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选择家禽基因组中的2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扬州鸡群体192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各标记与40、60周龄哈氏单位、蛋重和蛋壳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ADL217和ADL260与40周龄哈氏单位显著相关(P<0.05);ADL176与40周龄蛋重与显著相关。MCW239、ADL260与60周龄的哈氏单位显著相关(P<0.05);ADL176、MCW239与60周龄蛋重显著相关;LEI229与60周龄的蛋壳强度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
文昌鸡产蛋性能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20对微卫星标记对120只文昌鸡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微卫星标记与产蛋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文昌鸡群体内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②位于4号染色体的标记LEI0119与55周龄蛋重显著相关(P<0.05),位于2染色体的标记MCW0131及位于Z染色体的标记MCW0294与400日龄产蛋数呈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可为文昌鸡的保种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周龄母鸡鸡蛋及不同蛋壳质地鸡蛋的蛋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同一品种不同周龄(26、40周龄和64周龄)母鸡所产蛋的蛋壳品质和蛋品质,包括蛋重、蛋壳相对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蛋黄指数、蛋黄比率、哈氏单位、蛋清pH值。之后,还比较了该鸡种不同蛋壳质地鸡蛋(正常蛋和砂壳蛋)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母鸡所产蛋之间,蛋重、蛋黄指数、蛋黄比率、哈氏单位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蛋壳厚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蛋重、蛋形指数、蛋黄颜色、蛋黄比率随着母鸡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蛋壳强度、蛋壳相对重、哈氏单位、蛋黄指数、蛋清pH值呈下降趋势。最后,蛋壳质地不同的鸡蛋(正常蛋与砂壳蛋)之间,蛋重、蛋壳相对重、蛋壳强度、蛋清pH值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其他参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从鸡的4号染色体上选取6个与蛋品质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对以中国泰和丝羽乌骨鸡与农大褐为亲本建立的CAU-BC F_2资源群体373只鸡进行了遗传检测,计算出这些微卫星标记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群体杂合度。通过统计软件,对各蛋品质性状与各标记间进行了关联分析,筛选出了与蛋重、蛋壳重、蛋黄颜色和蛋白重有关的分子遗传标记。结果表明:标记ADL0317与蛋重、蛋黄颜色和蛋白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标记LEI0094和标记LEI0063分别与蛋壳重和蛋黄颜色呈极显著相关(P<0.01)。本研究结果为蛋重、蛋壳重、蛋黄颜色和蛋白重的QTL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广西地方鸡品种东兰乌鸡不同周龄蛋品质及其变化规律,试验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了东兰乌鸡不同周龄(28,32,36,40,44,48,52,56,60周龄)的蛋品质指标,检测指标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壳比率、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比率。结果表明:蛋重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产蛋后期显著高于产蛋前、中期(P0.05),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蛋壳强度和蛋壳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蛋壳厚度、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在整个产蛋周期内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总体而言,东兰乌鸡蛋蛋重较小、蛋壳较薄、蛋形规则、蛋白浓稠、蛋黄比率高、蛋黄颜色适中。说明东兰乌鸡作为广西地方鸡品种具有较好的蛋品质,且在不同产蛋期的蛋品质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分析纯系蛋鸡育种群体的品系特性,以新杨绿壳纯系蛋鸡和洛岛红纯系蛋鸡为研究对象,比较两个纯系3个产蛋周龄(26、40和60周龄)的蛋品质。结果:(1)新杨绿壳纯系蛋鸡除了蛋壳比例以外,其他指标均受产蛋周龄的极显著影响,蛋重和蛋黄比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而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和蛋壳强度随着周龄增加而下降;40周龄蛋壳厚度和蛋壳重显著高于其他周龄(P0.01)。(2)洛岛红蛋鸡的蛋黄比、蛋白高度、蛋壳重和哈夫单位与前者相同;40和60周龄蛋黄颜色极显著低于26周龄(P0.01);40周龄蛋重和蛋壳比例显著大于26和60周龄(P0.01);26周龄蛋壳强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周龄,40周龄蛋壳强度最低。综上,纯系蛋鸡26周龄内部蛋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文昌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就文昌鸡产蛋规律、种蛋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昌鸡开产后第7周前产蛋率快速上升,到开产后第7周或第8周,产蛋率到达最高峰,60%以上的产蛋率能维持15~18周,经过产蛋高峰期后,产蛋率缓慢下降,期间略有波动,说明文昌鸡的产蛋性能良好;文昌鸡55周龄蛋品质性状蛋重(EW)、蛋壳重(SW)、蛋壳厚度(ST)、蛋壳强度(SS)、哈氏单位(HU)、蛋形指数(SI)、蛋黄重(YW)、蛋黄颜色(Y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分别为49.00g、6.34 g、320.69μm、4.01 kg/cm2.70.02、1.31、16.45 g、6.13.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广西地方鸡品种南丹瑶鸡的蛋品质变化规律,以南丹瑶鸡为试验材料,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其整个产蛋期的蛋品质进行了研究。检验指标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黄重等。结果显示:蛋重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产蛋后期极显著高于产蛋前、中期(P0.01),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在整个产蛋周期内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蛋壳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哈氏单位在产蛋前期和产蛋中期无明显变化,在产蛋末期急剧下降,蛋黄颜色在产蛋初期颜色最深,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产蛋末期急剧下降。总体而言,南丹瑶鸡鸡蛋蛋重较小、蛋壳较薄、蛋形规则、蛋白浓稠、蛋黄比率高、蛋黄颜色较深。由此可见,南丹瑶鸡作为广西地方鸡品种具有较好的蛋品质,且在不同产蛋期的蛋品质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周大薇 《当代畜牧》2014,(20):93-94
试验比较了矮小型鸡30周龄笼养、30周龄放养和60周龄笼养3种饲养方式下的蛋重、哈氏单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等蛋品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3组鸡蛋的蛋形指数无显著差异;笼养组随着产蛋周龄增加,蛋重显著增加,其他指标下降;放养组的蛋重、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组,哈氏单位则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贵州黄鸡的蛋品质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随机抽取44周龄贵州黄鸡新鲜种蛋60枚,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在24 h内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贵州黄鸡平均蛋重为(52.74±5.33) g,蛋形指数1.36±0.10,蛋壳厚度(0.35±0.05) mm,蛋黄重(17.55±1.66) g,蛋黄颜色9.26±0.73,蛋白高度(4.72±1.13) mm,哈氏单位平均68.43±4.29。相关性分析表明:蛋壳强度与哈氏单位、蛋壳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蛋黄重与蛋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蛋黄比例和蛋壳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蛋重与蛋黄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蛋白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蛋白高度与哈氏单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地方鸡种——海东鸡与商品鸡蛋品质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对青藏高原地方鸡种—海东鸡与商品新罗曼鸡的蛋品质及蛋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海东鸡的蛋重、蛋壳重、蛋白重及蛋白重/蛋重极显著低于新罗曼鸡(P0.01);而蛋形指数和蛋黄重/蛋重极显著高于新罗曼鸡(P0.01);蛋壳厚度和蛋壳重/蛋重海东鸡显著高于新罗曼鸡,且海东鸡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新罗曼鸡(P0.05);蛋黄和蛋壳强度重二者无显著差异。海东鸡蛋全蛋粗蛋白质含量比新罗曼鸡蛋低21.3%,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粗脂肪含量比新罗曼鸡高18.1%,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2.
家鸡豆冠基因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家鸡1号染色体短臂部分连锁图谱及豆冠冠型基因的定位。通过测交选择豆冠冠型基因型纯合的2只吐鲁番斗鸡(♂)和6只玫瑰冠鸡(♀)为亲本,采用F2代试验设计建立F2代494只,依据己公布的家鸡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在1号染色体上筛选了13对微卫星标记,运用MapMaker/EXP 3.0和MapDraw 2.1软件绘制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记录的表型性状值对冠型性状进行定位分析。经卡方检验F2代冠型符合9∶3∶3∶1的遗传定律。在连锁分析中除MCW0007位外,其余12个微卫星座位在试验群体中均表现较高的基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对冠型性状进行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MCW0428、ADL0319、LEI0174和MCW0058标记位点LOD值>3,表明这4个微卫星位点与豆冠冠型基因存在连锁关系,其中LEI0174与豆冠基因遗传距离最近为0.12 cM。  相似文献   

13.
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分析淮南麻黄鸡12周龄体重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结果表明:位于3号染色体和10号染色体上的2个微卫星标记MCW0222、ADL0122与淮南麻黄鸡12周龄体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测定了隐性白羽和仙居鸡参考家系F2代500羽个体的26个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析微卫星标记与鸡肉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标记ADL212分别与pH值和嫩度显著相关;位于3号和5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MCW 004和MCW 223与肉色显著相关;与胸肌失水率显著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分别为:位于2号染色体的MCW 264和ADL212以及5号染色体的MCW 223和9号染色体的ADL211。  相似文献   

15.
王曦  李红霞  朱庆 《中国家禽》2007,29(11):22-24
从鸡的遗传图谱中选取13个微卫星基因座,对黄羽肉鸡A系和B系(粤黄鸡102系)回交F1代群体100个个体进行标记与料肉比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DL0252、LEI0071、MCW0004、MCW0245、MCW0341这5个基因座与料肉比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关系(P<0.01),而基因座MCW0223、MCW0264与料肉比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P<0.05)。基因座MCW0004的DD型、ADL0252的CC型和MCW0223的AA型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最大,其有望作为对料肉比性状进行选择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16.
随机抽取214日龄的引入品种矮脚麻鸡与河北本地品种太行鸡种鸡鸡蛋各100枚,分别测定蛋重、蛋形指数、蛋比重、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黄比率、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血肉斑比率。结果表明:二品种鸡蛋品质在蛋重、蛋比重、蛋黄颜色、蛋壳厚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哈氏单位、蛋黄比率差异极显著(P<0.01);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微卫星DNA标记与肉鸡腹脂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测定了隐性白羽和仙居鸡参考家系F2代个体的腹脂率及26个微卫星标记,将不同基因型与腹脂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ADL136和10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MCW67与腹脂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比较笼养和平养方式对不同品种蛋鸭蛋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评价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鸭蛋品质提供参考依据。随机选取40周龄笼养和平养的金定鸭(青壳蛋)和山麻鸭(白壳蛋)鸭蛋各30枚于产后24 h内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笼养蛋鸭蛋重极显著大于平养蛋鸭蛋重(P<0.01),蛋重与蛋壳重、蛋白重和蛋黄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不同类型鸭蛋的蛋黄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青壳蛋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笼养青壳蛋的蛋壳强度亦高于平养青壳蛋(P<0.05)。蛋的比重与蛋壳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0.503,P<0.01),与蛋壳强度的相关系数亦达到0.536(P<0.01)。4种类型鸭蛋的哈氏单位均达到72以上。虽然蛋白重与蛋黄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蛋白重与蛋黄比率之间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蛋的比重与蛋黄重和蛋黄比率之间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就蛋品质而言,蛋鸭养殖以采用笼养模式、选择青壳蛋鸭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19.
Non-feed removal molting programme in commercial brown laying hens and its influence on pre-molting, post-molting and end of cycle egg quality traits were investigated. Overall 54 bird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treatment groups and each group was fed with one of the following diets during 10 days of molting period: (i) grain barley, (ii) alfalfa meal, or (iii) commercial layer ration (non-molted control group). Eggs obtained from groups in pre-molting, post-molting and end of cycle periods were examined for several quality performance traits such as egg weight, specific gravity, shape index, shell strength, shell thickness, eggshell weight, haugh unit, albumen index, yolk index and yolk colo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n-feed removal molting programme based particularly on grain barley had positive effect on egg quality traits in laying hens. Notably, yolk color and haugh unit,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parameters from the consumer point of view, were relatively improved in barley molted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