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光镜下长吻鮠外周血中可区分出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未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中.红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血栓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少;同时还发现幼稚红细胞、直接分裂的红细胞.电镜下,个别红细胞可见到少量线粒体;中性粒细胞表面有短而钝的伪足样突起.颗粒有3种类型;单核细胞内有较多的溶酶体样颗粒;小淋巴细胞有细长的伪足样突起,大淋巴细胞内质网丰富.细胞化学染色显示:所有白细胞PAs反应呈阳性;SBB染色只有嗜中性粒细胞呈阳性;单核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和个别淋巴细胞中舍有ACP,只有粒细胞舍有POX;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均含有ANAE,部分淋巴细胞含有ANAE.  相似文献   

2.
条石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right′s和Giemsa双重染色法对条石鲷外周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到的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各类血细胞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白细胞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6.03%、26.97%、11.86%和25.14%.在外周血液中还观察到核影、未成熟和正在分裂、降解的红细胞以及正在分裂的血栓细胞.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及其显微与超显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土池饲养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成鱼在室内养鱼系统中充分恢复,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观察。在血涂片上可鉴别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电镜观察可确认这些细胞类型。血涂片上还观察到幼红细胞及正在分裂的红细胞。血栓细胞是数量仅次于红细胞的血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78%。淋巴细胞是核质比最高的血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17.5%。一种与斑点叉尾鮰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相似的淋巴细胞被观察到。嗜中粒细胞是所观察到的唯一一种有粒细胞,是最大的白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3.7%。在嗜中粒细胞中只观察到一种有丝状内涵物的特殊颗粒,呈椭圆状或杆状。单核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不超过1%。  相似文献   

4.
花[鱼骨]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描述花[鱼骨]各类血细胞,为鱼类血液学、比较细胞学积累基础资料,并为花鲭人工养殖、疾病诊断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8尾花[鱼骨]尾静脉取血,常规方法每尾制作血涂片2~5张,Gimesa和wrjght染液联合染色,Nikon—DXM1200数码显微摄影系统观察和拍照,ImageProplus软件随机测量各类血细胞。[结果]试验得出,红细胞有直接分裂现象,成红细胞有两种类型,Ⅰ型和网织红细胞关系密切;嗜中性粒细胞一般呈球形,核形多变,单个核居多,偶见二分叶核,偶见衰老解体者;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呈球形,胞核与嗜中性粒细胞胞核情况极为相似;单核细胞具伪足样突起,核较大,约占整个细胞1/2左右,较大者可达3/4;淋巴细胞呈不规则圆形,非定量地分为“大”“小”两类:血栓细胞形态多样,个别类型难以归类,有直接分裂现象;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结论]花[鱼骨]外周血中有6种血细胞,无嗜碱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5.
采用Ficoll-Urografin法探讨了罗非鱼外周血白细胞的最佳分离条件,并通过瑞氏染色和细胞分类计数对罗非鱼外周血血细胞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罗非鱼最佳白细胞分离条件为18℃,且细胞分离液的相对密度为1.082;分离前罗非鱼外周血血细胞总数为1.5×109个/mL,红细胞约占65%,白细胞约占35%,其中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分别是5.81%、12.79%、12.79%和1.16%;每毫升外周血可分离得到(1.3~1.5)×107个细胞,其中白细胞可达90%以上,用瑞氏染色可明显区分出单核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但嗜碱性和嗜酸性细胞较难分辨,且各类白细胞之间的比例分离前后保持一致。血细胞指数测定显示,单核细胞最大,其次为嗜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最小,各类血细胞指数与鲤科鱼类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外周血细胞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鹏  王志坚  张富生  张耀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64-16966,16990
[目的]为鱼类血液学研究积累资料,同时为进一步驯养提供借鉴。[方法]对29尾铜鱼、27尾圆口铜鱼和17尾长鳍吻的尾静脉取血,常规方法每尾制作血涂片2-5张,Gimesa和Wright染液联合染色,Nikon—DXM1200数码显微摄影系统观察和拍照,ImageProplus软件随机测量各类血细胞。[结果]观察到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5种血细胞;红细胞有直接分裂现象;成红细胞有2种类型,单核细胞呈不规则球形,淋巴细胞有“大”、“小”2型。[结论]共有5种血细胞,无嗜碱和嗜酸性粒细胞;“大”、“小”2型淋巴细胞并无定量区别;各种血细胞单核细胞最少,血栓细胞最多。  相似文献   

7.
两种罗非鱼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尼罗罗非鱼和奥尼罗非鱼的血细胞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红细胞显微结构相似,奥尼罗非鱼红细胞数为(2.23±0.47)x1O12·L-1,尼罗罗非鱼为(2.12±0.71)x1012·L-1(P>0.05,n=1O),差异不显著,前者红细胞体积明显大于后者;外周血中可见较多未成熟具伪足结构的红细胞;两者均可观察到6类白细胞.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小淋巴细胞>中性细胞>血栓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未见嗜碱性粒细胞,奥尼罗非鱼白细胞总数大于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方法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大小进行了观测。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鉴别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中华鲟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占大多数,其密度为(4.82±0.15)×1011个/L,白细胞数量较少。在白细胞中,血栓细胞数量最多[(48.56±1.38)%],其次是淋巴细胞[(32.44±1.92)%],嗜酸性粒细胞最少[(0.37±0.14)%];嗜中性粒细胞体积最大[(20.29±1.62)μm×(16.07±2.89)μm],淋巴细胞体积最小[(9.74±2.65)μm×(7.20±0.97)μm]。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血液生理指标与外周血细胞组成及显微结构。【方法】以血细胞计数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和浓度梯度法分别测定其血液生理指标中的血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脆性;以瑞士和吉姆萨联染法对外周血涂片染色,进行血细胞的分类计数、大小测量和显微观察。【结果】瓦氏黄颡鱼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分别是1.91×1012/L、4.19×109/L和60.89g/L;血细胞比积和血沉值分别是0.45L/L和20.64mm/h;刚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对应NaCl浓度为(0.45±0.01)%和(0.27±0.01)%,抗逆幅度是(0.18±0.01)%;血液涂片鉴定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栓细胞等五种细胞,未观察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各类血细胞体积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表明血栓细胞数目最多,其次是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数目最少。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浓度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健康黄鳝(Monopterus albus),采用血细胞计数、血涂片及显微测量等方法分别测定感染24 h、48 h、72 h后各组黄鳝血细胞数量,红细胞长、短径。结果表明:随着处理组菌浓度增加,感染24 h的黄鳝红细胞浓度逐渐减小,感染48h和72h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感染后白细胞中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核淋巴细胞在血细胞中所占百分比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黄颡鱼外周血细胞常规Wright’s法染色并进行显微观察,可见以下血细胞:红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并分别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学显微镜对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细胞大小及显微结构,尤其是对三倍体特有的畸形红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倍性虹鳟的红细胞及细胞核、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体积均为3:2的比例关系;各类白细胞从多到少依次为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两种倍性虹鳟红细胞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三倍体虹鳟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57,近17%有哑铃形细胞核或双核;二倍体虹鳟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67,且未见哑铃形和双核红细胞;在三倍体中观察到很多哑铃形的血栓细胞。  相似文献   

13.
王松  徐景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69-1070
[目的]为商城肥鲵的生物学研究和两栖类血液生理比较细胞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集商城肥鲵的血液,用常规法制成血涂片。用姬姆萨染液染色后,对商城肥鲵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并对其血液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在商城肥鲵血涂片中可鉴定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数量较多,长椭圆形,具圆核。白细胞数量少,圆形,其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含量最高。商城肥鲵的红细胞平均数为3.2×105/mm3,白细胞平均数为9.1×104/mm3,血红蛋白含量为48 g/L,凝血时间为6.2 min。[结论]商城肥鲵红细胞大小平均为15.5μm×9.6μm,比东北小鲵小,而红细胞数量却比东北小鲵多,这可能与其在两栖类中所处位置有关,并与其生态习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鲑鳟鱼的血细胞形态学差异,采用光镜及电镜技术对白点鲑Salvelinus malma(体质量49.07 g±12.05 g)、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体质量83.23 g±15.07 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质量60.12 g±11.86 g)和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质量42.04 g±10.26 g)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大小、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中可见红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栓细胞及单核细胞,其中,红细胞占大多数,淋巴细胞数量仅次于红细胞,大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密度在4种鲑鳟鱼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4种鲑鳟鱼的成熟红细胞形态结构相似,血栓细胞形态多样,其他种类白细胞形态结构相似,白细胞均以血栓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体;白点鲑血栓细胞最多,成群结队排列,红细胞数量也较多,红细胞长径和短径均最大,单核细胞中富含细胞器,嗜中性粒细胞分叶较多;红点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也较多;虹鳟红细胞密度最小,淋巴细胞最多,嗜中性粒细胞长径和短径最大;金鳟红细胞和白细胞密度最大,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长径和短径最大。研究表明,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与其他鱼类相似,但不同物种间血细胞数量和大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弄清3种类型普安鲫鱼的血细胞及血液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丰富普安鲫的基础生物学资料,采用尾静脉取血法,对A型、B型和C型普安鲫鱼的血细胞数量、大小、分类及血红蛋白和血浆葡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类型普安鲫鱼的血细胞均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栓细胞,其中,白细胞又包含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红细胞大小,A型普安鲫鱼最大,C型次之,B型最小;红细胞数,C型普安鲫鱼最多,A型次之,B型最少;血浆葡萄糖含量,A型最高,B型次之,C型最低;血红蛋白含量,C型最高,A型次之,B型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牛蛙(两栖类)血液生理比较细胞学等方面的基础资料,采用心脏取血法对牛蛙的血细胞种类及不同季节血细胞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蛙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其中白细胞又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小型淋巴细胞、大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牛蛙红细胞数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190.31×106个/mL、166.71×106个/mL、199.36×106个/mL和221.40×106个/mL;白细胞数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35.60×106个/mL、14.75×106个/mL、47.42×106个/mL和64.66×106个/mL.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中华鳖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与组织化学的特性。 以瑞氏-姬姆萨混合液染色的血涂片,在光镜下可见到红细胞、单核细胞、嗜异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血栓细胞和浆细胞;此外。还可以看到极少数成红细胞、异形红细胞、嗜碱性点彩和无定形核物质。除红细胞、嗜酸性细胞与血栓细胞外,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上与人相应细胞的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制剂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部分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药复方对患有子宫内膜炎奶牛部分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对12头用药前后奶牛血液中的Ca、P、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沉降率进行了测定,并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进行了计数.结果显示,中药复方能够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P<0.05),极显著降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P<0.01),表明中药复方能够调节部分血液指标使之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可能也是该药发挥药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青海省民和地区4月龄以上的30只小尾寒羊血细胞进行了显微观测,结果:红细胞呈圆形,大小4.85×4.52(μm);白细胞近似圆形;各类白细胞大小,嗜碱性白细胞胞12.84×11.60(μm),嗜酸性白细胞14.36×13.30(μm),幼稚核嗜中性白细胞12.28×11.13(μm),大、中型淋巴细胞14.18×12.33(μm),小淋巴细胞10.06×9.10(μm),单核细胞15.62×14  相似文献   

20.
犬瘟热的诊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例犬瘟热病犬经临床观察、犬瘟热ELISA试剂盒诊断、包涵体检查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等方法进行比较诊断研究。临床表现为肺炎型、肠炎型、神经型和眼型;从上皮组织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胞浆和胞核内检查到包涵体;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表明嗜中性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增多;犬瘟热ELISA试剂盒诊断阳性率较低。经治疗试验,探索出治疗各型犬瘟热的系统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