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双孢菇也叫圆蘑菇、洋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是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享有"植物肉"的美称。近年来,由于双孢菇市场行情较好,种植双孢菇成为许多地方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特色产业。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小家小户栽培逐步向工厂化栽培模式过渡,本文介绍了工厂化生产双孢菇防控病虫害的9种有效方法,以期为获得高产、优质双孢菇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双孢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别名口蘑、圆蘑菇、洋蘑菇等。它是全球栽培范围最广、种植规模最大、生产数量最多的著名食用菌,被称为"世界菇"。双孢菇属于草腐菌,其栽培原料为农作物秸秆、畜牧业粪便、杏鲍菇菌糠等,推广双孢菇新品种高产关键技术将减少农村秸秆焚烧、畜牧业粪便及废气菌糠造成的环境污染,为辽宁省构建新型农业循环产业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双孢菇也称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其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双孢菇属于草腐菌。目前我国栽培双孢菇的原料在北方地区主要是木质化程度低的稻草、麦秸、玉米秸秆。我国盛产棉花,棉花产量约占世界的1/4,年产棉秆的数量很大,因其木质化程度较高,无法还田,所以只能被堆弃燃掉,  相似文献   

4.
<正>双孢菇,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银褐色。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双孢菇即其担子上仅着生2个单孢子的蘑菇,又名白蘑菇。一般100m~2投资50-80元,产量在1000千克左右。一、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双孢菇是一种腐生异养真菌,它不能利用太阳进行光合作用,要完全依靠菌丝细胞分泌的各种胞外酶来分解和利用自然界现成的或人工调制的营养物质进行发育。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通风、酸碱度要求高。  相似文献   

5.
双孢菇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目前我国栽培的双孢菇都是白色变种,主要适用于卖鲜品,或加工成罐头,双孢菇的菌肉肥嫩,并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所以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6.
双孢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属于伞菌科、蘑菇属,由于含有2个异核双核体的孢子,故得名双孢菇。双孢菇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抗癌、降血压,助消化等功效,因此也成为了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在17世纪法国等地首次出现人工栽培的技术,而我国对双孢菇菌栽培技术的引进则是从1935年开始在东南沿海省份进行小面积试种,20世纪80年代后,在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的生产基地,栽培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目前在我国多省份的栽培双孢菇现状,同时分析了双孢菇的技术问题及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可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双孢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市场上比较走俏。若用麦草、牛马粪做原料栽培双孢菇,投资少,效益高,有推广  相似文献   

8.
双孢菇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目前我国栽培的双孢菇都是白色变种,主要适用于卖鲜品或加工成罐头。  相似文献   

9.
裴先文 《北京农业》2006,(10):19-20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适宜稍碱性土壤.新疆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双孢菇,经济效益极好,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在库尔勒利用日光温室冬季生产双孢菇,每米2可产8~10千克菇,667米2地一季的纯利润可达1万~2万元.如果采用地下补温方式生产双孢菇,由于克服了耗能大,占用空间多等问题.同时,采用地下补温方式生产双孢菇,最大的优点是提高了温室内的地温,使冬季室内地温稍高于气温,极利于食用菌的生长,每米2产菇达16千克,比普通加温温室产量提高了一倍,使667米2一季的纯利润达到3.6万元,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现将关键技术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栽培双孢蘑菇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随着双孢菇栽培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栽培品种的不断增多,双孢菇的病虫害也日益猖獗,病虫害若不能及时消除,会造成双孢菇减产甚至绝收,会给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和掌握双孢菇的病虫害防治及消毒技术,对大规模栽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鹏 《新农业》2023,(19):8-10
<正>1认识食用菌和食用菌产业特点国内外广泛接受的食用菌定义是香港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提出的:肉眼可见、赤手可得的可食大型真菌。食用菌通常被称为蘑菇。我国古代把生长在木上的蘑菇称为“菌”,将生长在土上的蘑菇称为“蕈”,故现在也常将蘑菇称为“蕈菌”,日文则使用“菌蕈”。在我国,食用菌广义上泛指所有食用、药用以及食药兼用的大型真菌。常见的食用种类有香菇、平菇、木耳、金针菇、草菇、双孢菇等;常见的药用种类有灵芝、茯苓、猪苓、桑黄等;  相似文献   

12.
林下栽培双孢菇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以农作物的下脚料为主要原料生产双孢蘑菇的一种栽培方式。该栽培方式有利的促进林木生长,起到了“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效应,解决了林地资源闲置和菌地矛盾,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致富途径。本文从季节安排、菌种准备、选地建棚、栽培管理的各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双孢蘑菇林菌间作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双孢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国际市场上比较走俏。若用麦草、牛马粪做原料栽培双孢菇,投资少,效益高,有推广价值。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双孢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营养价植极高,市场前景较好。利用麦秸畜禽粪种植双孢菇投资少、效益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满城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具有丰富的麦秸资源,气候也适合双孢菇的生长,2008年满城县双孢菇种植面积1520亩,现结合该县生产实际,总结双孢菇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双孢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双孢菇价格上涨,种植双孢菇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而生产中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使双孢蘑菇产量品质降低、效益下降,极大地挫伤了菇农种植积极性。一、常见病害1.疣孢霉病①症状又叫褐腐病,是双孢菇子实体形成过程中极易且普遍发生的病害。适合发病温度为26℃左右,在通风不畅、温度偏高、湿度偏大时才较易发生。疣孢霉无性孢子只侵染双孢蘑菇子实体,最后变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轻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厂化金针菇的菌渣替代传统配方中的稻草,按照5个梯度添加量进行双孢蘑菇栽培。通过原料成本、二次发酵的能耗成本、用工成本、出菇周期、产量及综合效益6项指标评价,进一步明确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优越性。结果表明:原料成本随菌渣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各处理成本均比CK节约11.56%~22.72%,二次发酵的用工成本、能耗成本都比CK少17.86%~32.14%、11.53%~100.00%。与CK相比,各处理现蕾出菇提前4~9 d,有利于双孢菇产品提前上市,并使冬季出菇周期延长2~23 d,双孢菇的产量增加0.27~0.81 kg/m2。以上评价指标综合说明使用金针菇菌渣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可行,并在生产上以60%金针菇菌渣添加量达到节本增效和轻简化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双孢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国际市场上比较走俏.若用麦草、牛马粪做原料栽培双孢菇,投资少,效益高,有推广价值.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是一种草腐菌.其最好的碳源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产物;适宜的氮源为尿素、铵盐和多种氨基酸.大通县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北部,耕地5×104hm2,人口43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国五百个粮棉生产大县之一,有丰富的麦秸和畜牧业养殖粪便,推广利用麦秸、牛粪做主料进行双孢菇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大通地区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隆旺夫 《北京农业》2007,(22):24-25
<正>近年来,双孢菇(通常所称的蘑菇)价好畅销。随着双孢菇栽培技术的进步,稻田大中棚栽培双孢菇的技术已经成熟,具有产量高而稳定等特点,开始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在双孢菇大中棚栽培中,堆制培养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根据新邵县栽培双孢菇的经验,双孢菇堆制培养料要掌握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玉米秸秆种植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孢蘑菇 ,俗称蘑菇 ,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其色质白嫩 ,肉质细美 ,营养丰富 ,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 ,也是我国目前出口量最大、创汇率最高的食用菌产品。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菇的主要原料还局限于稻草、麦秸等 ,限制了双孢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 ,大量的玉米秸秆因得不到利用 ,秋天大量焚烧 ,既浪费了资源 ,又污染了环境。近年来 ,我们在食用菌产业开发中 ,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从菌种选育、原料加工发酵、出菇场所选用、出菇管理和出菇模式的选用都进行了反复的试验摸索 ,建立了一条北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