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甜菜地蛴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黑鳃金龟幼虫是甜菜的主要害虫,利用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glaseriNC32品系在甜菜苗期防治小区试验表明,每平方米施用线虫100万头,幼虫死亡率可达85.3%。  相似文献   

2.
泰山1号昆虫病原线虫对棉铃虫幼虫和蛹的致死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报道了昆虫病原线虫对棉铃虫室内测试的致死效果。试验采用人工饲养的棉铃虫1-5龄幼虫和蛹。当益害比为80:1时,1-5龄幼虫2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6.779%、70.968%、96.610%、93.750%和100%;益害比为40:1时,3天的校死亡率分别是21.818%、87.931%、98.333%、96.667%和96.667%。在含水量为6。591%,深度为5cm的沙中,益害比为200:  相似文献   

3.
东北黑鳃金龟幼虫是甜菜的主要害虫,利用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glaseriNC32品系在甜菜苗期防治小区试验表明,每平方米施用线虫100万头,幼虫死亡率可达85.3%。大田防治结果,每667m施用4亿头线虫,幼苗被害率可控制在15.1%以下,效果明显高于某些化学农药。线虫防治田与对照田相比,能显著的控制蛴螬的种群数量,使甜菜每667m增产351kg,表明利用线虫防治甜菜地蛴螬的可行性,为地下害虫无公害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卷蛾线虫对小猿叶甲幼虫的敏感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猿叶甲Phaedon brassicae Baly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现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化学防治。为了开发无公害蔬菜工程,本文试用昆虫病原线虫对小猿叶甲幼虫进行敏感性试验,实验表明:小卷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对小猿叶甲幼虫颇为敏感,在害虫与线虫数量为1:75时,48小时小猿叶甲幼虫的线虫寄生死亡率达90%以上。经DMRT检验表明:浓度1:100与1:  相似文献   

5.
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5种24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进行抗干燥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种类不同,其抗干燥能力也不同。在25℃、相对湿度50.5%的小空间控制器中处理9小时后,Stein┐ernemacarpocapsae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余种类几乎全部死亡。同一种线虫的不同品系,其抗干燥能力也存在差异。在S.carpocapsae的4个品系A24、Beijing、CB┐16和Mex中,CB┐16具有较高的抗干燥能力,经干燥处理后其存活率最高,达85.3%,加水复苏后的线虫对大蜡螟的致死率为100%,侵入率高达19.9%%。  相似文献   

6.
应用苹果蠹蛾线虫防治荔枝龟背天牛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荔枝龟背天牛Aristobia testudo(Voet)是岭南重要经济果品荔枝的重要钻蛀害虫,现用的防治手段效果欠佳。1988-1993年间,作者利用苹果蠹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的Agriotes品系注射于受害枝条末端排粪孔,试验面积约20ha,防治效果达73.3%-100%。研究证明,应用苹果蠹蛾线虫防治龟背天牛是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小卷蛾线虫对家蝇幼虫的室内侵染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双翅目昆虫如蘑菇蝇(Lycorielaauripila)、地中海果蝇(Ceratitiscapiatat)、甘兰种蝇(Deliaradicum)、韭菜蛆(Bradysiaodoriphaga)等国内外均有报道,说明线虫防治双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8.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小菜蛾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杨平  林锦英 《昆虫天敌》1999,21(3):107-112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DBM是十字花科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的六个种和异小杆线虫的一个种对小菜蛾四龄幼虫进行室内测定,筛选出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8406为防治小菜蛾的较理想线虫种,田间小区试验也主宰了这点。  相似文献   

9.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荔枝巢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害荔权树皮的新害虫荔枝巢蛾Cmoritis albicapilla Moriuti在上发生1代,由于幼虫藏匿于自身吐丝粘粪粒组成的双层网下,使农药防治困难。作者以昆虫病原线虫为主,对比使用化学农药,寻求对该虫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荔枝巢蛾幼虫、蛹对昆虫病原线虫4个种的5个品系十分敏感,其感染率与病原线虫的剂量成正相关,Y=2.737+1.264X,LD50=6.165IJ/虫,但是大田防效很  相似文献   

10.
1990年在福建室内试验,用芜菁夜蛾昆虫病原线虫北京品系感染多纹豹蠹蛾,按每头豹蠢蛾接线虫500条,5天后即可将幼虫全部杀死。12天后杀死蛹95%。在木麻黄林间试验,线虫剂量均为1000条/毫升,用不同施线虫方法结果,以在蛀孔注入线虫水悬液法和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为最好,豹蠹蛾死亡率分别为97和93%,“线虫糊”涂孔法效果为75%。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操作简单,省水,省工。在平潭县莲花山林场用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处理木麻黄树38000株,豹蠹蛾平均死亡率达90%。  相似文献   

11.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竹直锥大象虫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竹直锥大象虫(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又名长足弯颈象,是竹子的重要害虫,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从它的钻蛀性和生活史中土栖时间长等生态特性考虑,应用昆虫病原线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在室内筛选中,发现这种害虫对格氏线虫(Steinernema glaseri Steiner)(包括KG、NC52品系和采自广东省阳江市的中国品系85011等)十分敏感,感染死亡率达80%以上。在竹林现场防治试验中,每虫笋滴注2,000条感染期线虫,杀虫效果一般可达70%以上。试验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对于竹直锥大象虫的防治,是具有应用前景的。  相似文献   

12.
芜菁夜蛾线虫对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侵染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应用斯氏线虫3个种的5个品系,对越冬沟眶象幼虫进行侵染力比较,结果表明,施线虫后8天,芜菁夜蛾线虫A24品系和Beijing品系,可使在土壤内的幼虫死亡率分别达100%和90%,14天后Beijing品系的致死率亦达100%,其它3个品系均达90%左右;在土壤含水量为10-20%范围内,幼虫死亡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递增,施线虫后5天,含水量20%的处理,幼虫死亡率达70%,而10-15%含水  相似文献   

13.
苦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几种害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饲喂试验表明,苦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棉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含350μg/ml苦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的25%蔗糖液饲喂棉蚜,6天后棉蚜的校正死亡率达55.9%;以132μg/ml的浓度涂油菜叶片饲喂大菜粉蝶幼虫3天,至第5天幼虫死亡率与对照无差异,但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用0.115μg/头的剂量饲喂四龄八字地老虎幼虫,死亡率为19.6%,对体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对玉米螟赤眼蜂增诱作用及其在穗期玉米螟防治中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与平作夏玉米结合接种式放蜂区和不放蜂对照区相比,明显提高了玉米螟赤眼蜂对螟卵的寄生率,1992年三者人工挂卵的卵块总寄生率分别为26.7%、3.6%和0;1993年分别为28.0%、6.6%和1.0%,自然落卵的寄生率分别为69.1%、22.4%和4.6%。1994年用心叶期抗螟品种间作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人工挂卵的卵块总寄生率为30.7%,而平作夏玉米不放蜂对照区仅为2.5%;自然落卵的卵块寄生率前者为56.2%,后者为12.3%。心叶期抗螟品种间作匍匐型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心叶期抗螟夏玉米平作不放蜂和感螟品种不放蜂对照区的平均百株蛀孔数分别为54.8、102.6和277.2个,放蜂区与两个不放蜂对照区相比,对玉米螟的防效分别为46.6%和80.2%。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心叶期玉米抗螟品种间作匍匐型绿豆,并接种释放少量赤眼蜂等综合措施对穗期玉米螟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蜡螟Galleriamellonella L.诱集法,从采自吉林省的土样中分离到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1种。经形态学、ITS及2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明确了该线虫为Oscheiustipulae JL1。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24 h时,线虫JL1浓度为120 IJs/larva及以上时,大蜡螟的死亡率达90%以上;48 h时,浓度40 IJs/larva时,大蜡螟死亡率达93%以上;60 h时,浓度高于20 IJs/larva时,大蜡螟死亡率100%。耐热性方面,在38℃下处理8 h,线虫死亡率快速增加,35℃处理16 h,线虫死亡率开始快速增加。线虫JL1在35和38℃条件下,分别至少可耐16和8 h的高温,死亡率分别在3.2%和15.3%以下。结果表明该线虫具有较好的耐热力、侵染力和致死力,未来有望用于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16.
蔗扁蛾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磷化铝和昆虫病原线虫对检疫性害虫蔗扁蛾进行了室内外防治。室内每头幼虫施用80 条以上昆虫病原线虫,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3 d 的累积死亡率90 % 以上。室内8 mg/ L 磷化铝熏蒸12 h 对幼虫的防效达90 % 以上,对蛹也有很高的杀伤效果;室外5 g/ m3 的磷化铝,24 h 对蛹的防效为100 % ,对幼虫为95 % 以上。  相似文献   

17.
杨伟东 《植物检疫》1995,(3):138-140
松材线虫的虫媒种类及其在深圳地区的发生情况杨伟东(深圳动植物检疫局518010)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是由昆虫传播的病原线虫之一。据日本、美国及我国南京的调查研究显示,可以携带松材线虫的昆虫种类包括天牛科、象虫科和...  相似文献   

18.
畜禽饲养场蝇蛹寄生性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于1993年9月间在北京、兰州和上海3地5个畜禽饲养场就蝇蛹寄生蜂的自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蝇蛹2000余头,其中家蝇占66%,厩螯蝇占30%,其它蝇类占4%。蛹寄生率分别为家蝇16.4%,厩螯蝇8.8%,平均15.4%。除寄生蜂羽化以外的蝇蛹自然死亡率平均为47%,是蝇蛹的另一个重要自然死亡因子。羽化寄生性天敌208头,分属7个种,其中蝇蛹俑小蜂占25%,脊胸俑小蜂占22.6%,Trichopriasp.占43.8%(本种全部采自上海)。其它有金小蜂科的Muscidifuraxraptor和Spalangiaobscura,环腹瘿蜂科1种和鞘翅目隐翅虫科的Aleocharasp.等。世界性种脊胸俑小蜂为首次证实在我国的分布记载  相似文献   

19.
出口盆景中土壤线虫的检疫处理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权  翟金声 《植物检疫》1994,8(3):147-150
使用克线磷10%颗粒剂、克线丹10%颗粒剂和呋喃丹3%颗粒剂对广州地区出口盆景中土壤线虫进行检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克线丹和克线磷对降低盆景土壤线虫群体数量的效果极显著,用4g/盆(40cm规格盆,盆土重6~7kg)剂量处理2个月,校正虫口减退率达93%以上。呋喃丹的效果较差,在低剂量时对降低盆景土壤中线虫群体数量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20.
厚壁孢子轮枝菌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江苏大豆孢囊线虫和番上的南方根给线虫卵中筛选分离到厚壁孢子轮枝菌。琼脂平板法测试这种食线虫真菌有寄生南方根结线虫卵的能力,发现一菌株的卵寄生率达90.8%,高于同时分离到的淡紫似青霉。试验还表明不同来源的菌株,卵寄生半差异很大。温室盆钵试验60天结果,0.1%的菌剂用量即可明显降低番茄上的南方根结线虫幼虫群体数量和根结指数,卵寄生率可达53.7%。该菌在根围土壤和根表面的残留量分别是3.7×10 ̄5个菌落/克土壤和6.3×10 ̄5个菌落/克根。菌剂处埋对番茄植株的影响,1%的用量,地上部鲜重平均比对照重3.3克,每克根长比对照增长近1倍。各处理的番茄根和叶片均未出现任何病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