效高,见效快,迟效性好,药后1d、3d、7d平均防效在95%以上,是值得建议推广的一种高效低毒农用杀虫剂,本着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建议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适宜浓度为50~60g/667m2。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剂量藜芦碱醇与防治菜青虫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藜芦碱醇溶液600倍液、800倍液对甘蓝菜青虫防效高、见效快、迟效性好,药后1 d、7 d平均防效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菜青虫的杀虫方案,我们在永州地区选择了5种流通较好的药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450 ml/hm2处理对菜青虫防效较好,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分别为80.76%和88.66%。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675 ml/hm2处理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分别为81.48%和85.39%。当这两种药剂混合使用,效果更佳,药后7 d防效高达93.35%。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l/hm2处理可有效控制菜青虫,但速效性不高。2%苦参碱水剂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菜青虫的防效一般。综合考虑药剂的速效性、持效性和安全性,建议使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337.5 ml/hm2和2.5%高效氯氰菊酯450 ml/hm2的混合处理来控制菜青虫,可轮换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37.5 ml/hm2和2.5%高效氯氰菊酯450 ml/hm2的混用药剂,当虫害发生较重可适当提高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了植物源农药1.6%狼毒素水乳剂1 000倍,0.2%苦皮素乳油1 000倍,10%烟碱乳油1 000倍和0.5%楝素乳油1 500倍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的效果。并将其与生物农药8 000IU/mg BT粉剂、抗生素类农药0.9%阿维菌素乳油和化学农药4.5%高效氯氰菊酯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防治菜青虫药后3~7 d防效为71.72%~100%,且具高效、低毒、无残留等特性,是理想的防治蔬菜菜青虫无公害药剂。  相似文献   

12.
紫茉莉茎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茉莉茎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菜粉蝶(Pieris rapaeL.)、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茎氯仿提取物处理菜粉蝶卵5 d后,对其具有较强的杀卵作用,校正死亡率达82.76%;氯仿提取物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产卵驱避作用,3 d后的驱避率为87.40%;紫茉莉茎石油醚提取物对4龄菜粉蝶幼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在取食3 d后的校正死亡率达85%,取食5 d后的校正死亡率达100%;在取食第3 d与第5 d后,茎氯仿提取物对4龄菜粉蝶幼虫均表现出较强的拒食活性,拒食率分别为96.80%与99.67%。4龄菜粉蝶幼虫在取食氯仿提取物处理的甘蓝叶碟7 d后的毒杀效果为87.50%。  相似文献   

13.
植物性杀虫剂苦皮藤乳油控制菜青虫有效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试结果表明:苦皮藤乳油对菜粉蝶的卵没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卵孵化出的幼虫却有较高的死亡率。对1-5龄不同龄期的菜青虫进行胃毒测试,苦皮藤素LC50分别为24.78mg/kg,72.55mg/kg,124.35mg/kg,321.21mg/kg,1240.42mg/kg。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一次施药50mg/kg和100mg/kg的苦皮藤乳油对菜青虫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保产效果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苦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剂量的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进行甘蓝菜青虫防治试验,验证其防治效果,确定最佳剂量。结果表明,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防治菜青虫低龄期的最佳用药量为有效成分9.4 g/hm2,平均防效在94.6%以上。  相似文献   

15.
1%高渗苦皮藤素微乳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开书  陈军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78-5579
采用室内生测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秋季甘蓝进行了1%苦皮藤素微乳剂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研究。室内生测采用药浸法,结果表明:用1%苦皮藤素微乳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980、.39 mg/L;而1%苦皮藤素乳油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811、.01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微乳剂稀释800~1 000倍防效较好,且药效持久,与1%苦皮藤素乳油相比,可减少原药用量的35%~40%。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inne)在蔬菜上为害的严重性,做了防治此虫的毒力测定与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氧滴滴涕乳油对菜青虫的触杀LD_(50)值为9.6720微克/克;在田间,用25%甲氧滴滴涕乳油200×稀释液可基本控制其为害,并残效期在半个月以上.用该药防治此虫使用方法简单,防治费用低,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病株率、病薯率、病情指数3个方面评价了8种供试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其中,5%神农丹颗粒剂45 kg/hm2、10%福气多颗粒剂30 kg/hm2、22%吡虫.辛硫磷乳油9 L/hm2、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15 L/hm2和40%毒死蜱乳油15 L/hm2的防治效果较好,株防效为77.96%~89.83%,薯防效为85.30%~97.91%,病情指数防效为83.06%~98.94%。综合防治效果、药剂毒性、施用成本等因素,建议生产上施用22%吡虫.辛硫磷乳油9 L/hm2和35%辛硫磷微胶囊15 L/hm2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相似文献   

18.
采用喷雾法 ,就瑞香狼毒 (Stellera chameajasme L.)根乙醇提取物 (简称 SCEE)对菜粉蝶 (Pieris rapae L.)的产卵忌避作用以及对卵的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1. 5 %的 SCEE对菜粉蝶的产卵有较强的忌避率 ,第 1、2、3、5 d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 77.5 9%、6 4.2 9%、5 2 .46 %、31.2 3% ;1. 5 %的 SCEE对菜粉蝶卵的杀卵作用差 ,7d后的孵化率为 5 6 .41%。  相似文献   

19.
两种昆虫病毒制剂对菜粉蝶和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菜粉蝶(Pieris rapae)颗粒体病毒和芹菜夜蛾(Anagrapha falcifera)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及两者的混合制剂对菜粉蝶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病毒制剂对菜粉蝶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5 d最终防效在93%以上;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及两者的混合制剂对小菜蛾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5d最终防效在89%以上,其效果均分别优于化学农药毒死蜱88%和84%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