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省杨陵区鸡球虫病原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于三科  冯凯 《动物医学进展》1999,20(3):39-41,49
对杨陵区四乡一镇的68组鸡群进行了鸡球虫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陵区鸡球虫病比较普遍,15 ̄50日龄雏鸡的球虫病特别严重。全区鸡的球虫平均感染率为58.3%,在所检查的青年,成年鸡群中,笼养鸡群的球虫感染率为35.1%,散养鸡群的球虫感染率为57.4%。雏鸡的球虫感染率为68.4%。经实验室鉴定,共查见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哈氏艾美耳球虫等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各调查点采集新鲜鸡粪,检查粪样。阳性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和离心沉淀法进行卵囊分离,2.5%重铬酸钾培养保存。显微镜下观察卵囊进行虫种鉴定,并统计各调查点的鸡球虫种类、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结果显示,检查雏鸡(15~42日龄)、青年鸡(43~84日龄)和成年鸡(85~130日龄)粪样各300份,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2.7%、78.0%和38.3%。共检出7种球虫,均属艾美耳属,分别为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哈氏艾美耳球虫(E.hagani)和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结果表明,球虫感染在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普遍存在,雏鸡和青年鸡的感染率较高,且中度以上(包括中度)感染偏多;成年鸡的感染率相对较低,且多为轻度感染。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可引起雏鸡死亡.病愈鸡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增重、产蛋均受影响.寄生在鸡肠道中的球虫常混合感染,其中致病力较强的是寄生在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寄生在小肠中段的毒害艾美球虫.成年鸡为带虫者,成为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正>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雏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带虫的成年鸡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1病原学病原为原虫中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危害鸡的球虫,主要是艾美尔属的8~9个虫种,不同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衡阳市鸡球虫病病原种类与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通过地衡阳市辖区县市区鸡球虫感染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衡阳市鸡球虫感染严重,鸡群感染率为56.2%,尤以雏鸡感染严重,农户放养鸡感染率高达72.8%,专业户饲养鸡高达63.5%,青、成年鸡农户放养、专业户饲养的感染率分别为37.5%,30.85,经实验室鉴定,共查出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6个种,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检出率达94.6%。,调查还表明衡阳市鸡球虫发病主要有4-6月份的梅雨季节,鸡日龄、饲养管理水平,不同的饲养环境条件等与鸡球虫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将9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3组,即毒害艾美耳球虫二次感染组(Ⅰ组)、一次感染组(Ⅱ组)和对照组(C组),通过对空肠和盲肠肠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探究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空肠和盲肠肠液氧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次小剂量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雏鸡空肠和盲肠液中SOD和CAT活性及MDA含量明显升高;大剂量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Ⅰ组雏鸡肠液中SOD和CAT活性明显高于Ⅱ组雏鸡,但明显低于C组雏鸡。同时,Ⅰ组和Ⅱ组雏鸡肠液中MDA含量均高于C组雏鸡,且Ⅱ组雏鸡又明显高于Ⅰ组雏鸡。由此可见,毒害艾美耳球虫对雏鸡空肠和盲肠肠液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与其感染剂量和次数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讨鸡球虫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鸡球虫是由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艾美耳科的球虫引起的,雏鸡最常出现的急性流行原虫病。根据观察发现出生在3~7周的雏鸡最容易感染这类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雏鸡逐渐消瘦,出现贫血和血痢的症状,严重影响了雏鸡的正常发育,成年鸡感染会降低产蛋量以及增重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主要器官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将9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3组,即毒害艾美耳球虫二次感染组(Ⅰ组)、一次感染组(Ⅱ组)和对照组(C组),通过对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器官指数的测定和主要器官病理变化的观察,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毒害艾美耳球虫一次感染雏鸡后,其胸腺指数降低;而法氏囊、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器官指数升高。毒害艾美耳球虫两次感染雏鸡后,其中枢免疫器官指数高于毒害艾美耳球虫一次感染雏鸡;但外周免疫器官指数低于一次感染雏鸡。病理形态变化检查发现,雏鸡一次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脾脏、盲肠扁桃体微肿胀,胸腺质地变软、颜色变淡,点状出血,小肠前段肿胀,黏膜充血;镜下可见实质细胞明显肿大,部分细胞核浓缩、深染,部分细胞崩解消失,炎性细胞、红细胞和杯状细胞增多。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鸡球虫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SPA菌体花环、间接ELISA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对雏鸡外周血液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对ConA或PMA的增殖反应和血清IgG、IgM、IgA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感染毒害艾美球虫的对照组雏鸡。证实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与方法(一)球虫使用本教研室继代保存的毒害艾美球虫(E.necatrix)、堆形艾美球虫(E.acervulina)和巨型艾美球虫(E.maxima)。(二)雏鸡 1日龄来航,在消除球虫条件下饲养12天。  相似文献   

11.
鸡球虫病是以危害雏鸡为主的一种急性流行性疾病,死亡率高。其病原体主要是艾美耳属的各种球虫,现已发现的艾美耳属球虫(Eimeria)有9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布氏艾美耳球虫(E.  相似文献   

12.
<正>鸡球虫病是由鸡吞食艾美耳科艾美耳属一种或多种球虫感染性卵囊后,球虫寄生于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病,我国定为二类动物疫病。临床特征是:急性型,贫血,血便,雏鸡消瘦,可视黏膜苍白。由于肠上皮细胞遭受严重损伤,造成机体中毒后急剧衰竭死亡。慢性型,幼鸡或成年鸡间歇性下痢,逐渐消瘦,产蛋量下降,生长发育不良。1病原体鸡艾美耳属球虫主要有7种。各种之间往往混合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毒害艾美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组织匀浆涂片及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检测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初次、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氏腺的T细胞百分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毒害艾美耳球虫一次感染雏鸡后,其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氏腺的T淋巴细胞百分含量在一定时期内较对照雏鸡明显增加;毒害艾美耳球虫二次大剂量攻击性感染雏鸡后的初期,上述指标呈现一过性下降,随即开始回升,14 d较对照和一次感染雏鸡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鸡球虫病是养鸡生产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它是由文美耳科的各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引起,其中有两种球虫的致病作用特别强,一种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在雏鸡的盲肠内。另一种是毒害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内,雏鸡和青年鸡都能感染。鸡球虫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鸡,15—45日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鸡多为带虫者。农村散养的鸡通常在春。夏季发生,但在集约化舍饲的鸡群,发病不分季节。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雏鸡吃人球虫抱子卵囊而发生感染,病禽、家畜、苍蝇、蟑螂、人员和用具等均可传播,夏季潮湿多雨、育雏室过分拥挤…  相似文献   

15.
鸡球虫病是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在鸡肠道引起的,可以由一种或者多种球虫寄生引起。艾美耳球虫有7种,即柔柔嫩艾美尔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尔耳、堆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和缓艾美尔球虫及早熟艾美尔球虫。各类球虫寄生鸡肠道部位有所差异,例如嫩艾美尔球虫常侵害盲肠,哈氏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前端,巨型艾美尔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部位,堆型艾美耳球虫多在上皮表层活动等。各品种鸡都会感染,雏鸡有母源抗体保护,10日龄以内很少发病,15~50日龄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很高,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30%左右。成年鸡对球虫也敏感,但很少死亡。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便及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传播。由于土鸡养殖多以散养的方式饲养,增加了土鸡发病的概率,因此预防和控制土鸡球虫病的发生是提高土鸡养殖效益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E. necatrix)一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免疫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IgA、IgM、IgG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未感染毒害艾美球虫的对照组雏鸡,表明E. necatrix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组织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将90只海蓝褐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一次感染组和毒害艾美耳球虫两次感染组,应用二重PCR方法,通过对肠道组织热休克蛋白-90 (HSP-90) mRNA表达的检测,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肠道组织HSP-90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14日龄雏鸡经口第一次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0~14 d,其肠道组织HSP-90 mRNA表达虽然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雏鸡,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上述雏鸡于28日龄时再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HSP-90 mRNA表达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而盲肠HSP-90 mRNA表达始终呈下降趋势。28日龄雏鸡一次性大剂量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其十二指肠、空肠、盲肠HSP-90 mRNA表达均下降,而回肠HSP-90 mRNA表达先下降后上升。结果表明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初期,肠道组织HSP-90 mRNA表达受到一定抑制,其表达量与肠道组织细胞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8301多糖配合柔嫩艾美耳球虫诱导雏鸡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8301多糖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活卵囊免疫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8301多糖配合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活印囊免疫雏鸡后7天,应用强毒攻击,雏鸡存活率为100%,增重率为71.07%,抗球虫指数为170.55。单用柔嫩艾美耳球虫活卵囊免疫的雏鸡存活卒、增重率及抗球虫指数分别为66.7%、46.27%及114.93。在明8301多糖能增强鸡球虫免疫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正>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细胞而引起的常见的寄生虫病,它对养鸡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本病分布很广,世界各地普遍发生,多危害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达50%~80%,死亡率为20%~30%,严重者高达80%。寄生于鸡的艾美耳球虫包括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缓艾美耳球虫和早熟艾美耳球虫。鸡是各种球虫的唯一天然宿主,球虫的发育中不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鸡艾美耳球虫哈尔滨株单一虫种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分离了6种鸡艾美耳球虫哈尔滨株,用分离的单卵囊接种雏鸡,同时应用PCR方法对收集的单卵囊分离株进行球虫种类鉴定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6株鸡艾美耳球虫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PCR结果表明单卵囊分离株确为该6种纯株.本研究表明毛细吸管单卵囊分离法简便易行,使接种难度降低,提高了接种成功率,为球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