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子的全部哲学是围绕“道”这一最高概念展开的。老子认为“道”即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起点,又是世界万物变化的终点,自然万物的始基是“道”,万物依“道”平等的处于世界之中,并且按照“道”的规律展开,使万物达到自然而然的平衡状态。老子的生态观是立足于宇宙生成转化论基础之上的,他的思想中先天的包含着自然主义,他比较系统、完整地揭示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后来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说奠定了基础,老子开启了道家生态思想的先河,使之源远流长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2.
黄罕添 《绿色科技》2012,(7):226-227
在对"自然无为"思想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桃花源记》中的自然无为生态思想进行了解读,指出了其对现代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启示,提出了现代社会的"自然无为"环保观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把“美丽中国”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为林业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深入学习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对于深化林业科学发展,加快美丽云南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超 《云南林业》2016,(4):42-45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培育生态文化的哲学智慧和伦理考量。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为保护好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根基,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弘扬生态文化,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长远未来。弘扬生态文化,要培育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5.
森林公园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蕴涵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化要素,是我国生态文化中的精髓。森林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主要窗口,也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场所,在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起着示范、引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梅碧球 《中国林业》2008,(17):20-21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更加充实、科学和完整。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四川栗子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大熊猫野化放归”、“自然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出一定成绩,于2019年12月5日被授予“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称号。“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形成,教育功能特别显著的场所。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一些论著中常出现的“天人合一”、“无为”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及张连翔提出的“全生态”及其哲学基础“无为而治”,从分析可持续 与生态学及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入手,阐明了生态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科学基础;辩证唯物论的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观是其哲学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在有限条件下实现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环境问题初现端倪时,著名西部女作家玛丽·奥斯汀就凭借其超凡的洞见,分析了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根源。她通过“地球房子”的形象比喻,阐释了对生态整体性的哲学思考;她还通过参加环保活动,播撒生态正义伦理观的种子;此外,她提出区域主义,探讨人与自然的相互顺应模式,为最终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出路。她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不谋而合,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生态立省”战略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理飞  胡勇 《贵州林业科技》2006,34(1):24-26,23
作者对“生态省”、“生态立省”、“生态省建设”等有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必须要解决的如下关键问题:加强贵州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正确确定生态立省具体目标,制订不同发展阶段生态立省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经济规律为指导,进行生态省建设的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建立生态和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贵州生态省;增强领导决策层的生态意识;订生态立省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对贵州省生态立省战略重点进行分析,认为生态立省林业为先,改善生态的根本在于发展林业,喀斯特区生态恢复是生态省建设之重点和难点,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是重要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顺应21世纪世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城市化发展、社会经济进步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解析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设实践,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期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卓凌 《绿色科技》2020,(4):244-246
指出了经过近15年来的不断实践,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总结了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和成功经验,能为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提供参考借鉴。重点分析了安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近3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并提出了安阳市下阶段森林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为河南省或者类似条件地区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森林城市群建设是以森林为纽带和核心,统筹规划具有相似地理气候特征的城市,以系统的思想构建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森林城市群建设是当前解决区域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迫切需要新思路。文中基于欧洲城市群建设和绿色空间规划经验,如荷兰兰斯塔德的绿心、丹麦哥本哈根的绿楔等,归纳总结欧洲森林城市群绿色协同发展经验,比较分析中欧森林城市群规划管理,在提高城市森林连通性和城市群边缘地带森林斑块完整性、优化森林空间格局以及建立弹性森林生态管理机制等方面可为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芷江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芷江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建立生态公益林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经营措施、完善补偿机制、提高全民积极参与公益林建设和国家经营公益林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色彩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设计是生态景观林带营建的关键技术。文章以植物色彩表达媒介、空间层次设计和时间序列配置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探讨以红、黄、紫和白色为主色调的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的植物配置和景观效果。本设计案例可为华南地区营建大尺度、大色调的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is environmental history exposes the main role of the entrepreneurs of environmentality in the assembling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nature. Environmentality studies have not told us much about the champions of the green state and how do they succeed in forging new discourses,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of forest governance. Discovering nature, embedded in professional networks and economic interests, conditioned by historical contingency, a handful of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 collided and ended up building willful alliances to translate the rising global paradigm of participatory forest governance into a specific case. That the encounter of domestic and transnational groups of forest bureaucrats, tropical biologists, nature enthusiasts, eco-tourism entrepreneurs, activist anthropologists and grassroots leaders produced a participatory protected area, friendly towards indigenous peoples rights and forest-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only be fully understood when looking at agency in its specific human-ecological context. At Tambopata, na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igeneity, and the governmentalities associated to them, ended up redefined within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李定涓 《广东园林》2007,29(B09):68-69
通过模拟雨林典型的生态现象,增加有雨林特色的植物,改造区域内的原有建筑等手法去改造蒲谷,以期达到沟谷雨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富阳市竹林道建设7年多的实践,评估了竹林道建设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了目前竹林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竹林道建设的建议,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深化林权体制改革、加强多部门协调合作等。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世界工业人工林发展的基本战略趋势是:布局基地化、林工一体化、培育定向化、经营集约化、效益综合化和市场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和谐林场——论现代国有林场的森林经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没有持续坚持森林经理是当前国有林场普遍陷入“两危”困境的原因之一。论述了建立和谐林场是森林经理的内在要求。提出从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全面谋划与控制、产权结构调整、林场治理结构完善以及推进国有林场文化建设等方面来重构现代国有林场森林经理,促进和谐林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