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自不同产地的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5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是99.68%,RSD为1.37%;紫外光法是99.07%,RSD是0.9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光光度法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采用AlCl3显色,在412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2%、99.72%,RSD分别为2.38%、3.1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98.75%,RSD分别为2.71%、2.86%。[结论]以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AlCl3为显色剂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慕春  王飞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110-111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奶花芸豆中的总黄酮含量,标准品为芦丁,测定波长510 nm,参比波长580 nm。结果表明,在0.0025~0.025 mg/mL范围内,标准品的量与吸光度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平均加标回收率96.33%,RSD为2.67%,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较理想。奶花芸豆的总黄酮含量为2.79 mg/g,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泰山女儿茶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测定最佳检测波长510 nm,芦丁质量浓度在8~48 μ·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6),平均回收率99.03%(RSD=1.72%,n=5);多糖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490 nm,葡萄糖质量浓度在5~50 μ·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4),平均回收率99.26%(RSD=1.57%,n=4).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泰山女儿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木香花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最佳提取条件,以芦丁为标样,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木香花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为430和497 nm下,芦丁浓度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7 8,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19%。木香花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0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植物及其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种方法测定荞麦黄酮含量的效果。[方法]采用水浴提取和超声提取2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野荞叶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定大野荞植物叶中黄酮含量的最适波长为420 nm,超声提取法和水浴提取法所得大野荞叶中平均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26%和5.40%,且水浴提取法所得平均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超声提取法。[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改进荞麦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云南酸木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以芦丁为标准样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木瓜中总黄酮含量(吸收波长:510nm,相关系数:0.999 7,RSD:0.013%,平均回收率:99.20%)。结果表明:芦丁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新鲜酸木瓜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1.76±0.013)%。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10%KOH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09 nm波长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4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RSD为1.3%,甘草渣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24%。[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适用于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测定紫穗槐果实中总黄酮含量,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紫穗槐果实中总黄酮,并以鱼藤酮为标准对照品,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穗槐果实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得出利用紫外比色法可以测定分析紫穗槐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的结论,该方法检测波长为289.1nm,定量标准曲线为y=102.18x-0.0486,相关系数R为0.9996。加标回收率97.80%,相对标准偏差为0.7485%。在此检测条件下测定的紫穗槐果实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3.38mg/g。利用本方法测定紫穗槐果实中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节省时间,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紫穗槐果实总黄酮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2种提取方法测定大野荞植物叶中的黄酮含量(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水浴提取和超声提取2种方法测定大野荞植物叶中的黄酮含量。[方法]采用水浴提取和超声提取2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野荞叶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定大野荞物叶中黄酮含量的最适波长为420nm,超声提取法和水浴提取法所得大野荞叶中平均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26%和5.40%,且水浴提取法所得平均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超声提取法。[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改进荞麦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藏红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当年新生小球茎为材料,在MS+0.5 mg/L BA+1.0 mg/L NAA+7%CM(椰乳)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再转入MS+5 mg/L BA+5 mg/L NAA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黑暗条件下继代1-2次,51 d就可以获得高诱导串的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可达65%.将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5 mg/L BA+5 mg/L NAA中分化丛生芽,丛生芽诱导率高达95%,将丛生芽分成单个植株,最终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变异焊菜根上部的生长点为外植体,以附加不同浓度的BA、IAA、NAA、2,4-D、GA的MS、1/2MS或1/3MS为培养基,进行了芽伸长生长培养、芽分化培养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2 MS IAA 0.2 mg/L是促进变异焊菜培养芽伸长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 BA 0.5 mg/L NAA 0.1 mg/L GA 0.5 mg/L是变异焊菜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 MS IAA 0.5 mg/L是变异焊菜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变异焊菜试管苗移植后,有利的变异性状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赋我国1989~2004年间的藏红花研究文献年代、研究领域、期刊分布、文献作者及其所在地区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当前我国藏红花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找出了我国藏红花研究的热点和薄弱环节,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癌症明显影响人类的平均寿命和生活质量,而从蔬菜、草药和香料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可能有助于预防或治疗多种癌症。西红花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潜力,民间中医已将其广泛用于治疗很多疾病。该文通过查阅知网、PubMed和SciFinder中相关文献和资料,获得西红花试验数据,并进行归纳总结,着重介绍了西红花及其主要成分,并对国内外大量的体内、体外试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藏红花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肿瘤活性,并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基于当前数据表明,西红花可被视为有潜力的候选临床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番红花球茎消毒和褐化抑制的方法。[方法]以番红花球茎的染菌率、褐化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指标,分析了外植体大小、氯化汞浓度和消毒时间对番红花球茎染菌和诱导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抗坏血酸和活性炭对番红花球茎褐化的抑制效果。[结果]当外植体大小5 mm~3,氯化汞溶液浓度0.2%、消毒时间10 min时,染菌率和诱导率较为适宜;向培养基中加入0.5 g/L活性炭可以降低球茎的褐化。[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番红花球茎消毒和褐化抑制方法,为野外番红花球茎的初代组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一批荷兰进境番红花种球(Crocus sativus)进行病毒鉴定,以防止危险性病毒传入危害。【方法】根据已报道的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通用引物(Sprimer和M4T),采用RT-PCR方法对一批番红花种球样品进行检测,取其中一个RT-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利用Gen Bank上的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和MEGA 6中的基于对数期望的多重序列比较(Multiple Sequence Comparison by Log-Expectation,MUSCLE)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并根据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样品扩增到一条约1.7 kb的预期大小片段,说明该批番红花种球样品中存在Potyviridae科病毒。测序获得长度为1 666bp的序列(命名为2677-NL),含有部分核内含体b基因(nuclear inclusion b,NIb)、完整的CP和3′端非编码区(3′-UTR),其核苷酸序列与虎眼万年青花叶病毒(Ornithogalum mosaic virus,Or MV)的SW3.3分离物具有最高序列一致性(99.6%),与Or MV参考基因组序列(Reference genomic sequences,Ref Seq;NC_019409)的序列一致性为99.1%。该分离物的CP与6个Or MV印度分离物(JQ686722、JQ686720、JN692498、JN692497、JN692496、JF682235)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1.5%—77.3%和65.7%—79.7%,与其他32个Or MV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7.9%—99.5%和82.9%—99.2%。基于CP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Or MV可分为两个类群,而2677-NL与5个澳大利亚分离物(JQ807995、JQ807996、NC_019409、AF185964、AF185965)相聚成簇,表明其在系统发育关系上与Or MV澳大利亚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关于Potyviridae科病毒种类的分类标准,2677-NL为Or MV的一个分离物,证实该批番红花种球受到Or MV的侵染。这是世界上首次在番红花中发现Or MV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钾营养对番红花水分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钾营养对番红花水分关系影响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钾水平(1mg/L)情况下,番红花叶片气孔开度小,频度低,因而气孔导度小,蒸腾强度低。低钾处理的番红花叶束缚水相对含量低,水势低,而脯氨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真菌性病害是西红花Crocus sativus的主要病害。分离鉴定西红花茎腐病致病菌可为西红花茎腐病科学防控及特效杀菌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番红花1号’C. sativus ‘Saffron No. 1’为供试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病球茎中分离获得致病真菌。通过PCR扩增、测序与进化树构建对真菌保守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和RNA聚合酶 Ⅱ 亚家族(RPB2)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与进化分析。对感病球茎进行致病菌再分离并回接到植株,验证真菌在种球种植模式下的致病特性。  结果  所分离获得的球茎致病真菌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形态特征高度相似;候选致病真菌的ITS和RPB2保守序列与其他植物来源的黑曲霉同一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6%,与黑曲霉处在同一进化分支上;基质种植模式下,接种黑曲霉菌液极显著(P<0.01)增加了西红花球茎的发病率。  结论  黑曲霉是引起西红花种球腐烂的真菌病害之一。图7参32  相似文献   

19.
用高压氦气式基因枪将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的gus基因导入经济植物番红花的叶鞘和叶、芽来源的愈伤组织块中 ,4 8h后染色检测到了gus基因的瞬间表达 ,2 0d后仍检测到极少量表达 .研究发现 ,轰击前在加有 0 5mol L甘露醇的液体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上处理 6h ,明显增加了gus基因表达的数量 ;选择 110 0psi× 9cm的轰击条件 ,转化效果最好 ;高浓度卡那霉素 (5 0 0~ 80 0mg L)可以作为筛选剂 .结果表明 ,基因枪法是有效的番红花遗传转化方法 ,gus基因可以作为番红花基因工程研究的报告基因 ,CaMV35S启动子能有效驱动外源基因在番红花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番红花花瓣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血清羟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MDA)、NO及超氧阴离子等的清除能力,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番红花花瓣总黄酮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番红花花瓣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一定的还原力,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且抗氧化能力与番红花花瓣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